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0月13日电 (记者冯亚涛 熊文瑶)13日上午,四川省企业联合会、西南财经大学主办的“智慧助力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战略升级与转型论坛”在成都举行。著名经济学家温元凯现身论坛为成都中小企业“对症把脉”。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他认为目前中国消费市场庞大,中小企业面对经济寒冬,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国家帮助和自身发展下先“活下来”。
温元凯现身蓉城精彩演讲。
先“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据2011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已有6万个亿万富翁和96万个千万富翁。温元凯说,“根据我对中国财富近几年的研究,我认为,中国今天个人和家庭净资产超过千万的人至少是96万这个数字的十倍,四川也不仅仅只有24000人超过千万,这就是我们中小企业对未来消费市场判断的重要依据。”
面对目前的经济寒冬,温元凯认为,中小企业要加快战略升级与转型,想办法先“活下来”,“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降低外汇储备为企业减税
温元凯呼吁,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应立即加快变革,中国有1万亿的外汇储备就够了,拿出2万亿来改善民生,提倡富民政策,对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民营企业大幅度的免税和减税,为优秀企业以及向国家上缴税费的企业退税和减税。
温元凯提出建议,国家应帮助民营企业、优秀国有企业走出去,去买国外的矿产资源和土地;并购有资源的上市公司,买有核心技术的公司;买发明创造和专利,尤其是犹太人发明的东西;买高端人才,目前,中国对高端人才价值的体现仍然不够。
大学要培养学生“情商”
温元凯表示,目前中国最为紧缺的是高端人才、优秀企业家。中国对高端人才重视程度不够,大中小企业都要多雇佣国外人才,“用洋人,用洋能人”。同时,他表示,我们应加快推动杰出人才的培养。
温元凯就当下的中国大学教育直言:“中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只有一成是‘成品’,九成是‘次品’或者是‘废品’,很多外资企业也认为只有一成本科毕业生符合需求。”
温元凯说,大学成绩怎么样和将来事业成就不一定有必然联系,“我发现大学里成绩最好的人出去都是给人打工的,大学成绩不怎么的人却当了老板和官员,这就说明我们学校的评价系统很成问题,只以分数来评价,其实当老板最重要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大学教育要改革,要在培养孩子们的情商方面下功夫”。
新闻附件:
温元凯精彩4句话
温元凯以百度CEO李彦宏为例,为中小企业家总结成才和发展的模式,提出精彩4句话:1、小地方出生一定要上好大学;2、毕业去美国留学见世面,最好在美国打几年工,增加一些阅历;3、到中国创业,因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4、最后到美国融资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