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李克强在江苏常熟市田娘家庭农场察看麦苗长势。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3月27日至29日,李克强在江苏、上海进行调研。他的足迹沿着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展开:在新桥镇,他关注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在常熟市郊的农村,他关注家庭农场等农业现代化新形式;在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他考察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在海药明康德公司,他考察高科技人才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 在调研过程中,李克强也留心居民的收入、福利,他会倾听企业的困难,不时会展开“打破沙锅式”的追问。 在调研中,李克强强调,要实现“新四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进一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的改革。 李克强说:“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 新京报记者 朱柳笛 吴伟 江苏、上海 报道 3月27日下午,微凉的春风里,国家总理李克强出现在江阴市新桥镇。小镇的村民发现总理就在身边时,兴奋地把他紧紧围住,上百人争先与他握手。 在镇上展览馆旁,一位戴蓝套袖的清洁工大妈正在做保洁工作,李克强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感谢她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详细询问她收入和生活的情况。周围的群众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幕。 在考察完新桥镇城镇化建设后,接下来的两天,李克强又来到常熟和上海考察。所到之处,没有警察开道,不封路,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的李克强成了大家镜头里的风景,他考察的照片、视频也成为网络热点。 这是李克强履新后的首次出京调研。他的足迹沿着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展开。
“新农民,也是新市民” “小城镇建设好了,甚至比大城市生活得舒适方便。” 3月30日,陶进娣回忆了她见到李克强的场景。她几乎是扒开人群,才挤到了最里层,握住了李克强的手。 这是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的小广场,整个小镇最热闹的地方,周边是菜市场和幼儿园。当时是3月27日下午5点左右,傍晚时分,人群熙攘。 两辆中巴车悄然驶来,停在广场边,一群人下车朝小镇的规划馆走来。新桥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镇上经常有人来参观,居民们已经习以为常。 1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6万人——陶进娣所在的新桥镇,是江阴最小的一个镇。小镇的部分区域进行了欧式改造,错落有致,是江南水乡里的“欧洲小镇”。 一位江苏当地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李克强此行,专程考察小城镇规划建设情况和农业现代化情况,第一站选择新桥镇,并不意外。 2003年以前,新桥镇只是个普通的农业化小镇,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地为生。从2003年起,该镇推行“三集中”改革,即农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镇区集中。 新桥镇成为无锡地区城镇化的一个样本:农民上楼,成为工人,集中居住率在80%以上。 城镇化,一直被李克强视作弥合中国城乡二元对立、解决三农问题的选择。 早在求学时,李克强就对城市化问题有过研究。他的硕士论文《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就探讨过这一问题。 主政河南和辽宁时,李克强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推动两省的城镇化进程。负责全国经济工作后,城镇化又成为李克强的施政方针之一。 陶进娣注意到人群开始聚集,并有声音说:“是总理!”更多的人呼啦啦涌了过去,李克强被包围在中间。 陶进娣也挤进人群,她看到李克强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当李克强握住她的手时,陶进娣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总理,去我家坐坐吧。” 李克强笑着问:“你家多大?” 陶进娣回答说,一家5口住200平方米。 李克强有些惊讶:“这么大?” “我们新桥人(的房子)都有这么大。”陶进娣说。 10年前,陶家的老房子通过拆迁,安置了这套新房。新桥镇对集中居住的农民,按“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进行拆迁安置和土地流转,并给予拆迁户每人1.05万元的补贴。 如今,退休后的陶进娣每个月能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补贴、小高层补贴等共计千元。 陶进娣向总理讲述着小城镇生活的舒适,李克强回应说:“你们有双重身份,是新农民,也是新市民。小城镇建设好了,甚至比大城市生活得舒适方便。” 随后,李克强几乎是被人群“推”进规划馆,这座透明的玻璃房子里,放置着小镇的整体规划模型,精致美观,也是未来生活的图景。 “新桥,这个桥是创造新生活之桥。”李克强称赞说。

3月28日,李克强在上海外高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看望码头工人。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农民有就业,城镇化走得更扎实” “你们穿着和天空一样蓝色的制服,天空没有边界,你们的前途也无限美好。” 下午5点半左右,李克强到达制衣企业海澜集团。去往车间的电梯里,李克强问:“你们规模有多大?有多少销售额?” 行走在车间的绿色通道时,李克强会时不时查看揉捏布匹,转头继续问:“生产忙不忙?现在的国内市场怎么样?” “三集中”改革后,新桥镇大力推进工业化,企业向工业区集中。海澜集团就是工业园区内的一个大型企业。 目前,新桥镇全镇已经有近百家企业进驻园区;全镇80%以上的农民成为现代产业工人,农民人均收入达2.5万元。其中海澜集团解决了镇上一半人的就业问题。 李克强曾多次论述过城镇化进程的问题,2013年1月,他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城镇化,“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 在考察中,李克强再次强调,城镇化要有产业作支撑,实现产城结合。进城的农民有就业能创业,生活就会安稳,城镇化就能走得更扎实。 在服装二车间西服流水线上,员工李想正像往常一样埋头工作,只听到一阵喧哗,李克强总理站在了她的面前。 “工作几年了?”“每个月工资多少?”“平时住在哪里?”李克强频繁提问,这个文静的姑娘回忆说,她当时都来不及一一作答。 围观的人群里,有人站到了椅子上。一位安徽籍小伙子大声说:“总理,我也是安徽人。” 李克强接过他的话头:“哦?你住在哪里?给家里寄钱吗?寄多少?是每个月都寄吗?” 听说这对小夫妻俩每个月把两个人一半工资都寄回老家时,李克强称赞说:“你这是在尽孝道。” 在与车间员工交流时,李克强指着对方的工服说:“你们穿着和天空一样蓝色的制服,天空没有边界,你们的前途也无限美好。”
“春耕农时不可误,粮足天下安” “土地也能产黄金,但是小块地不行,要靠大块,一户农民一亩三分地那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