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数字化 > >> 中国制造享信息化甜头 净利率高于行业平均...

中国制造享信息化甜头 净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第一财经日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5-09-09 09:22:31
  当普通人对于“信息化”这一专业术语尚显陌生之时,一些先知先觉的中国制造企业已经在品尝“信息化”带来的甜头。
  在达沃斯论坛开幕的前一天(9月8日),德勤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了工业4.0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
  德勤中国战略与运营合伙人张天兵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企业管理执行能力上都领先的中国制造企业,其净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2%。“但仍有一些中小企业‘后知后觉’,仅仅在劳动力成本压缩上做文章,在信息化面前持保守态度,未来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信息化程度仍低
  德勤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针对中国逾200家不同规模与行业的制造业企业开展调研,共收到133份有效问卷。46%的受访企业承认,信息化仅达到单项业务覆盖,而6%的受访企业尚未开展信息化发展。
  受访企业认为,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生产流程中全面使用软件;同时,企业信息系统及基础设施也成为制约因素、数据的系统采集及分析较难进行,其他依次是企业战略及执行力、创新与管控的平衡、公司文化。
  张天兵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制造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生产经验和软件进行深度结合,所以时常会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另外,中国不少制造企业信息系统及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很难对采购、生产、营销等整个产业链进行完整的数据采集,而这恰恰是数据分析的根基。
  造成上述情况发生的一个重要“罪魁”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以及利用消费者、库存、生产、运输和其他信息时,却遭遇着产业链智能化水平不协调的挑战。
  “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工业数据以及工控系统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缺少统一的信息技术实施标准。”德勤方面在报告中指出。
  为此,工信部正在着手优化管理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完善实施和评估标准;德勤方面自称也正在协助工信部制定《两化融合管理系统贯标》。
  深度挖掘客户需求
  在工业4.0报告发布会上,媒体记者聚焦的问题始终围绕着信息化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意义和作用。
  张天兵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举例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2015年将达到431亿元,吸引很多企业巨头涉足,有些中小企业却“另辟蹊径”,通过信息化精准挖掘客户需求,进行“模块化”创新,按需设计、个性生产,开创了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模式,从而很好地与大企业共生共存。
  以往,中国制造企业只是向消费者出售单一产品,现在却将信息化“嵌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为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产品+服务的模式,创造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报告显示,在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企业管理执行能力上都领先的企业,收入创造效率即收入增长率和净利率分别高于行业平均46%和12%。
  张天兵也坦言,中国制造企业正在摆脱单纯依靠产品销售为主的束缚,开始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但服务仍以基于产品的延伸服务为主,而基于客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或将优势服务功能独立运作的企业却是少数。“信息化程度最终要让服务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甚至成为独立业务或企业的核心,制造部门则可能成为成本中心。”他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 净利甜头中国制造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