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头条 > >> 邹广严会长2014四川企业100强发布会暨企业...

邹广严会长2014四川企业100强发布会暨企业发展峰会主旨报告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4-11-17 10:00:41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4四川企业100强、泸州企业50强发布会暨企业发展峰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首先,我代表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四川企业家协会向参加本次会议的企业代表和嘉宾及新闻界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入围2014四川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前50强、泸州企业50强的企业表示诚挚的祝贺!向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创造良好条件的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泸州市企业联合会、泸州老窖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以四川100强企业为代表的大企业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奋发有为,迎难而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4四川1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566.51亿元,较上年(13050.89亿元)增长11.61%;实现利润396.94亿元,较上年(338.56亿元)增长了17.24%。百亿元规模以上的企业达到34家,其中200亿以上的企业有21家,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900亿元,以915.62亿元位居百强第一。2014四川100强企业整体规模达到14566.51亿元,占到当年全省生产总值(26260.77亿元)的55.47%,略高于2013年54.7%的贡献率。入围中国500强的企业有13家,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有18家,入围中国服务业500强的企业有12家,企业的排名有明显提升。四川100强企业和入围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量与利润指标在西部各省(区、市)的对比中居绝对优势。总之,通过启动大企业战略和培增计划,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四川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西部和全国重要的大企业群体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凸现。在四川大企业总量规模取得显著进展的前提下,如何有效提高大企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成为现阶段推进四川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深入开展对四川大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寻找加快我省大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省企业联合会在总结前十年该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全球500强及中国企业500强排序工作的成功做法,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及四川经济形势,加强新时期对四川企业100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帮助企业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找出发展差距,进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同时为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下面我结合大会“新动力 新前景:全球经济变局下的大企业改革发展”的主题,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大企业要适应新常态、凝聚新动力、开创新前景

总体上看,四川大企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企业群体。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省大企业与全国乃至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关键技术缺失、品牌附加值低、绿色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在体制机制、质量效益、品牌形象、社会责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力提高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仍是摆在四川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新常态”下,企业要适应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失衡转向优化再平衡,调控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预调微调。新常态既是企业发展的新环境新要求,也是企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我们把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新动力,新前景:全球经济变局下的大企业改革发展”,就是要引导我省大企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凝聚发展的新动力,奋发有为,努力创造新的发展业绩,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大企业和企业家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爱拼敢赢

中国企联今年6月在福州市召开“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期间,恰逢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发出给企业“松绑”放权呼吁信30周年,福建省30位企业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建言加快企业改革发展。习总书记回信,鼓励企业和企业家要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不断将企业做大做强。我们企业和企业当家人要学习领会习总书记这番话的实质与精神,在工作中大力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发展。 四川大企业要发扬习总书记提出的“爱拼敢赢“精神,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在企业改革发展创新中,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进一步发挥支撑、骨干和引领作用。纵观今天的商业社会,缺的不是钱和机会,而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梦想,企业家的价值观!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最深邃、最辉煌的人性力量,是企业之魂,是企业无形而有效的领导方式。企业的成长就是不断突破地界,企业家的成长就是不断突破境界。大企业和大企业家就要有这样的胸怀、气度、精神、格局与追求。作为四川企业和企业家之家的企联组织,应担负起重铸淬炼企业家这种精魂与气魄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三、大企业要把握时代机遇,强化创新、推进变革,升级产业、提质增效

