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专题专栏 > 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 >> 样本企业问卷结果分析

样本企业问卷结果分析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企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5-15 20:15:55

1、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
1.1 企业信息化硬件规模
此处分别统计了企业内部计算机和服务器数量情况: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数量在100台以下的企业占最多31%,其中10台以下的3家,500台以上占27%,服务器5台以下占51%,其中没有服务器的12家。计算机和服务器数量与企业规模大小有一定关系,但总体看来,所有被调查企业均配备一定数量计算机(未填写除外),88%的企业配备了服务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都达到了基本的硬件条件。
1.2 企业信息安全建设水平
问卷设置了本地实时备份、本地定时备份、异地实时备份、异地定时备份、安装了防火墙、安装了企业级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全面安装了单机版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安装了邮件加密系统、建立了虚拟专用网、档案服务器、网络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流量相关的设备有备份、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制定了严格的员工信息安全制度以及其他等十二个选项,反应企业在信息安全建设方面所实施的措施,统计结果如下:

 
可以从图表中看出,企业实施安全建设措施最多前五项分别为:安装防火墙、重视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制定了严格的员工信息安全制度、安装企业级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本地定时备份、建立虚拟专用网,分别为78、71、61、58、53家企业。从此图可以看出,本地的备份与安全防范是企业做得比较好的方面,选择异地备份与邮件加密的企业较少。在企业填写的其他安全措施还包括:安装邮件过滤系统、设置专业化机房、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数据、应用服务器分置以及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机房进出管理办法等信息安全制度体系等。被调查企业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总的比例并不高,不全面,一些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对信息安全比较重视,不仅做到问卷中列出的方面,还给出其他一些安全措施建议,一些规模较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硬件基础和安全防范上做的较少。

1.3 企业信息化规划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立规划和预算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资金支持。因此在此次问卷中专门就这两方面对企业做了调查。

 
有信息化规划的企业中:
 
从上图可以看到,100家企业中,67%的企业有比较明晰的信息化规划,33%的企业还未形成有效的信息化规划。而在有信息规划的企业中,单列规划的占49%,单列预算的只占34%。这说明,企业虽然在硬件和安全管理方面已有一定基础,超过一半的企业也有相应的规划,但大多数并没有把信息化作为一项单独的规划并给予单独预算,更多的企业选择将规划分散到其他的项目中甚至没有成文的规定——我们看到有33%和46%的企业在规划和预算两项问题中选择了不填。这反应出一、多数企业只是把信息化当做其他工作的一部分或者附带条件推出,二、企业至少是填表人对信息化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或者企业并没有对其规划提出一个明确的制度,可能导致即使有信息化规划,也给出预算,但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顺利。
信息化规划情况从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另外我们专门就企业高管层、中层部门主管、普通员工对信息化重视程度的直观评价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平均不到80%的企业明确表达对企业信息化重视(视未填写为不重视),且从高管到员工是递减的。管理层比员工更重视信息化,这与他们对企业和信息化的认识相关,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企业还是重视的,这将是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部动力。
1.4  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实施效果评价
 
信息化管理制度健全,作用明显,执行力度大的企业占55%,制度完整但效果一般的企业占27%,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与没有管理制度的企业占18%。企业信息化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并且需要引导其建立完善制度。
1.5   企业信息化部门职能
 
设置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企业,其主要职能为负责信息化规划、计划于项目的实施管理,分别占61%和63%,负责信息化资金的落实只有11%。
信息化部门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它与企业各个部门都有重要的联系,信息化给企业生产发展提供便捷,业务部门反馈实施效果并提出需求与改进意见。调查就信息化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方式、沟通内容及沟通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沟通方式
 
其中选择定向征求意见的企业有60家,占60%。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与意见是企业主要的沟通方式。
(1)  沟通内容
 
可以看到大多数企业看中沟通内容中的业务需求,其次为客户需求与业务战略,可以看出企业的信息化主要还是以满足企业内部需求为主,为业务发展提供服务和便捷,相对想以信息化满足客户需求的沟通会少一些,在战略制定方面显示出更低的关注度。信息化在企业的业务发展中应用范围还比较窄,对决策性和市场性的问题的影响较小。
(2)沟通结果
 
从沟通结果我们看到,大多数企业还是获得了有效的沟通,其中确定变更计划并及时反馈最多,能达到调整工作计划效果的只有32家。
1.6 企业信息化研发能力
(1)专业人员情况
 
