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冬春之交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加之旅游等人员流动性较大,北京多部门采取措施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共确诊35例H7N9病例,9人死亡。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11日表示,不排除近期华东地区病例进入北京的可能性,且北京绝大部分候鸟在3月底到5月初期间由南方北归,也存在病毒在禽类间传播的风险。因此,防控形势不容忽视。 负责人称,北京目前正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疾病诊疗和院内感染等防控知识的全员培训及进行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应急演习;加强疫情监测,要求各医疗机构一旦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报告所在区县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他透露,北京也加强与农业、园林、工商、机场卫生检疫等多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据悉,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目前加强进京道口监视,包括27个公路指定道口和3个铁路航空站点在内的30个进京通道进入应急状态,24小时全天候值守;对外埠进京活禽的运输车辆实施严格消毒,对活禽临床健康情况实施逐车查验,凡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的一律进行采样监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北京市教委也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教师、校医要晨、午检,发现疫情及时上报,高校、中专、民办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辅导员对本班学生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另外,学校食堂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食堂炊管人员每日上岗前须检查是否发烧、感冒、腹泻、咳嗽等,一旦有类似症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治愈后方可上岗。 针对北方天气转暖所引发的候鸟回归潮可能传播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情况,北京也开始强制要求辖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完成设置布网。其中,部分区县已开始对禽舍、料库等禽类活动区域加装防鸟网和驱鸟设施。 北京市卫生局强调,疫苗的研制已经开始,但最快也要6个月,而百姓掌握科学的防控知识就是最好的疫苗,因此建议市民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