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服务中心 >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 >> 企业高层参考 第41期

企业高层参考 第41期

部委决策
 
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
 
  据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全会提出,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李克强要求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0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作报告时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对我国影响加深,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叠加,实体经济困难加大,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通过加强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实施稳定市场的有效措施,既积极化解"难"、努力巩固"稳",又不断扩大"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符合预期,新的动能加速孕育形成,就业扩大、收入增长和环境改善给群众带来实惠。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增强了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
  李克强指出,发展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家底还不厚实,决不可歇脚停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的规律遵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保持中高速增长,才能保证财政税收、企业利润、居民收入有合理的增速,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条件;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既能扩大需求、又能创新供给,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必须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努力实现"双中高"。
  李克强指出,实现"双中高"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一方面,要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用好财政政策空间相对较大的优势,合理运用降准、定向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妥善应对和化解风险,促进经济筑基固稳。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围绕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把财税、金融、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贸向"优进优出"转变,拓展发展新空间。
  李克强说,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接续期,实现"双中高",需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要突出补上民生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产业改造升级等重点,扩大有效投资。这方面政府不唱"独角戏",而要与社会资本建设共担、利益共享。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双创"激发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创业创新中推动大企业和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成长齐头并进、服务业壮大和制造业升级互促共进。
  李克强指出,实现"双中高",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政府要在保基本、兜底线上加大力度,同时发挥好市场和社会力量,切实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棚改、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搞好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使扩内需、抓发展与惠民生协调互动,促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三部门联合部署加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监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审改办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加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监管。
  《通知》要求,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市场化改革。行政审批部门能够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以及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完成的事项,一律不得设定中介服务并收费;现有或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不得转为中介服务并收费;严禁通过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取费用、扩大收费范围、减少服务内容等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严禁相互串通、操纵中介服务市场价格。
  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实行以市场调节价为主、政府定价为辅的价格监管方式。对于绝大多数市场发育成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竞争充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一律通过市场调节价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通知》规定,从严设立政府定价或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科学合理制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标准。对极少数自然垄断性较强、短期内无法形成充分竞争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按照从严审核、从严控制的原则,设立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收费项目,并纳入政府定价目录。对由事业单位提供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各级政府审批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活动,必须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服务费用一律由审批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
  对实行政府定价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并综合考虑市场供求情况制定收费标准。对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按照补偿成本和非盈利的原则从严核定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应按照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价外或合同外加收任何费用。
  《通知》提出,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目录清单,凡未纳入目录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再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二是建立政府定价管理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明确行政审批事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收单位等。三是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明确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设立依据、收费标准、执收单位等。
  《通知》明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是建立后评估制度,对相关收费政策的合理性、经济社会影响等进行重点评估;二是落实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督促中介服务机构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收费价目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及相互串通、操纵中介服务市场价格等行为。
 
上交所从严治理信披违规及含糊其辞
 
  10月26日,上交所发布四项临时公告格式指引,分别针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变更证券简称以及高送转等四类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事项,强化了信息披露要求。四项指引中,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格式指引已沿用多年,本次主要是调整与增加了部分内容,其余三项公告格式指引则为全新制订。
  据了解,上交所本次修订新增上述四项公告格式指引,主要是考虑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不少公司的异常波动公告千篇一律,含糊其辞及针对性不强;有些公司在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变更证券简称以及提议高送转方案的过程中,相关披露内容涉嫌制造热点与吸引市场眼球,对其影响夸大其辞,而对风险提示仅寥寥数语。
  上交所指出,这些现象容易助长市场炒作氛围,对投资者产生严重误导。前段时间市场广泛关注的"匹凸匹"更名就是典型个案。
  据了解,针对上市公司发布异常波动公告"内容泛化"等情况,本次新发布的公告格式指引,分类列出了公司日常经营是否出现重大变化、是否正在筹划重组等重大事项、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信息等内容。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公司不得披露"预计未来拟筹划重大事项"等带有明显不确定性的信息。
  上交所表示,对于受到市场追捧的"高送转提议",特别是少数股东在提议前后"有意"减持股份的情况,指引要求相关提议股东应明确投票意向,并对外披露本人前期买卖股票情况以及未来6个月是否有股票减持计划等信息。在决策程序上,董事会应尽早审议高送转议案,并征询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意见,以稳定市场预期。
  信息披露的风险揭示是否充分,对引导投资者理性作出投资决策和抑制市场跟风炒作有重要作用。上交所此次发布的公告格式指引,对于可能涉及"伪市值管理"行为的事项加大了风险揭示力度。
  例如,有些公司更改证券简称时,有意将简称搭上网络、金融、信息等热门题材概念,但实际并未开展相关业务。上交所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是否已从事相关业务、是否具有从业资质、是否有相关人才配备。其目的就是要求公司告诉投资者,证券简称是否"名符其实"。
再如,有不少上市公司主动披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有的投资金额巨大,并涉及行业热门,但实际上可行条件并不充分。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以影响股价为目的,有选择地披露这类协议。对此,格式指引要求公司重点提示协议履行条件、资金来源以及项目可行性等方面的风险因素,督促其审慎披露战略合作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影响。
 
新三板拟推出摘牌制度
 
  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10月28日参加"金融街论坛"时表示,新三板内部已具备分层条件,今年年内一定推出,同时将推出和完善市场摘牌制度。另外,下一步将围绕市场体系建设推出新三板向创业板的转板试点。
围绕成交量、流动性等问题,近期市场议论较多,隋强表示,创新是新三板的永恒基调,创新是新三板的生命力所在。下一步,新三板将进一步强化市场融资功能,在优化挂牌审查、股票发行和并购审查工作机制的前提下,完善股票发行制度,鼓励挂牌同时发行,发展适合中小微企业的债券品种,推出资产支持证券,开展挂牌式回购业务试点。
  "同时,完善市场体系。"隋强表示,目前新三板海量市场规模已经形成,内部的结构性分化也开始产生,因此新三板内部已具备分层的条件,这项工作今年年底一定推出。并且,还将推出新三板向创业板的转板试点,建立市场的合作对接机制。
  隋强表示,流动性不足是新三板市场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自身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可流通部分不足之外,市场合格投资者数量不足、结构比较单一,导致市场的风险偏好系统、交易的需求不足。换句话说就是市场的活水不足。另一方面,在现行的制度规则下,券商组织交易的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需优化协议转让制度,大力发展做市业务,完善市场效益机制,引导做市商加大做市投入,提升做市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做市商的作用,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机构和队伍,扩大市场长期资金的供给。
此外,隋强指出,未来还将加强市场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匹配,强化风险融资能力,探索研究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监管效能,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在分层机制出炉的同时推出和完善市场的摘牌制度。
 
保监会严禁保险机构销售未经审批非保险类金融产品
 
  近日,保监会对《中国保监会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有关内容进行修改,进一步强调保险从业人员不得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
  保监会称,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向客户直接推介销售包括第三方理财产品在内的非保险金融产品,或者以介绍客户等方式间接从事相关销售活动,在满足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销售行为不规范、金融风险交叉传递等问题,有的甚至已经构成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
  此次修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明确可销售产品范围。新规定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审批的非保险金融产品除外",从而将无需审批和未经审批的非保险金融产品列入禁止销售的范围。
  二是进一步明确销售人员资质要求。新规定要求,与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签订劳动合同、代理合同等的所有从事销售活动的人员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前,必须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
  三是进一步强化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责任。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对其从业人员违反规定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行为,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管理责任。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当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加强教育、督查、纠正、惩处,确保其销售行为依法合规。
  四是增加对互联网渠道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在借助第三方网络平台销售时要实施有效的风险隔离。
  五是强调了各保监局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的属地责任。
 
保监会提示“互助计划”风险
 
  10月29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互助计划’等类保险活动的风险提示”。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部分“互助计划”经营主体借保险尤其是借相互保险名义进行公开宣传、销售,存在诸多潜在风险。现有“互助计划”经营主体没有纳入保险监管范畴,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且个人信息保密机制不完善,容易引发会员纠纷,蕴含一定潜在风险。
  相互保险,是股份制保险公司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中国较为年轻的保险市场中一直处于主流视线之外,直至今年2月保监会《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的下发。此后不久,各路嗅觉敏锐的资本闻风而动,将门槛较低的相互保险作为进入保险业的契机。
  目前,已有多家机构公开宣布拟设立相互保险组织并向保监会上交申请材料,保监会也已启动三家相互保险公司的审批工作,但尚未有一家获批。但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却以“互助计划”抢先行动,如今较为知名的有e互助、壁虎互助、夸客联盟、 抗癌公社等。而对一些做互联网投资的风险资本来说,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也是其投资热点。
  保监会下发的风险提示称,近期,发现一些以“××互助”、“××联盟”等为名的非保险机构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与相互保险形式类似的“互助计划”,主要集中在意外互助和重大疾病互助等领域。部分“互助计划”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极易造成保险消费者将其与保险产品混淆。
  保监会明确指出,“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首先,大多数“互助计划”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质;相互保险则通过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其次,保监会《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第五条规定相互保险组织应当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自今年年初该《办法》发布以来,保监会正积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但尚未批准筹建新的相互保险组织,目前销售“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并不具备合法的相互保险经营资质,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此外,保监会表示,要警惕以相互保险名义骗取钱款。“部分机构、网站或个人将虚设的‘互助计划’包装成相互保险在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销售,采用低门槛、先收费、无服务的形式,可能诱发诈骗行为,由于传播速度较快,收费金额较小,容易给广大保险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新生事物的相互保险,正处于政策博弈期,创新与违规的边界也有待厘清。监管层次番表态,想必对一些走在前面的创业者造成较大冲击,但总的来说,监管层此次只是提示风险,但并未取缔,现行的这几家网络平台或将被迫做出相应调整。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公布
 
  国家发改委10月29日公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具有全球服务能力,并且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卫星研制和系统建设领域。
  根据规划内容,到2020年,北斗导航系统将由35颗卫星组成,由现在的区域服务转变为具有高精度的全球服务能力。国际卫星导航从美国主导的单一全球定位系统时代迈向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四大全球系统和日本、印度两大区域系统竞相发展的新时代。
  所谓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组成。
  据介绍,目前我国空间基础设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技术能力从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行业应用从主要依靠国外数据和手段向主要依靠自主数据转变,发展机制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多元化、商业化发展转变。
  根据规划,未来我国将分阶段逐步建成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布局合理、全球覆盖,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基本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配套,商业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具备国际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民间资本进入卫星研制和系统建设领域将获支持。规划提出,支持各类企业开展增值产品开发、运营服务和产业化应用推广。同时,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大对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政策要闻
 
▲财政部将全面检查全国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10月28日宣布,将对全国各地的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将对社会公布。此举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财政部有关预决算公开工作文件要求,切实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预算法对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除涉密信息外所有花财政钱的部门单位都要公开,内容要更加细化,确保政府花钱更加透明和有效。
  财政部明确,将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及各层级地方财政部门全面检查新预算法颁布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公开情况。检查对象为各省(区、市)、地(市、州、盟)、县(市、区、旗)负责编制政府或部门预决算信息的单位或部门,覆盖面达到100%(涉密部门除外)。
  检查重点是预决算公开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即: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在批复后20日内公开;公开内容是否符合《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三公经费决算是否披露详细。检查只针对2015年预算和2014年决算公开情况,不溯及以前年度。
  此外,为推进新预算法有关预决算公开的规定有效执行,强化问责,提升预决算工作透明度、公正性,财政部将在检查结束后,依据将本次检查结果对各省(区、市)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大排序,并对社会公布。
 
▲央行称我国"双降"与国外QE有很大差别
 
  央行10月23日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同时,央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当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降息降准以及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答记者问时表示,我国"双降"措施与国外央行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QE)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国外实施QE的背景是名义政策利率已经触及"零"下界,难以再通过常规的降息方式来使实际利率下降和增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这种情况下,才不得不采取直接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非常规办法来支持经济,也就是购买一定数量的特定资产(如某些债券),所以才被称为"量化"的宽松政策。
  而我国此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显然都是很传统的、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并不是QE。中国尚未面临"零利率"的约束,名义利率水平仍在"零"之上,此外存款准备金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当前在需要增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的时候,利率工具及准备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间,降准措施也不直接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属于非常规的QE措施。
 
  ▲国税总局要求加强税收政策合规性评估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税收政策合规工作,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印发《税收政策合规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自11月1日起,市、地以上税务机关在制定与贸易相关的税收政策时,先要对其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进行合规性评估,政策未经评估不得签发。
  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日益严峻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形势,我国必须坚持世界贸易组织确立的多边贸易体制,制定的各项影响贸易的政策措施,必须符合WTO相关协定和我国入世承诺。为此,税务总局按照国务院要求制定了办法对税收政策合规工作进行规范。
  税务总局要求市、地以上税务机关在制定与贸易相关的税收政策之初,由政策法规部门对税收政策进行合规性评估,与贸易相关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可能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税收政策及管理措施,如影响进口的间接税、出口税、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税收减让及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政策法规部门主要评估税收政策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附件和后续协定。符合规则方可签发,不符合规则、可能引发国际贸易冲突的,由政策法规部门作出风险提示并提出修改意见和理由。税务机关必要时还可征求同级商务部门意见。
 
  ▲财政部发文改革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经费支持方式
 
  财政部10月27日发布关于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有关经费支持方式改革的通知(试行)。通知称,按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关于"自2018年起,取消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财政直接拨款,在此之前,保留原有财政拨款经费渠道不变"、"用于安置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的财政资金,仍按原规定执行"等要求,为支持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稳步推进,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加快脱钩,中央财政对原来有财政预算支持的行业协会商会按原经费管理渠道继续给予一定支持。
  同时,以2015年财政拨款数(不含离退休人员经费)为基数,以2016-2017年为财政拨款退坡过渡期,实现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与脱钩进度挂钩并逐年递减。
  具体是:对2015年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在过渡期内分别按基数的100%、100%给予支持;对2016年脱钩的,在过渡期内分别按基数的80%、80%给予支持;对2017年及以后年度脱钩的,在过渡期内分别按基数的80%、60%给予支持。从2018年起,中央财政取消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直接拨款。用于安置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的财政资金,仍按原规定执行;行业协会商会现有离退休人员经费,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另行明确处理方式。
  在逐步减少直至取消行业协会商会财政拨款的同时,中央财政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相关管理规定,将适宜委托行业协会商会承担的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加强信息公开和绩效管理。政府购买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可结合实际,比照制定地方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财政拨款过渡办法,过渡期不超过2017年底。
 
  ▲五部门明确金融行业企业分类标准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印发《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根据通知,采用复合分类方法对金融业企业进行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金融业企业分为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其他金融业四大类。
其次,将货币金融服务分为货币银行服务和非货币银行服务两类,将其他金融业分为金融信托与管理服务、控制公司服务和其他未包括的金融业三类。
  按经济性质将货币银行服务类金融业企业划为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非货币银行服务类金融业企业分为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及典当行等。
 
  ▲今年全国安排90万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下达2015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通知》,明确今年全国共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90万亩,要求各地落实好增减挂钩支持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
  《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农民意愿,在项目区选点布局、土地调整、住房建设、补偿安置、收益分配等方面,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监督权;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比例和布局,留足农村发展空间,调剂到城镇建新的用地,合理确定用于经营性建设的比例,增加返还农民的土地收益;设立专门账户加强增减挂钩收益管理,并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将收益全额返还农村,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做到农民愿意、农民参与、农民受益、农民满意。
  《通知》强调,增减挂钩不仅是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布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当前也是支持扶贫攻坚、生态移民的重要抓手。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有关要求,《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生态移民搬迁地区,在优先保障本县发展用地的前提下,可将部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挂钩使用,增加返还农村资金。各省(区、市)在下达增减挂钩指标时,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贫困地区通过增减挂钩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加强增减挂钩资金收益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保证支持政策落到实处,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时,加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管理,保证使用节余指标的建新用地面积与拆旧复垦面积相对应,防止只建新不复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增减挂钩管理水平。有关省、市、县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构,共同推进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切实落实拆旧复耕,确保增减挂钩健康有序发展。今后,国土资源部将严格依据在线报备数据开展年度评估工作,并按照评估结果测算分解增减挂钩指标。省级以下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在线报备管理,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区实施情况在线报备,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区在线报备信息审核。
 
▲我国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李豪峰10月28日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办的2015国际煤炭峰会上介绍,我国将坚持抑制不合理煤炭消费,严格控制消费总量,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大力推动煤炭消费革命。
  李豪峰说,为了促进煤炭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我国将采取几大措施:
  一是坚持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方针,大力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煤炭供给革命;
  二是立足煤炭行业发展实际,紧跟世界煤炭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大力推动煤炭技术革命;
  三是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煤炭市场交易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四是推动煤炭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和煤炭消费大国的沟通协作。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会上说,当前,我国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的"四期并存"发展阶段。煤炭行业依靠数量、速度、粗放型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必须转向依靠质量、效益、集约型的发展模式。但从中长期看,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格局或将延续。王显政说,综合权威机构研究成果,到2020年、2030年、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66%逐渐回落到62%、55%和50%左右,煤炭消费峰值在45-48亿吨。虽然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但煤炭需求总量还将保持适度增加,特别是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煤炭工业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国务院发文促进快递业发展
 
  国务院10月26日发布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快递市场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快递年业务量达到500亿件,年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国内重点城市间实现48小时送达;年均新增就业岗位约20万个,全年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
  重点任务:培育壮大快递企业,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鼓励"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推进"互联网+"快递,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加快向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构建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快件集散中心和快递末端服务平台;衔接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运输企业合作;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明确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国家拟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0月23日出席省部级干部旅游业改革发展研讨班座谈会时强调,发展旅游业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战略举措,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创新驱动、以人为本,大力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汪洋指出,我国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现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发挥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景区管理体制、导游管理制度、门票预约制度、带薪休假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等改革试点,破除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全面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汪洋强调,市场秩序混乱是旅游业发展的顽症,群众反映强烈。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标本兼治、持之以恒,积小胜为大胜。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进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形成打击合力。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经营、文明旅游的良好风尚。
 
