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媒体:对“一己之私”说不 凸显中国新思维

媒体:对“一己之私”说不 凸显中国新思维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4-12 09:32:46
  观点提要:

  中国对“一己之私”说不,点出了当前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本质的问题。迷信自我利益至上的理念,只能说明脑袋还停留在过去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里。反对凡事只从“一己之私”出发,就是要摒弃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思维窠臼和路径依赖,以新的理念认同和游戏规则,来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在处理对外事务上,一直在积极倡导和实践独具特色的新型理念,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7日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强调,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

  中国对“一己之私”说不,一时间成为中外舆论热点,有不少媒体纷纷猜测此言所指为谁。实际上,这段讲话不见得只是针对哪个国家,而更多地是在阐明中国对待世界和平的态度和观念。从整个演讲的内容来看,习近平就当前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判断和论述,对实现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阐明了新形势下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新思考和新理念。可以说,旗帜鲜明地反对“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彰显了中国对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立场。

  习主席的这段话,点出了当前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本质的问题。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以邻为壑,祸害世界,这样的情形在国际现实中屡见不鲜。有很多人信奉丘吉尔留下的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在国际交往中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权益和世界共同利益。这样自私自利的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恶劣问题,给地区和世界安全稳定带来巨大负面效应,事实上是反和平的。迷信这种自我利益至上的理念,只能说明脑袋还停留在过去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里。而对“一己之私”说不,就是要摒弃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思维窠臼和路径依赖,以新的理念认同和游戏规则,来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国际关系。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不讲利益了,而是强调损人利己是不行的。国家利益永远都要讲,但当今一个国家在满足自己利益之时,必须要照顾别人的利益。这是一个相互关照的问题,实质上是追求一种互利关系。只有这样,互相的利益才都能得到实现,否则只会损人不利己,也不可能实现和谐、和平。在互利共赢方面,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可以说是典范,习近平主席前不久又对中非关系进一步发展作出阐述,令世界瞩目。几十年如一日地“真、实、亲、诚”交朋友,让中非超越了一己私利和一时权宜,形成一种长期合作的发展共同体。这种交往模式,已经突破中非范畴,具有世界意义。

  世界已经变了,国际交往准则也必然随之改变。反对凡事只从“一己之私”出发,应该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一个基本准则。也就是说,不能什么事都只想着自己,而要大家一起商量着办。从国际现实来看,实力说了算、利益至上的丛林法则愈发失去吸引力,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垄断世界事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大势所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进入21世纪,世界进一步演进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空前加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遇到问题也越来越难以独善其身,而必须齐心携手去应对。世界要和平,各国要发展,就必须对“一己之私”说不,对搞乱地区和世界的图谋和行动说不。这是世界趋势和时代潮流的内在规定,谁违背了,谁就会受到历史教训。

  表明反对“为一己之私搞乱世界”的立场,实际上也传递出中国当前对外交往的基本诉求。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名列前茅,但我们更希望这样来处理地区和国际事务: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是超越“国强必霸”思维的更先进的理念。追求共享式安全和包容性发展,足可以视为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大贡献。事实上,对邻国,对亚洲,对全世界,中国在处理对外事务上,一直在积极倡导和实践这种独具特色的新型理念,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中国的这种新型理念,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反思的基础之上的。近代以来,有多少国家都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甚至祸害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列强在崛起和发展过程中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更是典型例证。中国自身也在近现代遭受深重灾难,内忧外患中饱受某些国家“一己之私”膨胀泛滥之苦,中国人民对此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时至今日,旧有的安全观、和平观和发展观依然还有不小市场,时常令一些地区乃至世界遭受冲击、动荡和战乱。很多国家都认识到,再不扭转这种过时的理念已经不行了,否则,世界和平与发展就没有长期保障。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责任为此而作出贡献。

  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着的国际形势,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通过各种场合阐明中国的思考和主张。细看习近平主席在博鳌的演讲,并结合他在访问俄罗斯、访问非洲时的几次演讲,充满了对国际现实的深刻分析和精辟论断,而探究其精神实质,则彰显着新中国外交的一贯立场和原则。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的立场和政策是与之合拍的,这已经被历史实践所证明,并将继续被实践所证明。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