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校操场边挂起千纸鹤悼念黄洋 羊城晚报记者 孙毅蕾 摄
社团同学接受媒体采访 东方IC
16日15时23分,黄洋的遗体被送入太平间 东方IC 羊城晚报记者 李烨池 孙毅蕾
黄洋入院后嫌疑人追看《我是歌手》 黄洋父母同意尸检只求讨回公道 4月17日,复旦遭投毒去世的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洋的尸检在他父母的同意下进行,但案情仍扑朔迷离。 黄洋入院后嫌疑人追看《我是歌手》 翻看投毒案嫌疑人林某的微博,大多是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专业知识和个人感受。他的微博中并未提起室友黄洋4月1日身体不适的事,反而在4月5日谈到了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4月6日仍在关注《我是歌手》节目。最后一条微博发于4月8日凌晨,表达了对医生行业的迷惑:“有时候挺痛恨这个行业的,名义上叫做医生,但是面对病人,尤其面对那些急切想从这里解决困惑的病人,帮忙总不能帮到底,好比带一个问路者走了一段路,然后跟他说,你找别人帮忙吧……” 据黄洋父亲回忆,4月3日,他得到黄洋生病的消息临时来到上海,没有联系到住处,当晚就住在儿子的寝室内;4月4日早晨,黄洋的父亲见到了儿子的两位室友,当时他并不知道可能是两位室友中的一人投毒,对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黄洋父母同意尸检只求讨回公道 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他的高中同学刘阳(化名,下同)告诉记者,黄洋的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希望还儿子一个公道。黄洋的尸检已于17日进行,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 据了解,黄洋的高中同学、支教团成员等都将在警方结果出来后,安排悼念黄洋的活动。17日,有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在校园内挂起千纸鹤为已去天堂的黄洋祈福。
网友猜想 猜想一: 林某实为误杀?复旦已否认 因此前媒体报道中基本排除了“情杀”、“竞争杀”,投毒嫌疑人的动机变得愈发扑朔迷离。有网友传言,黄洋和林某寝室中还有一名室友,是神经科的,林某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曾立志于神经科,后来被调剂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所谓“竞争关系”如果存在也应当是在林某和另一位室友之间。因此有网友猜测,林某下毒目标本是同寝室的另一位同学,不想被黄洋误食。而根据黄洋父亲的描述,黄洋在4月1日喝水发现有异味后,以为变质,怕别人也喝到,便将饮水机和水桶进行了清洗,所以未伤及他人。 记者了解到,黄洋寝室确实住着三名学生,除黄洋和林某外,另一名室友是上海本地人,长期不住校,喝到下毒的饮用水几率较小,复旦大学也否认了“误杀”这种说法。
猜想二: 凶手另有其人?暂未有证据 包括复旦大学贴吧在内的网站上,不少网友表示,林某从事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他一定是投毒者。 另有网友找到一个ID为“诛姜成”的网友曾于2012年10月27日、11月24日、12月3日和12月14日,四次在百度问答提问,分别询问了“二甲基亚硝胺有气味吗”、“什么物质人使用以后在人身体里积累,1-2年里无任何反应,时间长了能使人残疾或死亡”、“N-二甲基亚硝胺人吃了以后有什么危害”、“N-二甲基亚硝胺吃了怎么检测,是什么味道”,提问中的“N-二甲基亚硝胺”正是复旦投毒案中被害人黄洋中的毒。更有网友指出,这个“姜成”就是黄洋寝室中的另一个室友。 17日,上海本地媒体核实,黄洋寝室内第三人并不姓姜。
猜想三: 毒药来自校内?警方未公布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致复旦研究生黄洋中毒的物质初步确定为“N -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毒性强,普通医院并无库存,无私人销售渠道,一般由课题组购买。 刘阳告诉记者,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复旦学生透露,4月12日,警方带嫌疑人现场指认剧毒药物“来自校内某实验室”,“该实验室该药品有两次失窃记录,一次在半年前,一次在最近。” 记者向复旦大学求证这一传闻,该校新闻办主任方明表示,目前校方未得到警方的关于剧毒物质来源的消息,不要听信传闻,一切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李烨池、孙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