国资改革
 
福建省国资委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确保国资保值增值
 
  近悉,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福建省国资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由党委书记牵头、政治部(党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以及以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推动专题教育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力求在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发展上见实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资系统按中央和福建省委有关要求,坚持把专题教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作为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认真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福建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
  突出企业特色。交通集团开展“我当交通集团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积极推进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能源集团编印《三严三实50问》,要求党员干部联系集团和本单位实际深入开展学习研讨;高速公路公司与福建省图书馆联网创建网上书屋,各基层所队站配置职工书屋,创办网上党校和手机报。
  树立思想自觉。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及福建省委领导的重要讲话,认真研读规定书目,同时结合岗位职能和工作分工,围绕实际,准备党课讲稿,讲好讲实如何践行“三严三实”,为基层党员干部“补钙”。
  坚持边学边改。着力查找“不严不实”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以解决问题的成果检验专题教育的实效。截至目前,所出资企业共梳理出领导班子“不严不实”问题218个,正在整改196个;梳理出班子成员“不严不实”问题319个,正在整改274个。上半年,共初核问题线索96件,立案3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5人,挽回经济损失3.5亿元。
  推动改革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落实到“十三五”规划等工作上来,抓好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今年确定福建省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919.34亿元;推进与设区市项目对接合作,累计签订合作项目159个,总投资1472亿元。上半年,省属企业实现规模、速度、效益稳步增长,资产总额、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及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增速均超过全国地方国企和央企的平均水平。
 
劳动用工
 
日本总工会决定将要求企业加薪约2%
 
日本工会总联合会10月22日在东京举行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并汇总了基本构想,要求在2016年春季劳资谈判(春斗)中确保约2%的定期加薪比例,并将基本工资上调标准定为2%左右。总工会将“缩小贫富差距和提高整体水平”作为课题,至此连续3年要求上调基本工资。
  主席神津里季生在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不促进针对非正式员工、系统与集团企业的加薪就无法缩小差距。加薪力度高于以往。”上述要求将在11月27日的中央委员会上正式敲定。
  总工会在2015年和2014年春斗中分别要求上调基本工资2%以上和1%以上。关于表述上的区别,事务局长逢见直人解释称:“与去年不同,经济已进入平稳期。不是要求一律上调2%,(例如)也考虑提高对年轻人和育儿员工的加薪幅度。”
  基本构想就中小企业的加薪幅度提出,包括定期加薪在内合计上调10,500日元(约合人民币553元)以上;就非正式员工提出“一律时薪1000日元”的目标,这些与2015年春斗的要求相同。
 
节能减排
 
环保部启动大批法律法规配套工作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10月27日召开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启动会暨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立会议上表示,环保部最近已经启动了大量法律法规的配套工作。
  潘岳说,城市建设、新区、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正在完善之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环评区域限批办法》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环评法》、《规划环评条例》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的修订正在推动之中。
  “规划环评是当前能真正推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断绿色化的重要手段。规划环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制度,是绿色化转型方案系统的重要抓手。”潘岳强调。
  目前规划环评中未评先批现象仍比较普遍。比如从2003年《环评法》实施以来,通过审批的113个煤炭矿区总体规划中,有52个是在规划环评未完成的情况下审批的。
  对此,环保部表示将严肃环评违法行为责任追究。潘岳说,过去规划“未评先批”、项目“未批先建”现象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追究不到位。现在,环保部将依据新《环保法》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制订《规划环评责任追究办法》,让违法责任人付出代价。
潘岳介绍,环保部正在对河北、内蒙等16个省的化工园区涉危涉化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环评专项检查,尤其是检查化工园区(港区)是否开展了规划环评、环评要求是否落实,是否有环境风险和整改计划。
 
河北省全面放开环评服务市场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环评服务市场,支持国内持有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的环评机构在河北省开展环评技术服务。
  意见提出,建立公平有序的环评服务市场。支持具有CMA资质的监测单位和实行名录登记的环境监理单位,在河北省开展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服务和环境监理服务。大力扶持河北省环评中介机构做优做强,鼓励实施兼并重组,鼓励走出省域开拓市场。
  河北省将清理取消各种环评中介市场保护政策,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部门垄断,促进形成公开公平、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环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推进环评中介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2016年6月底前完成转企改制。
  意见提出,规范环评中介机构执业。建立完善环评机构、监测机构信用评价和质量考核体系,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和“黑名单”制度。
  意见明确,河北省将强化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衔接。已开展规划环评的园区内建设项目,在园区建成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等环保基础设施,以及项目符合所在区域相关规划环评要求的前提下,简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
  实行建设项目环评网上审批。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标准化的环评审批流程,将审批内容、申报材料、审批条件、审批流程等向社会公开,并实行网上审批。缩短环评审批时限。全省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审批时限,由国家法定的60日、30日和15日,缩短为30日、15日和7日。
  意见要求,健全基层环评管理督查制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强化建设项目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对项目建成后的达标排放情况进行严格监管,确保环评审批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探索建立环评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存在虚假信息的环评材料的,依法追究责任。环评中介机构弄虚作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除依法予以处罚外,还要追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连带责任。
 
黑龙江省将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据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下发。意见提出,坚持“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排污者承担治理费用,第三方治理企业按照委托合同约定进行专业化治理。
  意见明确,到2017年底,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以及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第三方治理试点示范全面展开,第三方治理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全省统一开放的第三方治理市场初步形成,一批专业性强、技术水平和服务管理水平高的第三方治理企业初具规模,全省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典型模式初步形成,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第三方治理业态初见成效。到2020年,全省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规范有序的第三方治理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治理模式进一步成熟,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省内一批技术能力强、运营管理水平高、综合信用好、规模化有竞争力的第三方治理服务企业不断壮大,形成较为完善的第三方治理市场,全省生态环境与保护第三方治理效果极大改善。
  意见明确,对环境公用设施一律采用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特许经营方或委托运营方。研究制定第三方治理诚信考核机制及退出管理办法。健全政府、投资者、公众等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严格执法,实行准入、运营、退出全过程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将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综合信用差的环境服务公司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督促第三方治理企业如实向社会公开其受委托实施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建设、运行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
 
美国24州联合起诉奥巴马清洁能源政策违法
 
  据报道,美国24个州10月23日联合就总统奥巴马清洁能源政策发起诉讼,指责奥巴马要求削减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的做法超出政府法定权力。
  奥巴马今年8月发布清洁能源计划,严格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到2030年美国发电厂碳排放目标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32%,这意味着大量燃煤电厂将关闭。各州能源结构不同,有些州高度依赖煤电,但都须于2016年9月前提交初步减排方案,2018年提交最终方案。环保署10月23日在联邦公报中正式发布了清洁能源计划。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得克萨斯州、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堪萨斯州、威斯康辛州和俄亥俄州等24个州当日向华盛顿巡回上诉法院联合起诉美国环保署,要求法院判决政府停止实施该计划。
  领衔提起此次诉讼的西弗吉尼亚州总检察长帕特里克·莫里西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清洁能源计划是近年来奥巴马政府出台的"最违法"政策之一,超出政府法定权力,涉嫌违宪。各州还要求在法律诉讼未尘埃落定之前,政府不得实施清洁能源计划。计划一旦施行,西弗吉尼亚州将不得不关闭一些煤电厂和矿山,电价会显著上涨。
  美国采矿业协会近日也起诉环保署,要求在法律纠纷解决前,政府不得实施清洁能源计划。
  环保署署长麦卡锡10月23日说,清洁能源计划"不违法",有"强大的科学和法律"基础,政府所做的一切都基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的授权。
  有报道称,有关清洁能源计划的官司最终可能会诉至最高法院。如果计划获得法院支持,美国数百家煤电厂将关门,新的煤电厂停止建设,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将获得"井喷式"发展。
 
自主创新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项所得税政策将推至全国
 
10月29日,财政部下发通知,宣布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的四项所得税政策推广至全国范围实施。
  这四项所得税政策包括: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政策;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政策;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政策;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政策。
 
上海欲成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10月27日在2015浦江创新论坛上表示,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迫切需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全球的视野、开放的姿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屠光绍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正在发展重大变化,在全球科技发展的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面前,为顺势创新者胜,按照国家部署的要求,上海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将坚持以体制机制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发展为首要、以创新环境建设为基础,努力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开放性的金融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以及国际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策源地之一。
 
中国需借力创新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dmund  Phelps 10月27日在2015浦江创新论坛上表示,中国已经工业化了,并且已经成为一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消费者市场,包括服务行业,也在进一步重造自己的行业构架,所有的这些改革和发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这样的一种改革并不能有效地把中国完全拉出中等收入陷阱。相反,中国若要躲开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有自己的现代化创新。
  Edmund  Phelps提出了他有关“创新的黄金准则”观点,即怎样才能在经济体里形成创新的主导经济体。他认为,国家创新背后最重要的支持是来自大众的力量,来自于整个社会基层的努力。
  他同时认为,社会发展更需要高等创新,高价值的创新,而这必须要有一支高度专业化、知识丰富的专家,并且有着丰富实验经验的专家才可以。要解决这个难题,开放式创新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Edmund  Phelps认为,当下中国要处理好大众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如此规模庞大的经济体,要产生大量的创新,需要依赖大众的力量,依靠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意。为此他呼吁中国企业彼此之间加强合作,甚至加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
另一方面,他认为,开放式创新和创新网络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子,可以帮助中国作出更好的、高价值的创新,但它永远不会替代大众、基层的创新力量。
 
专家论坛
 
目前中国最大挑战在通缩导致的经济衰退
 
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10月27日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就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和短期所面临的挑战发表了看法。
  余永定认为,经济新常态有两大特点:经济增速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降到7%左右的中高速水平;第二,投资和出口驱动渐渐难以为继,未来增长的动力在创新。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到底是多少?经济学家一般用三个公式来计算:第一,经济增长速度等于劳动力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加上劳动供给的增长速度;第二,经济增长速度等于投资率除以产出率;第三,经济增长速度等于全要素增长速度加上投入增长速度以及这些投入在国民收入当中所占的比重。
  按照第一个公式,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原来是两位数的,但最近几年已经降到7%左右。中国劳动人口增长速度,2012年开始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增长速度进入了负增长。从2012年到现在,适龄劳动人口增长速度每年减少300万左右。由于适龄劳动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劳动供给的增长速度也会随之下降。我们假设现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7%左右,这是很多经济学家的共识,而另一方面劳动供给的增长速度已经降到几乎为零,运用第一个公式可以我得出一个结论,7+0,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大概是7%左右。
  用第二个公式来看,中国的资本产出率正在不断地上升。所谓资本产出率反映的是资本的利用效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先进国家资本产出率应该是3%左右,为了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大概是三,甚至低于三。而中国的资本产出率是6左右,有的经济学家计算是6.8。资本产出率还在逐渐的上升,反映中国的资本使用效率在逐渐降低。
  经济增长速度等于投资率除以资本产出率,如果资本产出率在上升,是否可以通过提高投资率来抵消资本产出率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呢?答案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的投资率已经是世界第一,45%左右。设想一下,如果资本产出率是6-7,而投资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比如说43除6就是7%左右。也就是可以看出中国的潜在增长速度正在下降,大致的水平应该是7左右。中国的资本产出率为什么会迅速的上升呢?原因是虽然人均所使用的资本越来越多,但是劳动生产率并没有相应的提高,正由于这样的一种差距导致了资本产出率不断地上升,也就是说导致了资本使用效率的不断下降。
  用第三个公式来看,经济增长速度等于全要素的增长速度加上投入增长速度。投入增长速度如何给定呢?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靠全要素增长速度。影响全要素增长速度的是什么呢?科学进步。如果没有科学进步,仅靠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会很高的。由于我们在前些年,我们的投入虽然增加得很快,特别是资本的投入增加得很快,但科学进步的速度并没有相应地赶上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水平。所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显示下降趋势。
  三个公式都说明,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科学进步速度不够快,由于过去经济增长动力过于依靠投资、过于依靠出口。长期潜在的增长速度正在下降,比如说过去10%降到7%左右,这是新常态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不过,余永定表示,7%的增速还是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如果可以维持不是特别高、但仍然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可以预期在10年、20年之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可以赶上甚至超过美国。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在通货收缩,PPI已经连续43个月负增长,而这样的情况还没有看到非常明显的改善趋势。这是值得我们忧虑的,我们必须要解决通货收缩问题,否则中国就不能稳定在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上。
  造成通货收缩的原因,产能过剩后,企业要去库存和去杠杆,有效需求就会下降,这又导致过剩产能的增加,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有两个过程,一个是去产能的过程,一个是有效需求减少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竞赛,只有需求产能的速度大于有效需求减少的速度,才可以出现新的平衡。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去产能,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的避免有效需求过度下降,否则的话,中国经济就会运行在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区间,甚至会进一步下滑,形成通货收缩所导致的经济衰退。这一点是我们目前面临最严重的挑战。
  从1997年到2002年中国抗击通缩的经验可以看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和加入WTO。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我们不可能盖更多的房子,出口不可能有很大的增加,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机会就在万众创业、创新企业。发现新的增长点,用科学技术进步带动增长是克服通缩压力、维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中国需警惕资本外流背后的国家安全隐忧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10月29日在证券时报撰文指出,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无论是国内经济建设还是民生福利改进,均需要相当规模的资本持续性投入。而中国由净资本输入国向净资本输出国的角色切换,尽管是中国迈向世界级产业与资本强国的一般逻辑,但超大规模的资本外流显然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尤其需要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资本超预期外流触及安全边际
  中国在过去8个月有高达5000亿美元的超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令作为全球头号财富管家的美国财政部都感到异常惊讶,以至于修改了原先给出的人民币汇率“被显著低估”的评价,凸显这波来自中国的资本外流规模与影响之大超乎想象。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估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资本外流约为2500亿美元,7月份的数字为700亿至800亿美元,8月份更是流出了2000亿美元。国外一般估计造成中国资本外流的原因是中国央行为干预人民币汇率而付出的相关花费。例如,美国财政部表示,在7月、8月、9月这3个月里,中国央行为支撑人民币汇率即花费了2300亿美元;而从外汇储备的变动来看,今年8月份的外储减少额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值,达到940亿美元。随着央行的大规模进场干预使得人民币币值趋稳,9月份的外储下降幅度较上月有所放缓,减少额为43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投资却在持续增长,这又将消耗相当一部分外储。例如,今年前三季度,仅非金融类的对外直接投资就高达8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在此背景下,预计中国外储的整体缩水格局短期内难以出现根本性逆转。
  如今,中国外储总额已从去年6月份的3.99万亿美元高峰值跌至3.51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1.5亿美元外储总规模的30.5%,尽管外储的整体规模仍傲居世界第一,但若无法找到遏制外储大规模消耗的有效措施,则西方媒体所担心的中国外储还能“烧”多久的话题还真有可能成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命题。换句话说,假如外储加速缩水,以至跌破3万亿美元乃至跌破2万亿美元,则国际资本届时肯定将空前拉高唱空中国经济的分贝,这又将进一步加速在华资本的外逃,进而造成中国经济严重脱水的恶性循环局面。
  笔者并不认同苏格兰皇家银行相关分析师有关中国需要1.6万亿美元至2.6万亿美元外储的估算,尽管其估算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相关建议,例如外储应占到短期债务的30%、出口额的10%、广义货币的5%至10%。因为对于整体资本品并不丰裕、且金融监管水准并不高的超级新兴经济体而言,3万亿美元的外储应当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底线安排。
  净资本输出国窗口来临的微妙
  美国财政部在这个时间节点对中国大规模资本外流做出详细评述,显然是向世界发出如下信号:全球从去年开始的由新兴经济体流向发达经济体的财富大转移趋势正在进一步强化。如果说,去年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经济结构单一的产油输出国,在全球油价深幅下挫时所遭遇的资本外流,是整体缺乏金融资本力的有关国家被动向美国市场大规模输血;那么本轮由中国开启的全球财富大转移极有可能是发达国家针对新兴经济体的一次低成本财富洗劫,而中国很难成为最后的赢家。
  美国的两大王牌是金融和武力,中国这些年来握有的针对美国的比较优势,即是基于制造业发展和全球贸易价值链升级的资本积累与产业竞争力的稳步提升。这并不是说,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落后于中国,时至今日,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实力和质量管理水平依然显著落后于美国。只是在美国看来,中国最近15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框架和产业转移框架下,较大幅度分享了“入世”红利、全球产业转移红利,加上人口红利,使得中国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第一制造业大国以及新兴资本输出国。另一方面,中国除了积极扩充在既有国际金融体系中话语权的同时,又基于本国的贸易和金融力量,试图搭建区域乃至全球的金融公共产品,并尝试扮演区域经济体系的担保人角色。而中国的上述之举,尽管是要拿出真金白银,但在美国看来,有可能造成对美元价值的重估。换句话说,如果部分产油国在石油交易体系剔除美元的核心中介地位,如果体量很大的东亚美元圈由于区域性货币互换安排导致势力范围不断缩小,如果亚投行等新开发性金融机构最终以人民币为运营货币,那么,过去由俄罗斯等国发起的“去美元化”运动还真有可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这是美国金融资本及其利益代言人的美国政府绝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今年以来在证券市场和汇率市场发生的大幅波动,既有中国金融加速开放而相关补位措施不足的原因,亦是国际金融资本有针对性阻击中国金融的产物。而国际资本之所以这些年加速进入中国市场,除了锁定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刚性收益预期而大肆套利之外,更利用中国倾力打造改革牛市的契机,拉高A股,进而高位套现加速撤离中国,造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集体崩塌。另一方面,美联储还利用核心金融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最大程度放大了加息的时间窗口对其他国家的预期冲击效应,致使免疫力本就不强的新兴经济体股市被迫上蹿下跳。
  切勿高估人民币国际化的红利
  有观点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当IMF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之后,人民币将从新兴经济体货币一跃成为强势国际货币。即成为贸易领域、投资领域乃至储备领域里的强势货币,甚至全球至少有1万亿美元的国际储备转换为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储备。中国将顺势跨入过去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精英俱乐部。倘若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则中国根本不需要保持大规模的外汇储备。
  我们当然期待人民币早日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但是金融竞争向来不兑现有关参与主体的静态假定。诚然,人民币成为比肩美元和欧元的国际货币之后,中国的外储结构肯定会发生相应的变革,中国最近不断扩大黄金储备即是相关的前瞻性举措。但人民币国际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改革,而是关乎全球金融格局乃至国家利益格局变迁的综合性命题,甚至有可能引爆体系性对抗。如果在憧憬人民币国际化红利的同时忽视了中国金融篱笆的扎紧,则当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时,中国又能拿得出多少筹码来呢?
 
