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信息化峰会 > 企业信息化建设先进 > 候选名单 > >>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不详职位:不详发布时间:2012-08-02 17:03:30

    川投集团自2006年被省国资委确定为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以来,信息化建设工作在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指导下, 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由简到繁,从易到难”这一总体建设原则,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建成了一系列的系统,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09年,川投集团荣获“省属企业管理信息化试点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川投集团企业执行支撑平台(EOSS)被评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优秀项目”; 同年,川投集团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单位,川投集团执行力支撑平台(EOSS)系统外包入选试点项目。参照国际普遍认可的信息化管理成熟度模型,根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工程公司的评估,川投集团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应处于第三级管理优化级(系统整合)向第四级战略支持级的转化过程中,在国内大型企业信息化中处于领先地位。川投集团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如下:
    一、建设成果——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体系框架
    根据川投集团信息化内、外环境分析和川投集团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已构建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川投集团企业信息化体系框架。
    1、云计算平台
    在川投集团现有EOSS平台、网络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企业信息化体系上构建云计算平台,其中包括由高性能服务器集群、大容量网络存储、异地灾备系统、现代化机房、智能网管系统、网络及通讯设施、高可靠性安全体系等构成的Iaas平台(基础设施即服务),由MOOS/Biztalk、AD、CA、OWA、DB/DBA、OCS、IIS/Framework构成的PaaS平台(平台即服务),由企业协同平台、决策支持、集团管控、业务系统、财务管理构成的SaaS平台(软件即服务)。
    在IT基础设施部分,通过全面整合集团公司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和部分所属企业计算中心的计算机资源、存储资源,建立虚拟化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通过IaaS模式,使川投集团所有用户得以按需使用集团的全部计算资源。在公共支撑软件部分,系统的基础软件、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等公共平台软件采用PaaS模式,为集团内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应用设计、应用开发、应用测试和应用托管计算机平台;而与集团业务有关的电子商务软件、业务应用软件及业务数据等将由集团统一规划,形成一体化企业执行支撑平台,以SaaS模式,由软件用户按照服务水平协议(SLA)直接通过网络向专门的提供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带有相应软件功能服务。
    
    2、企业门户
    川投集团总部及其下属企业、集团外的企业通过企业门户从集团云计算平台获取相应的云服务。企业门户主要包括集团总部门户、川投集团下属企业门户、业务专题门户、管理专题门户、网上社区互动、其它专题门户等,将根据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灵活配置,利用集团云计算平台支撑环境,直接服务于川投集团和各用户的管理和运作。
    3、信息化规章制度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从06年5月开始,制订并发布《川投集团信息化管理制度框架》,同年底,发布《川投集团信息化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07年初,在机房改造、视频会议系统建成之际,适时发布了《川投集团视频会议管理暂行办法》、《川投集团系统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之后随着建设项目的分批上线,分别颁布了相应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安全设施建设与应用管理规范,为系统的方便使用和严格管理,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防攻击、防泄漏、防篡改等提供保障。
    4、IT运维与外包服务管理
    运维管理是川投集团保障企业信息化系统效能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建立权威、专业、高效的管理机制,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服务力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探索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模式,一方面使川投集团集中优势资源,避免重复投资,提高核心业务竞争力。另一方面,培育了有竞争力的行业信息系统服务运营商,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带动我国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建设经验
    1、政府支持,领导重视是确保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
    川投集团自2009年取得国家发改委企业信息化试点后,信息化建设出现了新的蓬勃生机,为全力推动和支持集团信息化建设,川投集团把信息化建设确定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公司董事长为组长的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组建了由信息中心及各机构人员构成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公司管理高层普遍认识到信息系统是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将信息系统的投资视为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投资。
    董事长对信息化建设亲立亲为,提出了用信息化打造“智慧川投”的概念,对EOSS公文流转提出许多以人为本的操作页面,第一个提出要利用电信3G实现手机办公的理念,与中国电信签订了长期战略协议,目前已在手机上实现文件签批、查阅所有公文、企业生产快报、邮件收发等功能,促进了全省范围内3G与电子政务相结合。
    分管领导亲自到央企及沿海一带大型集团性企业参观考察信息化建设有成效的单位,找差距,对标检查,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对信息化的要求提出许多自身建设方案,对照国家发改委信息化试点的要求,结合“十二五”川投集团战略规划,邀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川投集团企业信息化做了战略规划,确立了从川投战略、川投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信息化建设中提炼出新概念、新模式、新经验向国有大型企业推广,由此发挥试点企业在“培育新模式、探索新机制、推广新技术”等方面的社会示范作用,促进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精干成熟的团队,是信息化成功的保证
