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经费先得压浪费 砍什么不能砍民生 财政“紧日子”不会减民生投入(热点聚焦) 中国财政部日前明确要求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继续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以今年压减支出后的规模为基础,明年继续从严控制支出,从紧编制预算。专家认为,尽管今年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下滑,但过“紧日子”并非意味着民生支出会减少,未来将继续削减“三公”经费,停建楼堂馆所,压缩不必要的财政支出,确保民生投入不受影响。
【财政收入进入下行通道】 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持续下滑,上半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685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95亿元,增长7.5%,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2311亿元,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36280亿元,同比增长13.5%。 “随着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回调,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局面业已形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在2012年GDP增长率为7.8%的情况下,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2.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与GDP的增长已近于同步。可以明确地说,我国财政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带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一路走高的阶段,已经告一段落,财政过“紧日子”的新阶段业已出现。 尽管财政收入增长呈放缓趋势,但是中央始终强调惠及民生的投入和支出不会因此而缩减。“本届政府的执政目标之一就是不断改善民生。”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减速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就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部署,也凸显新一届政府打造“服务型”“民生型”政府的执政理念。
【政府节支先过“紧日子”】 然而,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满足民生支出不受影响呢?专家表示,要保障各项民生支出,就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因此,政府要改变以往大手花钱的旧习,必须压缩不必要的支出,带头过“紧日子”。 事实上,中央政府已经就此做出了部署。李克强总理近期反复强调,要通过压缩行政开支特别是“三公”经费保障民生支出。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全面停止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全面清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这一举动除符合当下提倡勤俭节约导向外,也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关系。” 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看来,压经费先得压浪费,新楼堂馆所不再建设,压缩不必要财政支出,显示决策层保民生的决心。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王雍君表示,财政收入放缓的情况下,政府层面能平衡收支结构的措施就是控制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尤其是控制新项目上马。控制一些不需要过多存在却占用大量资源的项目也传递出过“紧日子”的信号。
【财政支出核心是保民生】 政府要过“紧日子”,关乎百姓的民生投入如何才能确保不滑出底线呢?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虽然百姓担心财政收入钱紧了,民生投入会不会受影响,但有一点很清楚,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的核心就是保民生,砍什么支出也不能砍民生,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并不代表保民生的钱没了或减少了。” 贾康也认为,现阶段财政资金的使用重点,首先应该从使所有社会成员享受“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基本公共服务入手,体现社会管理政策方面的“托底作用”。 事实上,财政收入增速虽然放慢了,但是收入依然是增长的,这是民生支出仍能不断增加的有力保障。白景明强调,由于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超过十万亿元,如此大的体量,即便增幅较小但增量依然可观。再加上民生投入都列入预算,只要财政收入能保持稳增长,税收能依法征管,完成全年收入预算还是可能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孙玉栋对本报记者表示,财政支出的结构是在财政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安排什么就是什么。支出有刚性的因素,有些支出因为收入下降,结构上会有所调整,但是不会对民生支出有太大的影响。 (记者 周小苑)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unction(){ var array = new Array(["ydtj","5"],["zhengwenbbs","21"],["zhengwenph","22"],["zhengwenpic","23"],["zhengwenvideo","24"],["zwgjcbq","52"]); for(var i=0;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