中国老龄化挑战被低估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王丰9月26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指出,对于中国经济乐观还是悲观的判断——无论是Eichengreen等定量分析使用的历史个例,还是林毅夫教授引用的几个实现了后发优势的经济体,都没有充分考虑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他强调,国际经验与经济增长要素的原理都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不可被低估。与历史上的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相比,中国是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起跑线上。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彻底改变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条件,也改变了整个世界。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经济增长奇迹之一后,中国经济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度增长,成为举世瞩目的话题。
  按照比较乐观者的预言,即中国经济能够以8%的年增长速度持续20年,那么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实现近5倍的增长。在人口总量没有显著变化的条件下,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将进一步上升5倍左右。届时,中国不仅早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一幅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这会发生么?
  对于中国前景的两种不同判断
  对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高增长的判断,大体分为两类。首先,持比较谨慎或悲观态度的人认为,那些经历过快速经济增长并跨越过中等收入水平的经济体,都先后转入了低增长速度阶段。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等人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艾辰格林(Barry Eichengreen)及他的合作者都属于此类。
  他们的研究都注意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工业化的几十个国家中,只有13个越过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而这些成功的经济体,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年增长率以30%-40%的幅度在下降,最终进入低增长率阶段。这些经济体在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时的收入水平大约为11000国际元。而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将在2013年达到10000国际元。近两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明显放缓,似乎正好印证了这种根据国际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Eichengreen等学者在解释为什么高速增长不可持续时,引用了几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学观察:当经济部门由制造业开始向服务业转移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再与由农业向制造业转移时同日而语;资本投资在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资本折旧的需要,投资回报率递减;收入水平提高后,社会福利公共开支需求上升,影响生产性投资。中国社会至今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使中国符合这几个经济增长减缓的条件。
  持较乐观观点的学者,如林毅夫和李稻葵等学者,也是基于国际经验作出推论。林毅夫教授指出,亚洲的几个经济成功发展的案例,如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和韩国,在达到了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5之后,都保持了20年的8%或更高的平均增长速度。这些经济体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具有并发挥了其后发优势。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不仅使中国人均收入达到了美国的1/5水平,也给中国发挥后发优势的发展潜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当然,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也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中国需要深化改革,消除各种结构性缺陷。
  中国人口老龄化起点低于日韩
  笔者认为,以上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潜力的两种判断,都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社会与以往成功或减速经济体的一个重要差别,即中国人口的加速老龄化。无论是Eichengreen等定量分析使用的历史个例,还是林毅夫教授引用的几个实现了后发优势的经济体,都没有完全考虑中国社会未来20年及更长时间内所将面临的人口变化的挑战。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以往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亚洲的成功案例)不同,中国将会站在完全不同的人口老龄化起跑线上。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近9%。按现在的人口变化趋势计算,在未来20年中,这个比例将继续攀升至18%。与中国相比,日本在达到美国人均收入1/5水平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5%,台湾地区和韩国在达到同样相对收入水平时,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到4%,是中国现在水平的一半。而由于这些经济体当时拥有比中国目前更高的生育水平 (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为2,台湾地区和韩国接近3,中国为1.5),它们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也低于中国现在及未来的速度。而当这些经济体完成了它们20年后发优势的高增长之后,人口老龄化水平才相当于中国当前水平。
  也就是说,就人口老龄化条件而言,这些经济体的20年长跑的终点水平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增长的起点水平。如果用简单的历史经验来做推论,以上几个亚洲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在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无一能避免步入低增长的经济发展路径。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00年不变价格),从65岁人口占到总人口8%之后(1976年)至2011年的36年间,日本年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仅为1.95%,韩国从2002年至2011年间为3.2%,台湾从1997年至2008年为3.1%。
  人口老龄化对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显然不会是决定经济发展唯一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它会从哪些方面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呢?如果按经济增长的最基本要素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与资本投入都会产生显著影响。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持续走低都意味着劳动力年龄人口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会下降,同时劳动力年龄人口也会老化。
  某些认为中国到2030年还有9亿劳动力年龄人口的说法,不仅没有考虑到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及届时将会出现4亿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现实,同时也还在沿用已经过时了的1960年代对劳动年龄人口的定义,即把15岁至65岁年龄的人口均视为劳动年龄人口。如果用20至59岁的定义,2030年将只有7.5亿劳动年龄人口。尽管退休年龄在未来会不可避免地被推延,但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劳动力人口的绝对与相对的减少已是大势。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所得益的人口红利已成为历史。劳动力人口变化所导致的不仅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还可能影响到技术创新和提高。
  除了大批的廉价劳动力之外,中国过去三十年间人口红利期的另一个极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储蓄。伴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结合子女教育、医疗及养老的预期,加上有利的年龄结构,共同造成了大量的储蓄。根据其他几个亚洲经济体的经验所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储蓄率也开始下降,造成资本费用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上升。
  除了上述两个对经济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外,政府和家庭在医疗和养老方面的开支都已以远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上升,这对未来税收、投资和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影响。在中国三十多年举世无双、至今迟迟舍不得放弃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中国上亿的独生子女家庭对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更是史无前例、不可估量。
  毫无疑问,无论在什么水平上,中国经济都将继续增长——问题在于,将以怎样的速度增长,以及增长多久。如果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即便是4%或2%,对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相对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率,这仍将是很可观并且同样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对增长速度预测与判断的意义在于为未来做准备。国际经验与经济增长要素的原理都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不可被低估。与历史上的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相比,中国是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起跑线上。
 
专家认为放开存款利率触及中国金融体制根本环节   
 
央行10月23日宣布降息、降准后,市场在为“双降”而兴奋时,忽视了央行同时释放的更重要的信息: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条信息的重要性在于,这意味着各类利率全部自由浮动,利差保护时代已成往事,中国利率市场化终于跨出了最为关键的步伐,自此,银行依靠传统存贷差赚钱的高盈利模式将不复存在。
  新浪财经10月28日刊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文章分析,为什么此时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原因之一,与人民币进入SDR的时间表有关。全世界都知道,IMF近期释放的诸多信息表明,人民币进入SDR应是大概率事件。根据IMF的要求,SDR成分货币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充分使用。“充分”使用,意味着人民币需要在国际货币的支付、储备和投机的三大基本职能方面进一步扩大。三大职能扩大的前提,是人民币有更大规模的全球流动,资本项下可兑换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必要性凸显。大量国际经验证明,推动金融对外开放的改革必须先理顺国内金融体系,提升金融体系的更大竞争力,以适应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否则进一步对外金融开放可能引进风险。
  原因之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推进利率市场化,是当前国内金融体系改革的需要。事实上,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理财产品和境内外币存款利率已全面市场化。银行间债市已对全球中央银行和合格机构投资者开放,占社会融资总额一半多的银行贷款,基本上在贷款利率下限之上自主定价;另外接近一半的非贷款融资如股票、债券、信托及租赁融资等的资金价格更早已完全市场化,QFII和RQFII也已进入资本市场,货币当局仅管理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随着互联网平台与金融的融合,各种金融活动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分流存款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和银行揽储的传统思路的效果越来越弱化。
  原因之三,当前CPI增长处于较低水平,利率成下行态势,为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时间窗口。央行也指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好在物价下行、降息周期中推进,这样存贷款定价不易因放松管制而显着上升。
  文章认为,实际上,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只是拉开了利率市场化的序幕。从根本上说,如何形成市场化利率和市场化利率的调整是更关键的改革。是否能形成竞争性的金融市场,提高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是形成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部分。连接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是银行形成风险定价参照利率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完整的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可能有待债券市场和国债发行机制的更多改革。不断完善新的基准利率体系,使央行货币政策管理工具由数量政策变成价格政策,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中间目标,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畅通,也是利率市场化最必要和最基础的部分。放开利率管制,完善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机制,货币当局能通过基准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才算实现了全面利率市场化。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金融领域必将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经济发展,企业需要长期负债来源,长期债券融资替代短期贷款的贷款端的金融脱媒越来越成为主流;随着国人收入提高,储蓄行为转为投资行为,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去获取更高收益,存款端的金融脱媒正成为普遍共识。利率市场化将极大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国内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加强,更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和资本项下可兑换也将进一步发展,资本流动的自由度将大大加大。值得注意的是,利率既是资金成本也是资本的投资收益,利率的变化与汇率的变化都将成为未来资本的流向变化敏感的因素,反之资本的流向也会影响汇率和利率的变化。未来国际经济形势的演变,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由此带来的资本流向变化,不仅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也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利率。当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这种连锁反应,也给了中国货币当局一个调节输入性货币政策影响的重要工具,由此也增强了中国货币政策对其他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文章表示,就短期而言,市场较为担心的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一直奉行“存款立行”为宗旨的商业银行,是否会出现恶性竞争导致存款利率的大幅上升?回望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历,短期内可能出现存款利率上涨的情况,但就中长期而言存款利率会渐渐趋于基本合理水平。不过,笔者认为,既然固定利差收益不复存在,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就保证高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银行的经营活动就该更多注重收益风险的平衡。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重大调整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投资机会或者更准确地说没有高投资收益的机会,银行可能不会大幅提高存款利率,要是再像过去那样盲目高息揽储,增加资金的成本,很可能会出现亏损。特别是那些主要给大公司和国有企业贷款的大型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上已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能力和余地,太多的存款可能增加经营风险。
  小银行一般有比较强烈的提高利率吸收存款的意愿。因为主要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小银行贷款利率一般都比较高,有利差空间。但是,贷款利率的提升也与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过高的贷款利率也意味着小银行的高风险。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推出,政府不会为金融机构的坏账买单一保到底,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的破产清算机制准备就绪,金融机构必须对自身的经营行为承担风险责任。这么看来,一般的小银行通常也不会盲目提高存款利率,挑战风险底线。而且央行也已释放了将审慎监管恶性竞争行为的信号。所以,在目前的状态下,小银行可能适度上调存款利率,但整体存款利率水平应该不会大幅上升。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变得格外重要。那些为追逐高存款利率而忙着储蓄搬家的客户,也该充分认识新的制度安排,提高风险意识。
文章最后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全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触及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根本环节。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将面对如何适应新的金融环境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金融业,无疑也是巨大的机遇。
 
专家论点辑要
 
▲未来中国宏观调控必须高度关注流动性冲击
 
  据悉,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10月26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上表示,流动性冲击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方面必须高度关注的。
  陆磊表示,流动性冲击的第一个层面体现在基础货币层面。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分化,就会形成扰动全球资本流动的流量、流向,这种扰动毫无疑问会通过所谓的溢出效应影响到中国。
  近年来,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出现变化。原来央行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导致对外投放的基础货币不断增长,为避免国内货币投放量过大,央行通常采取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把这部分流动性锁定在中央银行。
  当前的情况发生逆转,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加息预期。很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老百姓,都会预期某些货币会不会升值,另外一些会不会贬值,进而调整自己的资产比重结构。这就会形成一致性预期,进而形成一致性行为。
  陆磊表示,中国央行在过去一段时间推出短期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就是要对冲流动性冲击,避免中国经济在货币和金融层面上出现不必要的扰动。
  流动性影响的第二个层面体现在货币乘数上。如果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不可避免的,过去金融或企业投资的高回报势必会出现收敛,反映到货币和信贷层面上,即货币乘数也会出现相应收缩。
  陆磊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量上升。在可贷资金量上升的情况下,融资成本随着金融机构总融资成本出现下降,就会有积极性向社会投入更多的流动性,这就是一个信用创造的过程。
  他认为,在过去三个季度中,货币环境还比较令人满意,总的货币条件“中性适度”偏宽松。这里面的方法论就是高度关注流动性,避免成为遏制经济增长的因素。
 
  ▲吴敬琏认为实现增长模式转型关键在于推进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10月25日在参加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十周年庆典时表示,实现增长模式转型关键在于推进改革。
  吴敬琏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从2011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与此同时,需求不振,出口增长缓慢,不少企业经营发生困难。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就变成学术界和政界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种分析方法源自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从需求侧去进行分析,就是“三驾马车”的分析方法,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走入了一个下行的通道呢,是因为需求乏力。因此提出,靠增加投资提升增长速度,“这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误区,而且在实际施行中,也因为投资回报率递减和杠杆率被不断推高,都使得我们无法把增加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吴敬琏强调。
  另一种是从供给侧的各种因素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即关注新增劳动力、新增资本投资和效率的提高。依据这种分析,中国今后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主要的驱动力量应该是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使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增加投资转向提高TFP(全要素生产率)。
  吴敬琏指出,这一提法虽然提出了整整20年,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效不大,其中原因就是在于转型中的“体制性障碍”。他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推进改革,通过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中国经济明年增速或降至6.6%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日前在接受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秘书处采访时预计,由于结构性减速,中国经济增速明年可能降至6.6%,若坚持“点目标”容易造成被动局面,应落实对经济增长的区间调控框架,以通货膨胀界定增长的上限、以失业率界定增长的下限。
  他表示,今年来看,货币政策应该还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政府总体的资产负债表还不错意味着财政政策也有一定的空间。
  “当前GDP增长确实在减速,但总体上还在可接受范围内,”黄益平预计,四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企稳的可能性,还会维持在6.9%,但是经济趋势性的下行很难逆转。
  他指出,值得担心的并不是现在,因为目前来看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劳动力市场还比较稳定,这表明经济增速并没有明显偏离“合理区间”;关键是下一步经济继续减速是否会导致就业、金融市场出现问题。
  黄益平称,目前转型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合理的增长区间”并不稳定,除了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因素以外,经济改革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合理的增长速度不稳定,如果继续坚持‘点目标’,很容易造成被动的局面。”
  针对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6.9%,中国总理李克强此前表示,从未讲过要死守某一个点,而是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7%左右的增速来之不易。
  据悉,10月26日开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讨论和制定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预计继续深化改革和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仍是主基调。至于重要的经济增长目标,结合目前各种迹象分析,平均增速或将设定为6.5%左右,较十二五的7%略有下调。
  在拉动GDP增长的马车中,黄益平认为仍主要靠投资,并称当前经济增速还可以,不必那么迫切地采取政策拉动增长,可以采取一些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措施适当地稳增长。
  谈及通缩,他指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风险,如果经济下行不逆转,过剩产能的问题不化解,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降低的情况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中小企业
 
银监会要求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开创新局面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10月23日在2015年全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优表彰暨工作推动会议上表示,银行业要始终保持好服务小微的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雪中送炭”的责任心,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改进运营管理机制,健全风险分担机制,着力开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局面。
  尚福林说,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是从资源配置上解决好有钱可放和精准投放的问题,如在存量结构优化中腾挪出更多信贷资源,在增量分配中赋予小微企业更高比重;渠道上,改造优化既有网点,新设网点要继续向城郊、县域、集镇、园区等小微企业集中区域扎根;积极总结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形成有特色的信贷评审和管理技术,提高信贷投放的精准度等。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关键要降低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要有科学统筹的定价策略。尚福林表示,既要让小微企业“贷得起”,也要让银行“放得起”,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要严守规范经营的“红线”,严肃处理违规收费和借“过桥”抬高融资成本等乱象。
  尚福林强调,要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开创新局面。当前,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入攻坚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银行业面临的压力明显加大。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小微企业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有很高的期待。另一方面,虽然银行业机构为服务小微企业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重、银行机制建设和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配套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风险暴露也在加速。
  下一步,银行业要继续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还需大力督促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尚福林提出,一是及时消除政策传导梗阻,完善政策制度落地的实施细则,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落实到位;二是加强督导检查,对一些地方反映的产品销售和服务收费不规范、内部考核和激励制度不到位等问题,及时整改纠正;三是总结交流经验,加大对典型模式和良好实践的推广力度,最大程度发挥示范效应。
 
调查分析
 
援建资金调查显示中国“软实力”局限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29日报道,总部位于美国、跟踪世界各地发展援助资金流动的研究项目AidData的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几乎都不信任中国的建议,尽管近年中国为讨好一些最贫穷的国家而向它们投入巨额资金,这突显出北京方面投射“软实力”努力的局限性。
  研究显示,2000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仅向非洲就提供了近950亿美元的援助和其他官方资金。
  不过,北京方面提供这些资金和相关政策建议的三大渠道——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中国进出口银行(China Export-Import Bank)以及中国驻各国使馆——在他们针对的国家似乎都遭遇棘手的可信度问题。
  根据一项针对126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官员的调查,就建议“有用性”而言,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86家双边和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中排在第75位。中国进出口银行排在第59位,而中国驻各国使馆排在第70位。
  “中国在这些榜单上垫底,”AidData报告的作者之一布拉德·帕克斯(Brad Parks)表示。
  当上述官员们(包括47个国家或政府首脑,以及近250名部长级官员或地方机构的负责人)被要求就外国机构对他们国家“设定议程的影响力”进行排名时,中国各机构得到了类似的低排名。
  与此相反,调查发现,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传统机构,以及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等专门组织的排名很高。不过,官员们对于国际捐助机构经常高薪聘请的外籍顾问的建议评价不高。
  调查结果令人不禁质疑:中国在发展中世界倡导一些人所称的“北京共识”、潜在与世行等多边机构以及美欧援助机构的建议对着干,究竟取得了多大实效?过去10年期间,华盛顿和伦敦等地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忧,中国正在发展中国家取代传统的捐助机构。
  但帕克斯表示,对于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担忧“很可能被严重夸大了”。他补充道,“这并不意味着情况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北京进军非洲和发展中世界其他地区之举,早已被定性为受到商业、经济和战略利益的驱动,而非慈善。它还注重贸易关系,以及港口和铁路等关键的贸易基础设施。
  AidData调查发现,中国在受援国官员的眼里确实做得比较好的一个领域是贸易政策。
 
