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延时退休真的成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这项政策在正式推出之前,也必须先行面对和接受公众的一系列质疑与追问。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日前在博鳌论坛上表示,养老金确有缺口,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是不行的。他建议选择适当时机考虑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推迟养老金领取年龄。 其实,自去年年中以来,关于养老金存在缺口的报道就屡见报端,各种数额众说纷纭。养老金到底是否存在缺口,这个缺口又到底有多大,公众一直对此充满疑惑。而这一回,由于戴相龙的特殊身份,他的坦承可谓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公众的这一担忧。 此前,人社部官员也多次提出过延时退休的建议,每一次都引起民意的激烈反弹,九成多人对此表示反对。所以,即使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延时退休真的成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这项政策在正式推出之前,也必须先行面对和接受公众的一系列质疑与追问。
比如,公众最为关心的是,养老金双轨制到底何时能够废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纳社保,却享受着高退休金待遇,既加重了政府财政不合理的养老支出,又缩减了社保基金的一大资金来源。与其说人们反对延迟退休,不如说人们反对这一政策在养老金制度碎片化背景下,可能对不同群体带来的新的不公正。 戴相龙在博鳌论坛上还提出,可以通过加大国有资产划拨社保的力度等方式弥补养老金。此前,也有专家建议央企从利润中抽一部分资金进行补充。还有人甚至提出,可由央行直接划拨外汇储备给社保基金,这是一个外汇储备风险由集中于政府向分散于民间的“藏汇于民”的转换过程,意味着国家财富分配的一种再平衡。问题是,利益的重新调整总是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阻力,能不能甩开膀子,推出一套可操作、看得见、摸得着的细则,避免它成为一种空头支票,这是一个问题。 再比如,能否通过压缩三公消费来充实社保账户?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多年持续低于10%,同期的行政经费却高达1/5。此外,如何终结养老金频频被贪污挪用的现象,让公众不再产生“缴费再多也经不起瞎折腾”的无力感?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情况如何,能否摊开来详细地晒一晒?养老金改革须有一个明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延时退休这个涉及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严肃的公共政策,不能成为一种被利益绑架的工具。(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