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推动之下的海量资金面前,香港这个规模较小但极为开放的经济体似难有招架之力,汇市和楼市的一并上涨让港府如临大敌。
金管局一周内四度出手港元汇率从9月下旬开始走强。自10月19日以来,港元兑美元频频触及7.75的联系汇率上限,迫使香港金管局一周内四次出手干预汇市。截至10月24日,香港金管局共向市场注入143.61亿港元,香港银行体系结余也将因此增至约1630亿港元。不过,注资后港元汇价仍然强势,上周三,港元汇率仍在7.75附近波动,下午5时更是一度破了联系汇率上限。
10月23日,港元兑美元两年期汇报7.396,是自去年11月初以来的高位;一年期汇报7.7423,也是近一年新高。
香港金管局副局长余伟文预计资金流入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只要港元兑美元持续触及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均会继续按照货币发行局机制操作”。
恒指终结十连涨走势汇市的持续走强令市场看到了港股的投资机遇。事实上,香港恒生指数在6月创下今年新低18056.4后,便开始一路上扬。最近两个月,恒指累计涨幅达11.38%,更于上周五收跌前走出“十连阳”,站稳21000点关口。受益于此,一些重配香港市场的QDII业绩也一路攀升,不少港股概念的QDII基金近3个月的收益已超过10%。
对于港股的后市走势,易方达H股ETF基金经理张胜记认为,香港市场还没有呈现全面复苏的趋势,H股指数的估值处于底部,央企股东增持意愿强烈,欧美资金持续回流香港,短期市场流动性充足,因此一定程度上整体机会大于风险。
热钱推动港股的历史还历历在目。2009年美国推出QE1,大量海外资金涌入香港,当时香港金管局亦曾一周内四度入市干预,港股借此持续升了七八个月,涨幅超过60%。
加税打击楼市投机近四年来,香港房价几乎上涨了一倍,目前已达到纪录高位。如果说股市和汇市的上涨对多数香港人还算利好消息的话,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则绝对是港府和民众都不能容忍的。继试行“港人港地”政策后,港府10月26日再推出“买家印花税”限制外地人炒楼,并强化额外印花税,非香港永久居民购置半年内曾交易过的不动产的税负从之前的15%陡增至35%。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对此表示,在流动资金过剩、利率超低的支持下,香港住宅价格在今年前9个月上升约两成,与经济逐步放缓的情况背道而驰,而近日资金再度流入香港,楼市的亢奋程度进一步加剧,因此需要推出新的措施。
这一政策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据港媒报道,新界一处新楼盘于措施出台当晚提前通宵开盘,共售出约50个单位,全部为香港买家。二手楼市交投则比前一周大跌50%至70%。有代理称,大型居民小区海怡半岛本月27日原本有10组消费者预约看楼,最终有近80%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