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省企联动态 > >> 2016四川企业100强发布会暨企业发展峰会主...

2016四川企业100强发布会暨企业发展峰会主旨报告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企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6-12-03 11:05:59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 四川省企业家协会会长 邹广严
2016年12月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6四川企业100强发布会暨企业发展峰会在今天隆重召开。首先,我谨代表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向参加本次会议的企业代表和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入围2016四川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的企业表示诚挚的祝贺!向为本次会议顺利召开创造良好条件的企业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催生了多种新的行业生态,给企业带来更多挑战和机遇。以百强企业为代表的四川大企业大集团面对复杂局面,主动适应新环境、新常态,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在经济下行压力中依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00家企业全年营业收入总额18798.45亿元,占全省GDP的62.4%,实现净利润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全年上缴税收1232.7亿元,同比增长40.32%,实现了5年以来最大增幅,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16企业100强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群体继续扩容,达到53家,比上年增加了5家,包括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等公司。其中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7.49亿元,跨过了千亿大关。同时,各企业也加大了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同比平均增长14.8%,创新驱动成效明显。
在百强企业中,14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1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在西部各省市中名列前茅,这些入围企业以及整个四川100强企业的效益指标在西部各省(区、市)的对比中也占据居绝对优势,继续保持着西部经济的龙头地位。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虽然四川企业100强在人均指标上与中国500强仍有一定差距,但效益指标明显提升,与中国500强差距缩小,特别是国有企业,表现整体走强,改革效果逐显,说明我省大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能够顶住压力,积极担当作为,应对危机挑战,主动探索转型,实现稳中求进和创新发展。
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创新转型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头羊,未来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新方针和新政策陆续出台,新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生态逐步形成,面对新经济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企业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带头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今天大会的主题是创新与转型:“十三五”的大企业发展,借此机会,我谈几点看法和意见,供大家参考:
1、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履行大企业的时代责任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初步成为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发展任务艰巨,但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滑,这期间虽然政府全力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但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减少,产业升级瓶颈频现,“三期叠加”的镇痛还未有效缓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细胞,我们的大企业大集团,必然应当承担起接续未来若干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为扭转经济下行颓势,完成建设目标充分贡献自身的力量。“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形势越复杂,困难越严重,我们企业越要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引领发展。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格局,企业应紧密联系和用好新发展理念下重要的战略机遇,明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开发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利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创造的新的发展空间,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准确判断市场,作好发展布局,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切实转变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形成的发展模式,合力引领市场和时代的发展。
2、   应对结构调整, 加快转型升级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是政策聚集的重点。产业结构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顺利找到新动力的关键,而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优化供给和淘汰落后,是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企业将面临更多困难和抉择。大企业大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体性,是打响转型之战的主战场,只有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根据新的市场环境找到新的增长点,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避免在“调整”中错过最后一班经济列车,实现发展突破。
对我省企业而言,加快转型升级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二是要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和政策动向,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支持,周密部署,稳妥推进转型升级。三是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推动高端制造,优化产品结构,尽快摆脱低端同质化竞争,提高产业附加值,争取新的市场份额。四是要发扬工匠精神,主动提升质量和技术标准,以产品和服务升级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除此之外,企业应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手段,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物流成本、财务成本、用人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给转型升级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和容错空间。
3、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提质增效
“五大发展理念”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置于突出位置,充分说明了创新之于国家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竞争市场中,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虽然现在倡导“万众创新”,激发了很大一批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但大企业基于其厚实的经济基础、更成熟的研发条件、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还是应当承担起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的主力军责任。大企业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同时充分利用好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和各种社会资源,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积极抓住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及新材料蓬勃发展推动社会深刻变革的战略机遇,将创新落实到产品上来,尽快引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企业老旧落后的管理流程和方式,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提质增效。 
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瞄准经济发展方向和市场创新趋势的敏锐眼光,灵活的“互联网”思维,整合优势资源聚集战略目标的能力和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的毅力。同时,创新也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而应当是全员、全方位的创新。要高度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创新投入机制,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上多下功夫,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4、   深化两化融合,推进智能制造
前两年,中国游客在日本疯抢商品的新闻,引发了国人对中国制造的热议。当前,我国工业增长正面临着下行压力和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形成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激发的新机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国家层面强调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
两化深度融合是“十三五”的重要任务,智能制造是其突破点和发力点。目前,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也成为分化传统制造业和新型制造业的利器。未来,制造装备也将更加模块化、开源化和个性化,行业洗牌速度必定加快。一直以来制造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百强企业中,制造业也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总的来说,我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尚弱,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及核心部件制造能力欠缺,产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松散,基础薄弱,与国内国际先进企业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加速重振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生产成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双重挤压下,企业突破瓶颈更加困难。但目前仍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面对挑战与机遇,我省制造业企业要主动占领制高点,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升级信息技术、制造系统,利用“互联网+”延伸产业链条,用劳动力质量代替劳动力数量,“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装备和产品的智能化,改造和优化制造业全流程,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现今我国正面临工业化不足的特定背景,盲目追求概念以及照搬国外模式很容易让企业陷入“智能制造”陷阱。传统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接受全新信息技术准备不足、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欠缺,以及传统追求“低成本”、“追赶型”发展模式都是可能导致企业智能转型战略判断和决策失误的因素。因此,广大企业要全面并正确认识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准确定位自身发展状况和开发能力,充分把握政策红利和市场契机,专业并合理的推进智能制造,避免资源浪费,有效进行转型升级。
5、   探索新商业模式,培育新消费热点
企业战略是建立在既定的规则之上,但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在于“打破”,这是战略的盲点所在。大企业大集团在通过旧模式实现发展和既定收益之后,往往在商业模式创新上难以突破,最终陷入发展瓶颈。而我省很多企业都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灵活度小,“破界”能力弱,更易“守旧”。当前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者不仅需要产品,还需要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及应用周期的极致服务。企业要走向产业链的高端,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顺应消费趋势的改变,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竞争力。
当前我国消费升级正从传统消费驱动转向新兴消费驱动,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催生新的消费热点,信息通讯、健康养老、现代农业、金融、教育、旅游休闲养老等领域存在大量的商机。消费是新常态下我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稳定增长的潜力所在,企业要准确把握消费升级新趋势,发挥消费的引领作用,推动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创新驱动三者互动,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平台运营推进产品和服务差异化,主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进而引导消费方式转变,把巨大的消费潜力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助推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同志们,朋友们,“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关键的时期,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大企业大集团肩负着非凡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企业渡过困境、实现跨越发展不断努力,为推动我省乃至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更新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企业四川主旨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