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羽协”的网站上发出了一封“致羽绒行业经销商的公开信”中指出,“目前,禽流感已经造成了羽绒行业原料供应链的断裂……是羽绒生产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不愿意违反以前的合同,但又没有力量承担目前市场巨大差价造成的损失”,希望经销商与生产商能够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字字情真意切。有媒体报道:“有企业拿着合同,去法院起诉原料供应商的‘违约行为’”。但新金融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中,这样鱼死网破的行为几乎没有。“其实大多数公司和上下游企业都有很好的关系,会私下里去协商解决的”。
禽流感在中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一位长期研究羽绒行业的业内人士看来,“这么多年来,企业也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从没遇到价格上涨幅度这么大,所以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调整,把影响降低”。
波司登方面表示,一般和供应商都是一年谈一次,“价格和量基本都定了,市场没有太大变化的话,按照一定的账期付款,如果出现突发情况,会预付供应商一部分资金,这样既缓解他们的压力,也有利于我们拿到优于市场的价格,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相互合作关系”。
前述马先生也介绍,通常他所在的公司都是和上游羽绒供应商一年交付一次定金,然后每个月送一定量的羽绒,按照规定的账期结账。
禽流感发生后,“突然原料减少了,他们虽然违约了,但也是真的拿不出那么多货,都合作那么长时间了,我们也会为他们考虑,这是相互理解的事情,不可能因为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就撕破脸的,否则大家以后就不能合作了。”他说。
供应量骤然减少,让马先生不得不自己开着车到处去找货源,“以前是人家给我们送货上门,我们只交定金,现在我们出去拉,基本都是全款”。
此外,马先生还介绍,作为专业做羽绒制品的企业,一般都提前批量采购一些羽绒原材料,仓库里肯定是有一些库存的,“即使在价格高的时候买一点儿,够用就行了,还不至于一下就停产了,可以等到价格低一点儿的时候再出去买”。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上游的供应商手中也应该会有一些存货,“所有的订单都兑现可能困难,通常会采取分批供货的方式,保证下游企业不停产,等有了货或者价格降下来再给下游的企业也可以”,当然这依赖于二者长期的合作关系。
由此看来,企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大多会有自己的方式进行调节,供应链一下断裂的情况可能还是少数。
中羽协给新金融记者提供的文字资料中也指出:“根据近期对部分鸭鹅养殖公司的了解,鹅鸭的出栏数并不像外界传说中的急剧减少,降低了15%左右,对价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减少的量应该不足以造成原料供应链的断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