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8月份进出口总额都只是小幅增长,进口更是出现了负增长。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8月份出口出现负增长,有多重因素,同时由于世界经济继续趋于下行,今后几个月的外需可能比上半年更为疲软。
沈丹阳表示,8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长2.7%,比7月份的增速是有回升的,但是2.7%的出口增幅还是比较低的。这主要是由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欧债危机趋于恶化,国际市场的需求严重不足所造成的。
沈丹阳称,8月份出口出现负增长,这是今年2月份以来的第一次,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我国经济增长趋缓,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二是作为出口先行指标的加工贸易的进口增长乏力,特别是用于出口的零部件进口需求走弱,使得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在8月当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三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拉低了进口增速,8月重点能源资源产品的进口平均价格普遍下跌,比如橡胶的均价下降了27.6%,铁矿砂的均价下降了25.3%,废铜的均价下降了22.4%,纸浆的均价下降了19.3%。量可能没有下降多少,但是因为价格的下降造成进口额的下降。
沈丹阳同时指出,由于世界经济继续趋于下行,今后几个月的外需可能比上半年或者说比1-8月更为疲软。而与此同时,贸易环境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外贸形势仍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