北京市工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首位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有43.2%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其中工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首位,高端制造业突显创新活力。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大工业企业创新力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势在必行。在被调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6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2个百分点,比上海高13.3个百分点。这一比重不仅位居全国首位,且高于芬兰、瑞典等部分创新型国家2010年的创新水平。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更具创新性,开展创新活动的比例高达82.8%,比小微型企业高22.3个百分点。
  在工业企业中,高端制造业的创新活力日益突显。在北京市制造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65.4%,比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比重最高,达到90%;其次依次是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在海淀区此前举行的专利发布会上,小米、联想等中关村明星企业发布了自己最新的专利情况。据小米科技高级专利工程师高朋介绍,公司成立仅仅五年,通过自主研发、收购等方式快速建立起专利资源池,已开始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不吝重金投入创新已成为本市越来越多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调查显示,2014年,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支出419.2亿元,比2007年增长2.2倍。技术创新投入强度(技术创新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1%,比2007年提高0.6个百分点。此外,企业的新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也逐步增强。2014年,制造业企业国际、国内市场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1%和13.5%,分别比2007年提高2.9个和5.9个百分点。
  随着北京市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绿色发展方式对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迫切要求。调查中,217家高耗能企业开展了工艺创新,认为其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方面,有39.2%和35.5%的企业认为开展工艺创新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分别比非高耗能企业高出6.7个和6.6个百分点。
  在一系列创新实践中,北京市高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4年,高耗能企业综合能耗为1253.2万吨标准煤,比2007年下降40.2%,年均下降7.1%,超过全市年降耗目标,对工业企业能耗下降的贡献率超过100%。
  据统计,北京市高耗能企业中,54.9%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比重比2007年提高22.2个百分点;24.2%的企业有研发活动,比2007年提高9个百分点;13.3%的企业内部建立了独立的科技机构,比2007年提高6.9个百分点。
  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创新活跃度得到大幅提升。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占比提升幅度最大,为68.4%,该行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提升也最大,为36.7%。企业内部设置独立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比提高最大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21.1%,比2007年提高12.7个百分点。
 
上海成亚洲区内高品质生活最贵城市
 
据悉,瑞士宝盛私人银行(下称瑞士宝盛)10月28日发表年度财富报告称,对于亚洲的高资产净值人士而言,上海为是生活水平整体最昂贵的城市,香港及新加坡分列第二及第三位。
  瑞士宝盛今次调查覆盖11个亚洲重点城市,共统计20种高端商品与高端服务在各城市的平均价格,调查数据的收集时间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高资产净值人士是指撇除其主要居所外,持有100万美元或以上流动资产的人士。
  根据瑞士宝盛高端生活指数,2015年,对于高资产净值人士而言,上海是亚洲生活水平整体最昂贵的城市。其中,在高端商品的价格方面,上海为区内最贵,在高端服务的价格上则为区内第二贵。在调查的18个比较项目中,上海有6个项目为亚洲最昂贵,分别为男装、肉毒杆菌治疗、手表、医院护理、雪茄以及女鞋,同时没有任何项目为最便宜。
  排在上海后面的分别是香港及新加坡。香港在高端服务的价格上为区内最贵,但高端商品的价格位列第七,而新加坡则是高端商品及服务的价格都相对昂贵,均为第三。
  瑞士宝盛的调查显示,香港住宅物业的价格在11个城市里排首位,这意味着在香港的黄金地段拥有一套面积4000平方英尺(约372平方米)的住宅物业需要4507万美元。此外,香港在肉毒杆菌治疗、牙科、医院护理、婚宴服务、酒店套房及律师费等高端服务项目上的排名也均为第二或第三贵不等。
  新加坡则在汽车项目上,为最昂贵的市场,即购买一辆奔驰黑色、标配的SL550,在新加坡需要47.5万美元。此外,与其他城市相比,新加坡在租用酒店套房、医院护理、律师费和住宅物业的价格也相对昂贵。
  对高资产净值人士而言,印度孟买是区内整体生活水平最实惠的城市,其中,以高端商品计算,孟买是调查的11个城市里,价格最低廉的市场,以高端服务价格计算,孟买则排在倒数第二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报告统计的各项高端商品及服务中,2015年价格年增长率最高的是珠宝,达到5.32%,其后分别为钢琴、婚宴服务、女鞋及律师费。按年下跌最大的是红酒,跌幅达10.66%,其次分别为女包、肉毒杆菌治疗、男装及高尔夫球聚乐部会籍。
  与此同时,报告还对亚太地区10个重要市场内高资产净值人士在未来5年——即2016年至2020年期间的财富规模进行预测。
  根据报告,5年后,亚洲高资产净值人士所持有的财富总额将达到14.5万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160%。其中,中国将是区内最大的财富创造引擎,届时,约有超过一半——即8.25万亿美元的财富由中国内地人持有,相当于较2010年增长两倍,为区内十年增速最快的亚洲市场。
  与此同时,受惠于与中国内地之间强大的贸易和经济联系,香港高资产净值人士的财富也呈现出稳步攀升的趋势。报告预计香港百万富翁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将由今年的7057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1万亿美元。
  瑞士宝盛私人银行隶属于瑞士宝盛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6月,瑞士宝盛私人银行的总客户资产达3690亿瑞士法郎。
 
经贸态势
 
德国政府发布“中国战略”
 
德国联邦教研部10月28日发布《中国战略2015-2020》,为德国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开展对华合作制定战略框架。
  该战略包含未来对华合作的9个领域及35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在德国形成更广泛的“中国能力”,推动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可持续合作,构建德国对华合作参与方网络,完善科研领域对华合作框架条件,以及促进两国在关键技术、生命科学、人文社科、职业教育、共同应对全球生态挑战等方面的合作。
  具体措施包括:资助德国学生学者在华长期学习研究、探索德中数字经济创新伙伴关系、资助两国青年学生学者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交流等。
  德国教研部长万卡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德国科学界对参与中国发展、与中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兴趣浓厚。近年来,中德两国在研究、教育和创新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在气候、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生命科学、电动汽车、职业和高等教育等领域也开展了很多共同的项目。德国有意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成功合作,同中国一道开辟一条互信、可靠的合作之路。《中国战略》将作为框架,为未来的合作指明方向。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为“中国日”活动发来视频致辞。他表示,中国确定并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德国也在巩固创新大国地位,两国在创新发展方面不谋而合,有着广阔的交流合作空间。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李晓驷说,中国主管部门愿尽快与德方商谈、协调,共同推动双方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合作。
 
WTO估算贸易便利化将使全球出口最多增3.6万亿美元
 
  世界贸易组织(WTO)10月26日发布报告称,如果包括简化通关手续等内容的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每年全球商品出口额有望增加1.8万亿至3.6万亿美元。最初曾估算最多为1万亿美元。
  WTO当天发布的报告指出,贸易成本可削减9.6%至23.1%。
  WTO去年11月通过贸易便利化协定,被视为停滞不前的新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的"最大成果"。该协定将在三分之二成员国批准后生效。
 
台湾"央行"放宽人民币清算平仓规定
 
  10月26日,台湾当局"央行"官员称,11月2日起将放宽人民币参加行与人民币清算行平仓的规定。
  台湾"央行"称,放宽后参加行可替公司行号办理人民币跨境货贸、服贸及直接投资的人民币买卖。
  人民币参加行与清算行平仓交易种类扩增为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和换汇交易。将允许台湾当地的人民币清算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在业务上有更多合作。
  据报道,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走近,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速,台湾"央行"先是在2013年允许台湾民众可以开设人民币账户,再到今年7月推出人民币期货交易,加上11月2日起放宽人民币参加行与人民币清算行平仓的规定,都表明大陆和台湾,不论是实需或是避险需求,人民币期货在台湾市场均深具潜力。
 
欧盟和新西兰宣布开启自贸谈判
 
欧盟和新西兰10月29日在布鲁塞尔共同宣布开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当天,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与正在欧盟访问的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举行会谈。三位领导人随后发表了共同声明。
  声明说,双方致力于开启谈判进程,以尽快达成一个深入、全面、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协定,相信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投资,创造新的贸易与商业机会,并为双方人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据欧盟方面统计,2014年,欧盟是新西兰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澳大利亚和中国;新西兰在欧盟贸易伙伴中排在第51位。双方贸易额达79亿欧元,新西兰对欧盟出口主要为农产品,欧盟对新西兰出口主要为工业制成品。
 
投资视点
 
国务院取消北京外商飞机维修项目中方控股限制
 
国务院10月27日发布关于在北京市暂时调整有关行政审批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决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务院决定,即日起至2018年5月5日,在北京市暂时调整下列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行政审批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暂时调整《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十一条、《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第六条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股比限制等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目录附后)。允许在北京市设立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业务。
  国务院有关部门、北京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调整,及时对本部门、本市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建立与试点工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期满,国务院将根据实施情况对本决定的内容进行调整。
 
重庆未来5年将形成创投规模1000亿元以上
 
  据重庆市政府日前介绍,为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庆将大力扶持各类创投基金发展,加快构建能满足创新型企业从种子期、初创期到成长期融资需求的创业投资体系,到2020年形成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基金规模300亿元、全社会创业投资规模1000亿元以上。
  今年起,重庆将设立市级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市财政每年整合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基金,并与区县、园区、高校院所等合作组建创业种子投资基金,以公益参股和免息信用贷款方式,重点支持众创空间中的创业团队和种子期创新型小微企业。调整设立重庆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市级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组建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创新型小微企业和成长期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为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展,重庆市政府规定,创投机构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投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且优先支持创投机构投资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国内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建立创业投资与政府专项对接机制,探索创投机构向政府推荐专项资金支持项目。
 
河北着手搭建首个国家级京津冀农业协同创新平台
 
  据悉,河北省科技厅10月24日召开了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规划编制会议。河北省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成为科技部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之一,标志着河北省搭建起了第一个国家级京津冀农业协同创新战略平台。
  河北省将以毗邻北京的14个县(市、区)为核心区,按照市场引领、科技支撑、模式创新、三产融合的理念,打造集现代生态农业、都市农业、智慧农业、高效农业为一体的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使之成为具有明显示范意义的"四区一地一支点",即京冀农业协同创新样板区、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一二三产融合(第六产业)发展试验区、环首都扶贫攻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高地,京冀农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支点。
  根据区域资源、创新资源和产业禀赋优势,示范带重点发展包括生态林果、绿色蔬菜、生态养殖、有机杂粮、营养健康食品、农业科技休闲旅游、互联网+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农业高科技产业聚集区,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按照规划方案,到2017年: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培育100个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制定50项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技术标准或规程;转化一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集成示范转化100项重大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绿色粮果蔬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主要畜禽良种普及率达97%以上;壮大一批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100个拥有知名品牌、创新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提升一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达到20个以上,与北京高校、院所、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20个以上;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4家以上,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达到5家以上,覆盖河北与北京毗邻的县(市、区);培育一批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围绕生态林果、绿色蔬菜、生态养殖、有机杂粮、营养健康食品、科技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做强20个以上创新资源聚集、科技企业聚集、知名品牌聚集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京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带内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成为"四平台一空间"。即农业科技研发试验与成果转化平台、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平台、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平台、首都农业科技人才与成果集散平台和农业科技创客空间;建立区域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与会的张家口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承德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廊坊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保定涿州市、涞水县等4市14个县(市、区)按照所属设区市分别召开座谈会,基于示范带建设方案,与河北农业大学规划编制团队、相关产业专家进行了交流对接。
  据了解,为保证示范带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将建立部省会商、京冀合作和省市县联动机制,建立股权投资基金、政府投入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激活农业科技英才资源,制定完善一揽子含金量高的推进政策。
 
河南省加快培育服务业百户领军企业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10月24日披露,河南省选择南航河南分公司、河南顺丰速运等100家企业,作为服务业百户领军企业重点培育,从用地、财政、融资、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扶持。
  据悉,河南省培育服务业百户领军企业旨在为加快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着力推进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尽快培育形成一批有较强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市场主体,使其成为引领全省服务业发展的生力军。
  对这些领军企业,河南省将从用地、财政、融资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在用地指标上,优先保障服务业领军企业项目用地,重点项目用地实行单独组申报。财政方面,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安排向领军企业倾斜,并优先推荐领军企业申报国家扶持的各类项目。各级政府在政府采购和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领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融资方面,将符合条件的未上市领军企业列入省定上市重点后备企业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领军企业授信额度等。人力资源方面,对服务业领军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优先协助解决居住、户口、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
据了解,服务业百户领军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调整一次,对发展滞后、经营状况差、示范带动弱的企业,会取消其领军企业称号,并及时将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企业纳入领军企业范围给予重点扶持。
 
广州公布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三年行动计划
 
  广州市副市长蔡朝林10月26日公布该市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至201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5亿吨,并与港澳联合开拓国际航运市场。
  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发挥"海港"和"空港"枢纽的叠加优势,举全市之力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格局。至201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人民币,下同),新增港口通过能力8000万吨;新增国际班轮航线20条,新增喂给港、内陆港20个;海洋工程装备实现年产值300亿元,船舶注册拥有量1500万载重吨;航运及关联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
  蔡朝林表示,要深化粤港澳合作,联合开拓国际航运市场,培育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进在保税港区内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蔡朝林还透露在南沙保税港区进行四个"争取":在南沙保税港区开展启运港退税试点工作,提升江海联运区位和政策优势;争取在南沙保税港区设立保税船舶登记机构,鼓励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登记注册;争取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争取第二船籍港制度试点。
 
广西出台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
 
  据悉,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近日出台《广西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2015-2020年)。
  《方案》明确了广西科技服务业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至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增加建设研究开发服务平台,全区新组建30家重点实验室。同时,要明显扩大技术转移规模,新增60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其中10家国家级),培育500名技术转移专员,促成4000项以上技术转移,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00亿元以上。
 
老龄化的世界不会步日本后尘
 
  摩根士丹利全球经济学家马诺吉·普拉丹10月26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指出,老龄化的世界不会步日本后尘。
  日益老龄化的世界人口的未来会如何?当专家们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时,他们经常会看看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人口结构大大老龄化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日本经济增长率下降,通缩来临,资本投资停滞。名义利率在长时期内保持在极低水平。
  然而,这一结局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发生在日本之外的事情。恰恰在大量日本人开始退出劳动力队伍之际,世界其他地区的劳动力非常充足。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刚刚加入劳动力大军。中国和东欧的数亿名劳动者融入到全球经济之中。所有这一切,导致实际工资下跌。
  另一方面,中国的投资热潮意味着,发达经济体需要的投资更少,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资产价格上升。工资降低加上资产价格上升的共同作用,只可能意味着一件事:不平等程度加剧。
  未来三十年,许多发达经济体的人口将大大老龄化,正如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那样。亚洲北部国家也将如此。但日本的故事不会重演。
  这一次,人口结构变化的覆盖面要广得多。当年日本的老龄人口退出全球劳动力队伍并被其他地区的劳动者取代之际,通胀下降了。但当世界大部分地区同时发生人口老龄化时,没有几个地区可以填补劳动力空缺。
  医疗是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人的年龄越大,需要的医疗服务将越多。我们需要劳动力来满足这一需求,这会增加劳动力需求并提高实际工资——跟日本当年发生的事情恰恰相反。
  在日本,实际利率随着人口变老而降低。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却可能升高,原因就在于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平衡。人口结构将同时降低储蓄和投资,但储蓄的降幅将更大。
  为什么?首先,提高工资将把资金从富人手中转移到不太富有的人手中,在后者的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更高,储蓄所占比例相应更低。其次,劳动力短缺将迫使企业以资本取代劳动力,提升企业的投资率。第三个因素是住房。老年人将不愿搬出自己的房子;我们需要启动一波巨大的建设浪潮,为年轻人和千禧一代提供住所。
  自从达到人口结构拐点以来,日本在经济方面承受了无休无止的坏消息。但未来并非完全是辛劳与麻烦。生产率将会提升——也让实际工资与生活水平一同提高。即便增长率本身降了下来,但增长的质量因此将相当优良。归根到底重要的是人均收入,它将获得比增长率下降的消息所透露出的更大的支撑。不平等程度的减轻也将让社会冲突较过去30年大为缓和。
  大多数投资者把生产率提高视同为实实在在的经营投资:企业花钱买新设备,使得员工在每个工时内生产出更多产品。过去,通常只有在人们普遍看好经济前景时,企业才会进行大举投资。但如今不需要这样。随着劳动力变得稀缺、工资上涨,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将寻求增加一些实物资本以部分抵消前述增加的成本。结果将是生产率提高。
  从很多方面来看,一个人口结构更加老龄化的世界将面目全非。世界经济的未来将迥异于它的过去,但也将跟现在的日本大不相同。
 
世界银行最新营商环境排名出炉
 
  据悉,全球几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也许面临着从经济增长放缓到腐败丑闻、从贸易制裁到外国投资者不满的种种问题,但这并未阻止世界银行(World Bank)宣告它们正成为更好的营商地点。
  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都得到了世行10月27日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的信心投票,在该行经常引起争议的年度榜单上排名小幅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排名评估方法的变化。
  深陷经济衰退、同时因插手乌克兰事务而受到国际制裁的俄罗斯,从第62位升至第51位,领先于希腊和卢森堡等欧盟经济体,而且与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其他欧盟经济体相差不远。
  中国的排名升幅小一些,上升六位,在18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84位。近年在华外资企业对于他们眼中有利于本土企业的政策越来越不满。
  印度被排在第130位,比去年上升12位。该国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已将提升营商环境排名列为他的政府的一个目标。
  巴西的排名上升四位,至第116位。该国经济已陷入衰退,政府正因一场腐败丑闻而摇摇欲坠。
  排名下降的唯一金砖经济体是南非,其排名下滑30位,至第73位。
今年的排名变动凸显了批评者眼中的营商环境排名的核心问题。这项评比关注的标准是需要多长时间开张企业、电力可获得性以及解决商业纠纷所需时间等等。但它不衡量腐败和保护主义之类,而且在很多方面有利于能够快速出台法规的威权政权。
 
