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的市场悲观情绪抬头,给了过去几年妄言诸如“美国经济崩溃”、“欧元区解体”的财经“砖家”,又一个死灰复燃的机会。这一次,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国内,开始批评中国的汇率政策,甚至把高企的四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说成中国不必承受的重负,是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的“恶果”。
这种批评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指出,人民币汇率机制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而人民币国际化能否成功,可以说是中国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命题。
所有经历过中国外汇短缺时代的人,都明白今天我们手中拥有的外汇资源,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绝不是简简单单通过人民币贬值就能得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外向型的、依靠市场手段赚取贸易顺差,进而夯实中国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当然,四万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备,确实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四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出路何在?或者说,如此巨额的纸上财富,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最大化人民福祉呢?
我认为,为中国外汇储备找出路,首先要认清这种现象出现的全球化大背景。中美央行之间持续地大规模货币交换,是基于两国直接的、间接的贸易行为,是过去二十年全球范围内和平环境的结果。可以说,是中国世界工厂的和平崛起,助推了美国走上全球经济引领者的宝座;而美国对全球政治金融自由化的持续推进,助推中国走出了小农经济的贫困和基础设施的落后。
因此,我们根本就不应该妖魔化殷实的外汇储备规模,更不应该将巨量的货币财富作为一种累赘,而是应该反问自己:如此之大的资源积累,为何一直没有被充分利用,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现代化国家的先进形象呢?而只能被迫简单地投资于美国国债等低风险、低收益金融产品。症结究竟在何处?
其实,答案早就被很多经济学者指出,那就是“藏汇于民”。可惜,学者嘴中的藏汇于民,就是让居民或者企业持有外汇,用于消费或者对外投资。孰不知,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持有美元货币并非最佳选择。而且,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又使得美元储蓄利率奇低,更多的企业是从离岸市场往国内搬货币,进一步加剧了外汇储备的堰塞湖效应。
在我看来,藏汇于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金融市场的改革。中国需要一批市场化经营的国际投资银行家,能够通过跨国金融中介平台,将国家意志和百姓福祉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去实现。如果觉得这段话太虚无缥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美国投资银行,再逛逛美国物美价廉的超市,就会有一个形象化的理解。什么是金融软实力,是什么让一个拥有天量债务的国家,还能持续提供让他国羡慕的民生福祉。
因此,如果真要批评过去几年中国改革的美中不足,除了四万亿元投资计划透支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体系;另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就是对于国际化投资银行的培育不足,造成中国企业走出去缺少保驾护航的“金融保镖”。
好在,美国军事退出中亚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拓展,给了中国金融弯道超车的机会。以中国“东防西扩”国家战略为背景,依托新丝绸之路沿线各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对内开放为原则去培养中国本土的投资银行家,并向中亚输出人民币的货币服务和金融中介机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突围之路。
试想,让中亚各国、乃至西亚各国,接受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我们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就是最佳的担保财产?毕竟,美国依然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军事政治大国,中美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贸易和金融现状,正是我们在欧亚大陆树立信用的最佳保障。在战略层面,创立背靠大陆的陆权金融体系,正是中国与美国比肩谈判的最佳“软实力”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