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28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28期

部委决策
 
政治局会议要求"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据悉,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在重申坚持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方针的同时,提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政策层面要保持战略定力,以落实已出台措施为主,基建投资仍为稳增长抓手,还明确了房地产、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政策思路。
  二季度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上半年累计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较5.5%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市场高度关注,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否会调整,下半年尤其三季度宏观政策是否会加码。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会议指出,坚持就是胜利。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要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举措,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该保的要坚决保住。要做好病毒变异跟踪和新疫苗新药物研发。
  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
  会议指出,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要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要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会议指出,要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要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要积极促进出口、扩大进口,做好技术、外资引进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会议要求,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各级领导班子要以饱满精神状态开展工作,领导干部要敢为善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举措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举措,增强经济恢复发展拉动力;确定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决定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生效,下大力气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先保障稳就业、稳物价目标实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等政策效能释放还有相当大空间,并能撬动大量社会资金,要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更好发挥有效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稳就业带消费综合效应和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一是建立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由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办公、并联审批,连续高效运转。筛选的项目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有利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支撑能力,要符合"十四五"等规划、有经济效益、能尽早开工。对重要项目按规定单列用地、能耗等指标。至于竞争性产业,还是要完全靠市场化发展。二是依法合规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等工作,强化激励、不搞地方切块,成熟项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支持越大。加快专项债资金使用。引导商业银行相应提供配套融资,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额度要及时投放。三是各地按质量要求加快项目进度,创造条件确保建设工地不停工、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不间断,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并注意多用以工代赈办法给农民工提供打工机会。要适时组织部门联合工作组赴地方督促和服务项目推进。加强管理和审计,确保工程质量,不留后遗症,严肃财经纪律,杜绝腐败寻租。
  会议指出,消费与民生息息相关,仍应成为经济主拉动力。要支持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更加灵活的安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促进消费作用。加大金融对进出口的支持,积极为企业提供汇率避险等服务。
会议指出,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保护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压缩自由裁量空间,避免执法畸轻畸重。一是坚持执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稳定社会预期。二是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必须于法于规有据。三是规范行政执法。有权不能任性,做事要合法合规,解决执法简单粗暴"一刀切"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会议决定,取消29个罚款事项,用其他方式规范管理;对24个一般或轻微违规行为,按过罚相当原则降低罚款数额。严禁乱收费乱罚款。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各财政供养单位要勤俭办一切事业,腾出资金优先保障基本民生。
 
"司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0条"出炉
 
  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共7部分30条,主要从加强市场主体统一平等保护、助力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依法维护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助力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切实维护统一的市场竞争秩序,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打出"五个统一"服务保障组合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表示,司法权是中央事权,人民法院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正确实施法律,确保市场规则在全国标准统一、畅行无阻,而这恰恰就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二字的真谛。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这三个关键词准确概括了人民法院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介绍,《意见》紧紧围绕"统一"二字做好文章,打出"五个统一"服务保障组合拳:
  一是加强市场主体统一平等保护,包括助力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加强产权平等保护、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依法及时兑现市场主体胜诉权益;
  二是助力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包括支持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支持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支持建设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支持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
  三是依法维护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包括优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机制、助力营造公平诚信的交易环境、支持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推进与港澳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强国内法律与国际规则衔接;
  四是助力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包括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助力提升商品质量、支持提升消费服务质量;
  五是切实维护统一的市场竞争秩序,包括依法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支持行政机关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依法惩处扰乱市场秩序违法犯罪行为、助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司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意见》将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作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五大主要目标之一。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段农根介绍,《意见》围绕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主要做了四方面制度安排:一是依法支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完善竞争案件裁判规则,适时出台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强化司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制止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依法惩处扰乱市场秩序违法犯罪行为,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健全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机制,出台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贯彻合同自由、诚实信用原则,依法规制不诚信交易行为,鼓励和保护合法交易行为,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及时兑现市场主体胜诉权益,畅通商品服务流通,降低流通成本。三是完善统一法律适用工作机制,降低市场主体的谈判成本和调查成本。四是稳妥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纠纷解决成本。
  将积极开展ABS、加密货币、跨境金融产品交易等案件调研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周伦军介绍,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多项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性文件,统一法律适用,努力营造让投资者放心投资的法治环境,降低资本市场融资的制度成本,推动统一的资本市场发展。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及时修改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擅自发行和销售股票、债券、基金份额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犯罪构成,依法打击各种"庞氏骗局"和投资陷阱;先后出台了为设立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和设立北交所三个司法保障意见,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引导和鼓励投资者通过代表人诉讼制度进行"搭便车"维权等。
  周伦军还提到,在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建设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高标准高起点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成渝金融法院即将挂牌。"
  周伦军表示,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总结审判经验,积极开展资产支持证券(ABS)、加密货币、跨境金融产品交易等新类型案件的调研,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利,为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通过数据、算法等方式实施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日益增多,形式也更加隐蔽多样。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李剑对此表示,人民法院注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审判质效,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意见》提出,加强对平台企业垄断的司法规制,及时制止利用数据、算法、技术手段等方式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依法严惩强制"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低价倾销、强制搭售等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
  李剑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依法妥善处理互联网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纠纷,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正确实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不断细化和完善裁判规则。三是健全与市场、金融、互联网等监管部门的工作衔接机制,促进行政执法标准与司法裁判标准统一,推动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银保监会部署开展银行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6月23日联合印发的《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决定在全国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根据整体方案安排,银保监会系统总结近年来银行服务收费治理和专项检查工作情况,于7月27日印发行业实施方案,部署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银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减轻企业负担"目标,重点覆盖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制造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等领域,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
  银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围绕服务价格管理、服务价格行为、与信贷融资相关收费事项、合作业务管理4方面25项整治要点,重点治理未按照规定披露服务价格信息、超出服务价格公示标准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利用优势地位转嫁应由银行承担的费用、贷款强制捆绑金融产品或服务、未落实各项服务收费减免政策、服务合作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银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机构自查与监管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机构自查覆盖各类型银行,要求以法人为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追溯源头,扎实推进整改,依法依规清退违规收费,严肃内部问责。监管检查坚持问题导向,以查促改,综合运用督促清退、整改问责、行政处罚、公开通报等手段,确保专项整治行动见成效。在此基础上,督促银行机构对照《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等要求,提升服务价格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有效遏制违规收费和不当加重企业负担的长效机制。
  《方案》显示,7月-9月为专项整治行动的自查自纠阶段;10月将进入联合检查阶段,届时将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会同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根据有关问题线索和自查自纠情况,对重点部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涉企收费情况实地开展抽查检查。
 
银保监会要求严查中小银行监管贪腐
 
  近日,银保监会召开全系统2022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座谈会,安排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展望下半年,会议指出,要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化险工作。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深入推进农信社改革。推动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支持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配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会议要求,要把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发挥金融逆周期调节作用,全力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强稳企纾困,主动做好餐饮、住宿、文旅、运输等行业企业接续融资安排。强化小微金融服务。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引导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聚焦支持新市民安居乐业,推动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范围。稳步落实金融业开放举措。
  会议指出,要加快补齐监管工作短板。持续强化公司治理监管,加强股东资质穿透审核和股东行为监管约束。督促地方金融机构深耕本地,强化社区和县域金融服务。加快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着力优化监管协同机制。
  会议要求,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始终保持惩治金融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严肃查处高风险中小银行保险机构背后的监管腐败问题。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对顶风违纪的,从严从快查处。督促各级党委做好以案促改,同步补齐思想短板和制度漏洞,持续强化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着力营造清正廉洁氛围。
 
三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债市支持民企改革发展
 
  据悉,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通知》明确,要加大债券融资服务力度。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纳入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提高融资效率;适当放宽受信用保护的民营企业债券回购质押库准入门槛;指导有关金融基础设施减免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做到"应免尽免";优化监管考核机制,鼓励证券公司加大民营企业债券承销业务投入。积极推动债券产品创新,引导资金流向优质民营企业。大力推广科技创新债券,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先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推动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鼓励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鼓励市场机构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各项制度,优化专项排名机制,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公司、银行理财、证券基金机构等加大民营企业债券投资。
  加强监管规范方面,《通知》要求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强化信用意识,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信用信息采集、记录、共享机制。引导信用评级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动态风险监测,切实提高评级质量。行业协会和商会对民营企业在债券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预警提示,引导民营企业加强风险管理,诚信守法经营。
  依法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蓄意损害投资者利益且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发行人,依法依规限制其债券融资;支持奖励守信企业,各级工商联加强对守信典型的宣传引导,在相关推荐工作中优先重点推介。强化民营企业债券发行端及存续期全流程信息披露,引导发行人高质量披露财务经营状况,突出投资者保护条款。强化机构内控、压实高管责任,促进中介机构提升债券业务风控合规有效性,全面加强立体式追责,落实穿透式监管和全链条问责,净化市场生态。
  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上,《通知》明确要坚持底线思维,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充分发挥受托管理人及债券持有人在债券违约处置中的核心作用,强化发行人契约精神,严格中介机构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纠纷化解过程中行业协会和商会的调解作用,推动各方综合利用多种市场化工具依法有序开展处置工作,提高处置效率。
 
证监会拟完善并购重组规则
 
  据悉,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郭俊近日在"2022中国上市公司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推进完善并购重组规则,强化公司治理监管,严格落实退市制度,支持上市公司扎实做好做精并购重组,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郭俊指出,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军者,肩负着创造价值、应对风险、回报股东等多重责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希望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共同努力,推动做好做精并购重组,助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具体来说,一是不忘初心,精专主业。一方面,上市公司应认真评估市场风险,不将并购重组作为短期撑业绩、提市值、保壳养壳的手段;另一方面,在筹划实施并购重组时,决策者应当切实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等具体情况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做精主业、增强内功作为项目可行性的判断标准,将审慎理念贯穿并购重组全过程,坚决防止脱离自身实际的盲目投资、无序扩张。二是驰而不息,抓好整合管控。上市公司要慎重考虑协同效应,全面分析商誉增减值是否合理,交易谈判中不对高额业绩承诺抱有幻想,对整合管控自觉有心无力的标的要慎之又慎;项目筹划中应紧密围绕业务整合风险点,完善重组方案,在交易启动后,第一时间推进落实。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还可以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优势,引入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激励机制,绑定标的公司的核心高管和研发团队,达成利益共赢。三是一视同仁,善待投资者。上市公司应不断提高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利用好股东大会、媒体说明会等沟通渠道,支持中小投资者在并购重组交易中发挥相应作用;控股股东要慎重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远离利用并购重组占用资金、输送利益等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四是履行职责,当好"看门人"。一方面,监管部门将持续督促中介机构发挥好"看门人"作用,促成好公司、好项目、好中介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要擦亮双眼,在中介机构选聘、项目核查、信息披露、文件制作等各方面切实负起应有责任。
  郭俊表示,监管部门下一步将推进完善并购重组规则,强化公司治理监管,严格落实退市制度,支持上市公司扎实做好做精并购重组,与上市公司和相关市场主体一道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央行、文旅部要求继续加大对文旅业金融支持力度
 
  据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日前,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以发挥多方力量,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通知》提出,进一步拓宽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各地根据当地文化和旅游企业特点、资产特性等盘活企业资产。
  《通知》强调,要切实改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金融服务,稳定从业人员队伍,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尽快恢复发展,发挥文化和旅游行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通知》提出,继续加大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服务。
  《通知》提出,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优势,制定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企业名单。各地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要积极发挥作用,主动了解并收集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融资需求信息,为落实各项金融支持政策提供保障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发起成立行业纾困基金。
  《通知》提出,完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供给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服务效率。针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开展文化产品、景区收益权等抵质押融资,丰富文化和旅游企业信贷融资工具。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发挥文化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支行在改善和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企业信贷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通知》提出,进一步拓宽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融资渠道。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等要利用好已建立的"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流程,适度放宽信息披露制式要求,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各地根据当地文化和旅游企业特点、资产特性等盘活企业资产,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金融机构要做好相应金融服务工作。
  《通知》提出,着力降低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融资成本。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利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相关政策,完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金融服务的定价、风险转移及分担等机制,强化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金融服务效率。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依托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贴息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在降低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成本中的作用。
  《通知》还提出,改善对文化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和征信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据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供的文化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相关信息,根据贷款人申请,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并依据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
 
水电气暖领域启动自查自纠为企业"减负"
 
  7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水电气暖领域涉企违规收费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以推动各项降费减负政策落到实处,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
  《通知》规定了自查自纠重点,包括清理规范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收费、建筑区划红线内有关收费、已纳入定价成本的相关收费、非电网直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其他不合理收费等五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十个不得""六个严禁"。
  一是清理规范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收费。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的投资界面应延伸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另有规定外,不得由用户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任何费用。从用户建筑区划红线连接至公共管网发生的入网工程建设,按规定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应及时拨款委托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建设,或者由政府直接投资,不得转嫁企业和用户。地方政府采取特许经营协议等方式授权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以入网费、集中管网建设费、并网配套费等名目收取专项建设费用补偿企业收入的,应结合理顺水电气暖价格、建立健全补贴机制逐步取消,明确取消时间,不得无限期收取。
  二是清理规范建筑区划红线内有关收费。建设项目建筑区划红线内的建设安装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建设单位自愿委托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施工建设的,除正常建设安装费外,不得收取其他不合理费用。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管网的建设安装、更新改造、维修维护等费用已由政府承担的,不得再向用户收取。新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等建筑区划红线内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管线及配套设备设施的建设安装费用统一纳入房屋开发建设成本,不得另外向买受人收取。
  三是清理取消已纳入定价成本的相关收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在建筑区划红线内运行维护等方面正常产生的费用,明确计入定价成本后,不得另行向用户收取。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及其所属或委托单位不得利用垄断地位获取不合理收益,特别是在用户工程竣工后,以检验费、试验费、验收费、开通费、接入费、增容费等各种形式、名目收取费用。
  四是清理规范非电网直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对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要按照政府规定的销售电价执行,对不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电费要由终端用户公平分摊,非电网直供电主体不得在终端用户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非电网直供电主体不得将自用电费转嫁给终端用户,将公共部位、共用设施和配套设施用电电费、运行维护费等费用在电费中加价,以及超过规定的允许最大上浮幅度提高供电价格等。
  五是清理规范其他不合理收费。严禁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计量装置强制检定收费。严禁向用户收取水电气热计量装置费用。任何单位代收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费时,严禁向用户加收额外费用。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暂未直抄到户的终端用户,严禁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收取水电气暖费用中加收其他费用。物业公共部位、共用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等,应通过物业费、租金或公共收益解决,严禁以水电气暖费用为基数加收服务类费用。规范政府定价和经营者价格收费行为,对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清单制管理,严禁在收费清单外收取其它费用。
  据了解,此次自查自纠时间自7月开始,到9月底结束。具体分为调查摸排、集中整改、工作总结等三个阶段进行。调查摸排阶段主要任务是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摸排查清投诉举报线索,全面掌握、系统梳理本行政区域内水电气暖领域涉企违规收费具体情况和问题。集中整改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摸排情况,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价格行为,提出整改的具体措施。工作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总结,形成对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的意见建议。
 
政策要闻
 
▲交易商协会开展熊猫债注册发行机制优化试点
 
  7月26日,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称,拟自8月1日起,开展熊猫债注册发行机制优化试点,扩大统一注册模式适用范围,统一非金融企业熊猫债募集说明书表格,国际开发机构和外国政府类机构对原债券进行增发,试点“常发行计划”。
  自2013年以来,交易商协会积极推动熊猫债市场高质量、规范化发展。截至2022年6月末,经协会注册熊猫债累计发行金额接近4000亿元,在活跃跨境投融资、扩大人民币使用的同时,有力服务了实体经济发展。
  交易商协会还推动熊猫债“建章立制”,通过发布产品指引、规范信息披露、建立分层管理机制等,注册发行效率不断提高。随着熊猫债市场常态化发展,境外发行人对注册发行机制提出更高要求,交易商协会顺应市场需求、加强国际研究,推出一揽子优化举措。
  据了解,此次优化举措可从四方面提高注册发行效率:
  一是允许更多境外发行人获得“多品种统一注册(DFI)”便利。将熊猫债DFI适用范围扩大至境外基础层企业,在DFI机制下,境外发行人对于发行品种、规模、期限、主承销商等选择灵活性更大,可大幅降低重复注册的工作量和成本。
  二是统一境外企业信息披露要求。允许境外基础层企业使用境外成熟层企业募集说明书表格,实现不同类型境外企业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加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三是对特定国际发行人试点“增发机制”。满足国际开发机构、外国政府类机构对于提升二级流动性的需求,以此前协会发布的相关业务问答为基础,试点开展债券增发机制。
  四是为熊猫债引入常发行计划。借鉴欧洲中期票据计划(EMTN program)和协会债务融资工具的常发行计划(FIP),优化熊猫债募集说明书编制。
 