世界经济将迎来“通缩繁荣”期
 
朗伯德街研究所(Lombard Street Research)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黛安娜·乔伊列娃10月29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如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报告所证,中国经济增长在放缓,这使人们对全球经济面临长期停滞、甚至或陷入新危机的恐惧进一步加深。事实上,中国经济疲软应该是人们对全球增长保持乐观的原因之一。
  当然,如今也有很多理由令人悲观。很多新兴市场正深陷麻烦之中。很多资产价格都处于不可持续的高位。在金融危机爆发7年后的今天,世界主要央行仍然被迫保持着紧急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同时,世界缺乏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
  就最后一点而言,中国让我们有理由对世界经济谨慎地保持信心。中国经济在摆脱投资浪费的同时保持约3%至5%的增速正是世界所需要的。由于石油、铜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随着中国结构调整而下滑,能源和自然资源出口国的需求紧缩。已经深陷衰退的巴西和俄罗斯,将和其他国家一同焦急等待本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可能宣布的任何经济政策。
  然而,与此同时,全球再平衡将收入从大宗商品生产国转移给西方消费者。到目前为止,西方家庭基本上把从油价下降和家庭取暖费降低中节省下来的钱存起来了。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增长不及预期。但是,如今他们可以看出,油价将保持低位,消费者正开始花掉这笔意外之财。
  我们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表述为我们对全球经济的预测——“通缩繁荣”,通缩指的是中国、新兴市场以及大宗商品生产国的需求逐步下滑,而繁荣描述的是美国、欧元区及英国的家庭支出逐步上升。
  如果中国成功转向消费驱动型增长,减少投资将意味着发达经济体中盈利性资本支出被挤出的机会降低。投资增长将在消费复苏后到来。
  然而,要想让这个美好的情境实现,要么需要国际协调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要么需要全球经济难题的不少部分分别得到厘清。后者正是过去一年一直在进行的事情。这种状况能否持续下去?以下是一些投资者应该留意的指示标。
  首先是日本的货币政策:此前,作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的经济策略的一部分,日本央行曾压低日元汇率,挑起汇率战。如今,在达成通胀目标遥遥无期的情况下,日本央行是否会烧旺此前自己点燃的汇率战火?世界能够期望出现的最好结果是日本央行按兵不动。如果日本央行选择加大货币刺激政策力度、从而使日元贬值,那么中国的政策立场可能会变得站不住脚。
  其次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是否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篮子的决定。在拥有储蓄盈余的大型经济体中,只有中国的货币是被高估的。但迄今为止,只有中国一直抵制加入汇率战。如果IMF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中国更有可能只会让人民币汇率逐步贬值。但是,如果人民币被拒绝纳入,人民币出现更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将增加。
  第三个应该留意的是美国的消费者信心:由实际收入增加助推的消费驱动型复苏正开始显露头角。问题仍然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是否如此严重,以至于家庭将继续把大部分的额外收入存起来。
  第四个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国经济放缓迄今一直削弱企业资产负债表、抹杀利润。然而部分由于人口结构趋势有利于增长再平衡,劳动力市场基本上毫发未损。失业率激增,及其可能引发的社会不满,将让中国推进改革的决心面临真正考验。
我们的主要理由是,世界经济未来会更好。在眼下经济低迷的表象之下,很多事情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有很多事情仍然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美联储宣布10月暂不加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10月28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为进一步巩固美联储在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目标上所取得的进展,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现有水平,暂不加息。
  声明说,美国经济温和扩张,家庭消费和企业固定投资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改善。但同时,净出口走软,新增就业岗位增速放缓,失业率未有变化。尽管如此,各项指标显示就业市场中的"闲置"在减少。通胀仍然低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这部分反映了能源产品和非能源产品进口价格下跌的情形。
  与9月份会议声明不同的是,美联储撤销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可能抑制美国经济"的表述,转而表示将关注国际形势发展。
  美联储重申,在美国就业市场继续改善、并对通胀在中期内迈向2%目标水平更有信心时启动加息才是合适的。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风险仍然接近平衡状态,但是美联储会密切跟踪海外经济局势的演变。美联储还暗示,将在下一次货币政策例会上考虑是否加息。
  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影响,美联储加息预期一再被推迟。虽然外界普遍预期美联储会在12月启动加息,但是美国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的诸多变数使得这一预期面临不确定性,美联储也从未对12月启动加息作出任何承诺。
 
美国众议院通过两年期预算协议
 
美国众议院10月28日通过一项为期两年的预算协议,避免债务违约,并为未来众议院新议长Paul Ryanzai在财政截止期限上清除了一些障碍。
  美国众议院通过预算和债务上限议案后,将于本周稍晚送交参议院审批。
  该协议将联邦债务上限延长至2017年3月,减轻了自动支出限制,未来两年将增加800亿美元可支配支出的措施,这笔支出将在军事和非国防项目之间平均分配。
  本项协议把联邦举债上限授权延长至2017年3月,并放宽自动减支上限,以在两年时间内新增800亿美元的自由裁量支出。该协议不但避免了Medicare医保计划非医院保险费大涨,也包含了对社会安全残疾保险自1983年以来的首度重大改革。
 
美欧争取明年完成TTIP谈判
 
  美国与欧盟10月2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结束为期五天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第11轮谈判,双方交换了新的商品进口关税减让方案,并承诺未来几个月加快谈判节奏,致力于2016年最终完成TTIP谈判。
  欧盟首席谈判代表伊格纳西奥·加西亚·贝尔塞罗当天在介绍本轮TTIP谈判成果的电话会议中说,欧美谈判官员相互交换了免除97%的对方商品进口关税的方案,仅保留3%的敏感产品征税到最后谈判阶段协商。未来几周,双方将在此基础上就关税减让展开密集磋商。
  贝尔塞罗表示,欧美双方都有很强的政治意愿达成TTIP协议。此次双方在很多领域的谈判都取得进展,包括相互交换涉及工业产品原产地规则的方案,充分讨论政府采购市场准入和汽车、纺织、机械工程等9个行业的监管合作等。
  美国首席谈判代表达恩·马拉尼说,争取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完成TTIP谈判非常重要,为此美欧双方需要最大程度提高谈判效率。奥巴马的总统任期将于2017年1月结束。
  贝尔塞罗则表示,欧盟也非常希望在本届美国政府任内完成TTIP谈判,但如果需要更多时间,欧盟也愿意继续与下届政府进行谈判。
  迈阿密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华金·罗伊介绍,如果美欧双方希望在奥巴马任内完成TTIP谈判,双方必须在明年4月份之前达成全面协议,否则之后美国总统竞选活动日益升温,将不再适合就TTIP展开实质性谈判。
  专家指出,由于美欧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数据跨境流动、劳工保护、农产品市场准入和金融监管等领域存在不少分歧,双方能否在奥巴马任内完成谈判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如果欧美顺利达成TTIP协议,双方将建起世界最大自贸区,涵盖全球约40%的经济产出和50%的贸易活动。据欧盟估计,欧美自贸协定一旦生效,每年将分别为欧盟和美国创造1190亿欧元(约合1349.94亿美元)和950亿欧元(约合1077.68亿美元)产值,同时也将对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产生深远影响。
 
瑞典央行扩大量化宽松规模
 
  据报道,瑞典央行10月28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于-0.35%不变,但扩大650亿瑞郎的量化宽松(QE)规模,这是瑞典央行今年2月以来第四次扩大QE规模,到2016年6月底的总购债量将达到2000亿瑞郎。
  瑞典央行表示,首次上调利率的时间可能会比之前的预估推迟大约6个月。在瑞典央行扩大QE规模之后,瑞郎以及瑞典国债收益率应声重挫,双双触及两个月以来的低位。
欧洲央行此前释放强烈的宽松信号,瑞郎汇率应声大涨。在资本涌入之际,如何抵御瑞郎的持续升值,将成为瑞典央行的噩梦。北欧联合银行表示,如果不扩大QE规模,瑞郎还将大幅升值。
 
巴西陷退休金危机
 
据《纽约时报》10月22日报道,巴西已经陷入了一场历史性的退休金危机。“想想希腊吧,但规模还要大得多。”巴西经济学家、退休金系统专家塔夫纳(Paulo Tafner)这样描述政治斗争中国家财政受到的混乱冲击。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过去两个季度经济一直在衰退,而且今年和明年都已经注定衰退——上一次该国经济连续两年收缩,还要追溯到1930年代。路透社报道称,在通货加速膨胀,失业率窜升,财务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巴西人现在只能动用自己的积蓄。
  据报道,巴西人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4岁,一些官员、军官和政客能够享受到多重退休金,合计起来超过一年10万美元。由于法规的漏洞,退休者过世之后,他们的配偶甚至女儿都还可以一生领取他们的退休金。
  在巴西庞大的官僚体系当中,这种退休金泛滥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一些学者索性将其成为“伟哥效应”——退休的官员们许多都已经六十,甚至七十多岁,但还是可以娶到年轻得多的太太,这些“金丝雀”们在自己的官员老公死后,还可以领几十年的全额退休金。
  塔夫纳道:“整个国家原本应该吓呆了才对。巴西人可以获得的退休金数量,以及他们开始领取的年龄,都称得上是这个国家的耻辱。”
  总统罗塞夫坚决不肯交权,巴西政治日益动荡,而退休金危机无疑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教育和卫生预算都在遭受削减,罗塞夫也提出动议,要控制退休金支出的进一步膨胀。
  可是,与总统对立的国会却投票通过了大幅度增加退休金福利的计划。罗塞夫否决了国会的法案,双方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搏斗。
  经济学家们强调,其实不管是不是罗塞夫做总统,退休金危机都会变得更加严重。官员们都相信,退休金将在2030年前出现重大的资金缺口,但是经济学家们却警告说,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明年就会发生。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警告说,巴西现在已经不单单是政治动荡的问题,这个拉美最大经济体已经到了“悬崖边缘”。
  鲁比尼是少数预见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预言,如果不进行财政改革,巴西将失去所有其他机构的投资等级评级,信贷成本将爆炸性增长,货币汇率将重跌,经济将大幅度缩水。
  不过,他也补充说,这种可怕的局面并非百分之百会发生。
  “巴西并不是注定要上演危机,避开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他表示,“如果他们能够进行必要的调整,进一步的评级调降就不会发生,对财政政策的信心也会改善。这就可以让人们更加乐于支出。”
  其实,在希腊,退休金到现在也还是个问题,这个国家之所以会跌落财政悬崖,难以承担的退休金福利是重大原因之一。
据称,希腊公共部门工会希腊全国公职协会已经发出号召,要在11月12日举行24小时全面罢工,以抗议本国政府与国际债权方最新救援协议当中的退休金改革内容。
 
印度黄金货币化计划将在数周内推出
 
印度总理莫迪10月25日表示,未来几周可能推出一项计划,以吸引家庭将持有的黄金存入银行,藉此将黄金货币化,此举旨在削减昂贵的黄金进口。
  该计划将允许民众把黄金存进银行生息,企图将闲置在印度家庭成千上万吨的黄金货币化。
  印度人送礼用黄金,并作为贮存财富的一种方式。印度每年的黄金消耗量近1,000吨,多数来自进口,黄金是该国仅次于石油的第二贵进口品。
  莫迪表示,该计划准备将在下个月的排灯节前推出。排灯节被视为是购金最吉利的时期。
大量的黄金进口是印度2013年经常帐赤字来到创纪录1,900亿美元的罪魁祸首。政府因此调高进口税至10%,创下历史高位。
 
投资分析点评
 
▲中国八大石化项目落户河北曹妃甸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政府10月24日宣布,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八个化工项目正式与曹妃甸签约,投资总额达到560亿元人民币。
  石化产业是曹妃甸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将曹妃甸列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明确提出“优化京津冀地区石化产业布局,建设河北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
  据介绍,截至去年底,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已累计投入资金152.31亿元。目前,共推进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1,814.6亿元。
 
  ▲未来五年上汽集团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逾200亿元
 
中国最大汽车企业--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表示,未来五年,计划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同时到2020年,力争达到60万辆的销量目标。
  上汽集团并将出资3亿元成立上汽安悦充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充电系统及终端网络投资建设、充电及租赁系统管理、新能源汽车销售、租赁和维修服务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等方面开展业务。至2020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5万个公共充电桩。
  上汽集团表示,已针对整个新能源产业链进行全面布局:聚焦插电混动、纯电动车产业化,燃料电池车商业化示范运营,形成技术领先的新能源产品矩阵;研发电驱变速箱(EDU)和电池管理系统等创新技术。
  上汽集团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荣威550 Plug-in插电强混轿车,销量情况较好。
  此前汽车和电池大厂--比亚迪曾计划定向增发A股募集至多15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等项目。最大运动型多功能车(SUV)企--长城汽车亦计划将至多168亿元投向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
 
  ▲媒体大亨黎瑞刚巨资押注中国足球
 
  中国媒体大亨黎瑞刚10月27日披露,将支付创纪录的13亿美元购入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CSL,简称:中超)5年转播权,这场豪赌是在押注年轻人将在移动设备上付费观看内容、以及足球将成为中国内地的一个重要产业。
  黎瑞刚一举击败官方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及其他竞争对手,斩获了这笔价值80亿元人民币(合13亿美元)的交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目前中超每个赛季5000万元人民币的转播费用。中超的顶级俱乐部吸引了大亨们的投资,包括阿里巴巴(Alibaba)的马云。
  但这仍远远不及英国天空电视台(Sky)与英国电信(British Telecom)为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Premier League,简称:英超)支付的每赛季26亿美元转播费。英超是全球观看人数最多的国内足球联赛。
  黎瑞刚最近与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共同成立了一家中国电影制作公司,并达成协议将乐高乐园(Legoland)引入上海。他表示,他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简称CMC)还考虑进行更多国际体育产业收购、并达成其他娱乐业交易。
  “目前我们正在评估很多机会,其中一些备受关注。”他表示,“我们只是试图找到一种中国视角,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将这些联赛或者经营这些联赛的专业技能带回中国。”
  这位CMC董事长提到,CMC将牵头一个财团,以85亿美元从私人股本集团CVC手中收购一级方程式赛车(F1)的控股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推动中国足球革命,黎瑞刚希望抓住这场革命带来的机会。习近平最近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访问了曼城足球俱乐部(MCFC),黎瑞刚在陪同人员之列。
  中国大亨已开始竞相投资国内外足球业。2014年,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购入中国最优秀俱乐部广州恒大(Guangzhou Evergrande)半数股权,该俱乐部由前巴西国家队教练路易斯·费利佩·斯科拉里(Luiz Felipe Scolari)担任主教练,聘用了很多巴西明星球员。
 
▲中国平安将与Blumberg合作投资美国房地产市场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安) 10月27日发布公告称,将与美国房地产基金Blumberg Investment Partners合作投资美国房地产市场。
  作为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的中国平安在公告中称,双方将投资一个价值6亿美元的资产组合,当中包括多个物流资产。中国平安在公告中表示,双方还计划投资另一批价值4亿美元的物流资产项目。
  这是继中国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nbang Insurance Group Co.)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之后,中国保险公司进军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最新举措。
 
▲特斯拉计划两年内实现在中国生产电动车
 
  据悉,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低排放汽车普及之际,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计划两年内实现在中国生产电动车。10月22日,这家初创汽车制造公司的首席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 在清华大学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实现本地化生产将降低运输成本,避开进口关税,有望使其在中国的汽车售价下降三分之一。
  包括关税和其他税收,特斯拉Model S轿车在中国的起价为人民币67.3万元(约合10.6万美元)。
  马斯克看好中国对电动车的巨大需求。他表示,到2030年,全球新生产的汽车中将有超过一半为电池驱动,而中国将在其中占最大比例。
 
▲惠普将于明年1月底关闭公有云服务
 
  据悉,在努力五年后,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决定关闭旗下与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的AWS服务相竞争的云计算业务。10月23日,惠普云计算业务负责人Bill Hilf表示,惠普的Helion Public Cloud服务将于明年1月底关闭。
  Hilf说,惠普将专注于私人云计算业务,帮助其他公司使用他们自己的服务器来建立自己的类似AWS的云计算能力,而不是使用共享服务器的公共云计算服务。他说,惠普还将帮助客户在类似AWS和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 Azure这类现有的公共云服务上运行他们的软件。
  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 Inc.的分析师Cassandra Mooshian说,作为其他公共云服务的中间商而非竞争对手,惠普可发挥作为硬件和管理信息技术服务销售商的优势。
  惠普是在云服务领域试图挑战亚马逊之后宣告退出的几个公司中最新的一家。
  此举将使惠普得以专注于规模280亿美元的硬件业务。惠普的硬件业务正面临威胁,在最近一个财季中,该公司硬件销售额下滑1%,而10月22日亚马逊公布其AWS业务同比增长78%。研究公司Gartner Inc.说,以计算量衡量,公共云服务在承担新工作量方面已经超过了企业自设的数据中心。
 
  ▲渣打银行称将退出股票衍生品及可换股债券业务
 
渣打银行10月26日宣布,计划退出股票衍生品及可换股债券业务,今年稍早该行决定关闭大部分全球股票业务。
  渣打银行称,此举是削减成本和聚焦更有效地使用资金计划的一部分。将“循序渐进”地退出上述业务。
  渣打银行数月前宣布,因关闭全球股票经纪、股票研究和股票上市业务,计划在全球裁员数千人。
 
