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A股市场中基本面朦胧或估值显著高估的品种,再次出现闪崩式调整。不过,本轮行情的投资主线未变,由消费升级类白马蓝筹所引领的慢牛行情,仍在持续深入。
什么是消费升级?就是消费结构升级。从海外经验看,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时,消费服务就会出现一次大转折,产品或服务会强调品牌、品质、个性化,我国的消费升级拐点出现于2016年初。股市投资者的嗅觉总是敏锐的,就在去年初,贵州茅台率先创历史新高。总体上,消费升级有三个重点领域:一是住宅消费,包括改善型住宅,到现在的租赁住房,目前仍处于持续稳步增长期;二是品牌传统消费品,像家电、食品、汽车、服饰等,这也是过去一年被市场持续挖掘的群体。当前,消费升级主题行情正转向第三个潜力领域,就是服务性消费,主要包括保险、医疗健康、体育、交通、教育、通讯、娱乐、文化、旅游等。巧合的是,近期的消息面非常配合,股价催化剂众多,包括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电动车、智能驾驶、共享经济、新零售、智能手机新时尚(全屏显示、柔性显示OLED),还有游戏、视频、无人机、体育、全域旅游等,将来还有5G、物联网等。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也最容易被市场认可,包括电动车产业链、保险金融服务、智能手机升级换代、新零售等。
先看电动车,光是“电”替代“油”,并不会引爆消费拐点的。就像智能手机,引爆点就是10年前的iPhone。现在,特斯拉(TESLA)就担当起类似这样的角色,时尚科技的外观、强劲的动力和续航,还有便捷的操控性等,这些消费元素,开始全面吸引全球消费者。上周末Model 3正式下线,标示着这一消费热点有望持续升温。实际上,不仅是特斯拉,更多的汽车巨头或跨界巨头开始大规模向电动车制造转移。上周,戴姆勒与北汽签署50亿合作协议,建立纯电动车和动力电池基地。预期到2020年,全球电动车销售量将突破500万辆,中国占比近半。选股策略要瞄准电动车的痛点,即最大成本项或核心技术,目前最大成本项就是电芯。策略上应紧盯每一子领域的优势企业,像正负极材料的杉杉股份、当升科技、方大炭素,电解液的天赐材料,隔膜的创新股份,铜箔的诺德股份,结构件的科达利,而且,这些电池活性材料最终聚焦于锂、钴、石墨,以及稀土、铝、铜等资源,相关个股有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等。依此进一步延伸,就是电力动力控制(IBGT、连接器等)、汽车电子(ADAS等),受益的标的包括中航光电、扬杰科技等。
显然,这段时间的“煤飞色舞”,最直接的驱动力来自于电动车产业链。当然,伴随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及经济增长景气度进一步强化,或将进一步支撑有色、煤炭、钢铁等周期品的强势运行,这种传导效应一旦成为现实,行情就会转向中大级别。但短期内,交易策略还要保持谨慎。要指出的是,决定当前行情是否稳定前行的,并不是强势传导效应的迅速扩散,而是此前持续领先的强势群体,也就是白马1.0群体,如传统消费品(白酒、白电、汽车、医药)、服务业(机场港口、保险金融)等群体是否稳定。其中,保险股已成为重要的人气指标,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四大上市险企各有优势,估值(PEV)均位于历史区间下限,正渐次突破2015年的股价高点,已形成反转格局但需要持续强化。
再具体到指数运行,沪深300指数的中长期均线已构成大型多头排列,以PE(TTM)14倍为基础,中期向上拓展动力不减。不过,创业板指数的均线系统还是大型空头排列,估值(PE48倍)高企,中期调整压力持续。市场结构矛盾显而易见,奢望指数型飙升行情并不现实。策略上,要继续专注龙头、重视盈利和估值,继续回避高估值的纯题材炒作。(张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