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奶粉新政出炉行业或大洗牌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明确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均实行注册管理,并严格限定申请人资质条件。
根据《办法》,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旨在通过限制企业配方数,减少企业恶意竞争,梳理优质国产品牌。《办法》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配方注册办法被奶粉行业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介绍,目前中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这种“类似配方、不同品牌、加大宣传、扩大市场”的销售策略使得婴幼儿奶粉市场存在配方过多、过滥,配方制定随意、更换频繁等问题造成消费者选择困难。
分析人士表示,受到此次《办法》影响最大的包括在国内拥有多个品牌的企业,比如圣元、飞鹤多达上百品牌,而国外大型代工企业,比如:塔图拉、菲仕兰、恒天然等也会有所波及。
《办法》的推出将迫使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就经营层面来说,品牌方会更加珍惜现有品牌,加大对流通渠道的管理。同时,生产商的话语权增大,也将迫使渠道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推动渠道升级。
(据界面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中资大举收购德国科技公司
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中国投资者以大约每周一家的速度收购德国公司。从年初到目前为止不足六个月的时间内,中国投资者已经向24家德国公司发出了收购提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交易包括:美的集团以约40亿欧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商库卡集团,中国化工以10亿美元收购德国先进的塑料和橡胶处理设备生产商克劳斯玛菲集团,以及北京控股以15.9亿美元收购一家德国高科技垃圾能源公司。
按照这一速度,2014年创下的28家的纪录将很快被超越。而在收购支出方面,截至今年5月中旬,中国投资者已向德国公司提出了相当于91亿美元的报价,远高于2014年26亿美元的纪录水平。
在对收购目标的选择方面,一些收购对象被视作德国“工业4.0”倡议的关键参与者,对实现德国在制造业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宏伟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企业出海大举收购德国科技公司,主要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分析人士称,现在很多中资企业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足够规模的资本以及市场竞争力,但是像技术、研发、全球的营销网络以及品牌的管理和运营等方面,对很多中资企业而言都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到德国去收购这些公司,有利于中资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同时也能获取一些比较重要的研发平台、设计平台以及国外优质的技术人员,这对于中资企业培育国际性的跨国公司是非常关键的。
(据央广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美国关注中国去产能
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中,美方异常关注中国“去产能”。在对话举行前夕,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在北京表示:“问题在于,中国多快且多有效地来落实(去产能政策)?我觉得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是探讨此问题的良好契机。”他认为,中国产能过剩将导致全球市场出现扭曲。
与汇率问题相比较,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似乎更加国内化,即产能过剩是中国国内问题,牵扯国外因素比起汇率要少得多,牵扯到美国利益似乎并不明显。美方之所以将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提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从深层次上一定涉及美国利益。
中国的钢铁产能得不到压缩,仍然保持严重过剩的生产能力,那么国内难以消化的情况下,将会以更低价格出口世界包括美国,必将对美国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这是美国最为担心的,也是要求中国加大去产能力度的目的。
美国又是怎么做的?美国商务部5月25日宣布,为抑制进口钢铁的大量涌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耐腐蚀扁钢课征最高达450%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看似纯而又纯的中国产能过剩的国内问题,就这样被美国国际化了。
面对美国要求中国大幅度去产能的敦促,中方表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国际社会向中国提出减少产能的量化指标并不实际,中国去产能将坚持市场出清方式。
(据北京青年报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国际创投涌入珠三角
“中国创投进入新的时期”“国际创投资本不断加快流入中国市场”,在近日于深圳举行的“2016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业内专家作出这样的论断。
2015年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活跃的创投机构同比提升25%,机构运作也出现“质变”。在这背后,资本扎堆涌入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中国成为新一轮投资“风口”的迹象明显。
近期,全球知名创投公司IDG资本将其南方总部落户广州。而在深圳,霸菱资本、野村资产、惠理基金等国际创投也陆续进驻。珠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创投资本瞩目的热土。