若视未填写的企业没有设置信息化专业人员,则有专门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人员的企业有83家(83%),10人以下企业较多,根据这部分企业的规模和所属行业看出,在信息化专业人员的投入和设置上还较少,难以满足整个企业信息化运作所需的支持力量,从而可能导致运行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信息化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是企业信息化专业人员的主要组成,结合下面研发能力的统计,开发人员相应的所占比例较低。还有一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信息化进程和效率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信息化研发能力
 
图表显示,本身没有专门的研发团队和专业研发人员,信息化研发服务外包的企业最多,占40%,18%的企业自有研发团队,16%企业没有定制开发需求。大部分企业由于其行业性质、科技含量、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问题,不具备自主研发信息化软件的能力,研发的主要方式在外包,由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提供服务。企业自有研发团队虽然更能准确抓住企业需求、执行效率更高,但其门槛太高,运营成本太大,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外包交给专业的开发公司,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更实际更好操作,这也是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的必然趋势。而未填写的企业占到26%的比例,说明对信息化研发方面不少企业还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概念,或者并不明确企业的研发状况,这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规范、上下传达无效率的问题。
1.7 企业科技计划与专利获得情况
100家样本企业,有科技计划的16家,占16%,共211项。近三年获得专利的企业26家,占26%,共获得专利543项,如下图:
 

企业专利多少是同企业技术创新密不可分的,而信息化建设又是推动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的主要手段。从调研结果来看,可看出企业创新不足,进而可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急待加强。

 1.8 企业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焦点
(1)最喜欢的信息化伙伴
在企业实际使用的信息化软件中,用友、IBM、oracle、联想、金蝶排在企业最喜欢信息化伙伴的前五位,分别为40家、26家、22家、19家、17家(8家未填)。

(2)信息化建设中,更看重哪些方面
企业最重视信息化软件的产品售后服务,其次为信息数据安全、价格,最后是品牌。企业的反馈是信息化建设推进的参照,客户的需求是产品研发的初衷,根据企业最关注的焦点为信息软件开发提供了借鉴。
2、企业信息化资源情况
2.1 互联网接入方式:主要是光纤,占总样本的85%;
互联网带宽规模:
接入带宽10兆以下的有33家企业,占33%;带宽10~20兆的
42家企业,占42%;带宽高于20兆的有25家企业,占25%;

 

 

局域网带宽规模:
100兆以下的有30家企业,占30%;100~1000兆的有42家企业,占42%;高于1000兆(含1000兆)的有28家企业,占28%;

 

 

 

 


上述调研表明:无论是在企业外网还是企业内网上,我省企业基本都已经100%实现互联互通;同时,无论是外网还是内网的带宽上已经具有较好的前瞻意义。这从某种程度完全可以说,我省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条件是完善和具备的。
2.2  在用操作系统:
使用Windows的企业有100家,占_100__%
使用Linux的企业有3家,占__3__%
使用UNIX的企业有1家,占__1_%
其他操作系统占__0__%

 

 

 

 

从操作系统的调研数据看,占据主流的还是WINDOWS系统,达到了96%的覆盖率;同时,从操作系统的选择上看,清一色的选择了国外系统,这也说明从操作系统层面看,依然是国外产品占据主流,国内厂商很难应对。
2.3  数据库系统使用情况:
    使用ORACLE的企业有44家,占44%;
    使用SQL SERVER的企业有54家,占54%;
    使用SYBASE的企业有2家,占3%;
其他使用的有0家企业;

从信息化的核心---数据库来看,完全也是国外厂商的天下,尤其是甲骨文和微软两家的产品,占据了98%的市场,国内供应商在这个领域基本全军覆没;同时,换个角度说,ORACALE、SQL这两个数据库的可靠性、实用性是完全足够的。从我们调研的样本看,也从侧面说明了客户基本选择的是大数据库,这为未来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扩展也是完全足够的。

 

 

 

 

2.4  数据中心现状:
    其中“无数据机房”的企业23家,占23%;

其中“有专门的机房”的企业69家,占69%;其中“在运营商IDC机房有托管服务器”的企业1家,占1%;
    其中“租用运营商虚拟主机”的企业7家,占7%;
其中“租用云主机服务”的企业0家,占0%。
有77%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机房或者是托管或者是租用,这说明我们省内企业对信息化的管理及安全意识的程度较高,知道对服务器、重要数据源的专门保护。
2.5 虚拟化技术:
    采用虚拟技术的企业48家,占48%;
2.6  网站维护、设计情况
其中“自建自管”的企业52家,占52%;
其中“自建托管”的企业18家,占18%;
其中“委托代建”的企业30家,占30%;

