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肇州县肇州镇五一村村民向人民网记者反映,他们家1000多平方米大棚、8千多棵葡萄树苗一夜间被夷为平地。还有多位村民表示,在肇州县政府征地过程中,因为没有在补偿协议上签字,村民多次受到人身威胁。此种情况是否属实呢?记者前往五一村进行调查。
日前,记者在肇州县肇州镇五一村,见到了家里大棚被推倒的村民张俊霞。据其介绍,从2012年底开始,五一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国多次深夜到她家里,称肇州县人民政府要征用她家的土地,并说政府已经把土地交给“开发商”周德志进行开发。但因征地补偿标准等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张俊霞家始终没有在协议书上签字。 据张俊霞讲,此后一段时间她和她的家人曾多次受到李建国、周德志还有一些当地“黑势力”的骚扰和威胁。“我父母都一把年纪了,竟然也受到恐吓。” 张俊霞气愤地说,李建国曾带领周德志下属人员到其父母家威胁说:“如果你们家不把土地交出来,让你们在此地住不消停。” 当说起前些日子自家大棚菜地被推一事,张俊霞仍记忆犹新,她回忆说:“3月3日晚上6点多钟,一台大铲车开进我家菜地,将地里的大棚和8000多棵葡萄树全都推倒了。” 记者在事发现场看到,张俊霞家面积为1亩64分的菜地上的大棚已成废墟,只有一些钢管裸露在地面上。成片的葡萄树或拦腰折断,或连根拔起。“我们因为征地的事儿多次到市里县里反映情况,但始终无人受理。” 张俊霞对记者说。 据了解,因征地问题遭到威胁的不止张俊霞一家。村民任宝琴告诉记者,周德志的“下属”曾对她说:“你要不交出土地,就要老人和孩子的命。”村民张冬玲与王伟军也称“周德志的人”对他们进行了威胁恐吓。 针对此事,记者来到肇州县委、县政府了解情况,肇州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在说明来意后,其表示不了解此事要向领导汇报并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介绍情况。此后记者被安排在办公室等待,在两小时里除了该工作人员记者再未见到其他人员,直到下班也没有相关领导出现。 为了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五一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国。李建国对记者说,他没有参与过拆迁组成员与村民的谈判,称自己只是“领路的”,对于张俊霞家1000多平方米大棚被推平一事,李建国表示并不知情。对于此处征地的用途,李建国说:“政府不可能告诉我们这块地征收后要用做建什么。” 记者随后致电村民口中频频提到的“关键”人物“开发商”周德志。周德志表示,他并不是开发商,而是肇州县油田服务公司的负责人,是肇州县政府抽调他到征地工作组的。当记者提出有村民反映其“下属”多次威胁村民人身安全时,周德志说:“这都不存在。” 对于征地工作组成员威胁村民安全一事,县政府是否知情?经记者多次沟通,肇州县政府对五一村村民反映的问题给予了情况说明。说明中提到:肇州县政府西侧征地工作于2011年8月15日获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黑政土(2011)122号文件),肇州县政府委托县国土部门牵头负责征收。肇州县也发布了征收公告,并称补偿标准按国家标准上限执行。目前,66户居民中已有52户签订了协议。说明中还提到,“由于极个别居民心理预期过高甚至无理取闹、漫天要价,给征地工作推进带来一定阻力,侵害了其他居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全县城市建设工作。”对于“张库(张俊霞父亲)家大棚杆被破坏”问题,说明中写道“从没有人到工作组反映过”。 周德志的身份在说明中也得到证实:“周德志为肇州县油田服务公司经理,由于工作需要,被县里于2012年9月抽调到征地工作组,参与此项工作。” 目前,公安部门已经对张俊霞家大棚杆被破坏一事立案,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 采访手记:1000多平方米大棚一夜消失,村民无处讨“说法”并受威胁。村支书和县油田公司负责人(开发商)这两位“公家人”的说法,为何与老百姓讲述的经历相去甚远?作为服务百姓的人民政府,我们相信肇州县人民政府一定会牢记政府面前的“人民”二字,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将继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