在这一轮产业集聚中,珠三角经济形态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广州,智能制造及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等领域的集群初现规模,新动力源、增长极正在形成;在深圳,生物、互联网、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2015年规模达2.3万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
分析人士表示,传统产业集群面临迅速更新迭代。未来,珠三角的经济增量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
数据显示,通过供给侧改革等系列措施,中国经济发展扛住了外需疲弱的挑战,正逐步走出低谷,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稳居世界第一,出口占全球的份额提高到13.8%,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权威咨询机构麦肯锡预计,2025年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地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业务城市群”。
(据新华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中国时隔五年重启月度经济数据发布会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称,将自今年6月份起,在季度、年度新闻发布会的基础上举办月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中国官方上一次启动月度经济数据发布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8月。不过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走出“V”形,及经济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后,国家统计局自2011年6月起不再以发布会的形式来披露月度数据,而是改为在官网上统一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月度发布会的重启并不会改变各项经济数据已有的发布节奏,而只是把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的披露方式改为“发布会发布”。
从互联网公布到发布会披露,最大的改变就是信息从单向传递变成双向互动。届时,国内外媒体不仅可以及时获得中国经济数据,还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官方对于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并可以通过和新闻发言人互动来解疑释惑。
和五年前相比,此次月度经济数据发布会的开启有一点相同和一点不同。
相同点在于中国经济都面临着关键节点。五年前,中国经济进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段,能否打好增速“防守战”万众瞩目;现如今,中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窗口,能否打好改革“攻坚战”备受关注。
不同点则来源于新常态下出现的新变化。无论是行业之间、地域之间以及不同的指标之间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此时,单一的经济数据已不足以勾勒中国经济的全貌,要了解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必须综合一系列指标,必须洞悉总量变化背后的结构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外界更好了解中国经济的情况,就必须在及时发布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解释说明的力度。
(据中国新闻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滥用 “互联网+”会吓跑客户
如今,伴随着“一切皆数字化”,我们拥有了反应空前过度的市场。然而,高速创新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即无穷无尽的选择。从苹果商店里的100多万款应用,到超市里令人眼花缭乱的牛奶品牌,我们在生活的每个环节都不得不作出选择。
但是更多真的意味着更好吗?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使得企业能够更加轻而易举地接触到消费者。许多商家因此不加节制地应用数字技术,比如为客户推送各类信息和促销提醒,或者通过数字渠道要求客户更多地关注。尽管有消费者喜欢这样高强度的互动,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过多的数字化互动是一种打扰。而当多个供应商同时用信息“轰炸”他们时,消费者并不会有任何独特或者个性化的感觉。与之相反,他们会感觉商家正利用数字技术在“消费”他们。
无处不在的数字世界让消费者身心俱疲,并且导致他们的满意度下降。埃森哲的最新调研发现,2015年,83%的受访中国消费者因为对服务质量不满而更换商家。其中,率先拥抱数字变革的零售业、银行业和网络服务业提供商收获了最多的差评。更加令人不安的是,在这些中国商家流失的客户当中,超过1/4表示将永远不会再次光顾。由此可见,过度依赖数字技术以及缺乏人性化服务,正在使得中国企业流失而非赢得客户。2000年美股崩盘或很快重演
近日,索罗斯、Icahn、高盛均公开表示看空美股。
分析人士表示,有四个方面的迹象显示,当前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颇为相似。
首先,2000年股市崩盘的催化剂是美联储加息。1999年美国GDP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4%。互联网热潮令IT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启动紧缩政策,先后六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从4.75%上调至6.5%。
其次,企业盈利放缓通常比经济衰退提早几个季度发生。有显著的迹象表明,现在企业盈利形势与2008年或是2000年都很相似。
第三,有迹象显示,当前融资类债务及美股走势,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初期很相似。
第四,201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而且是8年周期的大选,也就是说上任总统不会连任。统计数据显示,1901年以来,8年的大选年(2008年、2000年、1992年等),美股的平均年收益率为-14%。
2000年时,互联网泡沫破裂,股价高企的科技股一个接一个崩盘,美股惨烈程度为1987年股灾后首次。美股进入熊市,拖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分析人士称,历史或很快再次重演。
