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汶川三军用命 芦山众士争先 中新社记者 王曦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北京的一家报纸今天以《在北京望四川,从汶川到芦山》为题发表评论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笔者认为,两次天灾面前,中国军人无疑是抗震救灾的主力。 4月16日,《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发表,首次公布了陆军集团军的番号。白皮书提出,树立综合安全观念,有效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坚决完成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4天后,地震发生,人们看到,这一判断得到证实:
13集团军来了,仅仅地震发生几小时后中新社发布的消息就说,该军出动2120人正赶赴灾区。先期抵达部队300人正赶往受灾严重的芦山县太平镇,所属某工兵团从驻地泸州正赶往震中。 14集团军来了,依托该集团军工兵团组建的云南省地震灾害救援队27名官兵,携带专业救援工具和生命搜救犬,紧急奔赴灾区。随后,该军又紧急增派30人,由昆明乘空军运输机赴灾区! 或许人们还记得汶川地震时“神兵天降”的一幕。空降兵某部一个15人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在阿坝地区成功空降,打通“生命通道”。如今,当灾难再次袭来,又是来自这支部队的第一批20多人救援小分队,降落震中芦山县太平镇。 不止如此,另一支救援力量、来自四川武警总队的官兵为快速进入“孤岛”宝兴县,硬是凭借一双双“铁脚板”,冒着山上滚石随时滑落的危险,在最短时间内挺进宝兴县,实现对当地所有受灾区域的“全覆盖”。 过家门而不入。在最早到达灾区的一线部队中,雅安籍官兵多达20余人,但他们无一人告假,始终坚守在抢险救援第一线。 巾帼不让须眉。21日驾驶第一批次第一架飞往重灾区飞机的女飞行员,正是参加过国庆60周年阅兵的张博。 ……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武装力量始终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中,都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2008年,22.1万人参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2010年,投入2.1万人参加青海玉树强烈地震抗震救灾,1.2万人参加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这次芦山地震中,解放军四总部、成都军区、空军和武警部队迅速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截至20日17时,已紧急出动7500余名官兵、飞机10架赴灾区展开救援行动。 中国武装力量已组建抗洪抢险应急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核生化应急救援队、空中紧急运输服务队、交通电力应急抢险队、海上应急搜救队、应急机动通信保障队、医疗防疫救援队、气象保障应急专业队等9类5万人的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这次军委强调科学用兵、合理用兵,任务部队由成都军区组成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三军用命,抢险救灾。众士争先,拯救生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