企业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洞察经济变局,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下的产业变局。在全球大数据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蜕变。顺应潮流,拥抱时代,用互联网思想和技术促进产业融合与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我省是制造业大省,能否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成为先进制造业大省。我想,我们应该能!近年来,中国500强中的中航工业、宝钢、华为、中国兵器工业、中国机械、中国航天、大唐电信、亨通、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一批大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成为四川大企业学习的标杆。但是值得警醒的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挑战,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研发强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连续3年下滑,许多企业还没有把科技创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当成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战略。四川大企业近几年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投入和后劲明显不足。从百强申报的数据显示,2014四川企业100强中只有78家企业报有研究开发费用指标,从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析来看,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在5%以下的有71家,仅有7家企业投入比在5%以上,投入比在10%以上仅有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家(投入比13.98%),最少的仅有0.0031%,大多数企业的投入不足。对此,我们企业要以问题为导向,对照世界企业500强和先进企业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积极开展管理创新。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加快从工业化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变,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信息技术整合供应链,优化企业生产流程,推进智能制造,推进制造加工协同和组织变革。新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空前活跃,四川企业若能抓住这一机遇,完全有可能在若干重要领域实现对发达东部赶超,成为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四、大企业要推进国际化经营,提高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面对世界舞台的重要形式。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从国内市场进入国外市场,在国外设立多种形式的组织,并对国内外的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和重新配置,以获取最大的比较经济利益。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全球经济体,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成为必然趋势。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四川省“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稳妥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近年来,我省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川百强之首的四川长虹集团,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取得骄人的业绩。通过产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品牌国际化、人员国际化和差异化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以及全球化的品牌文化建设,海外业务从1998年起步的121万美元跃升到到2013年出口创汇11.6亿美元。正如他们交流的经验所言,长虹一方面要与国内的优秀企业竞争,另一方面还要与国际巨头同台共舞,虽说有百般的不容易,但通过参与国际化竞争,充分激发企业经营活动,逐步形成新的竞争和发展能力。

入围今年四川100强企业的的宏华集团,用其总裁张弭的话讲,曾经是只有10万美元,11个人的石油钻机生产小企业,正是通过推进国际化经营,整合全球资源,现发展成全球第二大陆地钻机生产商、中国最大的石油钻机成套出口企业。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互联思维和信息化技术的成熟与移动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四川百强企业(包括部分中小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经营之路。四川省政府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省开展“万企出国门”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使更多的四川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四川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对大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和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国际化经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重组各类资源的能力,与海外资本的合作和市场对接,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就中小企业言,要充分发挥自身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和海外的市场优势,合理选择贸易和投资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统筹布局生产和营销力量,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跨境经营的成功率。

五、大企业要积极实践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

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是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我国大企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实践表明,产权多元化改造,以及由此推动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是十多年来支撑我国大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打破了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的身份界限,实现了资源配置公平和竞争环境公平。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可以吸纳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也应当鼓励国有资本投向优秀民营企业,实现国民共进的双向混合发展。中国建材集团用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重新打造企业竞争力,在“央企市营”模式的指引下,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了以国资为主导的行业整合,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企业,不仅自身实现了做大做强,还带领全行业走出了困境。联想控股通过多次改革,从一个中科院的全资企业发展成为中科院只占36%的股份、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其他战略投资者占29%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将联想控股从一个20万元起家的小企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企业。这些成功的改革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很值得我省企业学习借鉴。 四川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正在提速,省国资委首批推出18个国企项目,寻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战略合作,目前省属国企上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已经超过200个。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头戏”。发展混合所有制,不仅能为非公经济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解决国资流动性差、运营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实现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们希望从顶层设计、试点探索和督促指导三个层面着力,积极稳妥推进四川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六、大企业要加强品牌和企业文化与形象建设

加强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与形象建设,是加快企业发展成为一流企业,提升大企业软实力、增强综合实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四川大企业有多少国家级的品牌、世界级的品牌?答案是很少甚至没有!在全球最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年度报告》和品牌100强的榜单中,没有中国品牌的身影。这固然有片面性,但也反映出一些真实情况。所以大企业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将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作为企业和企业家的责任与使命。政府层面要加快制定品牌发展战略与规划,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大力推进知名品牌建设工作。企业层面要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要及时、规范地进行商标、商号的注册和企业商誉的保护,积极推进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注册与宣传。我希望省企联明年能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对企业形象建设而言,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重点工作是优秀企业文化培育。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强化企业正面形象,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既需要突出自身个性,也需要注重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就四川百强企业而言,应建立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特点的开放性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应加强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近期省企联组织开展的2014年四川省雇主履行社会责任评价工作,就是本着促和谐、促提高、促发展的宗旨,结合我省实际,在全省范围内总结企业履行雇主责任的先进经验,为加快全省雇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 助推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顺利参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同志们、朋友们,现阶段我省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四川百强企业肩负着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建设和谐繁荣四川的光荣使命。我相信,在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我省大企业一定能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进一步做大的同时,加快做强做优的步伐,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承担起社会责任,协同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早日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四川企联愿和大家共同一道,站在四川经济升级版的高度帮助企业谋划进一步做强做优,为培育更多的四川优强企业,为营造大企业生长的生态环境,为建设富裕而美丽的四川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企业四川主旨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