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探头密布的广州内环路全天限速60公里,部分匝道甚至限速30公里,自2008年广州交警发布限速令以来,“最高时速太低”和“限速变化太快”一直饱受车主诟病;而今年起全国实施的最严交规,让“超速陷阱”的话题再度升温。昨日,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队长逯峰作客广州电视台《行风面对面》节目时表示,道路的设计时速国家有标准,针对内环路等市区道路限速标准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标准难以服众的情况,警方经过调研后已书面汇报公安部,并在书面材料中提出相关建议。
现状 城市道路限速标准遭质疑 记者了解到,内环路限速60公里的标准至今已出台近5年。2008年6月,广州交警正式发布限速令,内环路最高时速确定为60公里,转弯位和出入口位置限定时速则为30—40公里,交警部门当时表示,此次定下的限速标准,白天夜间同样执行。时任广州交警支队队长的刘敬军表示,内环路是城市主干道,依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关于请予提供内环路计算行车速度等问题答复意见的复函》中指出,内环路主线行车速度,经项目立项评审、政府相关部门批复,确定为主线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然而,这一标准引起广大车主的质疑,“内环路最佳限速标准是时速80公里”的呼声此后一直很高,内环匝道口的30公里限速更是让车主叫苦不已,“一下由60公里变到30公里,简直没法开”。尽管并没有车主收到过内环的超速罚单,但不少车主还是很担心:现行的限速标准难以服众,应该尽早调整过来,否则万一哪天交警严令开罚,在最严交规之下,驾驶证一年12分很快会被扣光。
交警 不是不想提,只因有国标 “限速的问题广州市民一直非常关注,尤其是广州是一个特大的城市,有一些道路的条件比较好,但是道路的限制速度确实跟车主预期之间有差距”,做客节目的逯峰解释说,城市道路速度的设定有国家标准,1996年在交通工程的设计标准中有一个文件,在2012年城市道路设计准则中也做了明确要求,城市道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快速路,比如华南快速干线;第二类是主干道,比如市区的东风路、环市路、内环路;第三类是支路,国标做了非常明确的要求,高快速路最高限速是100公里/小时,主干道是60公里/小时,国标的要求其实已经把道路限速问题明确了。 逯峰说,最严交规实施后,这段时间关于限速的议论更多,不过对于执法部门,执法一定要有依据。他透露,“上次公安部有领导过来我还专门反映了一下,能否在执法过程中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特点进行标准的调整,公安部的领导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已经带回去认真研究。我们的上级是公安部,就这个问题我们也书面向公安部作了反映,其中也提交了我们的建议,希望尽快把这个问题明确,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向上级部门协调”。逯峰并没有透露警方提交的具体建议,但他表示,交警部门已在内环上接近匝道的位置提前设置提醒牌,而这样的提醒牌目前在全市已有260块。 时至今日,广州交警部门并没有真正开罚内环超速。有交警人士坦言,限速60公里确实让不少车主觉得不合理,但国标摆在那里,当初道路的设计时速也摆在那里,提速不是交警一家的事情。
建议 能否变通方式给道路提速? 一边是难以改变的国标,一边则是由此可能带来的“超速陷阱”,如何两全?有专家学者建议,应该采用变通的方式来给道路提速。 “依据是一回事,实际是另外一回事,有一些依据包括设计的标准完全不符合设计”,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说,“以华快为例,华快的路况不比广深高速差,它的限速是80公里,而广深高速是120公里,我们觉得限速是非常不合理,你说有依据,高速、快速、城市干线有不同的等级,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受依据限制,把华南快速改为华南高速不就完了吗?依据可以调整,如果调整不了改个名字就可以了,这方面是我们的观念太僵化了,要主动响应民众的呼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而不是抱着框框条条受约束,造成很多车主不必要的违规。”他还提出,长期以来交通管理部门有一个观念是快就会有危险,但在高快速路上慢其实也很危险,尽管广州诸如机场高速等一些高速路已经实施了分道限速,每条车道都设定了最高和最低时速,但低速行驶基本上没有处罚。 也有学者认为,尽管交通安全是第一,但是畅通也很重要,限速标准不一定非要一刀切,比如内环路,白天和晚上的限速不应该一样,晚上车辆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放宽,如果被采纳,建议把限速标准做成LED指示牌挂到路面上,方便车主辨析。(记者/陈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