 

 

 

从网站的维护和设计调查情况看,我省的企业在自我宣传和形象展示上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100%的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企业网站。同时从52%的自建自管来看,说明我省相当一批拥有自己的网络技术工作人员
2.7 企业门户网站功能情况:
具备“企业Web服务系统”的企业有69家,占69%;
具备“企业邮件服务系统”的企业有16家,占16%;
具备“企业网络安全系”的企业有3家,占3%;
具备“企业论坛系统”的企业有12家,占12%;

 

 

 


在现阶段社交网络(即模式)的发达的情况下,我省企业门户网站的社交网络功能极度不符合现阶段商业模式的需求,甚至连普通的邮件系统也只占16%,这样的数据表明,我省企业在外部沟通上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建议在未来可以采用一些免费的企业社交网络平台,比如:金蝶微博等。
3、 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
3.1  制造自动化程度
(1)工业研发的创新程度:
选择“很低”的占16%,选择“低”的占11%,选择“一般”的占42%,选择“高”的占27%,选择“很高”的占4%;
(2)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的改造程度:
选择“很低”的占16%,选择“低”的占1%,选择“一般”的占44%,选择“高”的占34%,选择“很高”的占5%;
(3)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
选择“很低”的占13%,选择“低”的占1%,选择“一般”的占56%,选择“高”的占20%,选择“很高”的占10%;
(4)生产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度:
选择“很低”的占16%,选择“低”的占3%,选择“一般”的占40%,选择“高”的占18%,选择“很高”的占23%;
(5)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
选择“很低”的占15%,选择“低”的占5%,选择“一般”的占43%,选择“高”的占20%,选择“很高”的占17%;
(6)实时监测和调控生产过程的程度:
选择“很低”的占15%,选择“低”的占9%,选择“一般”的占28%,选择“高”的占26%,选择“很高”的占22%;
(7)仓储和运输过程的管理程度:
选择“很低”的占16%,选择“低”的占5%,选择“一般”的占49%,选择“高”的占19%,选择“很高”的占11%;

从制造自动化的信息化程度来看,我省企业相当不错,基本每项指标的高评价都在30%以上,如果加上一般评价,基本都超过了80%,这说明我省企业在企业内部制造设备上的投入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同时在设备的采购上,充分考虑了自动化、信息化的水平。但是在仓储与运输过程的自动化管理程度来看,在未来会成为相当一部分企业考虑的重点。

制造自动化程度评价示意图
3.2  管理自动化程度
企业管理上运用的信息系统使用较多的前六项是财务管理占63%、MRPⅡ 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占32%、HRM 人力资源管理占37%、
  SCM供应链管理38%、OA办公自动化占34%、WMS 仓储管理系统33%。
从管理自动化程度来看,我们认为与发达地区,甚至是中部地区比较起来,仍然还是有一定差距。从数据看,63%的财务管理,这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管理自动化最基础的财务管理而言,在目前阶段来看至少应该达到90%;同时其他如制造、HRM、SCM等管理系统应用也偏低,基本在35%以下,未来这些系统都将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点。
信息化覆盖企业业务领域:覆盖“产品设计管理(产品数据库)”领域的企业有29家,占29%;覆盖“生产管理”领域的企业有51家,占51%;覆盖“财务管理”领域的企业有87家,占87%;覆盖“进销存管理” 领域的企业有55家,占55%;覆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企业有37家,占37%;覆盖“商业智能”领域的企业有6家,占6%;覆盖“电子商务”领域的企业有54家,占54%;覆盖“营销(市场)管理”领域的企业有39家,占39%;覆盖“物流过程管理”领域的企业有28家,占28%;覆盖“客户关系管理”领域的企业有44家,占44%;覆盖“竞争情报管理”领域的企业有11家,占11%;已部分实现领域间信息集成与共享的企业有3家,占3%.
从管理信息化覆盖的领域来看:财务、进销存、生产、电子商务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用基本超过50%,这说明我省企业已基本认识   到信息化对于管理领域所带来的价值。但是从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共享、商业智能这些领域的低数据来看,也说明我省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信息孤岛等信息化建设误区,未来  深入信息化建设和价值体现,将是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3.3  业务流程信息化情况
(1)业务流程信息化情况:
其中“尚未进行主要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有5家,占5%;
其中“初级水平:信息化覆盖了部分主要业务流程”的企业有35家,占35%;

