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2月9日专电(记者赵倩)春节来临,我们又要和许久未见的家人团聚。对于很多“手机控”来说,这个春节,不妨放下手机,让微博、游戏“歇一会”,多听听父母的唠叨,别让繁忙的手机“冷落”了亲情。
聊天、看书、刷微博、炒股……手机的丰富功能在为我们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让很多人产生了手机“依赖症”:吃饭时不动筷子先“微”一张,手机一会不响觉得心慌……去年的“摔碗爷爷”便是手机“吞噬”亲情的典型教材。
团聚绝不仅仅意味着是“见面”,父母喜欢我们围前绕后的感觉。倘若我们回忆一下便可记起,只要回到家中,父母无论多忙,都会放下手中的活,为我们准备丰盛的饭菜,不停地问这问那,总想多挤些时间陪我们。而如今,智能化的生活貌似让我们和亲友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实际上也让交流变得虚拟起来,总以为一条短信或是一个电话就已经代表祝福,连静心坐下来和父母拉家常都是奢侈。
试想一下,一年未见的父母,如果在吃饭时看到你总是低头发短信,会不会因为你的“繁忙”而感到不安?想问问你最近生活工作是否如意却看你不停刷微博时,会不会觉得他们“打扰”了你的生活?父母的爱或许传统,但却来得真实,我们为何不能在家安心地陪着父母看一场晚会,守守岁,把假期时间完整的交给父母。
经常有网友会算“还能陪父母多久”这样的问题,与其这样,不如我们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秒。如若拿起手机,最好也是给父母多拍几张照片,留作日后在他乡思念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