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技术创新 > >> 麻省理工“超级胶囊”技术将在川落地

麻省理工“超级胶囊”技术将在川落地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四川日报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8-04-27 09:16:48
    本报讯(记者 熊筱伟)4月26日,在蓉举行的天府国际生物医药商业化高端对话活动上,全球药物商业化中心首席营运官蒋琛光介绍,将与美国力卓(Lyndra)公司携手,一期投资1.6亿美元在成都建立基于力卓核心技术的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大中华区产品研发中心。

  什么是力卓技术?这是一项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共同研发的新技术,其正式表述为:口服药物的长效缓释递送系统。“简单说是一种全新的药物胶囊,与现有胶囊最大不同是‘缓释’二字。”蒋琛光介绍,传统口服药物在身体中有效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而这种药物胶囊在服用后可以在胃部停留一周甚至更久。

  这有什么意义?“最直接的效果——像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不用随时服药,吃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蒋琛光表示,新技术同时可以提升药物在胃肠道的吸附性和药效的持久性,解决中成药吸收性不够好等难题;减少因为药物在胃肠道浓度变化引起的药物副作用等。

  麻省理工学院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罗伯特教授认为,该技术为建立超长期口服药物输送系统打开了一扇门。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个平台技术,其对产业链相关环节有带动作用,“借助该技术,完全可能诞生全新的药物治疗思路和方法。”

  全球药物商业化中心是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转化及商业化中心,2016年其首个海外分中心——中国中心落户成都。该中心力争3-5年内在四川实现一批重大项目的产业化。目前,已有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器械等相关领域的多个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落地。

  相关阅读

  中科院院士魏于全:四川探索癌症治疗“量身定制”

  庄林 本报记者 熊筱伟

  “治疗癌症,我们在做一些非常前沿的探索,包括给病人提供个体化治疗。”4月26日,在蓉举行的天府国际生物医药商业化高端对话活动上,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关于“个性化治疗癌症”的演讲,引起了台下听众的热切关注。

  癌症治疗也能根据不同病人“定制”?魏于全介绍: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分析肿瘤细胞的突变位点,将候选的突变多肽应用于肿瘤病人的个体化治疗。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AAV基因治疗小组负责人董飚首先普及了一个知识点——每个病人的癌细胞是不一样的。“癌症的发生,是因为基因突变。例如甲病人的胃癌是由ABC三个基因突变造成,乙病人的胃癌则是由BCD基因突变造成。如果按同一种方法治,就会出现有些突变基因成‘漏网之鱼’。”

  癌症治疗“量身定制”,就是找准突变点,“看方抓药”。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实验室负责人许恒表示,从病人身体里取出肿瘤组织,找到突变点,然后针对性去刺激病人的免疫细胞,把它培养成能识别该病人癌细胞的“杀手”,从而治疗癌症。“目前临床前阶段已开展了一年多,能看到明显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麻省理工胶囊技术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