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货币基金借力互联网金融,成为投资理财市场最为耀眼的“明星”;2014年伊始,货币基金依然保持着颇高的“曝光率”。
1月6日,余额宝推出贺岁活动,一款面向其客户群体特别发行的“存乐宝”,在上线5分钟后,即告售罄;同日,新成立的、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合资基金国寿安保发行了首只公募产品,亦是一只货币基金。
万家货币基金经理唐俊杰向记者表示,借鉴国外市场的经验,在利率市场化初期,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占比最高可达到整个基金行业的80%,由此,国内货币基金今年仍有望实现成倍扩张。
同时,在诸多银行业、基金业人士看来,货币基金改变银行存款结构、倒逼利率市场化已是目前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货币基金的扩容,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将加速。
货币基金关注度骤升
“每天早晨打开余额宝看看多少进账,已成为我生活中一大乐趣。”在上海某再担保公司工作的雷小姐说,她每月发完工资,都会把钱自动转到余额宝账户中。
上海私营业主林先生也说,近段时间,他常常会把银行卡上及股票账户中的闲置资金买入华宝添益,这是只场内货币基金,不仅可以赚取二级市场差价,还可以享受计利收益。
“货币基金出现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红火过,不单是其规模增长和收益率提高,更重要的是影响力的扩大,日益深入人心。”汇添富基金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已将货币基金作为公募业务突围的重要法宝。
2013年,对于货币基金来说,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年,与互联网本不想干,却擦出了绚丽的火花,越来越多的货币基金披上“宝”字的外衣,自信返场。
拿余额宝为例,尽管伴着各种质疑,但自其去年6月中旬上线以来,便一直以着破竹般的势头发展壮大着。支付宝和天弘基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余额宝客户数已达到4303万人,基金规模1853亿元,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已登上国内最大基金宝座,而天弘基金公司也因这只产品,一举跃升公募资管规模行业第二,直逼“老大”华夏。
事实上,2013年下半年至今,货币基金整体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受“触网”及良好收益率的影响,截至2013年底,货币基金总规模已达到7475.92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30%,比2007年底增长5.73倍。而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占比,在2007年底时是3.4%,2012年底达到19.96%,到了2013年底,已增至24.9%。
收益率广泛超出预期
除“触网”外,“T+0”、简化操作、升级服务功能等创新手段,以及良好的收益率,也是让货币基金在2013年成长为“全民理财”主角的重要因素。
这些从华宝添益二级市场日成交量一度达到164亿元,万家货币等收益稳定的基金连续净申购上可窥一斑。
不可否认,货币基金持续攀升的收益率也是去年基金业内的一大亮点。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13年,七成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其中货币市场基金A类的年度收益为3.8712%、B类的年度收益为4.0061%,均为近几年的收益新高。
基金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去年6月流动性极度紧张之后,货币市场利率就持续处于高位,特别是逢月末、季末、年末等资金季节性紧张时点时会更高一些。在此影响下,债券基金普遍损失惨重,但货币基金却享受利好。“这也直接导致了不少债券基金的投资者大量赎回,转投货币基金,从而间接加剧前期债基的广泛下跌。”北京某基金公司的一位债基基金经理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时值2014年年初,按照惯例,这时的银行已完成存贷比考核,随着资金利率的下降,货币基金收益理应有所回落,但实际情况则不然。
据WIND资讯和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以来,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趋势。截至日前,具有可比性的82只“T+0”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约为5.5%,而去年12月约为4.9%。同时,7日年化收益率排名前20位的货币基金均超过了6%。其中,广发现金宝、民生加银现金宝和广发天天红货币的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了7%。
加速倒逼利率市场化
万家货币基金经理唐俊杰指出,货币基金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暂不论其他的附加服务功能,单论收益率,较银行活期存款高出10多倍,甚至20多倍,对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还是巨大的。
他说,对比美国等发达市场,在利率市场化初期,货币基金都有一个迅猛扩张的过程,管理规模可占整个基金行业的80%,至利率市场化中后期,才会逐渐下降。“货币基金走进普通投资者视野,对固收领域影响深远。一方面,推高了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促使更多的固收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更加关注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倒逼金融系统变革,推进利率市场化。”唐俊杰说。
日前,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固收基金人士表示,尽管短期内货基取代活期存款仍阻力重重,很多货币基金目前高收益的背后依仗的仍是银行同业存款收益,但发生变化的是,银行存款结构中大量活期存款流失,银行资金成本上涨,货币基金与银行的话语权大幅提升。“这一趋势已不可逆。”海通证券固定收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率市场化之后存款利率将向货币市场利率靠拢。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亦指出,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国内银行的存款利率至少会上升100个基点。
另有银行人士指出,截至目前,银行个人活期存款约为35万亿元,如果都买成货币基金,将能够为基金行业带来超过5000亿元的收益,而2012年,整个银行体系的利润约1万亿元,如果把活期存款都变成货币基金,银行可能被侵蚀掉一半的利润。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货币基金如今这般持续的高收益率没有长期存在的基础,终将回归正常。对此,唐俊杰等固收基金经理认为,未来货币基金制胜的关键还在于客户体验,收益与体验两方面的差异,将使得货币基金内部分化。
利率市场化催生理财新机会
从全面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推行人身险利率市场化,再到银行、保险(放心保)(放心保)资金投资扩围、银行同业存单正式开闸,以及有望于2014年上半年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一系列围绕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将在2014年催生新的理财机会。
银行理财仍值得期待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除了灵活之外,收益率较高也是投资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市场不乏预期年化收益率8%甚至10%的产品,这让平均年化收益率不到6%的银行传统理财产品相形见绌。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抢金热潮,银行理财自然不甘落后。2013年7月,我国全面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对于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方向,放开存款利率波动限制成为业界的一个基本共识。
据悉,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关键配套机制,市场预计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很快推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破产退出机制也有望出台。存款利率的上升显然让老百姓受益不浅。不过,息差收窄使得银行“躺着也能赚钱”的好日子成为过去。对此,银行业也开始在服务和理财上发力。据了解,多家银行已推出微信银行、手机支付等创新服务,而在理财方面,不少银行也开始推出资管计划,大幅提升理财产品收益率,以留住老百姓不断流出的存款。
保险收益保障两不误
利率市场化无疑是2013年保险业的头等大事。普通型人身保险利率打破长达14年之久的2.5%上限,使得保险产品在让利于民的同时,保障水平和产品的创新方面也不断提升。据统计,人身险利率改革启动4个月以来,已有新华保险、国华人寿、中英人寿、中德安联人寿、平安人寿等十余家险企推出了迎合市场化利率的新产品,新品的预定利率总体比原产品上升了1个百分点。
在人身险受益于费改影响,弱化分红、回归保障的同时,保险资金运用也取得新的突破。2012年,保监会先后颁布16项投资政策,直接支持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截至去年10月底,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为4.17%,远高于2011年同期水平。显然,保险投资收益的增长将会间接拉高消费者手中保单现金价值的分红水平。
另一方面,互联网保险、自保险、巨灾保险等也为财产险注入“强心剂”。2013年11月,由马云、马化腾、马明哲联手打造的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在上海开业,瞄准互联网保险需求。加上目前由网络保险渠道衍生出的网购保险、银行卡盗刷险、快递邮包险等险种的面世,2014年,财产险将延续这一势头,依托互联网需求丰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