▲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启动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上海、广东、陕西、北京、浙江、深圳、青岛、宁波等地开展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进一步优化管理政策,便利跨国公司企业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近年来,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积极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运用。2021年3月,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在北京、深圳开展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试点以来,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办理规模合计近500亿美元,显著提升了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统筹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汇兑风险及财务成本。
  据悉,此次试点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增加试点地区和企业数量;允许跨国公司在境内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收支业务。
 
▲两部门就做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发布通知
 
  据悉,为做好《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支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通知》(财建〔2022〕219号)组织实施工作,不断完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推动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7月22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城市(群)应按照《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三年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立足于产业链供应链保通保畅,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重要节点建设,联网补网强链,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合理选择综合货运枢纽类型进行编制。编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现状及工作基础、工作目标、工作内容、组织保障等。多个城市联合编制实施方案时,应突出说明城市间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协同互补、共建共享共用以及跨区域一体化运行等情况。实施方案提出的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运营机制一体化等目标任务要体现示范性、先进性、适用性。实施方案应合理设置绩效目标,根据发展实际和需求,做好年度目标任务分解。按照轻重缓急、突出目标导向,在城市间(如涉及多个城市)、项目间科学提出奖补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
  据悉,财政部、交通运输部7月12日发布通知,自今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集中力量支持30个左右城市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并通过奖补资金予以支持。支持范围上,将优先选择6条主轴上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经济带、粤港澳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枢纽;以及位于大陆桥走廊、西部陆海走廊等涉及西部地区走廊、沿边通道上的枢纽;同时鼓励2个及以上城市联合申报综合货运枢纽。财政部将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予以支持。
 
  ▲广期所同时发布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等6项业务规则
 
  7月27日,广期所发布6项业务规则,分别为《广州期货交易所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广州期货交易所违规违约处理办法》、《广州期货交易所交割管理办法》、《广州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管理办法》、《广州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管理办法》、《广州期货交易所信息管理办法》。
  其中,《广州期货交易所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规定,交易所应当按向会员收取手续费收入20%的比例从管理费用中提取风险准备金。交易所可以根据自身业务规模、发展计划以及潜在的风险等提出风险准备金的规模建议,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后实施。
  《广州期货交易所违规违约处理办法》规定,期货市场参与者涉嫌违法违规,经交易所立案调查的,在作出处理决定之前,为防止违规行为后果进一步扩大,确保违规案件处理决定的执行,交易所可以采取下列限制性措施:包括暂停开通新的交易编码;限制出金;限制入金;限制指定交割仓库或者其他交割服务机构的交割业务、指定存管银行的存管业务或者信息技术服务机构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务;降低持仓限额、套期保值持仓额度、套利持仓额度或者标准仓单持有限量;限制开仓;提高保证金标准;限期平仓;强行平仓。
 
  ▲新修订的电子产品安全强制性国标出台
 
  据悉,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将全面提高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检测认证、销售、使用等各环节安全保障水平,守牢安全底线。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介绍,新国标基于原有的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整合修订,涵盖了音频、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的所有产品,全面考虑了各类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击、着火、过热、声光辐射等方面的危险来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要求与试验方法。
  近年来无线充电功能使用广泛,消费者可能会将钥匙、硬币等金属物品放置于无线充电器上,无线充电器通过能量传输可能会让金属物品产生高温并带来灼伤、着火等危险。对此,新国标明确要求无线充电器需要具备识别金属异物的功能,并及时停止对异物进行能量传输。
  随着电子设备多媒体功能的普及,头戴式耳机、蓝牙耳机等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新国标提出了安全要求,要求耳机音量在一定时间内累计超过规定限值以上时,电子产品应该给出警告并要求使用者确认,在不确认的情况下则自动降低到安全音量。
  对于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新国标重点考虑电池安全问题,规定了电池过充电保护、温度保护、外壳防火、跌落防护等安全要求。
  据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跟踪新国标的实施情况,指导电子产品CCC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按照新国标要求加强认证检测能力建设。
 
国资改革
 
下半年国资央企继续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截至目前,央企控股境内上市公司的户数占到整个上市公司总量的7.2%,贡献了全市场37.1%的营业收入、31%的净利润、23.3%的现金分红,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彭华岗表示,虽然受到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表现好于预期。1~6月,央企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利润总额14093.6亿元、净利润10857.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7.1%、6.1%。同时,上半年中央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9.7%,同比提高0.12个百分点。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了11.2%,营业收入利润率是7.4%,总体保持在较高的水平。6月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5%,债务风险可控在控。
  展望下半年,彭华岗表示,中央企业坚持全年效益增长6.5%不改变。为了确保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下半年国资央企继续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提质增效稳增长工作。国资委将进一步指导中央企业抓好拓市增收、降本节支、深入挖掘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潜力,进一步加强调研督导,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做好政策协调,为中央企业稳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推动中央企业做好能源资源、粮食安全托底,做好能源原材料的保供稳供,积极开展稳岗扩就业行动。
  二是持续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抓好整合融合,推动资源不断向主业企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链长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三是坚决有力地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完善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进一步强化负债率的红线约束,完善金融业务风险管控机制,从严管控,合理运用金融衍生业务,深化法治央企建设。加强隐患排查和重点监测。
 
国资委要求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7月21日,国资委以视频方式组织召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推进会,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平台格局,着力打造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优生",着力当好中央企业和资本市场守正创新的"先锋队";要抓紧编制具体方案,并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北京明确国企空间资源将优先承载高精尖产业
 
  近日,北京市国资委印发通知,对市管企业京内土地房屋资产处置、房屋出租及对外合作经营管理作出进一步规范。
  通知提出,将引导国有企业空间资源优先承载高精尖产业、文化创意及现代服务业,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国有企业土地房屋高效利用和经营模式,提升土地房屋资产盘活利用效率,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鼓励将存量零散空间资源用于便民服务、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早在2018年10月,市国资委就曾出台文件,规范市属国有企业京内土地房屋资产处置、房屋出租及对外合作经营管理。三年来,市管企业按照要求规范土地房屋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土地房屋资产盘活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此次市国资委修订和完善该管理制度,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存量空间资源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土地房屋资产处置,通知要求,独立宗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须在实施前上报市国资委;独立宗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或涉及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须在实施前报经市国资委上报市政府。存量土地再利用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须按照本市土地管理相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由市、区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土地征收以及收储等行为涉及占用企业土地房屋的,由企业按照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房屋出租及对外合作经营管理方面,通知明确,市管企业应当按照新版《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等规定,规范房屋出租及对外合作经营管理,新增出租项目的经营业态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企业将持有的房屋或通过合作经营、非公开协议等方式取得使用权和支配权的其他企业房屋进行出租或寻求合作经营方,房屋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或租期内平均年租金底价超过100万元的,均应通过产权交易机构以公开招租的方式广泛征集承租人。
  房屋公开招租原则上应采取网上竞价方式遴选承租方。不过,对于孵化器、加速器等科创园区、文创园区或存在特定招商需要等不宜以最高报价确定承租方,或需综合考量承租方情况的,经审批后可采取综合评议方式。评议指标应综合考虑地均产值、属地税收贡献、承租方信用状况等因素。
  通知还对出租期限提出明确要求,即房屋租期原则上不超过5年。对于因承租方改造装修投入资金较大等情形,经审批后可适当延长租期,延长期原则上不超过5年。
 
江苏印发省属国资"十四五"发展"1+N"规划体系
 
  近日,江苏省国资委印发《江苏省省属国资"十四五"发展"1+N"规划体系》(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由1个总体规划和12个具体实施方案构成,基本实现省属企业主要业务和重点工作全覆盖,从不同方面对省属国资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作出部署,从而指导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有效推进。
  总体规划围绕发展环境、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大举措、保障措施五个部分展开布局,提出发展质量和效益迈上新台阶、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达到新水平、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新提升、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等多项目标。具体而言,省属企业要在净资产、利润总额、净利润年均增幅高于全省GDP增长水平,年均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全国前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基本同步;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区间。省属企业均处于省内同行业一流水平,更多企业达到国内一流,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省属企业主业要控制在3个以内;管理层级均控制在三级以内(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二、三级企业为上市公司的,可以放宽到四级);"僵尸企业"动态清零;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全面完成。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向优势企业集聚、向企业主业集聚。
  12个具体计划实施方案包括:综合交通战略支撑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能源资源粮食安全保障计划实施方案、传统优势产业做精做优计划实施方案、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实施方案、科技创新重点突破计划实施方案、数字经济提升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存量资源优化整合计划实施方案、上市公司扩面提质计划实施方案、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完善计划实施方案、央企对接合作发展计划实施方案、人才支撑引领计划实施方案。
  具体而言,综合交通战略支撑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省属国资对全省综合交通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大力度补短板、强枢纽、调结构、惠民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等现代化水平;能源资源粮食安全保障计划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省属国资对全省能源资源粮食的安全保障主力军作用,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构建更高质量、更加自主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传统优势产业做精做优计划实施方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国内外贸易、酒店、建筑工程等省属国资传统优势产业做精做优;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加强省属国资对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的有效投入,重点布局节能环保、医药、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科技创新重点突破计划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基地和平台,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数字经济提升发展计划实施方案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存量资源优化整合计划实施方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相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市公司扩面提质计划实施方案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优质企业上市发展,推动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加强上市公司规范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水平,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推动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因企施策,对照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找差距,有针对性地采取务实管用的工作措施,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完善计划实施方案着眼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与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央企对接合作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围绕江苏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加强与央企对接合作,以项目投资、资产重组、产权合作为主要形式,促进央企在江苏省扩大投资;人才支撑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和企业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
 
自主创新
 
银保监会发布上海临港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方案
 
  据悉,银保监会近日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指出,要将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打造成为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科技保险创新高地。通过改革创新保险全方位参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产业聚集,促进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将首先围绕重点产业提供特色科技保险支持。如针对高端装备制造、民用航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创企业,开发专利全流程保险产品,探索发展商标保险等新品种,构建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体系,从而分散科技企业创新风险。
  在绿色低碳领域、网络与数据安全等新基建领域,《方案》也提出要探索相应特色科技保险支持。
  对外开放层面,《方案》表示,要建立多元化科技保险产业体系,包括支持保险机构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分支机构和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专属机构、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合规在上海设立子公司等。
  同时,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鼓励国际上具有科技风险管理先进技术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具有科技保险服务成熟经验的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在临港新片区内设立机构。
  在创新科技保险资金运用方式上面,《方案》明确,一是要扩展保险资金产业投向,如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科创类投资基金、鼓励保险资金以债权投资计划或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参与重大产业和重点科技企业的投融资等。
  二是要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支持体系,包括引导保险资金依法合规参与科技企业改革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参与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和市场化创投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从而满足科创企业各个阶段的融资需求。
  三是探索保险资金跨境投资方式,如鼓励跨国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试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境外资产管理机构等在上海设立的理财公司等。
  四是探索提高保险资金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包括将保险投资信用评价模式逐步过渡为项目信用和主体信用相结合的混合评价模式;对市场化经营性项目,侧重项目自身现金流测算;鼓励保险公司和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建立精细化投后管理体系等。
 
重庆储能与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7月25日,重庆市储能与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重庆储能与智慧能源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揭牌成立。
  作为重庆首个储能与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创新中心,其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分布式及微网客户提供储能技术整体方案,提高重庆市储能设施产业和智慧能源管理技术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重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创新联盟是在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高新区改发局的指导下,由科学城企业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下称"清安储能")牵头成立,发起单位12家,现有市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30余家联盟成员单位。今后,创新联盟将依托清安储能创新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共享服务平台,整合联盟成员单位的专业优势资源,为用户提供包括储能产品、关键配套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储能站的设计、施工、安装、维护运行等,不断推动储能与智慧能源管理基础设施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成果应用技术及转化平台及示范推广应用平台建设,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当天,由创新联盟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签约成立的创新中心同步揭牌。据悉,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担任首席科学家,将聚焦储能与智慧能源的关键共性技术、智慧能源管理、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等领域,建设储能与智慧能源科研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化应用转化平台,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积极培育引入产业链相关企业,力争在科学城打造储能与智慧能源百亿级产业集群。
  此外,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部绿色能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安储能还进行了合作签约,未来五年将开发分布式光伏超445MW,储能项目超705MWh,预计开发总项目额达10亿元。
 
节能减排
 
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7月28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上海方面推进两个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
  《实施意见》是上海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森林覆盖率达到19.5%以上,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循环型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21%,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0%以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脱碳,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实施方案》则是上海市推进碳达峰工作的具体施工图,为此,上海将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碳达峰十大行动"包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和绿色低碳区域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碳达峰"目标,能源是必须要牵住的"牛鼻子"。《 实施方案》提到,"十四五"期间,上海要达成的目标是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削减,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十五五"期间,到2030年,上海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一方面,要降低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中提到,上海将积极推进"光伏+"工程、加快奉贤、南汇和金山三大海域风电开发、进一步加大市外清洁能源引入力度;另一方面,依靠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全社会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包括建立全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零碳示范工业园区等措施。
  此外,上海市碳达峰行动还将以部分区域作为试点,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实施方案》提出,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一岛一企"试点示范工作,"一岛"指的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一企"则是指在宝武集团打造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示范标杆。不仅如此,在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这些重点发展区域,也将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样本。
 
深交所发布ESG评价方法和ESG指数
 
  7月25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简称深证信息)正式推出国证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方法,发布基于该评价方法编制的深市核心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ESG基准指数和ESG领先指数。
  国证ESG评价方法旨在提供适应中国市场的ESG评价工具,在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3个维度下,设置15个主题、32个领域、200余个指标,全面反映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绩效,为深交所进一步推动ESG指数及指数产品发展创新提供坚实基础。评价方法遵循"立足本土、借鉴国际、特色鲜明、动态完善"原则,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目标,将国际ESG评价实践与深证信息长期研究经验相结合,探索构建了特色指标体系。指标数据覆盖全部A股公司,指标评分基于客观规则和公开信息,评价结果每季度更新。从最新结果看,A股公司ESG绩效水平持续向好,尾部公司ESG表现改善明显,反映我国资本市场在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ESG基准指数定位于ESG投资业绩基准。深证成指ESG基准指数(简称深指ESG)、创业板指ESG基准指数(简称创指ESG)、深证100ESG基准指数(简称100ESG)分别以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为母指数,对其样本股按照所属国证一级行业及国证ESG评分从高到低排序,剔除ESG评分在所属行业内排名后20%的股票,选取其余股票构成指数样本股。
  ESG领先指数定位于优质ESG投资标的,突出体现ESG因子收益表现。深证成指ESG领先指数(简称深指ESG领先)、创业板指ESG领先指数(简称创指ESG领先)、深证100ESG领先指数(简称100ESG领先)将对应核心指数的样本股按照ESG评分从高到低排序,深指ESG领先选取前20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创指ESG领先和100ESG领先各选取前5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
  据测算,从基日2018年6月29日至2022年6月30日,深指ESG、创指ESG和100ESG的年化收益为9.4%、17.0%、11.7%,运行特征与母指数保持一致,日收益率相关系数均超过0.99,收益表现略有优势。深指ESG领先、创指ESG领先和100ESG领先的年化收益为9.8%、17.5%、14.0%,收益表现显著优于母指数,年化超额收益分别达1.5%、2.5%、2.5%。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深交所将继续按照中国证监会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完善可持续金融规则体系,构建低碳可持续投融资产品配置平台,服务中长期资金多元化配置需求。充分发挥交易所市场组织功能,拓展ESG评价结果应用,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领域聚集,致力于建设可持续交易所,助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将培育"污水零直排区"省级标杆工业园区
 
