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雷
开栏的话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潜力持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的亮丽成绩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通过减少无效供给,改善供求关系,助力工业部门效益回升,结构优化;另一方面释放资源配置于创新型生产活动,推动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孕育成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观察”系列报道。
近日,鞍钢集团传来捷报: 2017年,鞍钢实现利润15亿元,同比增利110亿元,结束了“五年连续亏损”。
鞍钢股份(000898,股吧)冷轧厂特级技师李超在集团支持下开设了创新工作室,他告诉记者,现在企业由保生存转向了求发展,作为一名“鞍钢工匠”,感觉很有干头。
鞍钢扭亏为盈是钢铁业加快脱困发展的一个缩影。钢铁业曾长期处于微利境地,2015年更是出现行业性深度亏损。正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业走出低谷重拾发展信心,一些长期亏损的钢企实现了盈利。
去产能很给力
近年来,产能严重过剩一直是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面临的最突出矛盾。2013年至2015年,钢铁业产能利用率从73.6%降至71.3%。
2016年以来,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特别是退出了相当一部分违规违法产能、落后产能,严禁新增产能,产能过剩矛盾得以缓解,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优势产能得以发挥。
“2017年,钢铁、煤炭去产能改善了供给质量,提高了产品价格,企业效益大幅回升。”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介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8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9倍。
数据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钢铁、煤炭行业完成了去产能的年度目标任务,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攀至77.0%,比上年回升3.7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作为老国企,鞍钢的产品在市场上重振雄风,其海洋装备用钢、核电用钢分别独家供货“蓝鲸一号”“华龙一号”等重点项目。2017年,鞍山钢铁、攀钢钢材综合价格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00元/吨以上。亮丽数据背后是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的不懈努力。鞍钢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177个,仅2017年就增加科技投入7亿元,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创效达38.42亿元。
质量提升是关键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传统行业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谋划转型升级战略和路径。中钢协2018年理事(扩大)会议强调,钢铁工业要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国家、人民和社会对发展质量、供给质量、服务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新需求。
河钢集团,我国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2017年利润突破100亿元。这一年,该集团产品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整车河钢造”和家电板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全覆盖”,成为国内最大家电板、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并蝉联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极强“A+”最高评级。
面对日益增长的高端产品和用户个性化需求,企业如何抓商机?“我们的关键词就是抓住客户。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来倒逼河钢产品结构的提升。”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认为,客户端能走多远,产品端就能有多高。河钢已明确“满足市场与客户个性化需求,生产线和产品由满足国际标准向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转变”的发展路线。结合市场和用户需求制定产品对应的质量标准,建立严于国家标准等通用标准的企业标准,严格按照个性化要求对应的质量标准供货。仅2017年,就发布和实施了《海洋工程用钢板》河钢内部企业标准57项,以客户为核心开展质量提升工作。由此,吸引了众多高端用户,河钢大客户总数已达357户,月均签订合同量超过百万吨。
转型还需打硬仗
尽管眼下一些传统产业市场回暖,盈利状况改善,但是向好发展的基础并不牢固。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文兼武提醒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发展质量不高、产能过剩等长期积累的矛盾仍待进一步化解,环保督察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形成硬约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试金石。从2017年情况看,相对于6.46%的工业整体水平,钢铁业利润率明显偏低。并且,目前钢铁业效益好转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要想真正巩固已有成果,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行业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为彻底改变“高成本体质”,宝钢股份(600019,股吧)近日提出新三年成本削减目标:2018-2020年成本削减100亿元,挑战130亿元。企业将继续围绕“变革驱动”“管理降本”“协同降本”“技术降本”和“经济运行”五个维度开展成本削减推进工作,实现新一轮成本竞争力的提升。
“在钢铁产业转型的关键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钢铁工业实现既大又强目标的必经之路和根本保障。”中钢协副会长迟京东强调,钢铁工业要建设创新型钢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须在体系建设、能力提升、质量升级、智能制造等方面有所突破。
面对跨越关口的紧迫考验,传统产业更应着力对标国际一流。全球钢铁业标杆是韩国浦项(POSCO),连续8年WSD全球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第一,即使在全球钢铁业低迷期,该企业仍保持盈利。浦项成功的关键是通过创新确保钢铁技术的引领地位,实施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战略。
“对钢铁这个传统行业来说,一味地重复过去,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因此,我们必须主动求新、求变、求突破,在改变中寻求希望与未来。”作为中钢协2018年轮值会长,于勇说出了钢铁人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