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的“爱心格子铺”可是做出了名声,相关新闻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人们在这里要么捐出财物,要么买下赠品,这一卖一买间沉淀的善款,就是受捐助者的希望。献过爱心,人们也能得到“爱心卡”,每一笔善行都折算成“爱心值”存进卡里,供爱心人士享受相应的服务并受表彰。
通过善款和“爱心卡”,受捐者、捐助者在“格子铺”里各有所得,跳脱了传统慈善里捐助者向受捐者“单向施与”的刻板模式;流转于“格子铺”的,也是些二手物品,有效利用了人们闲置的资源。这些都是很棒的思考和实践,难怪前来参观的外国记者赞不绝口。 社会日渐富足,人们比以往更愿意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媒体技术发达,发生在哪怕偏远山区的不幸,也能引起大众的关注。不过有些时候,奉献爱心也得讲究方式,像“爱心格子铺”的创意,就动用了新鲜思维。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5·12”特大地震,北川中学楼舍倒塌,夺去上千条年轻生命。灾难发生后,大批捐款涌向北川援建新中学。重建期间,笔者多次前往参观,新北川坚固的新校舍、高质量的教学装备令人“叹为观止”。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和投影设备、十分名贵的花木都被捐给新学校,这些都是社会各界乃至海内外华人的拳拳爱心。校方深表感动,却也不无忧虑,“设备这么高级,怎么维护,怎么修理,我们都不知道啊!”能不能只采购适合的用品,将剩下的善款建立基金,日后用在其他“刀刃”上?新校舍援建方表示,不行,因为捐款方已经在用途上写明,要求全部用在建学校上。这便是传统慈善单向思维带来的无奈。 献爱心也要尊重接受者的心情。笔者认识一户北京的低保人家。家里唯一的劳力是位单亲妈妈,她独自抚养身患肌无力症的儿子。这位妈妈经常要到“爱心超市”购买低价食品,但天黑之前从不会去。她这样解释:“人有脸,树有皮”。有些爱心活动主办方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捐献仪式上,找来媒体对着受捐者又是采访又是拍照。有的受捐者愿意借机向公众表达谢意,有些内心敏感就表现得无所适从。如果后者把受捐助和当众丢掉尊严画上等号,这次爱心行动就失败了。 现代慈善事业,拥有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责任,呼吁更科学的督导规划和新鲜思考。无论任何背景的慈善机构,都应该放下身段,向任何可能借鉴的案例,比如“爱心格子铺”之类的“小微慈善”学习。因为,慈善是直达人心的细腻工程,不是一厢情愿,它关乎接受者的自尊,工作细致些总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