 

 

其中“中级水平:覆盖50%以上主要业务流程”的企业有53家,占53%;
其中“高级水平:全部实现集成化最优控制”的企业有7家,占7%;
从业务流程信息化的覆盖度来看,我省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业务流程的舒畅、效率具有非常高的支撑性,但遗憾的是,我省企业在该项应用也基本处于中、低阶段,只有7%的企业实现了集成化的最优控制,88%的企业只覆盖了其最重要的部分业务流程。
 (2) 信息的完备性和可获取性:
其中“企业完全能通过自己的网站获得”的企业有21家,占21%;
其中“企业完全能通过客户关系网络及人员关系获得”的企业有49家,占49%;
其中“企业能够很容易地获得上下游客户需求信息22家,占22%
企业能够很容易获得与物流有关的各种信息”的企业有9家,占9%。

 

 

 

 

在信息的完备性和采集性来看,我省企业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企业基本上都能够轻易的从相关信息系统获取相应数据,这实际上说明了我省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是足够的。
(3)信息处理能力:
其中“本企业任何时间都能处理买卖订单”的企业有33家,占33%;
其中“本企业只在上班时间能处理买卖订单”的企业有38家,占38%;
其中“本企业完全采用电脑系统整理买卖订单”的企业有17家,占17%;
其中“本企业完全采用电脑系统传递买卖订单”的企业有12家,占12%;
从信息处理能力来看,我省企业的信息处理还处于传统信息化管理阶段,只有21%的企业能够全天候进行信息处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即是我省企业在云管理时代,对于互联网技术、社交网络、云计算等最新IT应用的使用程度不够,因此不能够做到跨时空、跨地域、跨组织的信息化应用。

3.4  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运用电子商务的有54家企业,占54%;电商平台:“自建企业商务网站”的企业有27家,占27%;“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有24家,占24%;“上下游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有3家,占3%;选择“其它”的企业有0家。

 

 

电子商务发挥主要功能有:1、信息发布占65%;2、企业宣传占64%;3、在线销售占34%。

3.5  运用云计算服务的企业有0家,占0%;未使用云计算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占60%;安全性63%;行业标准不明确40%。
这是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数据,从我们调研的样本来看,没有一家企业采用了云计算技术,企业未采用云计算三大原因分别是:不了解、安全、行业标准。这对政府、行业协会、信息化供应商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任务,即是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云计算的理念、案例等展示给我们广大的企业,否则在未来商业模式中,我省企业的信息化将严重落后于先进发达地区。

3.6  信息化对企业决策支持程度

其中“还没有涉及企业决策”的企业有45家,占45%;其中“初级水平:采用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决策信息化”的企业有35家,占35%;其中“中级水平:采用方案优选系统实现”的企业有19家,占19%;其中“高级水平:采用智能专家系统实现”的企业有1家,占1%。
3.7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管理应用情况

 

实现“数据共享”的企业有38家,占38%;
实现“订单交易”的企业有25家,占25%;
实现“生产计划同步”的企业有31家,占31%。
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的交易额占企业总交易额为零的企业有71家,占71%;比率0~20%的企业有11家,占1%;高于20%的企业有18家,占18%。
这个数据也充分说明了,我省企业在供应链系统的深度应用还极其低下,71%的企业完全没有通过该系统来实现电子商务、异地、异时的崭新商业模式,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未来企业信息化应该重点考虑如何深度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同时信息化供应商也应该做好这方面的人才储备。

3.8 信息系统在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情况
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企业有44家;占44%
跟踪效果评价:
跟踪广度“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9%,“好”的占31%,“比
较好”的占27%,“很好”的占33%。
跟踪深度“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9%,“好”的占29%,“比较好”的占47%,“很好”的占15%。
反馈情况“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10%,“好”的占21%,“比较好”的占50%,“很好”的占19%。
  
在对企业非常重要的营销系统应用来看,我省企业应用状况还是不错的,91%的应用企业的评价都是中上水平,这对于企业的开源有非常大的帮助,也说明我省企业在营销管理水平上具有科学化思考。

4、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
4.1企业对目前已实施信息化的效果评价
   认为“很好”的占25%,认为“好”的占53%,认为“一般”的占22%.


