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节能减排 > >> 北京市民连拍2000天 寻找北京蓝

北京市民连拍2000天 寻找北京蓝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04 09:38:42

  昨日的雾霾和沙尘,再次让市民杨东晓的北京“灰”天图库多了一张图片。仅2013年1月一个月里,有霾的日子就占了16天。

  从2006年11月开始,她连续拍摄北京天空2000多天,发现北京的蓝天多是靠西北风“吹”出来的。

  发现 6年零3个月 拍摄2000多张北京天空

  “到2013年2月底,我刚刚拍了6年零3个月。以每年拍300多天算,才2000多天。”杨东晓告诉记者。

  2006年,她从视野并不太好的楼层搬家至视野开阔的21层,通过新家的阳台和西窗, 几乎可以看到八宝山地区以西所有能看到的地方:京广线上的衙门口特大桥、北京西南丰台西界的槐树岭隧道、京原线、丰台西部、石景山西部、首钢、模式口和八大处。

  她发现,山区使得北京西部起伏的天际线在不同的天光下有不同的光景,可以毫无障碍地看到落日在每一天发生的位置变化。“我突然想到,我要用多年的时间,来拍摄‘落日曲线’。”

  于是,她每天都会在日落时分,在家中的同一地点取景。

  不过她发现,这三年由于空气能见度越来越低,不太能看到完美的日落,无法记录日落时不同日子的曲线。 “漂亮的云霞日子越来越少,近两三年多是透光高积云和蔽光层积云、雾霭和阴霾。”

  “北京的蓝天靠吹” 西北风有作用

  杨东晓在长期的拍摄中发现,霾天从2010年开始。

  杨东晓回忆说, 2012年大年初一,她和朋友林蔚文来到玉渊潭对面的央视发射塔球形露天平台外拍摄天空。她发现,天空上层被大风吹得澄澈无比,大约是蓝100,挨近人间的空域,大约是蓝20,到了人间,建筑上的空域看上去已经是灰10了,“一层一层地渐变。”

  这种景观对于她来说,并不奇怪,“平时在家拍摄时,只要是晴天就能碰到类似的景观。”

  不过,令她不解的是,平日高空中是蓝100,但接近西部山区的空域,却是暗黄(黑40黄100蓝50红60)。

  她说,通常来说,能看到这样被分层的蓝天,就意味着前一夜刚刚刮过西北风。“北京的蓝天靠吹,而且得靠西北风,东南风都不行,西北风扫过之前,高空湛蓝,低空灰黄。”

  探因 好奇心驱使 寻找霾变原因

  杨东晓拍摄天空的这几年,一开始,她发现了天空中存在于西五环外的阴霾。“但是没想到,没过两年,整个北京都笼罩在霾中了。”这两年拍照的兴趣让她产生了寻找霾生成原因的好奇心。

  她的一位朋友李淼是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研究员,2012年2月,杨东晓请李淼看了她相机里的天空,请他解释,为什么空气中的能见度会从上到下、从清到浊地分层?

  李淼说,会不会是因为北京周边那些垃圾处理厂的缘故?

  “我的视野还看不到东边的污染景象,我能看到的首钢,这些年来冒烟的烟囱越来越少。模式口的发电厂,总不能停止发电吧,它冒烟在短期内应该不能避免。发电厂和冬季供暖冒出来的烟,都是白色的水蒸气。而这些水蒸气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杨东晓说,她会继续探求下去。

  未来 换设备坚持拍下去 提醒环保意识

  杨东晓是一位从事历史调查的媒体人士。她告诉记者,这些不见天日的日子,是100年前伦敦走过的幽暗隧道,“北京不应再重蹈伦敦工业时期污染的老路,而要借鉴伦敦成功治理污染的经验。”

  她说,北京比伦敦情况更糟的是,雾和霾走了以后,还有沙尘暴。

  她决定留存下拍摄的天空照片,并打算按照时间、空间、阴雨、下雪、沙尘暴等不同的主题对比排列,“它们在提醒我们的环保意识。”她还要坚持拍摄天空,并将更换设备。“以拍出最佳效果,也是确保记录质量的不二途径。”

相关热词搜索: 北京市民连拍2000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