(据华尔街见闻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加拿大央行警示两市房价风险
加拿大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温哥华房价同比上涨30%,多伦多房价同比上涨15%。加拿大央行日前对多伦多和温哥华房地产市场发出警告,称两地目前高歌猛进的房价涨势很可能“不可持续”。
加拿大央行在发布的金融系统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长期来看房地产供给仍有弹性,需求基本面不支持房价强劲上涨。加央行警告,低利率和低首付导致部分区域购房者负债比例高企,加上不同地区房价涨幅严重失衡,使得加拿大经济面临风险。加央行行长史蒂芬·波洛兹提醒有意购房者及贷款机构注意防范楼市风险,并警告房价上涨很可能不可持续。
近期,温哥华和多伦多房价大幅上涨备受关注,一些金融机构和研究学者呼吁加拿大政府出手干预。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6月1日也发布报告说,加拿大政府应给多伦多和温哥华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
加拿大财政部长比尔·莫诺近日在多伦多表示,联邦政府正在就房产泡沫问题深入调研,之后将决定是否着手控制房价,以及是否限制境外投资者。
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温哥华所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决定从6月10日起,对外国购房者实行注册登记,并需提供纳税证明。
不过,对于外国人推高房价的说法,一些加拿大经济学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人口增长和就业增长迅猛、可开发土地越来越少,以及贷款率偏低是多伦多和温哥华房价走高的主要推手。
(据新华国际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英国退欧箭在弦上中国或受害
距离本月23日英国举行公投决定是否脱离欧盟还有不到半个月,目前,英国国内民众对脱欧与留欧的支持率,开始出现胶着。英国脱离欧盟有能可能成为现实。
在英国国内,经济话题也始终是脱欧派与留欧派的争议重点之一。对于脱欧还是留欧,哪一个选项更有利于英国经济,目前脱欧派和留欧派双方,依旧各执一词。
分析人士表示,从全球金融市场的反应来看,面对脱欧这种风险性事件,影响还是很大的。无论是英镑的波动,还是国际金融资产的下跌,都反映英国脱欧事件带来的高风险。
全球主要央行已经在探讨如果英国退出欧盟,应该如何应对可能的金融动荡。参与讨论的包括英国央行、美联储、日本央行等机构。一些央行官员担心,如果英国选民选择退出欧盟,这一决定可能引发类似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出现的美元严重短缺局面。当年,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信贷市场陷入混乱,之后爆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事实上,多家机构已经警告,如果英国退欧,美国国债、英镑、日元和英国股市等一系列资产将陷入波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警告说,脱欧可能导致英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而单就对中国的影响来说,分析人士称,如果公投的结果是英国离开欧盟,英镑会贬值,将会严重影响货币的国际流动,也会严重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市场。
(据中国广播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世行质疑安倍经济学无用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数据称,预计全球2016年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去年持平,仅为2.4%。该数字与1月的预期相比下调了0.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全球性贸易低迷和投资减少。有关日本,世行对安倍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安倍经济学”的效果提出质疑。
世行预计日本2016年和2017年经济增长率均为0.5%。世行方面基于日元升值导致出口低迷和熊本地震的影响对经济增速进行了下调,但消费税增税推迟施行一事并未反映其中。
虽然日本央行1月决定实行负利率政策,但日元汇率仍急速走高,物价涨幅也仍处于低迷状态。世行称,对大胆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安倍经济学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受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拖累,世行还将美国2016年经济增长率大幅下调至1.9%,但预测2017年将恢复至2%以上。世行预测欧元区2016年和2017年均将保证1.6%的增长率。
世行维持对中国经济的增长率预期。但对失业率上升和政治混乱持续的巴西,世行则大幅下调预期数据,预计2017年仍维持负增长。
(据参考消息网等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数据大爆炸时代 顶级经济学家更愿去科技公司
数据大爆炸让亚马逊和Facebook等高科技公司成为经济学家就职的热点。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5月,在私营部门工作的经济学家达到11500人,较2010年5月的5580人大幅提升。
Facebook大数据团队雇佣了大约25名经济学博士,这相当于一家大型美国银行雇佣的人数。
亚马逊雇佣了超过60名经济学家。亚马逊的经济学家团队在人员质量和人数上足以和顶尖大学的经济学院相媲美,而吸引这些人才的部分原因是这家公司可以为研究人员们提供独一无二的数据。
亚马逊、苹果、谷歌等科技公司通过对数字信息的转化来创建商业价值,而他们所搜集的信息是难以从别处轻易获得的。根据MIT Technology Review,亚马逊建立了“单位模型”来统计用户的全面信息,这些信息来源于用户,并且有一系列数据标签,包括年龄、性别和收入。
求职网站Glassdoor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Chamberlain表示,现在这些新公司拥有大量的数字化数据,而且这些数据描述的是人类行为。
美国热门租房网站Airbnb数据科学家Bar Ifrach认为,私营部门更能帮助他发展在匹配买家和卖家的专业知识,而这是对很多网络公司来说都很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