  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7月26日披露,浙江省深化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将培育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污水零直排区"省级标杆工业园区。
  据介绍,"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浙江深化治水工作的创新举措,核心是雨污分流、截污纳管、长效运维,做到排水口"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
  创建标杆的工业园区需结合园内行业特点,在雨污管网可视化、管理数字化、生态保护修复、减污降碳协同等方面实现提升。该项创建工作计划到2023年底,巩固提升工业园区污水管网质量和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建成20个"污水零直排区"省级标杆工业园区;到2025年底,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源-网-厂-口-河"全过程监管,建成60个以上"污水零直排区"省级标杆工业园区。
 
云南实施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
 
  近日,云南省发改委、省工信厅联合印发《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关于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光伏产业集群。
  《三年行动》提出,力争到2024年光伏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价值链条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打造形成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的"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光伏电站"光伏全产业链,建成一批零碳工厂、低碳园区,培育形成5家以上创新能力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链主导企业,产业链加快向终端延伸,力争高效电池片产能达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产能达20GW/年以上。
  依托光伏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云南省将把曲靖打造成为光伏产业核心区,推动保山、楚雄、丽江、昭通等重点地区实现错位发展,带动大理、德宏、昆明、红河等具备发展潜力及配套能力的地区协同发展,形成"1+4+4"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鼓励依托重点光伏产业园区,通过合作共建、"飞地经济"等形式实现跨州(市)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三年行动》明确,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在滇产能、延伸产业链。培育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延伸和做强电池片,促进单晶硅片就地消纳,结合光伏发电资源和周边区域市场有序发展组件环节,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产业链条及配套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备、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支持光伏龙头企业领建零碳工厂、低碳园区,推动光伏产品碳足迹认定,深挖云南光伏产业"绿色"价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开展碳中和试点示范。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光伏技术研发创新,建设光伏创新平台,推动光伏龙头企业将研发中心转移至云南或在滇建立研发分中心,鼓励企业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建设,开展智能制造、5G智慧工厂试点示范。
  同时,配套出台《关于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支持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光伏产业园区、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群研发、企业降本增效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政策措施,助力光伏产业发展。
 
珠海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据悉,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日前发布《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及相关实施方案。
  规划内容覆盖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其中,近期(2022年至2025年)发展目标为,珠海市初步形成氢能产业链条,合理布局氢能产业发展,实现氢能供给能力达3万吨/年,形成逐步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氢能供应基地,建成加氢站(包括综合能源站/改扩建站)不低于15座,到2025年氢能产业总产值预计达100亿元等。
  中期(2025年至2030年)发展目标为,珠海市逐步完善氢能产业链条,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与周边城市协同互补、深度融合的区域氢能产业发展共同体。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初具成效,氢能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各项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等。
  远期(2030年至2035年)发展目标为,珠海市逐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形成在氢能领域独具珠海特色的创新引领优势。氢能产业覆盖交通、电力、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实现氢能产业与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业态深度融合的"氢能+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欧盟被质疑在减碳过程中实行"双标"
 
  据报道,为应对可能超预期的能源危机,欧洲多国近期纷纷宣布重启已废弃的煤电项目。德国7月21日宣布新的一揽子能源安全计划,其中包括重启褐煤发电。国际观察人士认为,这些旨在缓解经济困境的"权宜之计"正扰乱欧盟新能源发展计划,阻碍其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而且在减碳方面有"双标"之嫌。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雷宪章认为,(俄罗斯)天然气一旦断供,欧洲势必重新启用燃煤发电,原来的能源转型、碳减排政策必然受到影响。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欧盟对俄制裁"弄巧成拙",为寻求能源安全,转向化石能源,严重违反全球气候行动。"作为碳污染主要受益者的欧洲国家采取了明显影响环境保护愿望的能源政策,这是双重标准的表现。"
  "穷国被富国逼到了角落,"阿德希尔说,"随着欧洲国家转向化石能源,肯尼亚等国的努力现在面临重大倒退风险。"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教授谢里夫·加利说,欧洲对非洲出口产品征收的高额"碳关税",不利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原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欧洲,欧盟有意放松对自己要求,但又不放松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要求,这是典型的"双标"行为。
  多国频推"权宜之计"
  为从能源危机中"脱困",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丹麦等多个曾大力呼吁放弃煤炭、倡导环保的欧洲国家近期相继宣布重开煤电厂或采取措施支持煤电项目。欧盟在相关问题上也展现出一定"空间"。
  7月6日,欧洲议会表决支持把满足特定条件的天然气和核能领域投资归为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经济活动类别,实质上给天然气和核能贴上"绿色标签",环保组织批评其"漂绿"化石能源和核能投资,损害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信誉。
  此外,欧盟还决定扩大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并在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物色更多潜在化石能源替代供应方。
  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和能源事务发言人蒂姆·麦克菲承认,由于欧洲能源格局出现新变化,欧盟成员国能源结构及相关计划将有所调整,其中包括重启部分煤炭产能。
  此前支持能源转型的欧盟官员,在一些成员国转向煤电之时也变得闪烁其词。负责内部市场的欧盟委员蒂埃里·布雷东近日表示,只要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证明在获取天然气供应方面已尽其所能,便可重启煤电厂。
  能源困局或超预期
  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受乌克兰危机影响非常明显。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至创纪录高位,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大范围通胀,给欧洲乃至世界经济造成剧烈冲击。
  总体来看,欧洲能源危机短期很难破局。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乌克兰危机的罪魁祸首是美国,"能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是对俄罗斯制裁,而非减碳政策,欧洲选择(对俄制裁)这条路让自己陷入衰退"。对俄实施能源制裁在打击了俄经济同时,也必然给欧洲自身带来严重危机。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环境与社会部高级研究员郭江汶日前表示,"欧洲的能源困局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并带来中长期的明显通胀"。
  英国华威大学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卡罗琳·库泽姆科受访时表示,欧盟履行减排时间表是否会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冬天有多冷、欧洲将使用多少煤、新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以多快投入使用等因素"。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欧盟寻求从替代方增加化石能源进口,这不仅可能带来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还可能挤占欧盟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源,增加欧洲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意大利环境经济学教授安德里亚·扎蒂认为,此举可能大幅推迟欧盟向可持续能源过渡的进程。
 
德国政府批准超1700亿欧元专项基金用于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
 
  7月27日,德国联邦政府批准了一项总额约1775亿欧元的专项基金,用于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并减轻公民负担。
  德国联邦政府将原有的"能源与气候基金"升级为"气候与转型基金",批准了该基金2023年的经济计划和截至2026年的计划草案。从2023年到2026年,联邦政府总共将提供约1775亿欧元,其中2023年的计划额度为354亿欧元。作为联邦政府的专项基金,该基金将成为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的重要融资工具,也将为能源密集型企业和私人家庭提供补贴,以补偿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带来的损失。
  该专项基金将于2023年起从政府财政收入和储备金中获得资金,主要来自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的收入。此外,该基金还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融资60亿欧元。
 
巴西建设首个绿氢工厂
 
  据悉,巴西首个绿氢工厂7月26日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奠基。工厂预计2023年年底投产,每年能够生产1万吨绿氢和6万吨绿氨。
  这一项目由巴西跨国石化企业尤尼杰尔兴建,项目初始投资1.2亿美元。
  巴西环境部长若阿金·莱特在奠基仪式上说:"我们现在面临发展绿色经济的挑战,应为世界气候变化带来有益解决方案。巴西有机会通过这个绿氢工厂为世界提供清洁能源。"
  绿氢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的氢,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之一。它可以气态形式使用,也可转化成绿氨,用于钢铁工业、化肥生产和炼油业。
 
劳动用工
 
新经济发展催生新就业形态
 
经济参考报日前刊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撰写的文章指出,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居民消费升级等背景下,国内生产和生活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服务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业层次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新的灵活就业岗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以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新就业形态为主的灵活就业从业者已超2亿人。
  ——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新就业形态为代表的服务业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当前,在市场需求、政策引导、技术驱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明显转变,网络购物、外卖订餐等“非接触型”消费方式大增,由此带动新就业形态岗位迅速扩容。
  新就业形态岗位由于工作时间自由、自主性较强、市场需求大等特点,吸纳大量就业人口,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有效配置劳动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新就业形态岗位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为许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困难家庭等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结合现实来看,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岗位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据报道,2021年约527万骑手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其中约59%的骑手实现本省就业,约24.6万名骑手来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由此可见,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岗位已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在“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动新就业形态岗位走向“职业化”。随着职业化程度加深,提高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成为重要目标。
  推动高质量就业,关键在于帮助从业者在岗位上提升数字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丰富人力资本。尽管很多新就业形态岗位入职门槛较低,但消费者对服务寄予“职业化”期待,使得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提升服务水平有了现实意义。美团等平台企业推出新骑手体验优化举措,通过“新手关照单”、“新手免责卡”、“骑手老带新”等措施,帮助新骑手更好地熟悉配送路线和接单软件,顺利融入工作环境,让“稳就业”行动有“力度”更有“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骑手体验优化举措中,“骑手老带新”原来是“骑手圈”长期存在的一种行业惯例,但以往更多是一种相互间的口头约定。新的机制下,这种传帮带机制实现线上化、体系化,一方面老骑手能得到相应的奖励,另一方面也帮助新骑手更快地融入和成长。
  ——拓展新就业形态岗位发展通道。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以中青年居多,如何帮助他们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实现长期职业生涯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例如,帮助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在当前的岗位获得更好的晋升发展通道,甚至可以考虑结合行业属性主动为从业者提供转型的资源支持。
事实上,在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等背景下,企业、职业和岗位都出现变化趋势。对于外卖平台企业而言,应积极迎合政策导向,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通过数字技术变革、组织结构调整和管理模式转变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从业者个人而言,也需要积极应对这种转变,将提高就业竞争力作为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特别是要持续提升以数字化为导向的硬技能和软能力。
 
专家论坛
 
当前我国宏观政策需处理好八大关系
 
  证券时报7月29日刊发申万宏源证券杨成长、龚芳、方思元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受国际局势叠加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我国经济及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5月份以来,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经济呈现较好复苏势头,制造业及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抬升,市场主体活力逐步恢复,6月信贷及社融数据大幅超预期,为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市场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半年我国实现经济增速2.5%,下半年在经济加快复苏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4.2%~4.5%。为加快推进经济恢复,保持全年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前宏观政策要统筹处理好八大关系,切实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长短期政策协调,防止境外市场货币政策紧缩带来的外溢效应,加快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下半年经济稳定健康增长。
  统筹好稳增长和保就业的关系
  在当前形势下,要坚持把保就业放在第一位,保就业就是保基本民生:
  一要进一步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要切实加强社保缓缴、稳岗返还、留工补助、吸纳就业补助等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推进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保障稳就业资金来源。要不断扩大优惠政策"免申即享"范围,通过大数据信息比对,实现惠企政策"快速兑现、直接到账"。此外,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纾困政策的实施细节,对各类缓缴政策形成阶梯式的补缴机制,防止各类缓缴费用集中补缴,加大企业经营困难。
  二要加速出台一揽子有针对性的政策,着力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难题,要加强线上就业信息平台及招聘渠道建设,由各地人社局牵头,定期组织权威的分行业、分区域、分岗位线上招聘会,完善从需求推送、简历预筛、视频面试到合同签约的线上闭环招聘流程,提升线上招聘签约成功率。要健全疫情期间农民工就业专项服务,建设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统一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地区间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针对困难农民工提供失业周转救助,健全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要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作用,创新方式方法,对重点就业人群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信息精准投送等多样化服务,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
  三要鼓励平台企业更多吸纳灵活就业,当前通过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促进灵活就业,已成为拓宽青年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要加快明确对平台垄断型公司的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平台企业整治方案,增强平台经济灵活就业吸纳能力。同时要在准确界定各类平台用工性质的基础上,持续健全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灵活就业特征的社会保险制度,试点"单项工伤保险",积极推进职业伤害保险试点,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纳方式,进一步放开社保相关户籍限制。要尽快明确平台类用工企业的监管主体,厘清各部门监督职责,推动形成市场监督总局、人社部和平台类企业主管部门之间常态化沟通机制,引导平台公司持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消费复苏的关系
  本轮疫情防控的难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当前全国复工复产加速推进,但疫情防控带来的人流、物流、交通流的阻断冲击了线下消费场景,同时疫情对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产生较大影响。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达3.1%,环比回升9.8个百分点,但距离疫情前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要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快促进内需消费复苏。在疫情防控端,要持续推动核酸检测常态化、便利化,在保证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核酸检测力度和频率的基础上,针对口岸城市、热门旅游城市加强核酸筛查,继续做好物流、交通、航空等重点行业的疫情防控保障,逐步放开人流、物流限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促进消费端,一是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社区集体装修、旧城改造等领域消费,出台更大力度的消费刺激政策,从购买环节和使用环节加大政策刺激力度,推进服务标准化,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二是巩固疫情期间形成的新消费模式,持续促进线下消费向线上消费转型,要在充分评估疫情传播风险的基础上,推动室内消费转向室外消费,鼓励夜市消费,创造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加快培育国潮消费、绿色消费、免税消费等新消费热点。三是鼓励各地围绕地方消费特色,借助普惠式消费券与定向行业补贴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运物流等行业的定向扶持,灵活设计消费券使用方式,与主流消费节、特色节假日形成联动,提振消费活力。
  协调好释放成本压力和控制通胀的关系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叠加俄乌冲突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自今年3月起持续高于100美元/桶,南华工业品及能化指数近一年涨幅分别达27%及42%。受输入性通胀影响,我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达2.5%,环比及同比分别提升0.4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由于龙头企业溢价能力显著高于中小企业,当前原材料上涨及输入性成本压力更多由中小企业承担,中小企业经营压力显著加大。今年2月以来我国小型工业企业亏损企业数量增速及亏损额增速明显抬升,5月分别达31%、44%,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37个百分点、43个百分点。
  当前要处理好防通胀和释放企业成本压力之间的关系:
  一要合理引导企业成本压力释放,持续发挥产业链核心企业引领作用,提升全产业链科研能力、数字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借助生产效率提升来消化一部分成本,借助较低幅度的涨价释放一部分成本。
  二要尽快理顺价格传导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合作,加强协同效应,避免成本提升的负担过多落在产业链中小企业及配套零部件厂商身上,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成本分担机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精准支持,对于受成本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和企业研究补贴方案或者贷款贴息方案,缓解短期经营压力。
  三要对居民生活资料价格进行监控,通过价格分析与研判,提前采取措施平抑涨价对于基本生活用品等民生领域的影响,加强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生活补贴。要持续完善农副产品及初级产品的期货交易市场,健全证券期货市场监测预警体系,提高期货交易市场在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等方面的作用,稳定市场预期。
  四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要把握好稳增长和稳物价目标之间的平衡,不断完善与市场的沟通机制,强化市场对货币政策稳物价的理解,增强市场信心。要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更多直达实体经济工具,将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有效结合,防止出现流动性通胀和输入性通胀叠加的困局。
  平衡好稳楼市和稳中心城市房价关系
  为应对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大盘,年初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地产政策。但当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问题依然严峻,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韧性仍然较强,对房地产政策的总量放松可能引发一线城市房价的进一步上涨,稳房地产市场与稳房价之间的矛盾突出。
  要因城施策,引导市场主体对房地产政策形成稳定预期:
  一要坚持"房住不炒"的总体政策方向不变,避免再度陷入房地产总量政策的松紧循环,导致市场主体预期左右摇摆。要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扩大并规范地方自主调控权限,综合运用下调房贷利率、放松限购限贷等多种措施,稳定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预期,保障房地产上下游链条运行相对平稳。
  二要积极发挥金融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作用,保护民营房地产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对于重点特困房企要通过贷款展期等方式,避免房企资金流压力进一步加大。要积极探索出台针对民营房企的专项融资支持或增信工具,积极发挥AMC等机构纾困作用,通过注入流动性盘活民营房企存量资产。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层层加码,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压力。
  三要以推动复工复产保交楼为核心,加快缓释部分地区房地产交楼和断供风险,地方政府要成立专项小组,针对出现断供问题的项目,加快协调开发商、施工方、银行等多方主体,压实企业和股东责任,统筹复工复产资金来源,尽快将保交楼落到实处,稳定市场预期,防止风险蔓延。要制定好应对极端断供风险事件的应对预案,做好短期稳预期和长期防风险的平衡。
  四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核心,缓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压力,加快完善县域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运输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县城因地制宜,将地方优势产业向县城集聚,推动县城成为吸纳人口的主阵地,着力化解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库存。
  兼顾好吸引增量外商投资和稳住存量外资企业的关系
  上半年我国持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截至5月末我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额达878亿美元,同比增加22.6%。但与此同时,部分存量外资企业呈现出总部外迁趋势。在二级市场投资上,上半年陆股通资金累计净流入520亿元,较2021年同期(净流入2137亿元)大幅走弱,外资机构在债券市场上呈现出罕见的净流出态势。
  当前要在持续吸引外资的基础上,加大力气稳住存量外资:
  一要加快政策修复,提振境外市场主体信心,提升中国资产的投资吸引力。
  二要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继续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积极推进中高端制造、研发及生产服务业的制度型开放,完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
  三要从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物流链着手完善配套措施,着力解决跨国公司面临的跨国结算及国际物流畅通难题,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进企业制度性成本下降。
  四要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在五批33个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发挥好重大外资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
  协调好多部门政策和防止政策合成谬误的关系
  为对冲疫情冲击及经济下行压力风险,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由于部分地方政策出台在前,中央政策出台在后,在特定领域出现了中央、地方政策口径不一致以及相邻地区间政策较劲加码的现象,对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此外,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中长期改革,围绕绿色转型、平台垄断及数字经济出台了一系列的引导规范举措,由于政出多门且政策齐头并进推出,部分政策效应叠加对市场主体产生较大影响,引发市场主体预期不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政策合成谬误"现象。
  当前我国处于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和高峰期,要高度重视政策的合成效应:
  一要正确认识到政策最终目标是帮助市场主体,政策制定要更多从市场主体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客观实际问题出发,不能从政策制定的单个部门出发,进而引发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偏离政策初衷等问题。
  二要加强各部门政策出台的协调性、配套性,在政策出台前加强沟通,全面考虑政策合成问题,做好政策效应的事前评估。
  三要引导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提升行业协会等组织在参与政策讨论和制定中的积极性。
  四要持续完善政策效果的评价及评估机制,健全政策纠偏和纠错机制,储备针对政策负面影响的预防性措施。
  平衡好短期刺激政策和长期引导政策的关系
  当前我国惠企政策主要以"救企业"为核心,从"免、减、缓、退"等角度减轻企业短期负担,对于稳定市场主体起到积极作用。截至目前,中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基本完成,超万亿资金已到账。然而,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更多长期培育政策引导,实现政策对"救企业-扶企业-创企业"的全覆盖。
  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需要靠长期政策引导来解决根本问题,要在短期刺激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长期系统性改革:
  一要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科技化和绿色化三大转型。要继续提升企业数字渗透率,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健全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要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将双碳目标转变成发展动力。
  二要紧扣要素市场化改革、营商环境改革、市场主体改革三大改革方向,深化改革力度。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不断完善公平竞争政策、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要加快完成国有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制造业和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发展。
  三要持续培育消费和投资两大市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发展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要带动有效投资,完善资金保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十四五"规划,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多措并举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平衡好加大金融服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
  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亟需金融体系创新服务工具,加大对国家战略及重点领域的服务支持。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体系也面临潜在风险,一方面当前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差、经营风险高;另一方面美联储持续超预期加息,极大冲击全球外汇市场及金融市场,对我国外汇市场、跨境资金流动及跨境金融风险管理带来新挑战。
  要在加大金融服务力度的同时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一是加大金融对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服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房地产企业创设更多债务融资支持工具,在现有REITs试点的基础上,将基础资产范围扩大至包含能源基础设施、停车场及其它公共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房、租赁用房,试点城市范围从重点区域扩大至全国。要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支持,在适当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的基础上,要做好专项债与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信贷之间的协调,防止资金支持出现此消彼长。
  二是提升金融体系融资服务的针对性,鼓励金融机构下沉到实体企业,根据企业在抗疫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对症下药,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针对疫情下企业资金周转周期拉长引发的现金流难题,鼓励金融机构打破常规,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支持和信贷展期服务。针对部分创新型中小公司,要根据项目研发的实际情况做好融资保障支持。针对企业主体应对疫情及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不得不进行的原材料囤积等行为,要引导金融机构创设更多风险对冲、期现结合的金融工具帮助企业平抑风险,减少由于市场主体过度囤积引发的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帮助企业节约成本。
  三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风险蔓延的苗头,储备足够的风险对冲工具,各类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要预留充足的政策空间,防止外部金融市场货币政策收缩对我国产生的外溢效应。要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防止人民币汇率的过度炒作,打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数据,做好跨境资本流动的审慎管理,适当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要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工作,防止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稳,警惕内外部悲观预期叠加引发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要鼓励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投资,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在推出中证1000股指期货、期权的基础上,加快推出深成指100、科创50等股指期货期权品种,发挥衍生品市场的定价和预期引导功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风险对冲工具。
 
