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主要承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积极拓展代建项目、工程咨询、监理服务等市场化业务。一直以来,公司坚持“轨道交通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勇当城市建设主力军,坚持从党建引领、匠心培塑、为民务实、创新驱动等方面,构筑企业文化凝聚力、执行力、服务力、发展力,全面助力“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
以党建引领构筑凝聚力 做服务城市发展“急先锋”
党建文化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公司以“12346”的党建共建模式为牵引,构建轨道建设特色党建文化体系,构筑了推动项目建设、助力城市发展的凝聚力。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服务城市战略、服务民生需要”两个着力点,依托“‘1+N’党建联盟、“大党建”服务阵地、轨道先锋队伍”三个载体,统筹联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属地街道社区、参建企业等四方力量,按照“组织共建、机制共联、信息共享、活动共办、生产共抓、区域共治”六共原则,在项目工区开展“幸福蓉城 轨道先锋”“共筑安全堡垒 争当轨道先锋”系列行动,以党建共建凝聚各方力量、攻克建设难题、助力施工生产,推动全面建成13条轨道交通线路达558公里,助力成都跃居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创造了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的奇迹,第四期规划8条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215公里正如火如荼、大干快上推进建设。
以匠心精神培育执行力 做百年精品地铁“攻坚者”
匠心精神是工程建设管理企业文化的根基。公司将“匠心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把“乘客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确保工期、节约成本”理念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匠心铸造精品、责任创造价值”的思路,针对轨道交通建设重点难点,启动“轨道建设工匠”培养工程,打造了轨道交通建设创新工作室,开展20余项技术难题攻关,设置项目攻坚、创新创效专项奖,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作用,带动建设者攻克了高富水卵沙石掘进世界性难题等难关,出台了16项技术规范、20余项工艺技术标准,轨道建设多项工程先后荣获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鲁班奖、“李冰奖”等数十项行业大奖,轨道线路公共艺术系列等作品荣获美国国际设计大奖、Architizer A+Awards 建筑奖等,近40个项目被评为优质示范工程。
以为民宗旨提升服务力 做市民群众出行“守护者”
为民服务是轨道交通企业文化的遵循。轨道交通是市民出行的重要载体,“建有温度的地铁 温暖这座有爱的城市”“我是轨道建设者 更是市民群众勤务员”的理念,一直是轨道建设者心中的文化价值遵循。为更好服务市民群众,公司建立了打造“轨道交通街区文化墙”“轨道驿站”、“流动职民工之家”“成都轨道建设安全教育馆”线下服务阵地和“百姓听音”线上服务阵地;成立50余支党员志愿服务队,190余名轨道建设党员向所在社区志愿服务报到,协助社区加强疫情集中防控、弱势群体关爱、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1000余名党员志愿服务队员分布在轨道建设的各个工点坚守服务,实现市民意见“一键直达”“及时办结”,用实际行动为建设幸福成都不断贡献更大力量。
以开拓创新锻造发展力 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商”
开拓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战略指引,为轨道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擘画了美好蓝图。公司积极适应“十四五”轨道交通发展新形势,推动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锚定“打造国内领先的轨道综合工程建设服务商”战略定位,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宝贵机遇,积极推动建管品牌输出,布局轨道建设上下游产业链条市场化业务,积极开拓代建项目、工程咨询、监理服务等业务,努力构建专业化轨道营城建设服务体系。承建的多项市政道路及附属工程、改造工程等项目,获得了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川企联胡雪峰、刘建平,成都轨道建设董冀、郝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