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四川省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西南油气田公司承办的“为社会净气,为祖国争气·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现场会”在风景秀美的重庆长寿区碧桂园凤凰大酒店隆重召开。
出席现场会的嘉宾有: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四川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张书铭,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显名,西南油气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彬,中铁23局党委副书记、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干天成,华西集团党委常委、工会主席、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杨再德,重庆大学教授刘中群、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梁勤等。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攀钢集团、成飞集团、九洲集团、华西集团、四川长虹、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东方锅炉、川投能源、中国十九冶集团等企业界代表共约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梁勤主持。
此次会议目的是为了弘扬传播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和树立企业文化建设典范,搭建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我省企业文化建设。会议主题是“为社会净气,为祖国争气”,会议主要内容为授予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交流研讨。
上午,参会嘉宾和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和培训中心。下午2:00,大会正式开始,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傅敬强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显名在讲话中首先对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被授予“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表示祝贺。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省企联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加大服务力度的过程中,积极致力于推进我省企业文化建设。其中,创建全省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就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工作。通过树立企业文化建设典范,发挥示范效应,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广大企业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使企业界、学术界在学习、交流、体验中拓展视野、丰富认知、提升水平,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大量的企业实践证明,企业要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永葆基业常青,就必须拥有引领、支撑企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建立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不断提升整体素质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在这方面,重庆天然气总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培育形成了既与中国石油文化一脉相承,又彰显行业特色的“净气文化”,为企业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确立行业竞争优势,打造一流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其中有几个方面的闪光点值得企业界代表借鉴和学习:一是发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三是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企业发展动力。21世纪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也是企业文化发挥更大作用的时代。重庆净化总厂向我们展示的企业文化,使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在把握正确发展方向、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发展动力中产生的深刻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挥新活力。希望广大企业牢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在走向世界、迈进新征途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支撑企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使其在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加行之有效的作用;同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和有助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塑造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省企业联合会、企业文化研究会愿意与大家一道共同推进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创新之路,不断开创我省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会上,四川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干天成宣读了《关于授予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决定》。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张书铭向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授牌。
参会代表观看了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宣传片后,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党委书记苟昭辉作了《以净赋责,铸魂聚力,净气文化引领中国天然气净化基地建设》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企业文化建设情况。重庆大学刘中群教授对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净气文化”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点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汽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本单位情况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最后,会议主持人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梁勤做了会议总结。指出,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广大企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示范作用。希望全省企业向他们学习,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以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努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