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笔现金额极大的交易,且溢价本就高达60%以上,同时,相较于马来西亚市场,中国与加拿大的合作更为密切,且市场也更大
10月22日,报道称,加拿大驳回了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下称“马石油”)以约51.8亿加元(52.1亿美元)收购天然气生产商Progress Energy Resources Corp.的方案。这也是加拿大近年来为数不多否决外资并购的案例之一。
然而,“兔死狐悲”——外媒更担心,上述马石油被否决的收购案将很可能会影响到今年7月中国海洋原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对另一家加拿大油气生产商Nexen Inc.(尼克森能源)公司的交易。据了解,这项收购政府层面的审批将于11月11日作出初步结果。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持认为,马石油的否决案仅是“个案”,不能将此与中海油的收购相比较,“尤其是从全局看,相比于马来西亚市场,中国市场对加拿大来说明显更具有吸引力”。
马石油审批遇挫
公开资料显示,马石油为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的Progress Energy公司标价高达55亿美元,溢价更是达到了77%,在公司的设置方面,也尽可能考虑到了加拿大方面的利益。因此,在股东审批环节,马石油顺利获得了通过。
可在政府审批环节,马石油却“卡壳”了。上周五,加拿大工业部长帕拉迪斯(Christian Paradis)在一份公开声明中称,其已致函马石油,表明他对这一投资案可能对加拿大带来的“净利益”“感到不满意”。
这则公开声明没有给出否决的原因。帕拉迪斯说,“由于保密法的规定,暂时还不能就此事做过多评论。”帕拉迪斯强调,“加拿大政府仍致力于保持一个开放的投资环境。”
从进程上看,马石油仍有时间去改变帕拉迪斯的想法,重新获得对Progress Energy的控制。但截至发稿,马石油始终未对此事进行官方表态。
尼克森案受影响?
据本报了解,阻止马石油的收购是加拿大近年来在资源领域为数不多的否决案之一。2010年,加拿大曾否决了必和必拓对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肥公司的收购案。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昨日评论称,否决马石油的决定使其他收购交易“产生变数”,尤其是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能源的计划。今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斥资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一旦该笔交易最终完成,将成为中海油最大一笔现金收购案。
事实上,对于中海油来说,市场不是没有利空消息。分析人士判断,首先,10月11日,帕拉迪斯曾将中海油的收购延期30天再进行宣判,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信心;其次,加拿大反对派和一些民间声音均坚决反对中海油对尼克森能源的收购,现任的哈珀政府到底会不会屈服于这些压力还未可知。
《华尔街日报》昨日透露,马石油裁决结果让中海油一些顾问“深感震惊”,但又“备受鼓舞”。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驳回马石油让大家对中海油收购案感到担心,但没有谁惊慌失措。因为,为避免与加拿大方面发生争吵,并购团队正在确保他们将为加拿大提供它所需要的一切信息或时间。”资料显示,在交易的附加环节中,中海油曾承诺留用全部的尼克森能源员工,并将中海油的北美业务总部设在卡尔加里,甚至考虑在多伦多证交所二次上市等。
“两者不能画等号。”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一方面,这是一笔现金额极大的交易,且溢价本就高达60%以上;一方面,相较于马来西亚市场,中国与加拿大的合作更为密切,且市场也更大,同时,在近年来能源市场的收购中,中石油、中石化和武钢等企业,也早有成功的案例,比如在油砂领域的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