 

 

 

4.2 企业对目前已实施的信息化给企业带来认可变化:
 提升整体管理运作水平占66%;提高生产效率占54%;较低运营成本39%;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42%。
调研数据表明:66%的企业认为通过实施信息化项目,提升了其企业的整体管理运作水平;同时也有54%的企业认为提高了他们的工作与生产效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施信息化的深层次效果,如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方面的评价还低于50%,这也说明了我们省内企业目前信息化项目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深层建设。
4.3 信息化工程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其中突出的占10% ;比较明显的占56%;不太明显的占34%。

 

 

 


4.4 信息化工程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主要体现方面:
   

 

 


企业管理占66%;生产效能占55%;成本控制占54%;产品销售占48%;原料控制44%。
4.5 财务指标表现企业内部评价及改进情况
(1)财务预测决策水平改善(比如误差减少)情况: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1%,“好”的占45%,“比较好”的占40%,“很好”的占14%。
(2)财务系统达到的管理水平体现在报表时间上的改进度(缩短时间)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2%,“好”的占24%,“比较好”的占44%,“很好”的占30%。
(3)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改观情况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2%,“好”的占29%,“比较好”的占48%,“很好”的占26%。

 

 

 


4.6 运营指标表现企业内部评价及改进情况
  (1)采购周期缩短的情况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1%,“好”的占38%,“比较好”的占50%,“很好”的占11%。
  (2)供货周期改善(缩短)情况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2%,“好”的占36%,“比较好”的占49%,“很好”的占13%。
  (3)存货周转(加快)情况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4%,“好”的占38%,“比较好”的占44%,“很好”的占14%。
  (4)库存改善(降低)情况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1%,“好”的占41%,“比较好”的占40%,“很好”的占18%。
4.7  组织改善程度企业内部评价及改进情况
(1)企业的管理费用降低率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3%,“好”的占39%,“比较好”的占44%,“很好”的占14%。
(2)综合计划完成率
“很差”的占0%,“不好”的占1%,“好”的占42%,“比较好”的占46%,“很好”的占11%。

 

 

 

4.8  企业业务流程改善程度
只在少数领域上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但没有实现最优化,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占38%;在实施信息化的80%领域上,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冗余流程得到删除、精简占55%;在实施信息化的所有领域上,业务流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占7%。
4.9 自主创新能力的改善程度及相应的评价排序:
(1) 明显支持了管理、服务创新占66%;
(2) 企业每年增加了新推出产品数(种)占54%;
(3) 明显支持了业务流程创新占44%;
(4) 明显支持了产品创新占37%;
(5) 缩短了新产品(服务)平均开发周期(天)占36%;
(6) 加大了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22%;
(7) 明显改善了创新的环境占20%;
(8) 明显支持了工艺、设备创新占17%。
实施效果综述:总体而言,我省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78%以上的企业都认为实施效果不错;同时50%以上的企业都认为通过信息化的实施,带给了他们整体运营的效率提升,甚至有76%的企业认为通过信息化的实施带给了他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几个核心应用指标看,比如财务指标、运营指标、业务流程改善上的的好评价,都达到了80%以上。这说明:第一,通过信息化的实施,确确实实能给企业带来有价值的提升;第二,我省的信息化供应商实施水平、服务水平都还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地步。

5、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
企业信息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及成效并不仅是企业自身所能掌握的,它需要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调查表明,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技术可以跨越,制度无法跨越,政府对企业信息化政策支持,是制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信息化与整个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相衔接关键点。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没有就调研问卷的相关内容作出填写回答,在信息化普及和建设上仍有诸多问题留待解决。

5.1  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力度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选择了中性的“一般”评价,具体来看信息化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的支持评价中有9%的企业评价为比较差,30%的企业为一般,较好和很好各占24%、13%,在各项政策支持评价中为最高。
(2)税收优惠或补贴信息化投资的支持评价中,有5家企业评价为很差,占总数的6%,比较差则为14%,一般为28%,较好为17%,很好为7%,在各项政策支持评价中为最差。
(3)规范软件供应商的行为的支持评价上比较差的为9%,一般为32%,较好的为26%,很好的为9%。
调查问卷从信息化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的支持、规范软件供应商的行为的支持、税收优惠或补贴信息化投资的支持、建设了信息化的公用平台的支持几个方面、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的支持、引导推行企业信息化的支持这六个方面,详细了解了我省企业对政府支持力度的评价。

