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呼跃军) 我国焦炉煤气制LNG技术及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记者2月3日从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获悉,采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自主技术建设的恒坤化工1.2亿立方米/年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自今年1月1日全面投产以来,整套装置安全、稳定、连续运行已超过800小时。目前该生产线产能负荷达到80%,产品全部达到LNG市场销售要求,投运第一周就销售了4个罐车80吨LNG。
据内蒙古恒坤化工公司副总经理李乃厚介绍,该项目关键技术焦炉煤气深冷液化制取LNG采用了中科院理化所混合冷剂工艺技术流程,将焦化厂原料焦炉煤气,经过压缩、预处理、精脱硫后进入甲烷化工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通过甲烷化反应生成甲烷,同时反应热通过副产中压蒸汽的方式移出并回收利用,最终甲烷化后的富甲烷混合气体,经除水脱碳后进入深冷液化分离工序,制取出产品LNG和富氢气。该技术将低温系统关键技术与化工过程相结合,完成了焦炉煤气中的天然气提取,并使液化天然气产量增加30%左右。
李乃厚介绍说,焦炉煤气制LNG项目是恒坤化工焦化项目的配套装置,该公司焦化项目一期130万吨/年工程已于2011年9月投产,同等规模的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中。
过去企业焦炉煤气全部以"点天灯"方式白白浪费,1小时要烧掉3.8万立方米焦炉煤气,1天损失30万元。现在新装置投产后,每年可减少废气排放32亿标准立方米,节约标准煤10万吨,经济和环保效益显著。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王亚雄博士认为,焦炉煤气制LNG技术意义重大。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短缺,到2015年市场缺口约400亿立方米。目前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主要有制取甲醇和制取液化天然气两个途径,而甲醇市场严重过剩。我国焦化行业副产大量焦炉煤气,除企业自用及用作城市煤气等外,每年还富余高达200亿立方米的焦炉煤气,若全部回收,可生产85亿立方米天然气,可节能1030万吨标煤。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