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西讯 近日,“广西壮药法定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化研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会在南宁举行。一匹绸、锡叶草等61个壮药材质量标准通过了专家鉴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从2008年起,组织开展了广西壮药法定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化专项系列研究,专门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研究起草编写组,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牵头,编制了《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一、二卷,共遴选收载壮药材品种375种,对74个品种开展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和标准研究,其中61个中药材质量标准为国内首次研究制定。
鉴定会上,专家听取了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技术创新报告,审查了鉴定资料并进行了质询。经过讨论,专家形成了一致的鉴定意见:该项目在国内首次研究制定了一匹绸、锡叶草等61个壮药材质量标准,首次将中医理论与壮医理论并列纳入标准,首次规范了壮医药理论,定义了119个壮医理论医药相关术语。该项研究成果应用于整个医药产业链的各环节,其技术支撑作用和影响广泛、长期而持久,结束了壮医“有医无药”的历史,为壮药的研究、生产、经营和使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引领了我国壮药标准研究的发展方向,达到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据悉,“广西壮药法定质量标准体系”作为极为重要的法定技术标准文件,是广西争取将壮药早日纳入国家民族医药体系的地方民族药法典。(施晓光 陈淑贤)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