    川投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发展得益于川投集团有一支高效、精干,富有激情、勇于奉献的工作团队。川投集团信息中心在仅有4名员工的情况下,完成了系统规划,自主招投标工作,项目组织管理、办公日常维护、业务培训等大量工作,使96%的系统或设备故障能够在1天内得到解决。
    通过这几年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理念的培育,川投集团培养了一批即懂专业知识又懂企业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他们深入生产第一线,将生产及管理与企业信息化溶入一起,摸索了许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稳定运行与深化应用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川投集团在国内较早地引进了专业化IT外包团队,有效解决了信息化专业人才缺失问题,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率先进行了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模式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了良好回报,培育有竞争力的行业信息系统服务运营商。通过信息化外包服务,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内大型骨干企业及企业集团信息化过程中的突出需求及普遍共性,促进了川投集团企业内部业务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同时,通过川投集团云计算平台建设,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的服务模式、体制机制及技术上提炼了成熟产品,发展云计算模式的平台运营和应用服务,开展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作。
    3、先进实用的技术架构,是信息化成功的基础
    2006年,川投集团委托微软(中国)公司编制了《川投集团管理信息化规划》,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业务功能需求和关键数据信息需求,提出了川投集团的信息资源整合与规划,并将SaaS引入川投集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运营模式。同年,川投集团与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的BTO服务模式的主集成协议。川大智胜按这种方式建设完成了川投集团企业执行支撑平台(EOSS)并在上面开发了一系列应用,并完成了集团原有IT资产的清理、合并与升级,已形成一个高度集中、覆盖全集团的企业“私有云”运营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帐户数达到5000人左右,实现了“大套中,中套小”的技术架构,就是说在总部EOSS平台上套出来了9个下属企业EOSS(今年还要增加3个),部分二级子集团企业又套出来了多家三级EOSS。这样做的优势非常显著,第一是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第二是解决速度问题,第三是解决集成问题,第四是解决个性问题。实现了总部与下属企业数据集成、流程集成、功能集成,与财务EAS自动集成(如预算、报表、资金短信提醒等),并能穿透到下属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微软给我们最初规划定位:界面整合、流程整合和数据整合。
    通过覆盖全集团的三网合一(视频、语音、数据)企业内部光纤网络,川投集团已经实现了遍布全省10个市州的2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川投公司大楼建立了集团计算中心,并正在建设集团新的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高速、安全、可靠的基础条件。
    三、建设意义
    川投集团外包委托开发的企业执行力支撑平台(EOSS),以提高企业执行力为出发点,直接跨越了简单信息管理的建设阶段,有效整合了企业资金预算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生产快报系统等,实现了各种报表形式的集中展现,使各级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建立了集团本部与11家二级企业及多家三级企业协同办公多层平台,规范了业务流程,同时促进了电子商务及移动办公的发展,其意义如下: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外部机遇,促进了川投集团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企业执行力和决策支持水平,以降本增效为切入点,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建设云计算资源中心,为集团所属企业服务,实现集团内部应用系统的共享、共赢,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实现集团战略管控、精细化管理和安全生产。
    三是总结探索企业云计算外包服务协同机制,建设成为企业云计算示范工程,在培育新模式、探索新机制、推广新技术方面发挥试点工作的示范作用。
    四、国际影响
    川投集团云平台的建立,已经不单单只是一套协同应用平台,现在发展成为一套集门户、协同办公、集成平台于一身的企业中间件平台。在发展过程中,赢得了微软、IBM、Oracle、SAP、DELL等国际大公司的青睐,在技术上开展了战略级的合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
    1、经济效益
    独特的云架构设计,大大降低了大型国有集团企业或地市级政府的建设成本,如:EOSS应用于宜宾市政府,一个部门单独建设一套OA平台大约需要5万元,全市1200个部门软件费用为6000万元,而使用EOSS建设软件费用仅花费了460万元。
    多级机构的所有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协同办公,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办公。过去,对于大型国有集团企业或地市级政府而言,各级机构或部门建设的OA系统不能互通,甚至还需要纸张做线下的传递,单位之间的公文交换仍然需要成本,无法达到节约的目的。而现在,公文传输完全实现无纸化,公文交换无需额外成本,仅此一项年节约一大笔交通费用。经宜宾市政府测算,使用EOSS系统后,一个单位一年时间可节约公文传递所花交通费用1万元,全市节约上千万元。
    2、社会效益
    为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做出了贡献。对于大型国有集团企业,EOSS的企业私有云架构具备整合IT资源的能力,其可伸缩的架构大大降低了整体信息化建设的门槛,有力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信息化的推广和普及,使企业信息化意识显著提高。
    对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于具有部门多,级别多的政府行政机构来讲,EOSS的多组织架构使行政效能大幅度提升,极大方便了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EOSS项目中对公文无纸化,电子会议室,视频会议、手机移动办公等的运用,极大的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减少了跨地区会议的开会成本。为电子政务的低碳运行做出贡献。EOSS项目的电子化流程规范严格,各签批环节均留下可追溯的电子痕迹,使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有据可查。
    对信息产业的整合做出贡献。EOSS项目通过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集成了更多业界先进的技术,已经形成了包括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平台,并通过四川大学、川大智胜公司的产学研的深入挖掘与推动发展,对信息产业做出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
活动预告更多>>
热点关注更多>>
项目推荐更多>>
栏目总排行
省企联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