中小企业
 
重庆出实招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日前,重庆市发改委与中国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联合印发《建设完善重庆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通过"信易贷·渝惠融"平台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突破5万户,融资金额超200亿元。
  《实施方案》明确,要聚焦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切实保障信息安全和市场主体权益的前提下,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整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深化大数据应用,以打造基于产业特性与信用增值的"信易贷"融资新模式,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
  具体来说,重庆将强化该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导向,围绕"三农"、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保、外贸等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信用融资,推动中小微企业从"信息孤岛"转为"信用链群"进行抱团融资。
  其中,在"三农"领域,该平台将继续加快建设"三农"信用体系,全面整合涉农信用信息,建成覆盖全市主要农业大镇及重要农产品的"三农"信用数据库。针对性开发"花椒贷""榨菜贷""柑橘贷"等涉农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打造全国"信易贷"模式在"三农"领域的样板。
 
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40%的美国人付账单有困难
 
  据报道,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报告支付账单有困难的美国人所占比例超过了2020年疫情高峰时的水平,这一结果凸显物价飞涨对预算造成的影响。
  该项调查于6月底7月初进行。调查显示,40%的成年人表示应付家庭日常开销有些或非常困难。这一比例创下普查局2020年8月开始在调查中纳入该问题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超过9000万个家庭面临困难,高于一年前约6000万的水平。
  这项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为了支付能源账单而减少或放弃了药品或食品等基本家庭必需品支出。
 
经贸态势
 
俄政府或将很快取消对部分商品的平行进口
 
  据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兼工业和贸易部长曼图罗夫7月21日说,俄政府可能很快将取消对部分商品的平行进口。
  曼图罗夫当天随俄总理米舒斯京视察了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工业企业。曼图罗夫说,俄罗斯允许平行进口是为了"平衡市场",但这是"权宜之计",当俄市场有充足的本国产品时,将很快取消对部分商品的平行进口。
  俄工业和贸易部5月6日宣布,从即日起启动平行进口机制,并批准一份平行进口产品清单,以便在"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企业撤出俄罗斯市场后,保护俄国内消费者利益。
  这份平行进口产品清单包括汽车及零配件、相机和摄影机、医疗器械、乐器、游戏机、化妆品、家具、床上用品、家庭生活用品、化学品等。
  俄总统普京6月28日签署法律,规定平行进口商品进入俄罗斯合法。
 
斯蒂芬·罗奇认为管理中美关系,需要一种新的方式
 
环球时报日前刊发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的文章指出,滞胀正在美国卷土重来。滞胀是经济增长放缓和高通胀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率需要放缓到远低于趋势水平,所以这也与失业率上升有关。如果美国能够摆脱滞胀,那将是幸运的,但更有可能的结果是经济衰退,这比滞胀更糟糕,因为它意味着控制通货膨胀的代价是经济活动的收缩和失业率的急剧上升。
  鉴于美国持续的高通胀,以及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可能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华盛顿至少在收紧利率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持续的通胀期间,美国经济将急剧放缓。这将使美国处于滞胀阵营,实际情况还可能更糟。
  如果美联储在今年剩下的四次政策会议中,每次都以果断坚决的方式将基准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那么到今年年底,基准利率将上升到4%左右。但不幸的是,它仍会低于我认为的对今年年底通胀率的合理预期。这正是问题的实质所在。美联储需要让名义利率高于同比通胀率。从本质上讲,这就是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的根源:它坚持零利率政策太久,从而使得通货膨胀有机会持续飙升。因此,要让政策发挥抑制过剩需求的作用,并开始真正对通胀产生更实质的影响,美联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不管怎么说,美国的通胀率都不会回到疫情前的2%,后者是美联储的长期目标。通胀很可能将是普遍而持久的,而不是美联储主席最初所说的短暂和过渡性的。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美国和全球环境中,不存在设定平均通胀目标的空间,所有供应链和去全球化的压力都在向许多关键因素施压,长期以来正是这些因素让通胀保持在如此低的水平上。
  纸面上,美联储是一个独立的政策机构,需要做出符合其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双重目标的最佳选择。虽然过去也有过这样的时候,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美联储工作时,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恩斯显然允许政治干扰他的决策,但大多数时候,美联储都保持一定的独立和强硬。当然,最好的例子是沃尔克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应对通胀的做法。鲍威尔似乎非常清楚沃尔克的教训,我们只能希望鲍威尔能以独立和有纪律的方式来实现。进入大选季后,如果美联储放松银根,美联储的信誉就会消失。这将使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得非常无效,并对美联储的信誉造成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损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两者都面临着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在许多情况下各有不同的原因,但没有其他主要的经济增长来源可以填补世界上这两大经济体疲软留下的空白。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前调低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将6个月前的预测下调1.3个百分点,至3.6%。这是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全球增长预测以来第三大的6个月修订,而且很可能接下来会有更多下调。对于依赖出口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这将很成问题。
  中美两个国家都需要认识到,彼此的经济关系正处于严重的困境之中。在短短5年时间里,中美已经进入贸易战、科技战,而且对抗性的言论不断升级,很容易让人想起新的冷战,亚洲包括南海、台海的地缘政治局势也高度紧张。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管理中美关系,让它为全球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对我来说,拜登上任后的最大惊喜之一是,他立即放弃了特朗普政府诸如“禁穆令”、建美墨边境墙等许多最具争议的政策,美国也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但拜登坚持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政策,这是一个大错。中美正在就撤销特朗普时期美国对华加征的一些关税进行讨论。我们需要做的远不止这些。关税战是一个失败的交易。所谓第一阶段协议应该被取消,所有关税,无论是美国方面还是中国方面的,都应该回到贸易战前的水平。
  这将在改善两国关系方面发挥很大作用。由于两个经济体存在结构性差异,中美之间仍然有许多争议性问题需要解决。但关税和制裁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有一个更好的框架,那就是我们需要一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方法,以促进美中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方式进行合作。
  目前,拜登政府中以财长耶伦为主的一些人认为,拜登应该采取任何可能有助于缓解高通胀的行动,关税是其中一部分。另一群由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为主的人则认为,关税是象征美国对中国仍具有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两种观点正在进行博弈。我的看法是,考虑到消费品可以影响急剧上升的通胀率,对一个在民调中因高通胀饱受批评的总统来说,取消消费品关税,确实具有政治吸引力。
  不幸的是,只有一小部分关税是直接针对消费品的。一种估计是,它将影响到消费者价格指数所涵盖的不到5%的项目,因此,就算取消消费品关税,对美国高通胀的缓解作用也微乎其微。
  关税的真正问题不是对消费者造成压力的具体关税,而是对消费品、工业材料、日用品、资本设备征收的广泛的关税组合,以及对被指控有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中国公司的制裁。解决这些问题有比目前打关税战好得多的办法,但拜登政府迄今不愿采取更有意义的措施。
  至于是否取消对华关税,最终将是拜登的一个政治决定。鉴于美国国内强烈的对华负面情绪,拜登正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压力。总统是否愿意站出来做这个决定,我们拭目以待。
 
投资视点
 
上海九部门联合对八大类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监督抽查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海关、上海市民防办、上海市药品监管局、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等9个部门联合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涵盖机动车检验机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等8类检验检测机构。
  据悉,2022年,上海市级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共计检查120家机构,抽查总体比例为10%;各区对辖区内检验检测机构的随机抽查比例应不低于15%。重点监督抽查范围包括机动车检验机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司法鉴定机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检测机构、化妆品检验机构、其他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等。
  抽查重点检查机构是否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一是不能保证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能够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二是出具不实或虚假检验检测报告、数据和结果。三是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和结果。四是未依据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或者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五是未依法申请办理检验检测标准或检验检测方法、授权签字人等变更手续。
  对在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各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并按相关规定将查处结果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上海"等渠道予以公开。同时,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形成从严打击检验检测违法违规行为合力。
 
上海出台34项扶持个体工商户措施
 
  7月26日,上海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正式发布《上海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推出34项扶持措施,将惠及上海全市50余万个体工商户。
  《政策措施》共包括四方面具体措施。一是降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成本;二是强化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保障;三是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扶持力度;四是优化个体工商户营商环境。
  在降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成本方面,《政策措施》推出16项减税降费措施。其中提出,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同时,实施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减半政策,对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在强化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保障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对个体工商户提供吸纳就业专项补贴,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级,优化对个体工商户的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等。其中提出,个体工商户作为用人单位吸纳在上海市登记失业3个月及以上人员或本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2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在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扶持力度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带动作用,降低支付手续费用。同时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加强征信权益保障等。其中包括,引导商业银行运用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资金,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充分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引导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持续增加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
  在优化个体工商户营商环境方面,《政策措施》提出,提升个体工商户登记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个体工商户住所登记限制,探索实施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同时,支持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支持个体工商户自主歇业,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等。
 
江苏多举措提升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
 
  7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培育1家豪华邮轮制造企业、1家大型LNG运输船制造企业和1家新型油气装备制造企业,打造一批主流船型名牌产品、单项冠军企业和一批船舶海工装备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率先建成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
  《政策措施》是落实国家和江苏省此前提出的船舶海工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而制定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内容。
  《政策措施》提出,打造沿江区域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抓住战略机遇,加快布局20万吨级大型豪华邮轮、浮式油气生产工程和大型船舶海工智能化生产线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浮式生产储油装置、超深水平台、天然气装备等高端海工装备。到2025年,培育1家豪华邮轮制造企业、1家大型LNG运输船制造企业和1家新型油气装备制造企业,打造一批主流船型名牌产品、单项冠军企业和一批船舶海工装备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率先建成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
  同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船舶海工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依法依规纳入优先办理通道。培育江苏船舶海工品牌,实施质量品牌精品工程,着力打造品质高端、信誉过硬、市场公认、全球领先的江苏船舶海工精品。
  《政策措施》提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高技术船舶、高端海工装备、绿色(纯电动或使用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等)智能船舶、特种船舶、深海锚泊及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等重点领域,支持骨干船舶海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太湖实验室围绕深海装备共性技术、船舶海工工业软件等开展自主科研攻关和转化应用,支持南通、泰州、连云港等地加快建设省船舶工业海洋油气装备创新中心、省船舶工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省船舶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南通、镇江、泰州、扬州等地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制造研究院、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船舶产业研究院、船舶电子研究所等创新平台。
  据悉,江苏省将从三个方面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一是增加融资支持种类与额度。引导银行机构统筹考虑续贷、展期等手段,适当提高配套流动资金贷款比例,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以支持企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适度降低利率和保险费率,为船舶海工企业技改升级等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落实建造中船舶海工抵押融资制度,开辟抵押登记办理"绿色通道"。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船舶海工企业通过IPO、增发股票、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二是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船舶海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可在每年10月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船舶海工企业实行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三是强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省级财政统筹现有的专项资金,加大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智改数转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涉海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江苏省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研发创新和科技服务,对其非财政性经费支持的研发支出,给予一定比例奖补。
此外,《政策措施》还提出加强用工保障与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和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江苏出台12条举措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据悉,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了《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若干措施》,从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等四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
  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方面,包括全力服务保障外经贸企业生产经营、大力促进外贸物流畅通等两项措施。针对重点外经贸企业强化"一企一策"服务,推动复工企业尽快达产满产,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面取消对来自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着力提升全省港口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通畅。支持南京禄口、苏南硕放等机场新开至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际货运航线。指导企业充分挖掘水铁运输潜力,支持企业"陆改水",用好"沪太通""海铁联运"等通道。
  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方面,主要包括支持企业线下线上结合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二手车出口业务、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提升市场采购贸易发展水平等四项措施。其中,支持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等多种方式参加50场境外国际展会;组织不少于100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促进活动。落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出口退税相关举措,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提升跨境电商出口退税便利化水平。
  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主要包括加强进口促进载体平台建设、支持保税维修及再制造业务等两项措施。支持昆山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优先将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重点支持"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外贸企业,力争2022年底试点企业家数和试点业务规模倍增。支持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积极争取将飞机发动机短舱、大型医疗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高附加值、低污染物排放产品纳入维修产品目录。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方面,主要包括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提升中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优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环境等四项措施。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加大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承保力度,力争全年产业链承保规模达到400亿美元。对符合国家级专精特新等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原有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基础上,实施不低于10%的阶段性降费。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保单融资的增信作用,力争2022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保单融资增信规模不低于270亿元人民币。有效发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作用,2022年全省银行区块链出口应收账款融资额达到200亿美元以上,出口上链贸易融资率达到7.5%以上。力争2022年全省参与外汇套保避险的企业不少于10000家,其中,中小微外贸企业不少于8000家,首次办理外汇套保的企业不少于3000家。
 