  ▲日本汽车厂商加快推进电池及氢动力车上市计划
 
  据报道,在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柴油发动机排放丑闻再次引发人们对其他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兴趣之际,日本汽车生产商正在改善加快推进新型电池和氢动力汽车上市的计划。10月28日,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在东京汽车展上表示,将从明年3月开始出租该公司名为Clarity Fuel Cell的氢动力车 ,并计划很快在大众市场销售。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则展示了一款拥有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概念车。这款车配备了相当于现有Leaf电动车两倍电力的电池组,商业化后将大大增加可行驶里程。
  丰田汽车计划2015年生产700辆Mirai车,明年和2017年的产量将分别达到2,000辆和3,000辆。丰田汽车计划2020年每年至少销售30,000辆燃料电池车,该公司目前的汽车年销量为1,000万辆。
  丰田汽车9月公布了第四代普锐斯(Prius)汽油电力混合动力车。该公司10月表示,预计到2050年,替代动力系统车将占到其汽车销量中的大部分。丰田汽车还考虑扩大其燃料电池车的产品系列。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全球企业并购兴趣创六年新高
 
安永10月26日发布的《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显示,全球企业并购意向创下六年新高,每10家公司中有近6家公司希望未来一年内达成交易。
  安永的《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每半年针对全球53个国家的1600多名企业高管展开调查。最新调查结果显示,59%的高管计划未来一年内为他们的企业进行收购,比例创下这项调查开始六年以来的新高。油气行业的并购意向超过了其他任何行业。
  调查还显示,超过80%的高管对全球经济感到乐观,尽管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研究机构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全球范围宣布的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数量多达45起,占全球并购交易总量的约三分之一。这些超大型并购交易的总额达到1.15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89%。
 
▲前三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再创新高
 
据悉,国际会计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10月29日发布最新调研报告称,前三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为257宗,已超过2014年全年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交易总额高达452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报告指出,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继续领跑,交易数量是国有企业的近三倍;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同比上涨23%,并购交易金额增55%。
报告分析称,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标的包括拥有技术的制造企业、拥有品牌和客户资源的消费品企业等。 
报告显示,上市公司是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的主力军。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占比持续上升,达到62%,交易平均金额远大于非上市公司。
  此外,财务投资者和私募基金在与上市公司展开合作一起“走出去”的同时,开始独立操盘大宗海外并购,前三季财务投资者和私募基金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同比上涨62%。
 
  ▲证金公司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
 
  10月29日晚,中信证券公布了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4.08亿元,同比增长144.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86亿元,同比增长151.16%;基本每股收益1.40元。
  据中信证券披露的前十大股东的情况看,中国证券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称"证金公司")持股占比引人注目。截至到9月30日,证金公司合计持有中信证券10.39%的股票。其中以证金公司的名义持有中信证券3.62亿股,股权占比为2.99%。此外,证金公司通过"XX基金-XX银行-XX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形式的10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中信证券8.96亿股,股权占比为7.4%。
  中信证券于2015年8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向全国社保基金会定向增发6.4亿股H股,每股发行价格18港元的议案,原计划于今年9月份完成发行,不过三季报并未公布此事项相关进展。
  海通证券也披露了前十大股东情况,截至到9月30日,证金公司持有海通证券3.44亿股,股权占比为2.99%。
  证金公司本是为券商提供转融通服务的公司,证金公司将钱(或券)借给券商,券商再转借给客户做融资(融券)业务,证金公司从中赚取利差收入。截至8月11日,证金公司在二级市场的持仓规模已近1.5万亿元。
  救市初期,证金公司买入的是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中信证券亦在买入名单之列,随着救市深入,证监会明确表示,证金公司将为中小市值股票提供流动性支持。
  中信证券的四个营业部也逐渐被视为"国家队"主力席位--中信证券北京总部营业部、北京呼家楼营业部、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和北京望京营业部--并被业内人士称为"四大金刚"。但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证金公司大多买入使用的是专用席位,与上述营业部席位有区别。
 
▲携程与去哪儿合并
 
  据报道,继生活服务平台美团、大众点评换股合并之后,中国在线旅游的两大"宿敌"去哪儿网、携程网10月26日结盟。携程宣布,将向百度定向增发1148.8万股普通股,百度则用自己所拥有去哪儿的1.79亿A类普通股及1145万B类普通股进行置换。交易完成后,百度将成为携程最大股东,拥有25%的总投票权;携程则拥有去哪儿约45%的总投票权。这意味着携程用资本消灭了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意味着百度赢得了在线旅游市场更大的话语权。
  携程、去哪儿都是美股上市公司。根据交易,每个去哪儿美国存托凭证可转换成0.725个携程美国存托凭证。而每个去哪儿美国存托凭证等同于3股普通股;每个携程美国存托凭证等同于0.25股普通股。在置换过程中,去哪儿A类普通股将自动转换为B类普通股。
  未来去哪儿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庄辰超的影响力无疑将受到制约。根据交易,携程将获得去哪儿的4个董事会席位,包括携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梁建章、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孙洁在内的4名携程高管将入驻去哪儿;百度则获得了携程的2个董事会席位,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副总裁及投资并购部负责人叶卓东亲自入局。目前,去哪儿高管团队持股13.07%,其中庄辰超持股6.8%。
  去哪儿、携程双方都表示,去哪儿未来将继续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运营,与携程创造差异化的产品与价值。
业界表示,去哪儿的亏损在扩大,今年第二季度,去哪儿总营收为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归属于去哪儿网股东的净亏损为8.157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几乎扩大了92.3%。去哪儿预计的2016年实现盈利很难看到希望。"合并能帮助百度止损,又能提高整个行业的利润率,资本市场自然乐见其成。某种程度上,此次合作与美团、大众点评一样,是资本推动的结果。"
去哪儿、携程换股后,双方的业务存在协同与互补。业界称,携程是重资产模式,类似于把线下的酒店、旅行、机票搬到线上,然后用自己庞大的客服系统去服务客户;去哪儿则是在线旅游搜索模式,更多的是与平台合作,重在比价。两者的定位其实各有侧重,携程重在商务人群,去哪儿则更加大众化。
 
▲碧水源拟作价12亿全资控股久安集团
 
  据悉,停牌1个多月的碧水源10月28日晚间推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报告书(草案),公司股票暂不复牌。
  根据方案,公司拟通过向陈桂珍、杨中春、黄瑛和吴仲全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全部久安集团 49.85%的股权。其中,向黄瑛支付现金 1.1亿元购买其持有的久安集团4.45%的股权,向陈桂珍、杨中春、黄瑛和吴仲全发行3000万股购买其持有的久安集团45.4%的股权,发行价格为 37.41 元/股,交易对价合计12.323亿元。交易完成后,久安集团成为碧水源的全资子公司。
  2011年5月,碧水源受让久安集团50.15%的股权,久安集团成为碧水源控股子公司。此次交易完成后,碧水源在大型项目具备了土建施工能力,在招投标资格上基本不受限制,补齐了"短板",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土建施工在内的更为全面的污水整体解决方案。
  久安集团是以水处理领域为主的环境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企业,主营业务覆盖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市政和给排水工程两大领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较高的市场声誉,是环保及市政领域工程建设及运营的龙头企业。
  碧水源表示,此次交易实现对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久安集团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碧水源认为,在国家推出基础设施行业投融资 PPP 模式政策的大背景下,水处理行业在未来几年将向 PPP 模式方向发展,公司面临巨大的商业机会。公司收购久安集团少数股东权益后,可以更好地介入大型 PPP 项目,为公司打开未来发展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久安集团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何愿平同时任碧水源的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持有碧水源股份4.44%;久安集团的董事刘振国平同时任碧水源的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持有碧水源股份14.03%;久安集团的监事邢巍系碧水源股权激励对象,持有碧水源股份0.0012%。
 
▲白云山再融资缩减规模
 
  白云山10月2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情况和公司实际,对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融资规模、发行对象、发行价格、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调整。其中,广药集团、云锋基金和员工持股计划认购金额将保持不变。
  除了非公开发行A股之外,白云山也将在H股募集10亿港币左右,如若获准,A+H融资近90亿元。
  根据白云山公告,本次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从原来合计不超过4.1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调整为合计不超过3.5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3亿元。其中向广药集团募集34.95亿元,向员工持股计划募集5.05亿元,向广州国发募集20.73亿元,向广州城发基金募集17.27亿元,向云锋基金募集5亿元。
  云锋基金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除此两人外,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银泰投资董事长沈国军等10多位成功企业家都是基金的发起人。
  对比原方案,广药集团、云锋基金和员工持股计划认购金额保持不变,广州国发和广州城发基金认购金额同比例调整。由于融资规模调整,白云山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也作出了相应调整。
根据此调整方案,白云山本次非公开发行的控股股东、员工持股计划和云锋基金认购金额均没有改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也仅作微调,本次募资资金将为公司打造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大医疗四大产业板块,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成为集制药、医疗、健康产品、健康服务和商贸物流为一体的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综合体。
 
  ▲中国铝业旗下公司生产线停产
 
  据悉,在摘掉亏损王帽子半年后,一度实现微弱盈利的中铝重新回到亏损区间。10月29日公布的三季度报显示,中国铝业前三个季度亏损9.31亿元,其中第三季亏损9.59亿元。
  2014年年报显示,中铝去年净亏损达到162亿元,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亏损纪录,中铝因此被称为亏损王。
  2014年10月20日,中组部一纸调令,曾任成都市委副书记、成都市长的葛红林出任中铝董事长,业界普遍关注中铝是否将迎来业绩翻身。
  在2015年年度工作会议上,葛红林拿出了"加减乘除"的"药方",坚持做强最精主业,处置不良资产,止住出血点,把创新驱动作为扭亏脱困的新引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2015年以来,中铝业绩有所好转,一季报显示,实现净利6307万元,成功扭亏为盈,摘掉了亏损王帽子。今年半年报显示,中铝实现净利2758万元,同比增长100.67%。但三季度,中铝再次回到亏损区间,亏损了约9.59亿元。
  中铝业绩下滑背后,是行业寒冬仍在持续的现实。近日,号称"中国第一铝"的中铝旗下抚顺铝业公司电解铝生产线全线停产,令业界再次点燃对铝市的悲观情绪。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任旭东近日表示,2013年以来中国各地共化解电解铝产能370多万吨,但现存产能仍超过30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报中公布的股东名单显示,国家队资金开始押注中国铝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证金公司持有中国铝业4.46亿股,持股比例为2.99%。中央汇金公司则持有中国铝业1.37亿股,持股比例为0.92%。
 
▲绿地控股设互联网金融事业部
 
据报道,继推出地产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后,中国最大房地产企业--绿地控股旗下绿地金融控股10月27日宣布设立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并推出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吉客网,目标是两至三年内其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逾一千亿元人民币,注册用户突破千万。
  绿地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不仅整合了绿地金融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财富管理、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线下资源,同时将深入挖掘绿地控股在地产、金融、汽车、酒店、消费和体育等多个领域积累的350万会员客户资源,尽力将这些富裕人群转化成互联网平台客户。
  绿地金融董事长、总裁耿靖表示,相对于其他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吉客网依托集团资源,已基本跃过比较烧钱的拓客阶段,只要集中精力做好应用场景、平台、应用和产品等方面的开发,绿地有足够的内部资源向其提供支持,目前尚不用外部融资。
  他并指出,在实现目标规划及形成跨越式增长的盈利模式后,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将独立为公司,吸引外部投资者加入,并择机寻求在资本市场上市。
  绿地金融今年7月将注册资本增至90亿元,除了入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锦州银行和东方证券等金融机构外,并计划通过并购设立搭建自身的“投资+投行”大资管金融全产业链体系。
绿地金融正筹备发起设立证券公司和民营银行,同时积极谋划发起设立寿险、财险公司等;同时,公司亦加紧对外并购工作,重点推进第三方支付牌照、人寿保险、信托等项目的收购。
 
  ▲复星集团成立欧亚资本
 
  10月27日,复星集团宣布在莫斯科成立复星欧亚资本有限公司(Fosun Eurasia Capital LLC.简称"复星欧亚资本"),作为复星在俄罗斯及其邻近国家开展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综合性金融平台。复星欧亚资本是由复星携手俄罗斯当地合作伙伴Tanya LANDWEHR和Igor DANILENKO共同设立。
  复星欧亚资本投资涵盖固定收益、直接投资、房地产、债券、股权等投资项目。除了内部资本的部署,复星欧亚资本还将整合复星集团的全球投资优势,发挥公司联合创始人的丰富运营及投资经验,为本地和国际投资者提供对外投资咨询服务。
  Tanya LANDWEHR在欧洲和亚太资本市场上拥有二十多年的投资管理与咨询经验。在创建复星欧亚资本之前,她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TKB BNP Paribas Investment Partners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并帮助该公司成为俄罗斯股票市场最大的顾问公司及俄罗斯三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Igor DANILENKO在股权投资领域拥有优异的投资业绩。据2013年和2015年汤森路透Extel调研(Thomson Reuters Extel Survey)显示,他被评选为俄罗斯前三的买方专家。Igor成功制定了高阿尔法值的俄罗斯股权策略,并予以管理及提供咨询建议,其业绩表现在所有市场中持续领先于国际同行。未来在复星欧亚资本,他将聚焦于股权、私募股权和特殊项目等投资领域。
  复星董事长郭广昌表示:"俄罗斯在地域上处于联接欧亚大路的咽喉,在经济上有着鲜明特色,也具有区域影响力。俄罗斯资管平台落地,是复星集团全球化战略布局重要拼图。复星欧亚资本将有助于复星在俄罗斯乃至独联体区域实践价值投资理念。"
 
  ▲三家中国公司向政府申请竞购喜达屋
 
  据知情人士10月28日透露,至少有三家大型中国公司正在争取中国政府对于竞购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 HOT, 简称:喜达屋)的批准。若该收购交易最终成行,可能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公司的交易。
  知情人士称,在过去两个月中,酒店业巨头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锦江酒店)、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简称:海南航空)母公司海航集团(HNA Group)以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均向中国政府提交了独立的收购提议。
  知情人士称,考虑到该交易的潜在规模,中国政府希望只有一家国内企业进行竞购,以防中国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抬高收购价格。中国政府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做出决定。
  这家来自康涅狄格州斯坦福的酒店运营商控制着威斯汀(Westin)、W饭店(W Hotel)和瑞吉(St. Regis)等酒店品牌,在全球拥有超过1,200处物业。今年4月,喜达屋董事会表示,由于担心增长速度不如其他酒店运营商,喜达屋将对出售持开放态度。
  尚不清楚这几家中国公司可能愿意为收购喜达屋支付多大代价,但知情人士称,目前喜达屋的市值在120亿美元左右,任何报价会高于这一水平。
  据数据追踪机构Dealogic,若交易达成,将创下中国公司收购美国公司交易规模的最高纪录。2007年中投公司斥资56亿美元收购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9.9%的股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美国公司规模最大的美元投资。
  知情人士称,在对喜达屋感兴趣的三家中国公司中,锦江酒店和中投公司是国有控股,海航集团部分股份也为政府所有。此外,三家中资公司中的任何一家或全部都可能决定不再推进竞购。
 
  ▲中企83亿抄底美国油田
 
  据悉,一家知名度不高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烟台新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潮实业) 10月25日在一份提交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文件中称,该公司正收购美国西得克萨斯州的石油资产。这笔投资是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交易的一部分,凸显中国对美国能源资产的浓厚兴趣。
  文件称,作为收购宁波鼎亮汇通股权投资中心交易的一部份,该公司将收购西得克萨斯州的石油资产。新潮实业预计收购鼎亮汇通的交易价格约为人民币83亿元(约合13亿美元)。
  文件显示,新潮实业将从Tall City Exploration LLC.和Plymouth Petroleum LLC.这两家美国公司购得上述石油资产。Plymouth Petroleum为总部位于波士顿的ArcLight Capital Partners LLC.所有。
  这份文件除披露上述拟收购石油资产位于得克萨斯州西部的霍华德和博登县以外,未披露有关这些资产的详细信息。
  银行家和其他业内人士称,因供应过剩而导致的全球油价长期下滑已使得很多资产价格变得非常有吸引力。
  新潮实业表示,这宗交易已获得美国政府批准。
  据悉,总部位于山东的新潮实业2014年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0亿元。该公司主要进行房地产开发,此外还涉足电子配件生产等一些规模较小的业务。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对中资收购飞利浦照明
 
荷兰飞利浦集团10月26日警告称,其将Lumileds照明部门以33亿美元售予中资财团的计划可能受阻,因为美国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对这一交易。
  Lumileds是全球领先的照明设备制造商,飞利浦今年3月宣布将该部门的80%股权售予Go Scale Capital,后者是由金沙江创业投资与橡树投资伙伴联合组成的基金。
  飞利浦10月26日表示,此项交易遭到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意外反对,后者对Lumileds在美国加州圣何塞的子公司有监管权。
  Lumileds的销售额和盈利大部分来自其汽车照明业务,但该公司也在圣何塞开发发光二极管(LED),并拥有一个照明专利资产组合。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是由美国财政部主导的联邦政府跨部门审查机构,包括美国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商务部、国务院、国防部、能源部等九个政府部门。该委员会有权对外国人士("受管辖交易")控制美国企业的交易进行审查,就交易对美国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做出判断。
飞利浦CEO万豪敦(Frans van Houten)称,CFIUS的反对"完全出乎我们意料……毕竟我们只是生产简单的照明用途的LED。"他表示,飞利浦将努力平息该委员会的担忧,并仍然相信此项交易最终能够顺利完成。
 
▲澳洲肉类企业Bindaree向山东得利斯出售45%股权
 
澳洲第四大肉类加工企业Bindaree Beef Group10月27日发布公告称,已将公司一部分股权出售给中国上市企业--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中澳自由贸易协议签订的机遇发展业务,因中国大陆正在寻找新的市场以满足国内迅速增长的肉类需求。
  Bindaree在公告中称,以1.45亿澳元(1.05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45%股权出售给得利斯,藉此可以利用后者覆盖近7亿人口的销售网络。
  该交易可初步测试,中澳两国于6月签署的自贸协定能否推动双方贸易额的增长。中国是澳洲第一大出口市场,目前两国年贸易额超过1,000亿澳元。据澳洲政府称,协定签署后,中国将在10年内完全取消针对澳洲牛肉的进口关税,目前税率高达25%。
“自由贸易协定给澳洲牛肉行业带来好处,有机会向中国供应优质牛肉,受益的将不仅是Bindaree,还有整个澳洲牛肉行业,”Bindaree的财务长James Roger在公告中称。
 
