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完善市场化的间接调控机制,逐步增强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的作用,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此前包括央行在内的多位人士曾提出过货币政策要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一位银行的研究人士曾撰文指出,在监管部门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发展、金融创新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以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调控目标的难度加大,负面效果愈加明显。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难免对市场资金价格带来较大影响。
数量型调控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而价格型调控主要包括利率、汇率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这一思路写入“十二五”规划,预计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频率将有所减少。
此外,《规划》表示,将继续完善公开市场操作目标体系、工具组合和操作方式,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能力。加强存款准备金工具与公开市场工具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的作用。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流动性管理,调节货币信贷增长。
明确财政货币政策定位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明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职能定位,完善财政部门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机制,构建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相互传递的“防火墙”。科学确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配合。协调处理好财政收支、国债发行、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操作的关系。
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协同做好金融体系建设的各项中长期规划。明确监管政策、货币政策的职能定位,加强监管部门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引导金融业更好地处理支持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同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等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相结合,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主动调整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完善逆周期缓冲资本和前瞻性拨备制度,更好地发挥杠杆率等工具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配合、相互补充的体制机制。(记者 苗燕 李丹丹)
人民币 跨境使用将逐步扩大
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一直相生相伴,既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这也是市场关注的热点。刚刚出炉的“十二五”金融规划向市场展现了未来几年内,金融开放以及人民币跨境使用发展的蓝图。《规划》指出,在金融开放过程中,要处理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节奏和先后顺序。
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近年来,伴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于2009年开始试点并逐步普及,人民币越来越多地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
《规划》指出,下一阶段,要坚持实需为主、先易后难、强化监测、风险可控原则,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稳步扩大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支持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逐步开展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探索建立人民币对外债权债务管理框架,不断拓宽境外机构人民币资金运用渠道。
稳步推动境内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继续推动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支持有关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国际储备。完善人民币跨境及海外流动的统计和监测机制,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和处置机制。
与此同时,支持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金融合作区域。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思路,《规划》指出,要依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顺应市场、减少扭曲、积极探索、留有余地”的总体原则,进一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健全资本流出流入均衡管理体制,完善对外债权债务管理,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具体而言,要以直接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和扩大对外证券投资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以便利跨境融资为重点,加快改革信贷业务外汇管理,深化外债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对外债权管理和监测;以扩大个人用汇自主权为着力点,进一步放开个人其他资本项目跨境交易。
分析人士表示,逐步放松资本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市场机制完善,反过来创造深化人民币可兑换的条件。人民币资本账目可兑换要从国情出发,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局相协调,以有利于推动整体经济金融在更高层次改革、发展。
推动外储多元化投资
《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要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多层次使用渠道和方式,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机制。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评估外汇储备经营的风险承受力,加大对各类投资领域、产品和工具的研究,坚持长期战略性的投资理念,坚持科学有效的投资基准模式,在审慎评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多元化投资,优化货币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实现外汇储备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目标。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方式,更好地支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
险企 稳步投资不动产和未上市企业股权
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越发展,保险业的空间越大;金融业越成熟,保险的金融属性越凸显。随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公布,“十二五”期间保险业发展蓝图浮出水面。
《规划》 鼓励保险业机构创新发展,着力优化保险业组织体系,形成市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格局。推动保险集团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加强资源整合,依托保险主业,促进业务协同,提高运营透明度。
从发展来看,保险创新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保监会鼓励发展养老、健康、责任、汽车和农业等专业保险公司,探索发展信用保险专业机构,初步形成专业性保险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支持中小保险公司创新发展,形成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服务金融经济的重要看点。最新数据显示,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6.1万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