浙江发文支持民航运输企业纾困解难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民航运输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共12条,涵盖了金融贷款、财政补助、产业基金、专项债等,同时浙江将全力支持航空物流保通保畅、航线恢复,强化机场资源供给,优化疫情防疫措施,提高服务效能。
  《若干措施》将重点实施5方面关键性举措,包括大力支持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贷款方面,用足用好国家民航应急贷款政策,确保足额投放;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机场、航空公司等民航运输企业进行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等客观因素导致的阶段性业绩下滑、现金流短缺而下调企业贷款风险分类,不下调企业在银行内部的信用等级,不惜贷、不抽贷、不断贷。机场资源方面,进一步将机场时刻资源,航站楼、货站等地面资源,向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倾斜。
  在支持机场建设、航空产业发展方面,浙江提出将机场建设、运营和航空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产业基金支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对机场建设项目在安排专项债时优先予以支持,机场所在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对机场建设和运营给予帮助。
  为加快推动航线恢复和拓展,《若干措施》明确完善国际航空运输培育政策,国际航线奖补政策由杭州单一航空口岸拓展至宁波、温州、义乌等全部航空口岸,并新增省级奖补资金。国内航线方面,落实财政部、国家民航局阶段性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政策,确保地方配套部分及时到位,加快恢复国内航空运输能力。
此外,浙江还将努力减轻疫情带给企业的负担,将机场、航空公司纳入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优惠政策范畴。同时,考虑到机场是外防输入的空中门户,担负着疫情防控守国门的重任,对机场、航空公司的防疫物资、消杀服务等支出给予适当补贴,将机场、航空公司等驻场工作人员纳入地方政府核酸检测范围,所需费用由地方财政予以保障。
 
"十四五"山西将重点建设20个奶业区县
 
  近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西全省奶牛存栏达到50万头,全省奶类产量达到180万吨左右,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左右。泌乳牛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比例达到45%以上,规模牛场奶牛年均单产由6.5吨提高到8.5吨左右。年加工乳制品能力达到150万吨。
  山西将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建设20个奶业区县。包括朔州市朔城区、怀仁市、山阴县、应县;大同市云冈区、云州区、平城区、新荣区、广灵县、阳高县、天镇县;忻州市忻府区、繁峙县;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区、平遥县、祁县;太原市小店区、尖草坪区;临汾市翼城县。同时,鼓励其他地区奶业均衡发展。
 
河南省确定6个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据报道,河南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出重要一步。7月26日,河南省发改委宣布,确定6个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经济体制改革中,要素市场化配置是重点。为了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河南省确定洛阳市为河南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省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固始县为省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郑州市郑东新区为省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省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郑州市医疗保障局为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试点期限为2022年至2024年。2022年启动试点工作;到2023年年底,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到2024年年底,基本完成试点任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完善全省要素市场制度作出重要示范。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确定以上6个试点,主要是考虑到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洛阳市将对标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发挥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作用,综合开展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依托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固始县将发挥河南第一人口大县、劳务大县优势,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郑州市郑东新区将依托中原龙子湖智慧岛私募基金集聚区优势,大力发展金融创新产品。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打造科技创新型综合体。郑州市医疗保障局将依托国家医保局大数据创新应用平台,完成医保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通过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下一步,河南省将统筹推进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工作,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推广试点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河南省确定材料产业优势再造"路线图"
 
  据悉,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以科技创新驱动河南省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提供材料产业支撑。
  《计划》提出,河南省将坚持"创新引领、需求牵引,链式协同、融合发展,多元布局、重点突破",组织实施8个重点攻坚行动,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省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和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材料创新高地和先进材料基地。
  新材料产业"落地",要依托上游的资源禀赋。《计划》明确,河南省将根据传统优势,转型提升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4个先进基础材料产业,培育壮大电子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节能降碳环保材料等5个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前瞻布局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增材制造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4个前沿新材料产业,构建"454"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新材料产业"生根",需要有产业链支撑。《规划》明确,到2025年,培育超硬材料、尼龙新材料、石墨烯材料等40条先进材料重点产业链。
  新材料产业"常新",需要创新引领。《规划》明确,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到2025年,新增国家重点创新平台10个以上,40条先进材料重点产业链实现省级重点创新平台全覆盖,每年突破30项左右关键核心技术与先进工艺,4年取得100项以上关键核心创新成果,不断用创新成果为新材料产业赋能。
  同时,新材料也将成为河南省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规划》明确,力争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占材料产业的比重超过50%,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规模以上材料企业达到1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000家,百亿级领军企业超过50家。
  未来,提质发展先进基础材料产业,要瞄准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河南省的高端装备制造、建材制造、轻工日化提供材料;培育壮大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将瞄准电子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产业,将瞄准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增材制造材料、先进复合材料。
 
安徽发布《创业安徽行动方案》
 
  据悉,安徽省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创业安徽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出"皖创22条",着力解决创业主体不活跃、创业平台不多元、创业能力不够强、创业融资不通畅等问题,努力让创业成为安徽的时尚活力和形象名片,让安徽成为各类人才的创业热土。
  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王炜介绍,《创业安徽行动方案》提出1个总目标和7类分目标。1个总目标是"到2025年底,形成创业环境一流、创业主体活跃、创业成果迸发、创业氛围浓厚的新格局"。7类分目标是"每年新增市场主体100万户以上;培育省、市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左右;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创业者10万名以上,支持科研人员等创业者1万名以上;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00个以上;开展创业培训10万人以上;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力争50%左右设区的市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
  围绕"1+7"目标,从六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举措--
  在聚焦四个重点领域、突出高端产业引领方面,聚焦高科技领域,积极引进高精尖创业团队;瞄准产业链短板领域,引导支持创业者围绕产业链锻长补短开展创业;突出"四新"经济领域,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关注大众创业领域,使每名创业者都有施展身手的舞台。
  在培育四类创业主体、扶持创业重点群体方面,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各市天使基金投资支持基础上,省级统筹基金资金给予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在皖兼职或离岗创业,赋予高校院所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分配自主权;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给予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鼓励返乡人员创业,给予购置设备、租赁厂房、吸纳就业等补助。
  在搭建四大创业平台、提供全周期集成服务方面,建设高水平创业孵化平台,高质量打造"科大硅谷"等引领型创新创业平台,设立离岸科技企业孵化器;开辟大众创业孵化空间,政府投资开发创业载体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支持龙头企业创办专业孵化器,支持社会资本建设民营孵化基地;用好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各市评选"产品+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在完善四位一体培训体系、阶梯式培育创业主体方面,培育引进创业教育服务机构,认定省级创业研究院;丰富创业培训形式,实施"创业安徽训练营工程";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业安徽系列大赛;辅导企业加速成长,实施企业加速成长"千里马计划",梯度培育高成长企业。
 
深圳市发改委密集出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目前,生物医药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之一,深圳也在大力促进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7月26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对外印发了《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三个政策措施。
  《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通过加快药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药物临床研究转化能力、加速药品注册审批进程、全力打造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加大药品企业研发生产支持力度等方面进行扶持。其中,在加快药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持建设落地深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载体,予以最高3000万元支持;支持建设落地深圳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予以最高1500万元支持。
  此外,深圳将布局和提升市级药物产业服务平台,谋划市级药物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对有望解决重大临床需求与市场需求,进行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新原理等生物医药前沿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全额资助;对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基因药物、细胞产品、微生物治疗、细菌治疗、多肽药物、噬菌体药物及酶工程等"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产业项目,按照项目总投资40%分阶段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3亿元。
  《深圳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支持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生命监测与生命支持、肿瘤放疗、基因检测、光学设备、DNA合成仪、智能康复辅具及健康管理等仪器设备,疾病筛查、精准用药分析所需的各类试剂和产品,支架瓣膜、心室辅助装置、人工晶体、骨科器件等高端植介入产品,可降解材料、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新型口腔材料、高值国产替代耗材等生物医用材料,手术机器人、智能软件及其它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在医疗装备场景的应用等领域。
  《深圳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支持精准医疗、康复养老、精准营养、现代农产品、医疗美容、化妆品等健康服务业以及为其提供支撑的医疗美容设备、康复养老设备、新型营养保健品、现代农产品、数字化健康设备和产品、高端化妆品等健康制造业。在推动精准医疗产业发展方面,措施提出打造基因和免疫细胞治疗产业新高地,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基因和免疫细胞治疗重大理论、原创技术、前沿交叉学科基础研究,争取在基因编辑、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原创性发现。
 
广东鼓励具有可经营性、能够实现按效付费的项目采用PPP模式
 
  据悉,广东省财政厅7月26日发布"广东省2022年第二批PPP项目入库、退库审核情况的通知"。通知说,财政厅对近期各地申请入库、退库的PPP项目进行了审核。经审核,同意将汕头市雷打石环保电厂扩建项目纳入广东省PPP项目库管理,同意清远市环城东路(清远大道至乐广高速)道路工程、清远市燕湖产业新城项目、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整体建设PPP项目3个项目退出省PPP项目库管理。
  通知指出,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审核把关,认真做好财政支出责任边界划分、支出测算、评估论证等工作。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5%的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项目(污水、垃圾处理等依照收支两条线管理的PPP项目除外)。新上政府付费项目不得打捆、包装为少量使用者付费项目,项目内容无实质关联、使用者付费比例低于10%的,不予入库。各地要建立PPP项目支出责任预警机制,对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7%的地区进行风险提示,对超过10%的地区严禁新项目入库,强化财政支出责任统计监测和风险提示功能。新签约项目不得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PPP项目运营补贴支出。
  通知表示,有关市县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会同项目实施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推动本地区项目规范、高效落地实施。对于项目总体落地率低于20%的地级以上市,广东省财政厅将暂停办理新增PPP项目入库审核手续。按照广东省PPP项目库"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要求,广东鼓励社会需求稳定、具有可经营性、能够实现按效付费的项目采用PPP模式,对不符合国家和省政策要求、不具备实施条件、一年内未完成签约且没有推进计划或因实际需要不再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有关地区和部门应及时申请退库。其中已签约落地终止实施的项目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与社会资本方共同签署三方退库协议,提供本级政府批准解约或退库的证明材料,不得存在未支付的工程款及项目运营补贴等,防止因项目退库及停工等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已退库的项目,各地市财政部门要加强跟踪检查,退库项目原则上三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入库,不得再以PPP项目名义安排财政预算支出、实施采购活动、申请上级补助资金、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等。
  通知强调,严禁变相举债融资。各地参与PPP项目时,不得假借PPP名义变相举债,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社会资本方的投资本金损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最低收益,不得将项目融资偿还责任交由地方政府承担,不得通过其他"名股实债"方式进行融资。PPP项目付费依据应严格对标服务内容和运营期绩效考核,建立完全与项目产出绩效相挂钩的付费机制,不得通过降低考核标准等方式,提前锁定、固化政府支出责任,严禁直接与项目建设成本及资金利率挂钩。请各地落实好中央和省工作部署,规范实施PPP项目,切实做好项目财政支出责任风险防范工作,坚决遏制以PPP名义新增隐性债务。
 
海南发布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7月20日 ,海南省发改委发布《海南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经过三年多努力,建成省级物流园区和三个国家物流枢纽,港口和机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完成数字化物流服务体系框架搭建,全省物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航运航线网络进一步拓宽,多式联运能力明显加强,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物流成本进一步下降,初步形成通达全球、服务全国的航运和航空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初具规模,基本建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国家大仓库"。
  具体而言,到2022年底,全社会物流费用与GDP比率(剔除"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影响,下同)控制在13.87%以内,公共集装箱码头对外公示的各项收费标准对标不高于周边区域港口,协调推进海南铁路货物运价调整,保持与其他运输方式价格相持平。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365万TEU,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数量达50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20万吨。
  到2023年底,全社会物流费用与GDP比率控制在14.14%以内,港口收费标准不高于周边区域港口。省级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推动洋浦申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460万TEU,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数量达60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28万吨。
  到2024年底,全社会物流费用与GDP比率控制在13.80%以内,港口收费标准与周边区域港口形成比较优势,海口美兰机场国际物流收费标准降至全国同规模机场平均水平。推动海口申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三亚申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洋浦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560万TEU,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数量达70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34万吨。
  到2025年底,全社会物流费用与GDP比率控制在12.84%以内,港口收费标准具备国际竞争力,海口美兰机场国际物流收费标准与发达地区机场形成比较优势。省级物流园区全面建成。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750万TEU,稳定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数量达80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40万吨,民航通达城市210个。
  《方案》提出三项支持政策,具体而言,在土地政策方面,2022年,制定出台支持物流项目用地的政策文件,修订《海南省建设用地土地出让控制指标(试行)》,综合考虑和合理测算物流项目建设用地出让控制相关指标。在财政政策方面,2023-2025年,根据项目情况统筹地债、基建资金对省级物流园区基础设施予以支持。在融资政策方面,通过加强窗口指导等方式推动银行机构针对物流企业创新更多金融产品,发展供应链金融,开展物流相关票证、票据等的质押业务;充分运用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用好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IMF再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6日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这是该机构继4月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之后的再次下调。
  IMF当天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世界经济增速将由去年的6.1%放缓至今年的3.2%,比4月预测低0.4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4月预测低0.7个百分点。
  IMF认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引发金融环境收紧,乌克兰危机的负面溢出效应等进一步冲击世界经济。
  具体来看,美国2022年和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3%和1.0%,分别比4月预测下调1.4和1.3个百分点。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2.6%和1.2%,较4月预测分别下调0.2和1.1个百分点。
IMF指出,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包括乌克兰危机导致欧洲突然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通胀比预期更难控制、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加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债务问题等。如果这些风险成为现实,通胀进一步上升,世界经济增速在2022年和2023年将分别下降至2.6%和2.0%。
 
美联储今年3月以来第四次加息
 
  据报道,面对40年来最严峻的通胀压力,7月27日,美联储12名成员首次全票通过年内第二次加息75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25%-2.5%。这使得6-7月累计加息达到150个基点。
  美联储今年3月份以来已加息四次,年内累计加息达到225个基点。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是美联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步伐,年内四次加息的幅度已与其2015年至2018年间的加息幅度相当,联邦基金利率也由此恢复到3年前的水平。
  美国7月28日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为-0.9%,连续第二个季度录得负值,进入"技术性衰退"。《华尔街日报》称,持续的高通胀和高利率正在让美国经济萎缩,消费者的情绪正在遭受打击。
  在议息会议结束后的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未来可能放缓加息节奏",不再像过去一样对下一次加息给予明确指引,而是取决于主要经济数据的表现。这使得市场对未来的加息预期有所降温。
  鲍威尔还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美国通胀率仍远高于目标水平,美联储的任务是应对总体通胀。他同时否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强调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强劲,需求仍然旺盛,美国经济今年仍处于成长轨道上。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形势仍然难以缓解,6月份9.1%的通胀率为41年来的最高。
  彭博社报道称,投资者现在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在9月的下次会议上放慢加息速度,以及未来美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是否会迫使美联储继续以超常力度加息。《华尔街日报》称,美联储最终会把利率上调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消费者和企业在货币政策收紧之际作何反应。
  在美联储本次加息前后,全球多个央行调整利率政策。欧洲央行率先加息50个基点抢跑美联储,加拿大央行也意外加息100个基点,大部分海湾国家也选择不同程度地加息。香港金管局紧随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了75个基点。
  美联储加息对A股和人民币有何影响?财信证券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7月28日分析,预计美联储此次加息对A股影响有限,一是美联储加息符合市场预期,已被市场消化;二是根据美联储会后加息路径指引,未来其加息幅度将大概率放缓,将弱化其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三是中国政策宽松持续,加上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向好,A股表现具有一定韧性,美联储加息并不能主导A股走势。
  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方面,伍超明认为,虽然美联储加息仍会使中美利差在未来一段时间处于倒挂阶段,资本流动对汇率构成一定扰动,但主导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两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边际向好,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具有较强吸引力,人民币汇率有支撑,因此美联储加息对汇率冲击有限。
 