  ▲贝因美拟收购恒天然旗下达润工厂51%权益
 
  贝因美10月2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以82,008,000澳元(折合约人民币366,854,587元)收购恒天然澳大利亚私有有限公司下属生产中心达润工厂(Darnum)51%的权益,并与恒天然方共同组建非公司型合资(以下简称"UJV")架构运营达润工厂。双方拟为UJV总计投入2亿澳元,贝因美总投资为51%,即1.02亿澳元,投资总额扣减收购价格后剩余部分作为UJV的流动资金。
  达润工厂(生产线)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是恒天然澳洲公司的一个生产部门,其采购、生产、销售等都由恒天然澳大利亚统一管理及核算。目前主要产品:一段、二段、三段配方基粉、脱脂粉、全脂粉、代乳粉、浓缩脱脂奶、散装未消毒全脂奶、散装未消毒脱脂奶、散装奶油等。
 
▲四川长虹接手"三洋"品牌
 
  四川长虹10月2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和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松下电器株式会社签署协议,四川长虹将作为"三洋"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品类排他性授权使用者,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有权进行"三洋"品牌电视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合同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为止。
  四川长虹表示,协议签订后,公司将承接"三洋"品牌电视大陆的业务。整合三洋电视大陆业务后,公司将进一步发挥三洋电视现有的渠道资源,产品层面公司将以CHiQ为高端品牌,三洋作为差异化消费群体产品线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川长虹同时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四川长虹民生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民生物流")和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能源")拟进行股份制改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并拟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杜克能源49亿美元收购Piedmont
 
美国公用事业巨头杜克能源公司10月26日宣布,已同意以49亿美元收购Piedmont天然气公司(Piedmont Natural Gas),从而增加大约100万个天然气用户。
  根据交易条款,杜克将为每股Piedmont股票支付60美元,较该股10月23日收盘价溢价40%。
  此外,杜克能源还将承担Piedmont大约18亿美元的债务。在获得监管机构和Piedmont股东批准后,此项交易预计将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
 
  ▲沃尔玛计划进行户外无人机试验
 
  沃尔玛连锁公司(Wal-Mart Stores Inc.) 10月26日致信美国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简称FAA),要求批准其使用户外无人机,测试递送包裹、库存管理等一系列功能。沃尔玛在信中说,迄今为止,无人机试验都被严格限定在室内。以收入计,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
  FAA已经在过去一年里批准了超过2,000个商用无人机请求,最近还加快了批准速度。对于沃尔玛而言这是个好消息,因为FAA已经批准了数百家公司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而沃尔玛寻求测试的正是此类。
  信中说,沃尔玛正寻求使用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中国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SZ DJI Technology Co., 简称:DJI大疆创新)所产无人机,包括价值1,260美元的大疆Phantom 3和价值约3,500美元的大疆S900。
  目前,FAA的商用无人机批准需要等到明年新规最终敲定之后。预计新规将为商用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扫清道路。
  亚马逊公司(Amazon)、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无人机送货计划大体上仅限于往返分销中心和客户住址之间。不过,沃尔玛提出了两条不同寻常的无人机送货路线:将商品从店铺送达顾客停在停车场的车辆;在社区送货卡车上配备无人机,将商品送达消费者的家里。
  沃尔玛希望通过无人机测试开发一种更高效的方式,在物流运输途中,从空中监控商品在仓库和运货卡车之间的流动。一家普通的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大约出售12万种商品。
 
  ▲IBM将收购天气预报公司Weather旗下数字资产
 
  IBM10月28日表示,其将收购天气预报公司Weather Company的数字资产,以强化沃森(Watson)云服务和物联网平台。
  IBM未披露该交易的财务细节,该交易不包括天气频道Weather Channel。但有报道称,该交易的金额超过20亿美元。
  按照双方长期的合作协议,Weather Channel将会使用来自IBM的天气预测数据和分析技术。
  该交易凸显IBM对云计算、分析技术等高增长领域的重视。近年来,该公司在逐步放弃诸如收银机、低端服务器和半导体的低利润率业务。
  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Weather Company目前的所有者包括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贝恩资本和康卡斯特旗下的NBC环球公司,后者于2008年以35亿美元的价格共同买下Weather Company。
 
  ▲辉瑞艾尔建两制药巨头拟合并
 
据知情人士10月29日透露,制药巨头辉瑞(Pfizer)和艾尔建(Allergan)考虑合并。
  辉瑞最近向艾尔建提出交易意向,不过目前只是初步阶段、尚未达成任何协议。两家公司磋商的细节尚不得而知。
  艾尔建目前市值1125亿美元,意味着如果交易达成,将成为今年规模最大的并购案。目前艾尔建与辉瑞市值加起来达到3320亿美元。
  不过两家公司合并存在一些重大障碍。第一大障碍就是价格。辉瑞首席执行官Ian Read10月27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他已经注意到其他制药公司股价在下跌,但他同时表示:“我不确定股价的调整已经让投资者和这些公司的管理层相信它们已经适于达成交易。”
  其他障碍包括辉瑞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裁员和关闭部分实施(这是大型并购的应有之义)、艾尔建首席执行官Brent Saunders的安排以及合并之后新公司的管理团队构架,知情人士如是称。
  如果交易达成,辉瑞受专利保护的药物库中将增加防皱的保妥适(Botox)、治疗干眼症的丽眼达(Restasis)以及艾尔建其他畅销的药物。辉瑞一直在试图提升其品牌药物的种类,最近以160亿美元收购了Hospira。
 
  ▲Walgreens与Rite Aid合并将试探美政府对行业整合的态度
 
据悉,拥有8,200家门店的美国第一大药店连锁公司Walgreens Boots Alliance Inc.(WBA)将成为又一家测试美国反垄断机构对药店业进一步整合态度的公司;在这个规模为2,160亿美元的行业中,变得更大并未能遏制住处方药利润的下滑势头。
Walgreens Boots首席执行长及第一大股东佩西纳(Stefano Pessina) 10月28日表示,Walgreens正计划以94亿美元收购第三大连锁公司Rite Aid Corp.及其4,600家门店。
  两家公司合并后的药店数量将达到沃尔玛(Wal-Mart Stores Inc.)的近三倍,门店数量较其竞争对手CVS Health Corp.高出60%还多。在宾夕法尼亚州、纽约以及密歇根等14个州,拟议合并后公司的门店数量将是Walgreens现有门店数量的两倍多。
  但佩西纳辩称,药店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因为病人可以从沃尔玛等超级中心、超市以及独立药房或者通过邮寄的方式拿到其处方药。
  这位意大利亿万富翁认为这个行业是美国医疗保健业最分散的行业。他说,在这个市场中的参与者如此之多,Walgreens与Rite Aid的合并并不足以改变游戏规则。
  联邦贸易委员会(简称FTC)不仅将关注门店重合的问题,还将考虑规模增大是否会让合并后的公司在与药品福利管理机构磋商时获得太大的影响力。
  虽然Walgreens已对反垄断问题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但佩西纳表示,监管机构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他没有披露Walgreens愿意剥离多少家药店以推进交易;他预计这笔交易将于2016年年中完成。一些分析师估计,Walgreens可能需要剥离多至400家药店。
 
▲东芝拟向索尼出售图像传感器业务
 
  消息人士10月24日透露,东芝公司正为向索尼出售大分市图像传感器生产厂的部分生产线进行最后的准备。这是东芝改革半导体业务的措施之一。如果交易成立,东芝事实上将从图像传感器市场撤出。为了重振因会计违规而恶化的业绩,东芝将加紧重组难以盈利的业务。图像传感器用于制造智能手机摄像头等产品。
  东芝最快将于近日正式宣布出售大分工厂的生产线,价格可能约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
  东芝考虑出售的是主要生产CMOS图像传感器的生产线。东芝半数以上的图像传感器由大分工厂生产。
  大分工厂开展包括图像传感器在内的系统级大规模集成电路业务,员工近2600人。生产线出售后,预计部分员工将转入索尼或被东芝调往生产NAND闪存的三重县四日市工厂,维持就业。
  索尼的CMOS图像传感器在全球市场占有最大份额。索尼计划通过扩股增资等筹措4200亿日元,强化设备投资以便应对智能手机等的需求增长。收购大分工厂生产线将有助于提高产能。
  东芝的社长室町正志已表示将加速重组效益低下的系统级大规模集成电路、单机半导体、白色家电、电视及电脑业务,计划最快于11月制定计划。
 
  ▲三井物产将斥资收购巴西燃气公司
 
三井物产公司10月26日宣布,将以约6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收购巴西国营石油企业巴石油(Petrobras)旗下的燃气公司。三井物产认为,巴西对燃气的需求有望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增加。三井物产对巴西燃气供应市场出资对象的占有率将由此升至50%左右,大约相当于目前的两倍。
  三井物产将通过当地子公司三井燃气取得巴石油全额出资的旗下燃气公司49%的股份。10月23日已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三井物产在巴西的燃气供应网现已遍及三井燃气旗下的当地8家公司,巴石油燃气公司旗下11家企业也将加入其中。这19家公司在巴西的日均燃气供应量将约达3000万立方米。
 
  ▲东芝拟就会计违规问题向前管理层提起赔偿诉讼
 
据悉,发生会计违规问题的东芝公司10月25日称,考虑向包括前社长田中久雄等前后3任社长在内的前管理层提起损害赔偿诉讼。一直在查证董事等高管责任的调查委员会计划于11月上旬得出结论,公司将在此基础上做出最终判断。
  东芝9月设立了由前札幌高等法院长官大内捷司等3名外部律师组成的“董事责任调查委员会”,对2008年以后的董事和执行董事进行了询问调查等。报告很有可能得出以下结论:因会计违规问题引咎辞职的前后3任社长田中、西田厚聪和佐佐木泽夫等前管理层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任社长室町正志被认为并未参与会计违规问题,因而可能不会成为索赔对象。以明知存在会计问题而没有进行纠正导致公司信誉受损为由,东芝公司个人股东于9月8日要求公司向共计28名现职及前董事提起总额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30万元)的损害赔偿诉讼。
  东芝公司因会计违规问题业绩大幅恶化,在追究责任的同时,对亏损业务进行改革也成为当务之急。
 
▲普利司通8.35亿美元收购Pep Boys
 
日本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公司10月26日宣布,将以8.3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汽车配件零售商Pep Boys - Manny, Moe & Jack(PBY)。
  根据协议,普利司通将为每股Pep Boys股票支付15美元,较该股上周五收盘价12.15美元溢价23%。
  此项交易预计将于明年初完成。
 
管理视点
 
《经济学人》:重新定义公司
 
据悉,10月29日出版的《经济学人》杂志刊登封面文章称,各行各业的颠覆者都在重塑公司经营方式,虽不太明显但却同样重要的是,它们也正在重新定义公司本身。
  由于Uber虎口夺食,伦敦出租车司机的脸色比以往更加难看。与此同时全球酒店与Airbnb、硬件制造商与云计算争得不可开交。各行各业的颠覆者都在重塑公司经营方式,虽不太明显但却同样重要的是,它们也正在重新定义公司本身。
  对众多管理者来说,公司的一生仍然包括与大量不知名股东打交道,这些股东绝大多数由在股市买卖股票的基金经理所代表。相形之下颠覆公司的所有权和责任密不可分。创始人、员和工出资者直接控制公司。虽然这种创新还刚刚起步,但如果得以扩大可改变企业运作方式。
  上市不好
  这种颠覆模式的吸引力部分在于人们对上市公司越来越不满。出类拔萃的上市公司的确是令人瞩目的组织,它们取得季度业绩和长期投资的平衡,前者使它们保持敏锐,后者使它们不断发展。它们培育出源源不断的优秀管理者和创新产品。它们能调动人才和资本。
  然而经过一个世纪的绝对统治后,上市公司渐显疲态。一个原因是管理者往往首先考虑自身利益。通过激励公司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样思考,上世纪80年代的股东价值革命本来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但实际却事与愿违。拥有股票期权的管理者行事反而像雇来的枪手,操纵股价提高自己的收入。
  大型金融机构(持股月占美国股市市值的70%)崛起进一步削弱了公司股东与公司本身之间的联系。基金经理不得不应付从监管者到自身员工的不断增长的中间群体,其中每一环节都需要满足和榨取利益。基金经理经常无法监督单个公司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后,上市已变成沉重的负担。自2001-02年安然丑闻和2007-08年金融危机以来,监管规定成倍增加。尽管市场有时也着眼长远,但很多管理者仍然觉得他们的工作有赖于每季度实现良好的短期业绩。
  利益冲突、短期行为和监管都造成成本增加。在上市公司艰难地从经营中挤出利润之时这就成了一个问题。过去30年来,标普500指数美国大成分股公司利润年均增长8%;如今预计将连续第二个季度下跌,跌幅约5%。自1996年以来,美国股市上市公司数量已减少一半,原因部分在于合并,但很多优秀管理者宁愿让公司保持私有化也是原因。
  其他类型的公司组织形态崛起并非偶然。家族公司焕发新生机。企业界人士正在试行既能利用公开市场,又能牢牢掌控公司的“混合”形态。像3G资本公司乔治-雷曼这样敏锐的投资者专门收购上市公司,然后像私人公司那样经营,人员精干、放眼长远。
  野蛮生长
  对上市公司来说,最有意思的选择是吸收具有高度潜力创业公司的新鲜血液,而且它们最好有着如独角兽、瞪羚这类奇怪的名字。在一个世纪前曾经诞生福特、卡夫、亨氏等商业帝国的城市里,咖啡和梦想推动的数千名年轻人在临时办公空间创建新公司。他们的公司正在开拓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核心差别在于所有权:虽然无人清楚上市公司属于谁,创业公司却竭力规定谁拥有什么。在创业公司发展初期,创始人和首批员工拥有大部分股权,然后他们以股权或绩效奖励激励其他员工。过去创业公司一直是这样,但如今权利和责任在律师起草协议中界定得一清二楚。这使得利益一致化,并营造了辛勤工作、团结一致的公司文化。因为公司为私人拥有而非上市公司,他们可以用绩效指标(如生产了多少产品)而非复杂的会计准则来衡量自己做得如何。
  新公司还利用无需扩大自身规模即可走向全球的新技术。创业公司过去常常面临艰难选择,不知何时投资土地、电脑系统之类的大型笨重资产。现在它们可以按需按时购买服务,从而迅速扩张。它们能够几百美元就在线注册公司,通过Kickstarter之类的众筹网站筹集资金,从Upwork聘请程序员,从亚马逊(626.55, 9.45, 1.53%)租用计算处理能力,在阿里巴巴(82.22, -0.13, -0.16%)找制造商,在Square安排支付系统,然后立即着手征服世界。2010年美国最畅销电视机品牌Vizio只有200名员工。尽管只有不到60名员工和2000万美元营收,WhatsApp却让Facebook(104.88, 0.68, 0.65%)以190亿美元收购自己。
  对这种一场革命正在酝酿的观点有三大反对意见。首先是这种现象仅限于硅谷一隅。但颠覆经济正在成为主流。从眼镜(Warby Parker)到金融(Symphony),创业公司遍地开花。今年夏天Airbnb为近1700万客人提供了住宿,Uber每天接送数百万人。为创业公司提供办公场所的美国公司WeWork在17个城市有56家分支机构,拥有员工总数达3万名的8000家公司会员。
  第二是最后的赢家仍是上市公司,因为绝大多数创业公司最终希望上市或者卖给上市公司。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选择维持私有,并且发现比以前更容易筹集资金而无需依靠公开市场。当今在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在成立11年后才通过公开市场筹集资金,而在1999年只有4年。即便当它们成功上市,科技企业家还通过A类股票保持其控制权。
  第三个反对意见是这些新公司的所有权与经济体的其他部分隔绝。上市公司让普通人也能在资本主义分一杯羹,而创业公司由一小群风投家主导。这是事实,但普通人可以通过种子投资(SeedInvest)这类平台直接投资创业公司,或通过T. Rowe Price之类在创业公司初期就入股的主流共同基金间接投资。
  今天的创业公司不会通吃。上市公司有其固有的地位,尤其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一些目前最知名的公司在内,很多创业公司不可避免地会失败。但它们创建公司的方式会遗留下来,为资本家的“工具箱”添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工具。Airbnb、优步以及其他公司更适应虚拟的网络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它们正在开创一种能更好地将梦想转变为实体公司的新型公司体制。
 
吃掉企业利润的12大“隐形杀手”
 
