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热点关注 > >> 中资企业IPO主攻境外

中资企业IPO主攻境外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国际金融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2-12-06 10:29:11

  尽管11月境内IPO市场几近冰封,但境外市场却成为中资企业上市的主攻领域。根据清科数据库统计,2012年11月共有5家中资企业完成IPO,合计融资约5.92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18亿美元。其中,有4家中资企业分别在香港主板、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实现IPO。但市场人士分析,境内新股发行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境外投资者依然对中概股持谨慎态度。

  11月成功IPO的中资企业当中,两家房地产企业旭辉控股和新城发展控股登陆香港主板,融资规模合计约为4.81亿美元,占11月IPO融资总额的81.2%;一家纺织及服装企业福斯特赴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金额约为2300万美元;互联网企业欢聚时代(YY)成功在纳斯达克完成IPO,融资8200万美元;汽车行业的浙江世宝(002703)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也是11月惟一在境内上市的企业,融资约613.85万美元。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王璇指出,与2012年10月相比,11月的IPO数量和融资额均有所下降,其中IPO数量环比下降16.7%,融资金额环比下降42.2%;与去年同期相比,11月IPO个数同比下降79.2%,融资规模同比下降77.5%,IPO的融资规模不到去年同期的1/4。

  2012年下半年以来,境内企业IPO的数量、融资规模逐月走低。10月10日之后,再未有任何企业上会,10月26日之后,也无新股上网发行。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1月22日,合计808家企业排队等待IPO审核。这与近期沉寂的IPO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境内新股发行面临巨大的压力。

  境外方面,2012年1月至11月,共计有7家企业在欧洲市场挂牌,高于去年同期,而在美国市场,今年以来仅有两家中资企业完成IPO,在美国市场未完全打开之时,中资企业开始奔赴欧洲市场,积极寻找融资途径;但是全球经济乏力,中概股在境外估值过低,中资企业境外IPO形势仍不容乐观。

  2012年以来,已经有阿里巴巴、分众传媒、7天连锁等多家境外上市企业完成或有计划实施私有化退市。业内人士指出,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在海外水土不服,股票市值长期被低估;另一方面部分公司爆出财务丑闻,中概股遭遇信誉危机;加之一些做空机构的恶意围剿,使不少无辜企业遭受牵连,股票市值无故蒸发。

  王璇认为,对于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企业的私有化退市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机构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企业流通股,协助企业退市,然后再寻求并购或境内IPO的退出,获得利益。只要能抓住机遇,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无论是中概股在境外上市,还是私有化退市,投资机构都可从中获得收益。

相关热词搜索: 中资企业IPO主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