欧盟成员国同意今冬削减天然气用量15%
 
  据报道,欧盟成员国7月26日达成一项政治协议,采取自愿措施将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减少15%,以提高欧盟能源供应安全。
  根据这项协议,欧盟成员国同意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根据各自选择的措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若届时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等情况,欧盟将采取强制措施减少天然气需求。
  欧盟理事会表示,减少天然气需求是为了在冬季来临之前节省成本,为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可能中断做好准备。
  同时,针对不同成员国的特殊情况,为提高协议执行的有效性,欧盟理事会对部分成员国予以豁免。其中,没有与其他成员国天然气网络互联的成员国不受强制减少天然气需求的限制;电网与欧洲电力系统不同步且严重依赖天然气发电的成员国也可获得豁免,以避免出现电力供应危机。
  欧盟委员会将根据欧盟天然气供应的总体情况,在2023年5月之前进行审查,考虑这一协议是否延期。
  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工业和贸易部长约瑟夫·希库拉在欧盟理事会当天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表示,这项提案得以快速通过无疑加强了共同的能源安全,将使欧盟民众和企业今年冬天的生活变得更便宜、更轻松。
  负责能源事务的欧盟委员卡德丽·西姆松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主动减少天然气需求可以避免在为时已晚的时候仓促或单方面做出决定。这将有助于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节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民众和企业的影响。现在采取行动对经济的影响将小得多。
  今年6月以来,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天然气供应,导致欧洲"气荒"加剧,天然气价格飙升。
 
俄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
 
  据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新任总裁鲍里索夫7月26日在与俄总统普京会见时表示,俄罗斯正在国际空间站国际合作的框架内工作,将履行对合作伙伴的所有义务,但在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决定已经做出。届时将开始组建俄罗斯轨道服务站。这将成为俄国家航天公司在载人航天领域的主要优先事项。
  俄"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总设计师索洛维约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俄罗斯轨道服务站建设不会早于2028年,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在俄罗斯轨道服务站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之前会继续使用国际空间站。
据报道,今年4月,时任俄国家航天公司总裁罗戈津表示,俄方将根据国内和周边地区局势决定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命运。俄罗斯暂时不急于表明立场,2024年以前俄罗斯将继续在国际空间站的工作,2024年后俄方与国外伙伴在国际空间站领域是否继续合作的建议已经呈报给总统普京和政府审阅。如果俄方决定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将提前一年通知合作伙伴。
 
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将暂停日元交易
 
  据悉,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7月25日发布公告称,自8月8日起暂停日元交易,限制措施适用于日元-卢布和美元-日元的相关外汇交易。
  根据公告,之前已完成以及将在2022年8月5日前完成的交易所涉及的义务将照常履行。
  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制裁和日元汇率波动是莫斯科交易所暂停日元交易的重要原因。俄市场分析师叶夫根尼·沙托夫表示,俄罗斯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因制裁而下降,可能是莫斯科交易所暂停日元交易的原因之一。
  俄罗斯金融分析师米哈伊尔·别利亚耶夫认为,美国可能对俄罗斯以日元结算和交易进行限制、日元汇率剧烈波动等都将导致投资者承受损失。
  今年3月以来,日本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制裁。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日本对俄罗斯黄金的进口禁令将于8月1日生效。
 
俄官员预测卢布汇率将随利率逐步回落
 
  据悉,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席伊万·阿布拉莫夫7月23日说,俄央行年内可能还将多次降息,预计卢布汇率将随利率逐步回落。
  俄新社援引阿布拉莫夫的话说,俄央行基准利率可能在今年秋季或最迟年底前降至5%,这有助于为俄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多贷款,促进国内经济。
  阿布拉莫夫表示,卢布汇率近期持续走强,给经济生产带来很大压力。他预测,随着基准利率下调,卢布汇率也将走弱,回落至乌克兰局势升级前水平。
  俄央行7月22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150个基点至8%。今年2月底,俄央行大幅提高基准利率至20%,此后多次下调。
2月24日,俄方宣布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卢布开始快速贬值,对美元汇率当天跌破80比1,3月9日跌破120比1,创历史新低。随着俄方采取多方面举措应对制裁、稳定金融市场、提振市场信心,卢布汇率逐步回升。7月23日,卢布对美元汇率为57.39比1,卢布对欧元汇率为57.76比1。
 
德国7月商业景气指数降至两年来低点
 
  据悉,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7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高企和天然气短缺风险影响,经季节调整后,德国7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92.2点降至88.6点,为2020年6月以来最低值。
  数据显示,构成商业景气指数的4项指标,即制造业、服务业、贸易和建筑业均环比显著下降。
  伊弗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受访企业对行业经营现状满意度下降,并且预期今后几个月经营将更加困难,"德国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
  伊弗商业景气指数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观察德国经济形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匈牙利央行再次大幅加息
 
  据悉,匈牙利国家银行(央行7月)27日宣布加息10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9.75%上调至10.75%。这是2008年12月以来该国基准利率首次升至10%以上。
  匈牙利国家银行货币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反弹、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以及供应链持续中断增加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匈牙利将长期面临来自外部的通胀压力。如果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短期风险上升,央行将继续通过调整利率来"快速灵活地"做出反应。
  这是本月匈牙利央行第二次加息。7月12日,匈牙利央行将基准利率大幅上调200个基点,以避免长期通胀风险,稳定物价。
  这也是匈牙利央行自2021年6月以来第15次加息。2021年6月22日,匈牙利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30个基点至0.9%,开启了新一轮加息周期。
  匈牙利官方数据显示,今年6月该国通胀率达11.7%,远高于匈牙利央行设定的3%的目标。匈牙利央行预计,该国今年平均通胀率将达到11%至12.6%。
 
黑海粮食外运联合协调中心举行正式运行仪式
 
  7月27日,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和联合国代表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国防大学举行黑海粮食外运联合协调中心正式运行仪式。
  土耳其国防部长阿卡尔介绍,联合协调中心由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和联合国各派5名代表组成,代表们通过卫星、网络和其他通信手段监控商业运粮船的航线。
  阿卡尔说,在短时间内,滞留在乌克兰黑海港口内的超过2500万吨的粮食将被运往所需国家,"在海上建立这样一个粮食运输安全走廊非常必要"。
  阿卡尔说,联合协调中心为从包括敖德萨港在内的3个乌克兰港口运出的农产品提供安全的海上运输。如各方认为有必要进行海上排雷工作的话,将进行相关安排,目前来看没有排雷需要。
  俄罗斯、乌克兰7月22日就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问题在伊斯坦布尔分别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相关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在伊斯坦布尔建立联合协调中心并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俄乌双方同意任何一方都不攻击运送农产品的船只等。
  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是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国。据报道,现有超过2000万吨乌克兰谷物滞留在敖德萨港无法运出。乌克兰指责俄罗斯封锁港口,阻止乌方出口粮食。俄方否认干扰乌方出口,指责乌方在黑海水域布设大量水雷,危及航行安全。
 
澳大利亚消费者价格指数增幅再创20年新高
 
  据悉,澳大利亚统计局7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澳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6.1%,同比增幅再创2001年以来新高。
  澳统计局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二季度CPI上涨主要源于新建住宅、汽车燃料等领域价格上涨。其中,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持续短缺、运费上涨及需求持续强劲,推动新建住宅价格上涨;汽车燃料价格连续四个季度创新高。
  今年一季度,澳CPI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5.1%,当时均为2001年以来最大增幅。
 
韩国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7%
 
  据悉,韩国银行(央行)7月26日发布的初步估测数据显示,韩国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2.9%。
  数据显示,得益于服饰、餐饮住宿、娱乐文化消费增加,第二季度韩国个人消费环比增长3%,政府开支环比增长1.1%,建设投资环比增长0.6%,设备投资环比减少1%,出口和进口分别环比减少3.1%和0.8%。
  数据还显示,第二季度韩国服务业产值环比增长1.8%,建筑业产值环比增长0.2%,农林渔业产值环比减少6.4%,制造业产值环比减少1.1%。
  韩国银行经济统计局负责人表示,当前韩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物价上涨、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势头放缓、新冠疫情反弹、外贸环境不确定等因素可能制约韩国下半年经济增长。
 
香港金管局将基本利率上调至2.75%
 
  据悉,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7月28日宣布,将基本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75%,即时生效。
  香港金管局表示,由于美国7月27日(美国时间)调高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75基点,当前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下限加50基点是2.75%,而隔夜及1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的5天移动平均数的平均值是0.79%,所以根据预设公式,基本利率设定于2.75%。
  基本利率是用作计算经贴现窗进行回购交易时适用的贴现率的基础利率。目前基本利率的确定方式为在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下限加50基点,或隔夜及1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的5天移动平均数的平均值,以较高者为准。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27日(美国时间)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25%至2.50%之间。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也是今年以来第4次加息。
 
澳门金融管理局将贴现窗基本利率调升至2.75%
 
  7月28日,澳门金融管理局把贴现窗基本利率调升75个基点至2.75%。
  鉴于澳门元与港元挂鈎,两地政策性息率变动必须基本一致,以维持港澳联系汇率制度的有效运作。因此,澳门金管局跟随香港金管局同步调整其基本利率。
  在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相关的利率调整是基于美国联邦储备局在7月27日(美国时间)调升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个基点所致。
 
投资分析点评
 
▲宝明科技拟60亿投建锂电池铜箔项目
 
  据悉,在平板显示业务低迷的背景下,宝明科技(002992)开启了向新能源电池材料转型的大幕。7月27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近日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达成项目投资合同,约定在当地投建锂电池复合铜箔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6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额为11.5亿元,以租赁厂房进行生产,固定投资10亿元;二期将在一期达产后视供地情况投建,投资额为48.5亿元,将购地进行生产,土地面积约300亩,固定投资为40亿元。
  60亿元项目投资额如何筹措?宝明科技表示,将以自有或自筹资金投入,而对于即将开始的一期项目,公司将综合考虑利用自有资金、 银行项目贷款、产业基金等方式筹集。截至一季度末,宝明科技货币资金余额为2.37亿元。
  宝明科技近期在接待投资者调研中表示,相比于传统铜箔,复合铜箔具有重量轻、 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应用广泛等优点,制造成本比传统铜箔更低,毛利空间较大。虽说复合铜箔对于宝明科技来说相当于进入另一个全新领域,但其在金属镀膜技术方面有长期积累,而这正是复合铜箔的核心技术。
  宝明科技大举转型新能源材料,源自于既有业务增长乏力。2021年,受主要产品手机背光源市场竞争激烈及销售价格下降影响,宝明科技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宝明科技今年上半年仍未摆脱亏损状态,预计亏损幅度为6700万元~7200万元,主要原因为背光源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部分背光源产品销售价格不足以弥补产品制造成本。
 
  ▲璞泰来拟定增募资85亿元扩产能
 
  7月27日晚间,锂电负极材料头部企业璞泰来(603659)披露,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5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年产9.6亿平方米基膜涂覆一体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48.10亿元,经测算,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6.04%(税后);基膜涂覆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5.36亿元,内部收益率为23.57%(税后)。
  负极材料及隔膜作为动力电池四大主材,均为电池材料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出货量也保持着快速增长趋势。
 
▲红豆跨界参与15亿元锂电池项目收问询函
 
  7月15日,一向聚焦男装主营业务的红豆股份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无锡红日风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红日风能")拟与超壹动力投资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红日风能持股90%。
  此次项目总投资约为15亿元,第一期拟投资8亿元,2023年投产,第二期投资7亿元,将于2024年全部达产。同时投资设立的项目公司拟定注册资本3亿元,其中红日风能认缴出资2.7亿元,持股比例90%,超壹动力认缴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10%。
  除此之外,红日风能还在6月22日与集宁区政府、中能华安(珠海横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主体签订协议,参与集宁区新能源"制造与发电一体化项目"。其中,红日风能及其联合体作为风光发电项目专业服务商,承接2GW风力发电和储能项目的EPC工程,并提供专业化的运维、管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红日风能在5月6日由红豆集团、红豆股份和红日新能源共同设立,成立时间较短,相关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和业务模式仍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之中。
  此前在7月7日的公告中,红豆股份曾以0元的价格受让红豆集团持有的红日风能38%股权,同时红豆电力、红日新能源分别将17%、3%的股权转让给通用股份( 601500.SH)。目前红豆股份、通用股份及红豆集团分别持有红日风能68%、20%及7%股份。
  而针对红豆股份大手笔的跨界投资,当日晚间上交所就向公司下发了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在资金、人才和业务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新业务的原因和主要考虑,公司对相关项目可行性论证过程及结论等。
  在投资公告中,红豆股份表示锂电池项目最终完工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实现税收3.6亿元,安置就业约1000人,可带动周边配套产值约300亿元。对于上述财务数据测算的依据及合理性上交所也提出疑问,要求公司结合人均销售收入、产品售价、预计产能、生产成本、各项费用等进行说明。
 
▲晶科能源拟扩充高效电池生产线
 
  据悉,晶科能源(688223)7月28日晚间公告,拟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可转债,加码光伏主业。
  根据预案,此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11GW高效电池生产线项目、晶科光伏制造有限公司年产8GW高自动化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上饶市晶科光伏制造有限公司新倍增一期8GW高自动化组件项目、年产5GW太阳能组件及5G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晶科能源是全球知名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具备垂直一体化能力。该公司现阶段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2022年1月26日,晶科能源于科创板上市,共募集资金100亿元,主要用于完善公司N型高效电池和高效组件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黑猫股份斥资17亿元投建碳基材料、超导电炭黑项目
 
  据悉,黑猫股份(002068) 7月28日晚间公告两项投资,合计斥资17.05亿元,向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延伸。
  公告称,公司将以内蒙古黑猫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黑猫碳材")为项目主体,投资新建"年产8万吨碳基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2.84亿元。
  同时,黑猫股份将以内蒙古黑猫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黑猫纳米材料")为投资主体,投资新建"5万吨/年超导电炭黑项目",项目预计投资总额4.21亿元。
  公告显示,"年产8万吨碳基材料一体化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4万吨/年煤系针状焦、3200吨/年精蒽、1300吨/年咔唑产能;二期建设4万吨/年煤系针状焦产能。
  针状焦是一种新型优质的炭素材料,是生产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锂电负极材料的重要原料,主要应用于电弧炉炼钢、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领域。黑猫股份认为,本次投资将有效丰富公司的产品序列构成,实现在PVDF、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等新材料及碳基材料产品的多元化布局。
  另一项目"5万吨/年超导电炭黑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年产2万吨超导电炭黑产能;二期建设年产2万吨超导电炭黑产能;三期建设年产1万吨超导电炭黑产能。
  市场角度来看,近年来,锂电用导电炭黑供需紧张,供给端海外企业扩产进度较慢,而需求端受益于动力电池及储能产能增长的带动,锂电用导电炭黑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为国内企业国产替代创造了良好的窗口期。
  黑猫股份表示,应用于电池行业的超导电炭黑产品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下游客户对于性能指标要求较为严苛,该项目建成投产有助于公司开拓国内炭黑高端材料领域的市场应用。
  公开资料显示,黑猫股份主营产品炭黑是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的下游产业,系控股股东焦化产业延伸裂变的产物。炭黑目前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
  黑猫股份自2004年以来产销量一直保持国内炭黑行业领先地位,并于2013年基本完成国内产能布局,产能规模目前已跻身世界炭黑企业前列。2021年,公司炭黑年产能为110万吨。
  近年来,黑猫股份以锂电导电炭黑、PVDF等产品为切入点,加速布局新能源材料产业。
  1月21日,黑猫股份公告与联创股份(300343)共同出资在内蒙古乌海市设立"内蒙古联和氟碳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5亿元,公司认缴出资额1亿元,联创股份认缴出资额4亿元。合资公司拟新建项目规划为5万吨/年PVDF及配套产业链项目。
  7月5日,黑猫股份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公司目前在售的导电炭黑主要应用于电缆屏蔽料和导电色母等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锂电级导电炭黑产品已送样给下游电池企业,目前仍处在测试阶段。
 