(4)建设了信息化的公用平台的支持评价中很差的占1%,比较差为15%,一般的占33%,较好的为18%,很好的占7%。
(5)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的支持评价中比较差为14%,一般的占36%,较好为17%,很好为7%。
  (6)引导推行企业信息化的支持评价中比较差的为12%,一般的占29%,较好为23%,很好的为9%。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位于成都市区的企业对政府支持评价普遍较高,而各地市州的则相对较低,这说明政府所能利用资源在信息化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受调研大型企业的政府支持评价大都为很高,而中小企业普通较低,个别企业甚至给了“低”的评分,说明有些政府部门对待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采取双重标准,对纳税大户是有求必应,服务周到,对纳税较少的中小企业区别对待,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5.2  企业公共信息资源利用程度
信息资源是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它涉及到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资源,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公共信息资源是在行政系统内,通过对公共信息诸要素及其运作的组织,使之达到为公共管理服务的目的,在信息化的建设中起重要辅助作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公共资源,将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图所示,在我省各地区公共信息资源获的调查中,我省只有27%的受访企业容易获取公共信息资源,而45%的企业则为不容易,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的发展建设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如图所示在信息方面有合作单位的我省企业有30家,占受调查企业的34%,其中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信息合作仍有待提高。
5.3  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
外部信息化水平是促进企业自身信息化提升建设的重要外因,一个好的信息化环境,有助于政企之间的信息化沟通,企业间的信息化交流及电子商务开展。如图所示,在我省外部信息化水平调查中,绝大多数企业的评价为“一般”。
大多数企业认为政府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同时很大一部分企业认为自己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化水平很高。
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信息化水平的调查中,未填写的企业居多,企业对自己相关联系商家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对自己竞争对手的关注,这些对企业搭建商务平台都有不利的影响。

5.4  四川企业标准化工作


图5 四川企业标准化工作

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

 

 

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企业标准化是一切标准化的支柱和基础,搞好企业标准化对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使各项工作活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
如图所示,四川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进展中设施与技术装备标准化与数据采集标准化同为18%并列最高,有17%的企业完成了编码标准化,16%达到了作业流程标准化,16%达到了信息交换标准化,14%达到了服务标准化。各项数据差距显示,四川企业在标准化工作建设上发展较为平均,但在企业标准化工作中服务意识仍有待加强,同时标准化工作的推动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6、样本企业反馈及对策建议
调查显示,受访企业普遍认为省经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包括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四川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定,尤其是《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强调:“坚持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加快全省转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重点,打理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多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四川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从受访企业反应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川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区位劣势的困境依然十分突出,不仅与国内沿海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逐年拉大,而且省内的区域和行业差异也日益明显。
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四川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特别是众多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行业特征,造成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特殊,难以普及而只能定向开发。加之开发资金不足及开发市场不健全,致使开发应用层次低。
三、企业在信息化的规模、建设、发展、创新等方面,缺乏统筹兼顾和专业指导。企业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核心业务应用普及率普遍低于10%,与不断增加的投入相比,其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
四、受资金因素制约,许多企业不愿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而后续资金不足又间接造成初期投入浪费。同时,不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盲目性,不能准确把握自身需求,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整体集中的过程,但四川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普遍处于各自为阵、单兵作战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系统。
六、政府部门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需求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信息化长远的规划与企业自身特点的结合度不够,后续组织工作乏力。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造成了企业信息化推广困难。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受访企业在回答“您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及四川企联信息工委在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可做哪些工作”时,提出了不少建议性对策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一,加强政策指导和扶持力度。指定完备的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行业标准、评价方法、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规定,让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有规可循,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从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着手,为企业信息化做好示范和引导,以电子政务平台的示范效应促进和带动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三,建立有效的扶植和激励机制、降低扶持门槛,设立专项财政补贴基金,鼓励企业更好更快的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四,建立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库,正确指导和帮助企业理性实施信息化建设,避免重复性失误,减少投资损失。
第五,选拔行业信息化建设标杆企业,梳理典型案例,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应用标准,促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创新工作。
第六,扩大对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组织优秀的信息化专家进行成果分享,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完善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七,注重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加强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能力,以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第八,建立省企联信息工委设立省级网站,链接所有会员单位网站,推进各企业间的联系和交流,实现相关信息资源横向无障碍共享。
第九,将有关设备和设施采购需求的企业进行集中,通过省企联信息工委统一向软件开发商和制造商询价,增强议价能力;规范供应商行为,让企业切实得到可靠、安全、及时有效的服务,降低后期维护费用。

相关热词搜索: 样本企业问卷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