有关专家日前提出了吃掉企业利润的12大“隐形杀手”:
1、会议成本
  如果说时间的一切都是一个过程,那么时间一定是最珍贵的东西。企业的经营无非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
  会议是企业解决问题和发布指令的集体活动,但是也是一个高成本的经营活动。因为这个活动往往是很多领导者参与的集体活动。每过一分钟,意味着与会人员总数的分钟数,而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未掌握开会的技巧,都存在“会前无准备,会中无主题,会后无执行,与会无必要,时间无控制,发言无边际”的六无现象。
  当每个月发放薪水和总结收入时,财务报表的数字总是成为经营者奇效的“失眠药”,殊不知这颗“药”的很大一部分成分就是会议。
2、采购成本
  采购在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方式,但是这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成本部分。我们常常只会将此成本关注在采购的价格和数量上,而难以看到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
  曾经有一家企业,在做一个新项目时,项目组每天的运营成本为8万元,可是其在产品上市前夕,采购部门为了采购10万余元的包装,竟然耗费了一周时间,理由是要找价格低廉的供应商以节约采购成本。整个营销团队因此多等待一周时间无法和客户签约。
  而这种现象其实在很多企业里均存在。一味的追求降低采购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同时并存的“隐形成本”。当然,降低采购直接成本与本文并无冲突,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企业的采购部门,要站在整体经营的角度综合权衡的各项指标,才能真正控制采购的成本支出。
  3、沟通成本
  在当今经济动荡不安的环境里,企业的经营节奏也日益变快,可万事都有一定的限度,快节奏的运营,给企业也带来了众多的麻烦。沟通,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很多企业在做众多的制度培训,精神层面的培训,可是大多没有“沟通能力”培训。
  在大多数企业,你会发现,在同事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会出现严重失真的现象,或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或百人百解……这种现象,说小了,让很多工序成为无效工序,或失去很多重要机会。说大了,有可能因此给企业带来隐患。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沟通不良而导致的成本增长。
  4、加班成本
  很多老板总认为,员工在下班后“废寝忘食”地“加班”是一种敬业现象。殊不知,这可能隐含着很高的成本。理由有三:
  第一,加班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工作任务太重,而是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着低效率。如果客观工作任务确实很重,那么企业应该及时补充新的人员和岗位才是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加班耗费更多的员工精力和体力,严重透支员工的健康,长期下去,会让一些重要员工不能长期发挥其效能,并且有为公司带来负担的隐患,比如有的机械操作员工因为长时间加班而导致精神失常,造成事故,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第三,加班员工并不一定“务正业”,有些员工在下班之余,名为加班,利用公司的资源,从事其个人事情,同时还领取公司的加班费,很多企业的重要损失、数据丢失等都发生在下班时间,而加班成为企业“藏污纳垢”的死角。
  5、人才流动成本
  有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是很欠缺的,他们认为人才是无限的,成为“铁打的营盘”,员工自然也就成为了那“流水的兵”了。
  不能不说,一个员工的离开对公司都是一笔成本,因为公司要承担对这个员工的培训费等前期投入,还要承担新招聘该岗位员工的前期成本,还要承担新员工是否适合岗位的风险,而老员工的离职也会因为职业素养的关系,可能会流失重要的内部资料或信息,而其离职后,很可能会进入自己的竞争对手的企业。
  所以,员工特别是老员工的流失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高出其收入几倍的支出。很多小企业在经营多年后,你发现他们一直是那么小的团队,而除了老板之外,没有一个员工是从企业成立当初留下来的。我想这可能就是其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吧。
  6、岗位错位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句名言“将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可惜,真能做到这点的企业的真的不多。
  曾经在一家人才市场招聘,听到其员工之间的谈话,说每次招聘会都要他们全体职员去搬桌子和椅子,因为是租借的体育馆作为招聘场地。上到职业经理人,下到普通职员,都成为了“搬运工”,我不禁叹息,这家企业从事的是人才招聘与管理,怎么会花那么高工资请来并不专业的搬运工。
  其实这体现了老板们一个非常清晰的心理,他们认为这些员工招聘回来就是要用的,只要自己有人手能做的,就不用再花更多的钱去做。但是我们发现他们因此付出的代价很高。该企业的员工一直抱怨不停,因为相当多的都是女职员,根本没有力气搬运桌椅,那些高官们也从来没有经受过这等“礼遇”,有些纷纷离职。
  我们也从此不在该招聘会招聘,因为我不相信这样的团队能给我提供很好的服务。
  7、流程成本
  企业的乱,有太多都是因为流程,这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通病,凡是发展缓慢的企业,其流程一定是混乱或不合理。他们为此承担着很高的成本,然而一直却视而不见。
  流程,是企业运营的产业链,如同流水线一样,没有科学合理的流程,也就失去对各项工作系统性的控制,很多工作半途而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返工,无奇不有。但不得不承认,这会成为裹住企业前进双脚的乱麻。
  8、停滞资源成本
  停滞的资源在企业里可以说是最广泛的“隐形成本”,例如闲置的设备,积压的库存,低利用率的岗位职业,闲置的资金、搁置的业务等。他们虽然不一定会继续消耗企业的投入,但是他们却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企业会为此承担着利息等隐形成本。
  所以说,一个企业里,停滞资源的多少,体现着企业资源利用率的高低。
  9、企业文化成本
  有人说企业文化如同一个企业的魂,会在其每一个成员的精神面貌中得以体现。这种文化在企业成立的初期阶段就开始建立,他受企业的创始人的文化、习惯、技能、职业、好恶等影响,因此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但是说企业文化会成为成本,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事实如此。我们会发现一些企业的员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极其低下,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只要进入,不久要么离开,要么也会变成那样,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环境”问题。而这个“环境”正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如同企业的生命,会伴随企业的一生,只能调整,不可重造。
  10、信用成本
  这是一个牵扯到远期回报的成本,诚信经营如同诚信做人。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习惯拖欠供应商货款,习惯拖欠员工薪资,习惯克扣他人,习惯拖欠银行贷款等等,认为这样可以减轻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会成为企业经营的严重隐形成本:
  ◆ 首先,供应商一定会将时间成本算在其报价中,这类企业无法采购到最低价格的原料或服务。
  ◆ 其次,员工薪资拖欠,违背劳动法规,有被惩罚的危险。
  ◆ 而拖欠银行贷款,克扣他人,会给其信用度大打折扣,在企业某一天遇到困难时,会四面楚歌的。无疑,企业为此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其实其并没有因此获得任何益处。
  11、风险成本
  将企业推向快车道是每个企业家的梦想。但是风险系数也因此而同步增加。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他们虽然发展迅猛,收入丰厚,但是一旦出现危机,将是灾难性的。
  多个案例证明,企业的风险很多都是因为预料不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在风险发生前,都早以埋下隐患。而很多大型企业或者知名企业因为一次风险而消亡。可见,风险是举足轻重的隐形成本。而这种现象并非显而易见,实在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企业家成本
  “企业家成本”指的是企业的老板本身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有一句话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家如同一支军队的首领,其本身是企业支付成本最高的员工。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把自己变成了企业的“皇帝”,一切自己说了算,全体员工变成了执行的机器。但是,企业家个人因素的缺陷,将会为企业增加沉重的成本负担。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小型企业,但在大型企业里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成本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甚至是每一个职员。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我们常常强调,在你的范围,你就是领导,你有权决策。
  而很多领导者一直以自己为中心,这将大大降低了团队的作战能力,增加了高额的隐形成本。记得曾经对一个抱怨公司缺乏人才的老板说过一句话:“你们公司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和善用人才的智慧”。
  结语
  由上可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常常要背负着很多负担,而隐形成本正是其中最重的一担。发现并有效降低以上隐形成本,也许是企业进步的有力举措,这也是很多企业真正的弊病所在。
 
信息化建设
 
商务部促生活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商务部10月27日发布《关于加快居民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工作目标,通过加快推进居民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生活服务企业,并从中成长出引领未来居民生活服务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新的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培养一支引领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从业人员队伍,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性、便利化的生活服务需求。
  《意见》指出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二是坚持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三是坚持政策落实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四是坚持消费者体验与企业转型相结合。
  《意见》明确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模式创新,鼓励居民生活服务企业创新商业模式,采用团购式、体验式、上门式、配送式等线上到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整合各类公用设施和社会资源,统筹建设和改造餐饮、住宿、家政、洗染、维修、美发美容等居民生活服务网点,完善一站式便民综合服务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用好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居民生活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依托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积极推进智能化养老服务消费。还要破除体制障碍,规范市场秩序,健全信用体系,开展典型示范。
 
工信部五举措推动智能制造
 
据悉,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促进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于10月2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消费品工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会议明确在消费品工业领域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要着力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牢牢把握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进制造过程和重点产品智能化,培育发展新型生产方式。
二是要按照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整体工作部署,因地因行业制宜,结合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突出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发展任务。
三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采用政产学研用合作方式,开展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研究制订,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四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组织学习推广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模式,形成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
五是要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坚持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瞄准智能制造核心环节和共性关键技术,协同突破。
 
中国互联网企业缘何纷纷“休战结盟”?
  
中国互联网企业缘何纷纷“休战结盟”?英国《金融时报》10月29日刊发报道指出,两年前,红杉中国(Sequoia China)掌舵人沈南鹏(Neil Shen)曾尝试撮合他投资的两家互联网企业美团(Meituan.com)与大众点评(Dianping Holdings)联姻。那时,两家公司都在烧钱,投入大笔资金在部分重叠的业务上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那一次,沈南鹏没有成功。
  但在10月8日,美团和大众点评同意合并,它们之间的战争被叫停了。除了其他业务,美团和大众点评都在提供送餐和餐饮折扣服务。
  这笔价值高达200亿美元的交易,只是中国竞争对手之间一系列合并案(经常涉及投资人的强力干预)中的最新一笔。这些企业已意识到,结盟会带来更大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一加一将等于三或四,”沈南鹏说。
  “整合是实现回报最大化的最佳途径,”为美团和大众点评都提供咨询的华兴资本(Chinese Renaissance)的掌舵人包凡补充说。“一切都是资本供应的函数。”华兴资本是一家位于北京的咨询机构和精品投行。
  今年将成为互联网企业合并的标志性年份。Mergermarket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中国发生了267起科技企业合并案,交易额达320亿美元,而2014年全年合并案为338起,交易额为260亿美元。
  随着流入互联网企业的资金放慢,貌似不受地心引力作用的估值已停止上升,投资人开始对被投资企业施加更严格的约束,尽管这遇到了一些企业创始人的反对。
  知情人士表示,近几个月,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和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等投资机构已大幅减少了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投入,并向被投资企业发出警告:如果它们过于贪婪,那么它们未来将不能以较高估值获得融资。
  行业整合趋势,以及许多企业创始人对该趋势的抵制,都表明中国的环境跟美国没有相似之处,尽管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今开始在估值上挑战美国同行,在规模上超过后者。
  包凡说,在美国,初创企业“通常靠着原创的商业模式起步,胜者倾向于较早涌现”。他说,在多数初创企业通常拷贝海外模板的中国,“参与者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走向整合”。
  但这意味着创始人的虚荣心可能发作,谈判可能走上“往心里去”的歧路。有时怨恨成为太大的妨碍,以致投资者要求难搞的创业者签署非贬低(non-disparagement)协议。
  作为在线旅游业务的两大对手,携程(Ctrip)和去哪儿(Qunar)10月26日终于同意合并,合并后估值达150亿美元。
  但如今,外部融资放慢或许会改变局面。分析师普遍预计,在线旅游企业和租车公司或者彼此合并,或者跟相关行业公司合并。可能合并的企业包括,百度(Baidu)等搜索引擎企业,或者滴滴快的(Didi Kuaidi)等出租车叫车企业。目标将是保存现金,过渡到不同的、附加值更大的商业模式。
  此外,中国的商业模式经常变化很快,可能导致联盟关系洗牌。在世界其他地区可能被看作利益冲突的事情,在中国大陆经常发生。
  互联网集团阿里巴巴(Alibaba)既是美团(主要是一家团购网站)的第三大股东,如今也是美团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但是,当阿里巴巴入股美团时,两者并未处于直接竞争之中。未来,两者之间或许会发生更激烈的竞争。美团计划从销售电影票拓展到影片发行。此举可能导致美团在未来与阿里影业(Ali Pictures)发生冲突。
  类似地,沈南鹏投资唯品会(Vipshop)时,唯品会并未与京东(JD.com)竞争。京东也是红杉中国的投资对象。但如今,唯品会和京东发生了激烈竞争。
  “在中国,企业之间没有边界,”沈南鹏说。“每家企业都会涉足其他人的领域。”
 
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网络安全法案
 
  美国参议院10月28日通过一项网络安全法案,以鼓励企业分享更多关于计算机攻击的信息。在此之前,为解决高科技公司和相关行业组织在隐私问题方面的反对意见,美国国会议员对该法案做了一些调整。
  参议院以74票赞同、21票反对的最终表决结果批准了这项名为《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法》(Cybersecurity Information Sharing Act)的法律。
  预计议员们将在未来几周内举行会议,解决这项议案与之前由众议院通过并合并的两项类似议案之间的差异。不过,预计这些差异并会不成为重大障碍,参议院的表决结果实际上已经能够确保这项拖延已久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时间可能是在今年年底前。
  在过去几年内,由于计算机攻击导致数百万美国人的个人信息遭泄露,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的议员们一直希望能够让新的网络安全法案正式成为法律。但据两党的议员称,议员们遭遇了一系列争议,国会很有可能会通过的这项法案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企业信息员园地
 
新常态下的森威精锻创新管理
 
  最近,盐城市企业联合会协同盐城市经信委、大丰区经信委评审组一行对2015年省级管理创新示范备选企业之一的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评价了森威精锻管理创新案例报告,并专访了总经理戴敬民。
  走进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敬民开门见山地向评审组介绍了公司概况。
  他说,“森威精锻成立于2006年5月,是由万向集团与江苏森威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专业生产汽车和工程机械精密锻件及零部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88亿元,总资产约5.5亿元,2006年通过ISO/TS16949、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011年通过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A级供应商。公司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 ,现有职工519人。主营业务为汽车和工程机械精密冷、温锻件生产与销售。现年产各类精密锻件5万吨,具有精密锻件自主研发能力。目前,主要的客户有: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大连)有限公司、一汽大众公司,神龙汽车公司,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NEXTEER公司、丹麦丹佛斯、博世、麦格纳、博格华纳等一流制造商。主要产品有:汽车等速万向节系列精锻件、汽车变速箱轴类冷锻件、汽车变速箱齿轮类冷精锻件、工程机械精密锻件等等”。
  现场评价期间,盐城市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宋寿珍现场提问并采访了总经理戴敬民。
  宋会:森威精锻作为江苏省管理创新示范备选企业,你们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管理创新的?
  戴总:森威精锻管理创新的实施背景是在“中国制造2025”的整体战略背景下,围绕“成长为拥有核心竞争能力和核心价值的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坚持技术优化创新,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拓高端客户群,提升客户层次,扩大消费需求市场;力争管理精益求精,走管理精细化路线。
  宋会:森威精锻在推进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戴总: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斥巨资引进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两条日本栗本五工位2000吨自动化生产线、一条瑞士HATEBUR高速镦锻机以及瑞士MIKRON五轴高速铣床。二是坚持技术优化创新。在引进日本冷挤压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创新,大力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推进公司装备和产品的转型升级。通过近30年的自主研发,先后开发各类汽车、工程机械精密锻件200多个;应用ABB机器人成组连线技术,不断对存量锻造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预留智能化、数字化接口,为后续全面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奠定基础;对日本栗本(KURIMOTO)五工位2000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一个流”改造;在奥迪产品生产线上,采用行架式机器人自动组合机床和在线自动检测布局,与国际先进制造模式同步接轨;管理软件同步升级,推进ERP系统完善和PDM/MES系统的实施;创新突破轴类产品多工位连续自动化成形技术、热-冷及温-冷联合成形技术,创新完成全新产品2个(五档从动齿、DL382长柄法兰轴),开发50个新产品,完成26个新品的样件,其中8个新品完成小批,4个完成批量;完成2个高新技术产品申报:空心轴杆类零件和装配式凸轮精锻毛坯;全年完成6项专利草稿,其中2个发明专利,同时6个专利获得授理通知书,17个专利获得授权证书;完成复合挤压攻关项目中一个BG内花键轴的量产和一个6771内花键轴的试制;VL星形套的径向锻造未开展,目前采用复合压机试制的是模具寿命较低的难以锻造的295星形套,完成两轮试制。同时,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研发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共同建立了产学研平台,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项,拥有1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获得专利授权38项。三是积极开拓高端客户群。新增项目:奥迪DL382双离合变速箱法兰轴45万台份;加拿大麦格纳公司的奥迪Q3法兰轴35万件;墨西哥尼桑法兰轴32万台份;南、北大众公司EA211发动机凸轮块,1400万件;本田(广州)钟形壳80万件;神龙汽车公司MB6变速箱100万台份;格特拉克7DCT变速箱轴105万台份。四是逐步导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管理与革新智慧,定期开展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质量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成本合理化、作业合理化、安全生产、能源效率提高等改善活动;实施一对一督导制度,安排资深员工担任新员工的督导师,指导其在特定时期内融入公司文化,适应岗位要求,提升工作技能这;实行人才引进机制。大专及以上占比员工总数的46.72%,远远高于高新技术企业30%的标准;自主开发了办公协调平台等专项信息化软件,应用于企业各类管理。
  宋会:以上内容揭示了应用精细化管理推进技术创新的深刻内涵,实施后的主要成效如何?今年的目标是什么?
  戴总:森威精锻应用精细化管理推进技术创新,打造冷精锻核心竞争能力,奠定了冷精锻国际领先地位,取得显著成绩:2006—2014年近13年内销售收入增长10.44倍、利润8.26倍、税收36.98倍、人均收入4.2倍、总资产4.18倍。截至2014年底,森威精锻累计上缴税金16831万元。其中:2014年上缴税金5327万元,培植机械加工类供应商21个,创造税收18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80个;实现销售收入51636万元,资金回笼59180.45万元;新增高端客户4个,销售收入553.8万元。今年的目是:实现营收8亿元、利税1.5亿元,其中税收70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销售125万元),人均创利15万元,人均薪酬福利7.94万元。近年来,我们应用精细化管理推进技术创新,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荣获大丰市“2013年度企业突出贡献奖”;奥迪Q3 356法兰轴产品获得中国锻压协会“优质锻件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省政府政策资金奖励50万元;机器人自动化项目获得政府支持60万元;参与国家标准制定JB/T 11901-2014:冷锻模技术条件。
  戴总经理最后表示,“我们集团的口号是,‘奋斗10年,添个0’。2009年,集团达到了日创利润1000万,奖励一名最突出员工1000万。2019年我们的目标是达到日创利润一个亿,到时候我们会奖励最突出员工奖金一个亿。”企业盈利的同时一定要给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当前,该公司的普通员工的平均年收入可以达到5.2万元。
  最后,宋会长对江苏森威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推进技术优化创新作了高度评价,他说:森威推进技术优化创新不仅仅是生产线上柔性的制造技术,而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从采购、物流、工程、制造、质量到销售、服务的一个大概念的精细化理念,多年来,它已经成为江苏森威的核心价值观,并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