  ▲广汽菲克终结
 
  7月18日,广汽集团( 601238.SH )与Stellantis共同宣布,由于双方的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汽菲克")近几年持续亏损,且今年2月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双方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
  这也意味着,广汽菲克连带Jeep品牌将从合资模式中脱身退出中国市场。
  从2010年3月成立走到今天,广汽菲克经历过最初的蛰伏、后续的辉煌和落寞。自2018年以来,广汽菲克已经连续跌了四年,四年时间,广汽菲克净资产亏损近50亿元。
  根据Stellantis集团的说法,今后,Stellantis集团运营Jeep将回归至曾经的生存模式,即:仅保留Jeep品牌的进口汽车业务。
 
  ▲英特尔为联发科代工芯片
 
  据报道,进军晶圆代工领域一年多后,半导体龙头英特尔再度收获重要客户。7月25日,英特尔(NASDAQ:INTC)发表声明称,和联发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发科将通过英特尔晶圆代工服务(IFS)制造用于智能终端设备的多款芯片。
  英特尔并未在声明中介绍技术节点、代工产品的种类及数量等细节。英特尔IFS总裁Randhir Thakur在声明中称,联发科的产品每年驱动超过20亿台设备,是英特尔代工服务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时的绝佳合作伙伴。他还称,英特尔兼有先进制程技术和位于不同地区的产能资源,可以帮助联发科交付"下一个十亿台"的各应用场景下的互联设备。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中国铝业拟并表云铝股份
 
  据悉,为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中国铝业迈出入主云铝股份的新步伐。7月24日晚间,中国铝业、云铝股份相继公告,中国铝业拟收购云铝股份1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中国铝业将持有云铝股份约29.10%的股份,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交易方案显示,中国铝业拟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以现金收购云南冶金持有的收购云铝股份19%的股权。此次交易价格拟定为10.11元/股,交易对价总额为66.62亿元。
  同日,云铝股份发布控股权变更提示公告,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铝业,间接控股股东仍为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铝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今年一季度末数据显示,云铝股份第一大股东为云南冶金,持股比例为32%。中国铝业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0.10%。
  就交易影响,中国铝业表示,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公司与云铝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有效减少公司的日常关联交易。
  回溯前情,2018年,中铝集团在云南开启千亿级整合。其中,云南省国资委向中铝集团下属的中国铜业无偿划转云南冶金51%股权。
  由于云铝股份与中国铝业在氧化铝、电解铝等业务方面存在同业竞争,作为云铝股份的间接控股股东及中国铝业的直接控股股东,中铝集团承诺在2019年内开始筹划中国铝业与云铝股份同业竞争业务整合工作,并承诺在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2019年12月,中国铝业以4.1元/股的价格认购了云铝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3100余万股,交易总价约12.9亿元,占云铝股份定增后总股本的10.04%。2021年,中国铝业再度参与认购云铝股份定增股票,定增完成后持股比例达到10.10%。
  中国铝业还称,云铝股份并入公司后,依托云铝股份在清洁能源上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绿色铝产能占比,有利于推动公司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七一二公司加速科改示范行动
 
  7月25日,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一二公司")发布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天津智博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通过公开征集方式转让七一二公司部分股份,本次公开征集转让不超过111,554,000股,转让比例不超过七一二公司总股本的14.45%。转让完成后不会导致七一二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七一二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28日,于2018年2月26日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为天津市国资系统首家入选国家"科改示范行动"名单的企业。
  "科改示范行动"旨在率先推动国有科技型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一项重要工程。
  七一二公司是大型综合性电子骨干工业企业,是我国专网无线通信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拥有军用无线通信产业、民用无线通信产业两大业务板块,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此次通过公开征集方式转让部分七一二公司股份,将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利用"科改示范行动"等国企改革的政策集成优势,进一步深化公司的体制机制改革。
 
▲蚂蚁集团管理层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
 
  据悉,阿里巴巴集团7月26日发布的2022财年年报披露了最新合伙人名单。年报显示,阿里巴巴合伙人目前共有29名成员,除此前宣布退休的部分成员外,来自蚂蚁集团管理层的相关成员包括井贤栋、倪行军、曾松柏、彭翼捷等也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
  知情人士称,这是蚂蚁集团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又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强化与主要股东阿里巴巴的隔离。
  另据阿里年报披露,阿里巴巴合伙近期修订了《合伙协议》,按照最新协议,合伙人应由阿里巴巴集团人士担任,因此,从2022年5月31日起,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方人士不再担任合伙人。
 
▲泰康保险集团回购全部员工持股
 
  7月25日,泰康保险集团发布《关于变更股东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称,泰康保险集团已回购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核心骨干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公司128015625股股份(代表公司所有已发行股份的4.69060%)。本次回购完成后,员工持股计划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形成公司"库存股"。
  公告称,公司回购员工持股计划股份事宜,已签署股份回购协议并完成履行交易程序。变更股东事项需待银保监会完成对回购事项备案、对因此引发的章程修订事项核准,并且北京巿巿场监督管理局对公司章程所附股东名册进行备案后生效。
  2015年6月,原保监会发文明确保险机构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原则条件等。2015年7月,原保监会同意泰康人寿收购中信信托持有的泰康人寿251015625股股份(占总股本的8.8008%),泰康人寿应当将收购股份全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减少注册资本。
  泰康人寿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末,泰康人寿核心骨干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共计4612人,均为泰康人寿及其子公司领取薪酬并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参加持股计划员工认购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款项来源于其合法薪酬、自筹资金,及其他合法的资金来源方式。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股份约为1.28亿股,占公司股本比例约为4.69%。
  2016年8月,原保监会同意泰康人寿进行集团化改组,公司名称变更为泰康保险集团,并由泰康保险集团独家发起设立泰康人寿。此后,泰康保险集团在历年年报中均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
  泰康保险集团的核心骨干员工持股计划从2019年便进入处置期。据该公司2019年年报披露,2019年5月,泰康保险集团员工持股计划到期处置方案报监管备案审批通过,自2019年起,员工持股计划进入处置期。截至2019年末,共有668人退出员工持股计划。2020年度、2021年度,分别又有96人、38人因离职原因退出员工持股计划。
 
  ▲国家芯片大基金总裁丁文武被查
 
  据知情人士7月28日透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家大基金")总裁丁文武近日被有关部门调查,目前仍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丁文武最后一次参加公开活动,是在7月16日出席福建厦门举行的第六届集微半导体峰会。他在当天上午的主论坛致辞时表示,前两年半导体行业的形势非常好,甚至有人说"赚不到钱就是傻子",但现在开始,这种形势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丁文武曾先后出任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2011年8月16日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2014年大基金成立之后出任总裁至今。大基金投资的重大项目都需获得基金公司董事会的核准。
  这并不是第一位落马的芯片行业官员。7月17日,中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吉林省纪委监委披露,国家开发银行国开发展基金管理部原副主任、大基金的唯一管理人--华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路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吉林省监委监察的调查。
  在去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山东省监委宣布,华芯投资副总裁高松涛涉嫌严重违法,正在接受监察调查。
  大基金的另一个投资方紫光通信,是紫光集团100% 控股企业。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也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目前也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大基金成立于2014 年9月,由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科、紫光通信、华芯投资等企业发起,基金规模约为 1200 亿元。基金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分开的原则,拥有两层管理架构,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芯投资")为唯一管理人,承担基金投资业务。
 
  ▲紫光集团前董事长赵伟国被调查
 
  据消息人士7月25日披露,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已于7月中旬被有关部门从北京家中带走调查,目前仍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其实就在此前不久,紫光系结束了赵伟国时代。7月11日,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于当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健坤投资集团全部退出,公司100%股权已登记至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名下。由于智广芯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导致紫光国微及紫光股份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两家公司实控人从教育部变更为无实控人。
  当天紫光集团还发生人事变更,其董事会选举智路资本实控人李滨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接替此前执掌紫光集团12年的原董事长赵伟国。李滨、夏小禹、陈杰、胡冬辉、马宁辉为公司董事,委派邵建军、谈正兴为公司股东监事。至此,紫光系的赵伟国时代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截至2019年底,紫光集团总资产接近3000亿元,包括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紫光展锐和长江存储。2021年12月10日,重整管理人确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北京建广资产管理等组成的联合体,成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出资超过90亿美元(合人民币600亿元)接盘紫光集团。
  消息人士称,赵伟国身涉调查或与其个人所控公司和原紫光集团旗下公司之间利益输送相关,比如设备采购、装修工程等未经公开招投标的问题。
  赵伟国1967年出生于新疆,198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进入校企清华紫光。1997年,赵伟国参与了当时清华同方上市后的首次资本运作--收购江西无线电厂,并在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成立中华医疗网,后被海外基金收购部分股权,成为其"第一桶金"。2002年之后,赵伟国进入能源、地产等领域,并在2005年创立北京健坤投资集团。2009年,紫光集团经营困难,赵伟国在获得清华大学认可和支持下得以执掌紫光集团经营大权。2010年,健坤投资以2.8亿元入股获得紫光集团35.29%股权,又经过一系列股权调整后,在2013年5月之后形成了清华控股与健坤投资各持有紫光集团51%、49%股权的局面,赵伟国则出任紫光集团董事长。
  2009年赵伟国刚接手紫光集团的时候,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不足15亿元,到2019年底,紫光集团的总资产接近3000亿元,资产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快。
  彼时,市场一度称紫光集团为靠一路狂买而成为集成电路巨头的企业,但赵伟国并不回避这一点,他表示,资本并购只是手段,科技产业才是根本。
  不过,由于资金配置等问题,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2021年7月,紫光集团被裁定进入司法重整,债权总额超千亿元,后确认由智路建广联合体承接。
 
▲大众汽车集团高层巨震
 
  7月22日,大众汽车集团召开监事会会议,决定任命奥博穆(Oliver Blume)接替迪斯(Herbert Diess)出任董事会主席,该项人事变动将在9月1日生效。
  2015年迪斯从宝马集团加入大众汽车集团,担任子品牌大众乘用车CEO,2018年升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
  奥博穆现在是大众汽车集团子品牌保时捷CEO,在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后,他将继续兼任该职务。
 
  ▲3M公司宣布将拆分医疗板块业务
 
  据悉,美国制造业巨头3M公司7月26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计划把旗下医疗板块业务拆分成一家独立企业,以更好地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和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公告说,拆分后的3M公司将继续作为一家服务于终端市场的材料科学创新企业,而新成立的医疗公司将聚焦于伤口护理、口腔护理、医疗IT和生物制药过滤等业务。
3M公司表示,拆分计划还需要公司董事会最终批准,并获得相关监管机构同意,预计将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拆分完成后,3M公司将持有新设立医疗公司19.9%的股权。
 
▲Eutelsat与OneWeb将合并成欧洲最大卫星公司
 
  7月26日,法国卫星公司Eutelsat与英国卫星公司OneWeb达成协议,通过一次全股票交易,合并成为欧洲最大的卫星公司,以抗衡SpaceX等竞争对手。
  根据双方发布的声明,OneWeb股东将持有合并后Eutelsat的50%股份,后者将继续在巴黎上市,并将申请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Eutelsat将发行2.3亿股新股,而OneWeb的股东将用他们的股份来换取的Eutelsat的新股。合并完成后,两家公司的原股东将分别拥有新公司50%的股份,新公司的估值约为34亿美元。
  这笔交易需要获得多个监管部门的批准,包括英国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除了反垄断审查,该交易还需得到Eutelsat股东的批准。
  Eutelsat总裁Eva Berneke将担任新公司的CEO。两家公司将保留各自在英国和法国的总部,并将同时在巴黎和伦敦上市。
  OneWeb成立于2012年,曾被视作SpaceX大型卫星互联网项目"星链"和亚马逊同类项目"柯伊伯"的竞争对手。然而,在耗费了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后,OneWeb一度濒临破产,依靠着英国政府的扶持才避免了破产的下场。OneWeb希望通过与Eutelsat的合并来扭转其命运。OneWeb目前拥有428颗在轨卫星,而其目标是发射648颗近地轨道卫星,帮助将宽带传输到互联网普及度较低的农村地区。而Eutelsat拥有36颗地球同步卫星。
  Eutelsat表示,将在今年之后暂停分红两年,以帮助支付OneWeb发射下一代卫星的费用。
 
管理视点
 
以匹配度理念和方法改进绩效管理
 
证券时报7月26日刊发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监事会主席朱建军撰写的文章指出,企业发展一般包括组建、成长、成熟与衰退转型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与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即KPI不同。在组建过程中,无利润可言,管理的重点首先是品质与进程,其次才是成本;在成长阶段,亏损或微利是常态,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与增加收入;在成熟阶段,产能利用率较高,盈利才是最核心的任务;而进入衰退期以后,利润下滑甚至亏损难以避免,管理重点一是旧产业清退,二是新产业开发,然后才是经济盈亏。
  因不同阶段目标不同,仅考核利润或营收,不仅对相关团队不公、对企业健康发展不利,而且会因利润波动误导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从信息披露与企业监管看,在两权分离、授权经营的现代企业,引进匹配理念,要求经营者向股东全面披露所有KPI的底线值与期望值十分必要。
  首先,只有联系底线值与期望值才能评价目标定位高低与目标任务的难易程度,才可能科学计算目标达成率。其次,不同性质的指标之间没有可比性,无法量化反映综合情况,更谈不上科学评价综合绩效;只有联系底线与期望把原始数据转化为匹配度数据,借助无量纲化处理剔除不同指标原始数据之间的属性与计量方法差异,才能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反映事物的好坏程度、使有关数据直接可比,才能借助加权平均量化反映综合情况,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综合绩效的量化评价问题,避免因利润正常波动误导资本市场。最后,借助实际匹配度与目标匹配度的比率,能够科学反映目标达成情况,解决因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差异引起的差异工资核定等难题。
  事实上,评价都是评价主体依据自己的需求区间(从底线到期望的有向区间),对事物的好坏程度进行认定的主观活动。事物达到期望水平,会十分满意;达不到底线要求,则会被舍弃;刚达到底线要求,虽不太满意,但能勉强接受;而在底线与期望之间,满意度会相应变化,越接近期望,满意度越高。
  参照考试百分制,若用100%与60%分别表示事物达到期望与底线时评价主体的“评价值”,则可用60%到100%的百分数精确反映事物达到需求区间时的任何状况。如果把事物与其需求区间之间的这种相对位置关系称为匹配度,那么,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匹配度数据:匹配度(x)=100%+(x-q)×40%/(q-d),其中,x为反映事物状况的特征指标原始数据,d与q分别是底线与期望的对应值。
  显然,转换为匹配度数据之后,至少对同一评价主体而言,所有的匹配度数据是可比的;对不同的评价主体而言,只要事先就相关指标的重要性系数与需求区间达成了一致,相关的匹配度数据就可复核、可验证、可比较;就可以据其大小评比事物优劣,也可以联系重要性系数加权计算反映综合情况的平均匹配度,量化反映事物的整体好坏程度。
  在绩效管理中,只要委托方事先明确了KPI的底线与期望值,受托人与任何第三方都可以据其计算匹配度、评价目标定位高低,还可以据其计算目标达成率,科学核定因实际绩效偏离目标绩效引起的对价差异,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
  在现代企业中,要求经营者向股东全面披露所有KPI的底线值与期望值,既是绩效监管的需要,也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必要举措。仅有目标值与实际值,不足以说明经营情况。
  假定某一成长期企业的关键任务包括扩大市场份额与控制成本费用两项,核定的年度目标分别是市场份额29%、利润总额-50万元;事后确认的实际市场份额与利润总额分别是28%与-30万。从分项指标看,市场推广未达成目标,而实际亏损减少了20万,前者是不足、后者是亮点。但两项任务的属性不同,指标之间不可比、无法综合评价整体目标达成情况;同时因为没有需求区间数据,无法评价目标定位高低、不能计算目标达成率,这无法科学评价经营绩效,而且会引发无端猜测、误导市场、客户与投资者。
  如果市场份额的期望与底线分别是35%与23%,那么目标值(29%)的匹配度就是100%+40%×(29%-35%)/(35%-23%)=80%,介于底线与期望的匹配度(60%与100%)中间,即目标定位于需求区间的中间位置;若利润总额的期望值是0万,底线值是-200万,那么-50万的匹配度是90%,比市场份额的目标匹配度高10个百分点,表明利润总额的目标定位比市场份额的要求高、难度大。
  如果依据重要性程度核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总额的权重分别为60%与40%,那么,算术加权平均的综合目标匹配度为80%×60%+90%×40%=84%。从实际结果看,市场份额与利润总额的匹配度分别是76.67%与94%,加权平均值则是83.6%。
  与目标匹配度相比,市场份额的实际匹配度低于目标匹配度,而利润总额的实际匹配度高于目标匹配度,二者的差异性质与目标达成情况的方向完全一致;从数据比率看,市场份额的实际匹配度与目标匹配度的比率是76.67%/80%=95.83%,而利润总额的相应匹配度比率为94%/90%=104.44%,二者均与实际的目标达成情况相吻合;可见,计算目标达成率的科学公式应该是实际匹配度与目标匹配度的比率,而不是简单的原始数据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率(本例中,实际利润总额与目标利润的比率是60%,与实际减亏20万、超额完成目标不符)。从加权平均数据看,如前所述,实际的加权平均匹配度为83.6%,而目标的为84%,实际值略低于目标值,表明实际的整体情况略逊于目标;二者的比率,即83.6%/84%=99.52%,恰当地反映了实际的综合目标达成程度,即整体上差0.48%未达成综合目标;与此相联系,实际的工资总额也应在预算工资的基础上相应核减。
  总之,引入匹配理念,强化需求区间与底线思维,把KPI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匹配度数据,不仅能够量化反映事物的好坏程度、量化评价目标定位,科学计算目标达成率,而且能够横向比较好坏,并借助加权平均计算反映整体状况的综合匹配度,进而计算综合目标达成率,解决综合绩效评价与差异工资核定等难题。若据此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关键绩效指标的预测期望值与底线值,将有助于引导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信息化建设
 
