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一)战略区位优越
乌克兰(UKRAINE)位于欧洲东部,总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55万人,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乌克兰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诸国相连,是俄罗斯天然气输往欧盟各国的主要通道,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二)自然资源丰富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占世界黑土总量的1/4;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有“欧洲粮仓”的美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可开采矿藏80多种,其中已探明的铁矿石的储量有275亿吨,锰矿石的储量超过21亿吨,位居世界前列。
(三)工业基础雄厚
乌克兰工业经济比较发达,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达到70%以上。航空领域,设计并制造了四代战略导弹,发射了“Океан”多功能遥感卫星,国际空间站上建有“乌克兰舱”。军舰制造领域,有能力建造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一切舰艇,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即来自于此。机床领域,数控机床产品行销美、德、法等国家。新材料领域,集中了前苏联时期的“五大材料研究所”,在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功能材料、人造超硬材料等方面成果之巨令人赞叹。
(四)对外贸易多元繁荣
目前,乌克兰同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2013年,乌克兰货物贸易进出口1402.7亿美元,其中出口633.1亿美元,进口769.6亿美元,贸易逆差136.5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黑色金属及其制品、无机化学材料、化肥、木材、纺织品、铝制品、机车等;主要进口产品有天然气、石油、地面交通设备、纸张、塑料制品、药品、粮食和车床等。
乌克兰危机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
(一)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能源保障能力
自今年3月以来,美国和欧盟发动了多轮对俄罗斯的制裁,9月12日开始的新一轮制裁,将使更多的俄罗斯企业无法在欧盟资本市场上筹集新资金,其中掌握俄罗斯经济命脉的能源企业成为本轮制裁的重点,这将促使相关企业寻找其他融资渠道。
多年来,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中俄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中俄两国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分别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和《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9月1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正式开工,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谈判也将于近日开始,预示中俄两国能源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中俄两国全面开展能源合作不仅为俄罗斯能源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和资金来源,也丰富了我国能源进口途径,提高我国能源保障能力,降低我国工业企业的能源成本,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二)将有利于扩大我国产品出口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乌两国合作项目,如克里米亚大型光伏项目、乌东部大型冶金项目、与军舰相关的军事技术合作项目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随着俄罗斯反制裁措施的实施,为我国产品填补俄需求空缺提供了契机。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成为俄罗斯寻求相关产品进口替代的重要国家。
目前,我国对俄农产品(000061,股吧),以及汽车、通讯、油气设备等工业制成品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农产品领域,为充分利用乌克兰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提供的良好契机,中国黑龙江省东宁宝荣果蔬出口对俄直通车暨东宁宝荣海关监管库业已开通,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国际物流产业园区内俄中农产品贸储基地也正在加紧建设。
工业领域,奇瑞汽车于今年8月底在俄设厂进行组装生产,并将在成立科研设计中心,研发针对俄市场的新车型;俄拟扩大使用中国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电信设备,并有望在俄通讯系统中,包括卫星使用中国元件;俄油气巨头正积极与我国领先油气装备制造商杰瑞集团进行商务交流,压裂车组、移动式钻机等大型油气设备出口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
(三)将有助于我国与俄、乌开展高技术领域合作
乌克兰危机不仅使乌国内投资环境恶化,还使俄投资吸引力逐渐下降,这从俄投资流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以及投资者最具吸引力国家排行中可见一斑。据全球商业、金融信息和财经资讯的领先提供商彭博Bloomberg 报道,2014年7月俄罗斯投资流出达6.63亿卢布约1800万美元 ,是6月份的4倍。另据咨询公司A.T.Kearney的年度调查结果,对投资者最具吸引力国家排行榜中,俄罗斯排行从2013年的11位跌到2014年的25位以后。此外,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以来,俄固定资本投资额整体保持了同比下降的态势。
俄、乌日益恶化的投资环境,为我国与俄、乌开展高技术领域合作、引进相关技术、吸引高技术人才提供了良好机遇。目前,中俄双方卫星导航系统合作已经启动,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等大项目合作也取得新进展,并正积极探讨高铁方面的合作,中乌军工等方面的合作也已开展。精密机械制造、军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以及相关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将有望继续成为我国与俄、乌未来合作重点。
对策建议
(一)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
乌克兰危机演变为美欧与俄罗斯之间争夺乌克兰的对抗,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变化,也为中国赢得了外交空间。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应合理确定外交政策和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妥善处理中、美、俄、欧之间的四角博弈关系,在坚持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原则下,深化与各大经济体的多方位交流合作,打造多元、均衡、稳定的战略合作体系,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
(二)瞄准俄、乌外资缺口,鼓励国内企业加大“走出去”步伐
乌克兰危机给俄、乌经济带来了较大损害,导致两国外国投资大幅下滑,发展动力减弱。我国与俄、乌经济互补性强,中国的低成本制造业和俄、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贴合度。必须抓住这一机会,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我国经济优势,积极融入中东欧经济区;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紧填补俄、乌外资撤离空缺,提供我国企业国际化水平。
(三)主动对接技术扩散,积极承接俄、乌产业转移
俄罗斯和乌克兰曾是前苏联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重工业和军工产业在世界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危机对两国工业造成了动荡,导致资金、技术、人才产生流失。我国应根据工业发展需求,主动出击,积极对接航空航天、造船等关键领域,通过技术转移、人才引进、合作共建等方式,积极承接俄、乌产业转移,并加快与国内产业的融合,提升我国工业技术水平。
(四)加强与俄、乌贸易往来,构建互补、平衡的贸易格局
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乌克兰是俄罗斯第六大贸易伙伴,此次危机造成了两国贸易关系恶化,经济发展局面堪忧。从我国与俄、乌双方的贸易结构来看,我国的服装、鞋类等轻工业产品与俄、乌的进口需求相当吻合,同时,俄、乌的航空航天、军舰等工业制成品也是我国的需求所在。应当加强与俄、乌贸易往来,拓展贸易合作领域,深化贸易合作层次,提高多边贸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