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市场行情 > >> 技术同步产业落后,3D打印产业链亟待“闭合”

技术同步产业落后,3D打印产业链亟待“闭合”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4-03-19 00:00:00

  3D打印技术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运用还需要一个时间段。预计未来三年时间是3D打印技术非常关键的时期,市场规模会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制造业需要和创意文化产业结合才能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而3D技术正在被寄予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日前,民革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大力支持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议重点推进3D打印装备产业化,开展应用示范推广,努力培育市场需求。提案还建议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联合开展3D打印技术研发,重点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3D打印行业标准制订,推动中国领先领域的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3D打印技术:制造业的再升级

 

  从单色到多色,从单一材料到多种材料,从几种材料到700多种材料,从粗糙到精细,3D打印出来的东西和最终的产品越来越接近。

 

  甚至,欧洲空间局(ESA)的“以实现高技术金属产品的高效生产与零浪费为目标的增材制造项目”(AMAZE)提出,将首次实现3D打印金属件的大规模生产。这些3D打印的金属零部件可用于喷气式飞机、航天器以及核聚变等项目。

 

  Stratasys亚太及日本地区总经理JonathanJaglom透露:“未来用3D打印制造出新的生命体也并非不可能,英国的研究界正在进行干细胞3D打印研究。现在大家看到的还主要是3D打印,是三维的,在未来还有可能是4维甚至是更多维度的,比如增加时间的维度,打印出来的东西最初是平面的,回到家里用水一过就有可能变成一张椅子,3D可能创造更多的惊喜。”

 

  “3D打印的出现让一些文化产品在制作上精细度有一个提高。影响最大的表现主要还是在艺术品和文物方面,可以在精细度方面有一个比较好的还原。”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据荣宝斋华南艺术品有限公司发展顾问罗百辉介绍,已有的应用包括3D照相馆、时装、玩具、艺术品复制等,其他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巨大。

 

  在罗百辉看来,3D打印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非常多,既包含了个性化的定制和制造,也包含像珠宝首饰这种现代艺术品的生产和制造,还有古代艺术的再现,如文物等高端艺术品的衍生品。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史玉升认为,中国制造业产值居世界首位,但想要长期保持优势地位,依靠传统技术难以为继,必须借助3D打印等先进技术。他认为,在中国制造业中,能够从起步阶段就与世界处于同一水平的只有3D打印。

 

  在史玉升看来,工业级3D打印技术的意义在于:3D打印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可极大地降低产品研发创新成本,缩短创新研发周期;简化制作,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制造出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零部件,极大增强了工艺实现能力;提高难加工材料可加工性,拓展了工程领域绿色的制造模式;变革传统制造模式,形成新型制造体系。

 

  3D产业化疾行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3D打印技术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可能成为引领未来制造业趋势的众多突破之一。这些突破将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模具等传统工具,改由更加灵巧的电脑软件主宰,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标志。

 

  JonathanJaglom表示,“用户一旦接触到3D打印就很快能够运用它与行业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很大价值,许多创意和应用都是我们没想到的。眼下中国正在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3D打印将对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建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不过3D自身的产业化却是一个难题。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介绍:“从全球来看,3D打印技术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运用还需要一个时间段。预计未来三年时间是3D打印技术非常关键的时期,市场规模会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全国政协委员张道宏在提交的两会提案中建议,国家应率先在大学中建立起比较完备的3D技术教学体系,尽快培养出相关的人才。同时尽快围绕3D技术建立产业化基地,用优惠的政策鼓励入驻的企业进行产业革新。同时国家也应主动推广这项技术,特别是在医学、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方面,加快产业化的步伐。

 

  目前,3D打印技术在美国已经实现产业化,目前全球有两家3D打印机制造巨头,分别为Stratasys和3DSystems,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张道宏介绍,美国已经成了专门的3D技术创新中心,英国将其列入了“应对未来挑战的22个优先发展技术”,而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均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支持这项技术产业化。在张道宏看来,中国在这项技术上有与西方同步甚至领先的技术,但在产业化方面,却和西方差距很大。而如何缩小这一差距,让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则是他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报记者李金玲)

 

来源:中国企业报

相关热词搜索: Nopermissionresources.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