20部门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7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为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经国务院同意,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指导落实数字经济发展重大任务并开展推进情况评估,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协调制定数字化转型、促进大数据发展、"互联网+"行动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规划和政策,组织提出并督促落实数字经济发展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制度、机制、标准规范等建设。
  统筹推动数字经济重大工程和试点示范,加强与有关地方、行业数字经济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的沟通联系,强化与各类示范区、试验区协同联动,协调推进数字经济领域重大政策实施,组织探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
  联席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银保监会、证监会等20个部门组成,国家发展改革委为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召集人,其他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
  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工作需要指导地方对口部门落实具体工作措施,推进相关工作任务。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充分发挥有关地方、部门和专家的作用,加强对会议议定事项的督促落实,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央行称数字人民币可满足个人匿名支付需求
 
  7月24日,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人民币产业发展分论坛上发言。对于数字人民币是否侵犯用户隐私的担忧,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会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将为公众提供体验更好、更加安全的支付服务起到积极作用。
  "有人说,数字人民币不能买黄金买外汇。这个说法不正确。"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实物人民币1︰1兑换,纸钞和硬币能买的东西,数字人民币都能买。纸钞和硬币能买黄金和兑换外汇,数字人民币同样也可以。
  还有人认为,数字人民币侵犯用户隐私。穆长春对此回应称,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体现了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定位,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穆长春表示,保护消费者隐私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应符合日常小额现金支付的习惯,确保相关支付交易的保密性;二是应明确匿名对象,确保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时,其个人信息不被商户和其他未经法律授权的第三方获取;三是应加强个人信息的使用和保护,确保运营机构收集的客户基本信息、产生的交易和消费行为信息不会被泄露。
  对于数字人民币的下一步计划,穆长春在会上透露,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应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他表示,为确保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要求的有效落实,需要在顶层制度设计上作出四项相应安排,分别是建立信息隔离机制;明确数字钱包查询、冻结、扣划的法律条件;建立相应的处罚机制;完善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法规制度。
  对于信息隔离机制,穆长春表示,将明确运营机构开展数字人民币运营业务的独立性,并通过设立数字人民币客户信息隔离机制和使用限制,规范数字人民币客户信息的使用。
  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方面,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监管将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贵州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据悉,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的实施意见。
  根据上述文件,贵州将实施算力集群攻坚行动、算力输送通道提速行动、算力调度协作行动、算力产业生态培育行动、算力应用创新行动、算力安全筑盾行动、算力政策聚焦行动,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
  在具体目标上,贵州计划到2025年,全省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80万架、服务器达到400万台。同时,还要累计建成5G基站16万个以上,力争云服务产业规模达700亿元以上。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表示,贵州将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引领产业升级的算力设施,保障国家对算力快速增长的需求,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构建高安全、高性能、智能化、绿色化、低时延的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海南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印发
 
  据悉,海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海南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构建"五横五纵"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到2022年底,"海易办"平台要成为全省政务服务总入口。
  《方案》强调要着眼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坚持"管得住、放得开"的要求,持续优化"海易办""海政通"两大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健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全面优化,政府数字化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全国一流。到2022年底,"一网通办"方面,"海易办"平台成为全省政务服务总入口,原则上非"海易办"服务入口全部关闭,"海易办"日活跃用户数超过60万,全省"零跑动"可办事项使用率达到60%。
  "一网协同"方面,"海政通"成为全省各级政府内部协同办公总入口,全省各级政府部门覆盖度达100%,公务员使用"海政通"占比超过70%。
  "一网监管"方面,"互联网+监管"行业覆盖率超过70%,在5个市县实现"审批、监管、执法、信用"联动机制应用。数据共享方面,85%以上省建系统完成数据共享,省级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超过93%。各市县和省级主要行业部门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构建起"主要领导+信息化专员+业务管理员"的工作责任体系。
  到2025年底,全省政府数字化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一流。"海易办"平台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50万,"零跑动"可办事项使用率超过80%,政务服务好评率全国领先,实现向"一网好办"转变;较好满足政务服务和封关运作对数据的共享需要,实现与国家部委垂管系统的数据共享。
  根据《方案》,海南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包括"1+2+4+5"等重点内容:
  "1"即一个底座支撑。按照全省"五集中"和"大网络、大平台、大系统"理念,集约化建设完善全省统一的"一张网""一朵云""一个中心""一条链""一个共享交换平台""一个开放平台""一个政务中台"(包含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和业务中台)组成的"七个一"大数据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为各市县各部门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底座支撑。
  "2"即"海易办"和"海政通"两大平台。"海易办"是面向群众、企业服务的总入口,支撑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海政通"是面向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服务的总入口,支撑全省"一网协同"。依托"海易办"和"海政通"平台,实现高水平"一网监管"。
  "4"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社管平台应用领域。
  "5"即"五横五纵"。"五横"包括基础设施层、可信服务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层。"五纵"包括组织运行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社会信用体系。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出台20条举措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据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省一市工信、通信管理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从积极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等5个方面推出20条举措,旨在共同推进示范区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举措率先落地,加快推动示范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应用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培育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行区。
  在积极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方面,《若干举措》提出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手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数据中心绿色集约建设,推进通信网络同城化建设,加快推进信息通信网络的覆盖建设共5条举措。
  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方面,《若干举措》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培育知识创新型数字经济总部企业,支持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开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示范试点共4条举措。
  在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方面,《若干举措》提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合力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路协同示范区,创建数字孪生运用示范区共4条举措。
  在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方面,《若干举措》提出推进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加快区域数字化协同治理创新、推动通信相关业务材料跨省通办异地互认共3条举措。
  在强化制度保障方面,《若干举措》提出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资源保障、加强统计监测、强化人才支撑共4条举措。
 
防范元宇宙泡沫化
 
光明日报7月28日刊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满宁,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联合撰写的文章,提醒防范元宇宙泡沫化。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30多年前,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描述了人类通过数字化身,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中进行生活的场景,其将这种脱离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称之为“元宇宙(Metaverse)”。其概念反映了人类对于未来虚拟世界的向往,畅享能够在未来的虚拟世界中创造出一个摆脱“肉身束缚”、自在自由的理想国。然而目前元宇宙的产品还处在萌芽阶段,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广泛接触到与元宇宙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资本市场对于“元宇宙”的狂热似乎已降温。但与此同时,对于“元宇宙”概念的热捧却正在脱离现实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带来泡沫化的风险。
  首先,“元宇宙”成为技术概念的大杂烩,核心技术尚待突破。在“元宇宙”的技术构想中,以虚拟现实(VR)作为底层的技术架构,融合了人工智能、5G、分布式运算、区块链等各种热门技术,使得“元宇宙”本身成为多种热门技术概念的大杂烩。尽管这些技术在近10年中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尚未迎来重大的技术突破。市面上的VR和AR设备总体效果欠佳,硬件渗透率低、用户体验差、产品性能弱、用户黏性差,平均用户的每日使用时长仅10分钟,远远落后于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日高达8小时的使用时长,我们离进入“元宇宙”的世界尚缺乏最基本的硬件入口。
  其次,元宇宙应用场景缺乏,用户需求模糊。在元宇宙的概念热潮中,人们已经畅享在元宇宙中能够实现各种如科幻电影中的“永生”“自由”与“快乐”。然而现实中的相关App应用数量却相对较少,绝大多数的应用集中在体感游戏、3D影片等娱乐层面的内容,即目前的“元宇宙”还仅作为一种新的游戏和娱乐体验,应用场景较窄,缺乏足够的用户普及率和用户黏性。尽管,近年来不少开发者在虚拟世界中尝试开发了诸如会议、办公、协作、电商等应用产品,然而体验较差、缺乏独特的产品价值,逐渐被边缘化。
  再次,元宇宙概念逐渐虚无化与泡沫化。人人都听说过元宇宙,但又不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人类何时能够到达元宇宙的时代,甚至苹果的首席执行官库克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元宇宙,在我眼中这就是增强现实(AR)。”这种概念的虚无化不仅会带来社会中对于元宇宙认知的混乱,也会对产业的发展带来危害。如果进一步放任元宇宙概念的虚无化,将有可能引发类似郁金香泡沫一般的危机。目前,投机分子和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于元宇宙概念的热衷,在虚拟世界中炒作虚拟资产,编造虚假的元宇宙投资项目,打着元宇宙区块链等概念诈骗,以及恶意炒作元宇宙虚拟地产和虚拟币非法牟利。2021年虚拟游戏平台Sandbox上的一块虚拟土地以430万美元售出。打着元宇宙的旗号,非同质代币(NFT)数字艺术品在这两年也成为极度泡沫化的虚拟资产,一些普通的马赛克头像、图片等以数百万美金的价格成交。
  针对以上泡沫化认知,未来我们首先需要对元宇宙概念祛魅,聚焦数字经济,着力关键技术攻关。数字经济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人类经济从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的进化。在可预见的未来,虚拟世界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硬件、连接、算力、平台、内容和规则等八大要素是未来虚拟数字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政策层面,应抛弃指向不明、内涵模糊的元宇宙概念。聚焦在具体的前沿技术发展,推动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算力平台、5G等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的攻关,探索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真实需求的和可落地的具体应用场景。在硬件层面,推进中国芯片、AR/VR硬件设备的发展,着力攻克AR/VR 硬件在显示、光学、定位、计算等领域相关核心技术,推进硬件设备更轻、更优、更普及。在内容层面,扶持国产精品虚拟内容的落地。在基础设施层面,推动5G网络、人工智能、计算引擎的发展以及数字人民币的推广。
  另外,要防范元宇宙的资本泡沫化,打击借着元宇宙名号的非法活动。历次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都会带来诸多金融风险。在过往10年中,P2P、O2O、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模式都被不法分子和投机者包装成为非法集资的幌子,使得众多人民群众遭受重大的财产损失。目前元宇宙也成为金融犯罪的高发领域。一方面,我国的监管部门要严密监控,防范和打击借由元宇宙名号进行的非法集资、虚假融资、金融炒作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将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资产纳入国家的监管范围内,严禁在虚拟世界中炒作非法电子货币、炒作“虚拟地产”和“虚拟头像”等投机行为。建议进一步推广数字人民币,确保未来元宇宙支付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最后,需要重视虚拟世界的社会治理,提早做好立法保障。尽管当前高保真元宇宙的体验条件尚不成熟,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程度正在逐渐加深,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以及虚拟世界中的社会治理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2021年底,Meta公司(前身为脸书)的一名女性用户在测试一个VR应用时报告她在虚拟世界中遭遇了性骚扰。虚拟世界作为新兴事物,在价值伦理、利益分配、规则制定、虚拟空间管控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比如当虚拟世界中发生类似的违背伦理甚至是犯罪行为时,我们将如何进行惩戒?现实中的法律法规是否能够被应用到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平台的运营企业将在多大程度上拥有其管理虚拟世界的治理权?我国的法律法规已经开启对公民在网络中的数据、隐私和虚拟财产的保护,然而尚未对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角色的基本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
  当下一个庞大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时代到来之时,我们需要提前界定在虚拟世界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原则,做好相应的顶层设计,以保证元宇宙的健康发展。首先,完善经济激励机制,防止平台对数据和算法的垄断行为,鼓励开发者和更多的企业投入虚拟世界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中;其次,保护虚拟世界中个人的各项合法权利。重新审视虚拟犯罪行为的边界,探讨对元宇宙中的财产权、隐私权以及基本人权进行立法保障;再次,完善未来虚拟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创新虚拟世界的道德约束形式,避免潜在的伦理和道德风险。最后,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产业标准和规范,明确产业边界、红线和禁区,将可能的社会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信息员园地
 
新时期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特约信息员:王协忠
  国有独资公司是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调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理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走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列。构建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客观、全面地反映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利于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对于引导国有独资公司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合、重要的概念,只有科学地把握其内涵,才能有的放失地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决策部署。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有独资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应是国有独资公司在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的基础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国民经济更为稳健、更加安全、更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我国现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给我们带来了新任务、新要求,国有独资公司要满足人民期待、肩负民族重托,就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第二,系统性原则。国有独资公司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国有独资公司整体看成当前系统,那么国有独资公司个体就是子系统,而国有经济就是超系统,由于国有独资公司个体的功能定位和使命性质不尽相同,对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就是一个复杂系统评价问题,应该以系统科学理论对国有独资公司的发展质量进行分析。
  第三,可比性原则。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结合具体评价目的、具体行业、具体发展阶段、具体经济区域等需求选取同一类型的被评价对象,这样的评价结果才更有意义。
  第四,可测性原则。国有独资公司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应通俗易性、可取可测,得到更广大人民的高度认同,符合更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治共享。
  第五,尽可能地相互独立性原则。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的评价指标数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在确保评价质量的同时,降低相关关系较强指标重复采集带来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尽可能用最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反映国有独资公司的履职尽责状况。
  三、国有独资公司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建议
  基于对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认识,结合评价指标构建的一般原则,现提出国有独资公司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建议。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复杂环境变化、外部风险挑战的根本保障,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独资公司履行政治责任、永恒发展韧性必然要求。201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国有独资公司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这是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也是不断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增强企业可待续发展能力的行动指南。为确保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反映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指标,如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的程度、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程度、中高层领导干部的党员比重、基层党组织建设胸规范化程度、职工离职人数增长率等。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国有独资公司发展的目标指向和责任使命。为确保国有独资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改革发展成果归全体人民共享,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物资的稳定供给,让人民成为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最广大参与群体、最合适评价群体、最直接受益群体,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反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指标,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化程度、扶贫资金占企业资产比重、社会公益捐赠占企业资产比重、碳排放量增长率、节能环保资金投入占行业比重等。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的理念是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准确发现问题、把握发展机遇的根本要求。国有独资公司要结合所在行业、地区、功能定位实际,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新发展阶段企业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也为国有独资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句含反映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规律相结合的指标,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         
  第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分别是国有独资公司做强做优做大的探索性思维、重要原则、生态底线、助力引擎、行动指南。为引导国有独资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转型升级、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助力形成高质量及循环发展格局,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反映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的指标,如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国有独资公司改革创新之路行稳致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确保国有独资公司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确保国有企业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确保国有独资公司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由于国有独资公司的功能定位、行业特点、经营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在具体评价问题中,仍需根据评价目的及评价对象的特征,在贯彻党和国家战略性制度安排、落实上级部门工作指导方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期盼、依靠群众智慧、采纳专家建议、融合员工经验,具体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