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的农户在种生姜时,直接把印有“严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剧毒”农药神农丹和化肥一起撒在已经发芽的种姜边上。在周边10多个村庄,姜农们都是成箱成箱地使用神农丹,且对其危害性心知肚明,而对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他们自己根本不吃。(见5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我们见惯了不少“自己不吃”却让别人吃的产品:养鳝鱼的,不吃鳝鱼;做火腿肠的,不吃火腿肠;做果冻的,不吃果冻……这些产品要么有毒,要么非常不干净。以此次“毒生姜”事件为例,按照农业部规定,神农丹只能用在棉花、烟草、月季、花生、甘薯上,且在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上有严格限制。但姜农将神农丹用于生姜种植上,用量远超用于甘薯药量的3~6倍,并且“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丢弃的神农丹包装袋”。如此生产出的生姜居然可以拿到“ 中国北方最大的姜蒜批发市场”中卖,对于销往外地需要的农药残留检测报告,居然是“自己送样品,只要找几斤合格的姜去检验”就完事大吉。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当地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相关监管部门对生产出口生姜的每个村镇社区,都设有农药监管员和信息员,对农药经营使用实行无缝隙监管。“出口姜”与“内销姜”在监管方式上有着巨大差别。 如此“地方保护”,看似是为地方经济发展着想,但总有一天会造成地方产业为追求最大利润而走向疯狂以致崩盘。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铬超标胶囊……一连串的地方产业个案最终成为全行业的普遍问题,曝出的正是这样的监管窘境。任何一种有毒产品的“生产者”,都可能成为其他有毒产品的“消费者”。如此恶性循环,如此选择性监管和良知、诚信之失,是时候该终结了!张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