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把我们党建设好,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来自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牢固基础和力量源泉,也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一项国际调查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众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敏感度和反感度最高,对以权谋私的腐败活动的承受能力最低。这既说明社会主义具有追求公平正义天然取向,而且这种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腐败是对执政党形象和执政合法性的最大颠覆。 苏共的垮台,与其腐败导致的丧失人心分不开。当它早年积累的人心、人脉和人气,因腐败而逐渐耗尽,甚至透支,当人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次失望,最后变为绝望,这个党也就走到其生命的尽头。因此,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了历史上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毫无疑问,党是得到人民信任和支持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要坚定信心,常抓不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依靠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建设廉洁政治。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取信于民 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就要通过真抓实干,解除群众的疑虑。群众有哪些疑虑?简而言之有“五怕”:一怕中央的好政策落实不到身边;二怕纠风只是一阵风;三怕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四怕腐败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五怕特权难以触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有针对性地回应了这些疑虑,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五怕”中,人们对治愈党风政风方面的一些痼疾,最缺乏信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就没有放松过对各种不良风气的整治。无论是针对公款吃喝送礼、年终突击发钱发卡、领导干部家属子女经商,还是建设楼堂馆所、公款出国旅游、超标准配车,等等,有关的文件已发了数百个,基本囊括了所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且很多禁令都是三令五申、甚至年年重申。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仍大量存在。有些违纪行为虽然短期内有所收敛,但“风头”一过又死灰复燃。发生在群众眼皮子底下的不正之风,每天都在触动和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党内真正触犯刑律的腐败分子虽然还是极少数,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或多或少涉足了不正之风活动的党员干部却为数不少。不正之风对干部队伍的腐蚀、对党的形象的损害,是不能低估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为什么不良风气难以根除?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对党员干部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执行纪律时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雷声、无雨点”。于是,一些人便视纪律为“稻草人”,抱着“众人闯红灯,犯法不受罚”的侥幸心理违法乱纪。有的领导干部带头搞不正之风,更形成上行下效、不断蔓延的趋势。因此,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应当贯穿于抓纪律、转作风、反腐败的全过程。 第一,把严明政治纪律作为从严治党的核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第二,把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是针对领导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符合党心民意。习近平同志提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严守“八项规定”要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态。 第三,把从严治党落实到从严执纪上。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有关部门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坚决处理各种违反党纪政纪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既抓纪律检查,又抓纪律处置,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使心存歪念者不敢越雷池一步,真正做到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敬畏党的纪律。 第四,把从严执纪和长期执纪结合起来。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往往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针对过去有些纠风活动出现的“一阵风”现象,习近平同志提出,反腐倡廉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去抓,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第五,把从严治党与人民监督结合起来。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的作风,是通过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反映出来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是否廉政勤政自己说了不算,服务对象说了才算。要以人民监督为压力,人民期望为动力,人民满意为标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群众不满意的就要及时整改,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这是最实际的取信于民。
以“‘老虎’、‘苍蝇’一起打”取信于民 惩治和预防腐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关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反腐败斗争能否取信于民,群众把是否对腐败分子“动真格”看作是试金石。一些贪腐的领导干部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存有“伸手未必被捉”的侥幸心理。只有坚决惩治腐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各环节才能发挥作用。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不仅提出了惩治腐败的两个侧重点,也直面回应了一些人对我们“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怀疑。 “老虎”要打,是因为发生在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身上的腐败大案令人触目惊心,政治影响极坏。要切实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腐败没有“特区”、反腐败没有“禁区”。 “苍蝇”也要打,是因为这类案件尽管个案案值不一定高,但直接侵害群众利益,也会形成对党群、干群关系的冲击,危及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一切腐败行为,都必须坚决杜绝,坚决反对,坚决查处。当然,打“苍蝇”也要依靠群众,最根本的是要把各种民生工程建成民主工程,依靠民主决策消除长官意志;建成阳光工程,依靠透明公开消除暗箱操作;建成法制工程,依靠无处不在的群众监督,对付这些分散的腐败活动。
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取信于民 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只有管住权力,才能使腐败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目标。大量事实证明,如果管不住权力,仅针对各种具体违纪行为发禁令,必然堵不胜堵、防不胜防。条款订得再多、再细,也永远跟不上不断花样翻新的以权谋私活动。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就是重要的治本措施。管住权力一要抓权力制约,适当分权、相互制约,严格权力行使的程序,划定权力边界;二要抓权力监督,前提是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党内外才能进行充分监督,包括舆论和媒体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议论,也是一种“无形的笼子”。用健全的民主集中制取代“一言堂”,“一把手”就不能独断专行;做到施政透明公开,暗箱操作的空间就小了、代价就大了。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包括通过查处一批案子,发现一些漏洞,完善一批制度,出台一些改革措施,积小胜为大胜,积大胜为完胜。打造制度的“笼子”,既要有积极的态度,也需要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首先要下大气力治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惩治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提振干部群众的信心,形成全党参与廉洁政治建设的新风正气。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与党内法规制度形成合力,并努力为党外群众监督违纪违法行为、有序参与反腐败斗争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这样,就为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创造了条件。
以“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取信于民 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中强调的一个重点。有的领导干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称王称霸,对中央的政策部署,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以各种理由拖着不办;对下面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不是依据党章和法律,而是搞个人“一言九鼎”,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他们在生活上不愿“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为此制造特权、玩弄特权、享受特权。因此,中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是有很强针对性的。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多地存在于领导干部中,但又不限于领导干部。一些司法和执法部门的党员干部中,存在说话霸气、办事霸道、执法粗暴的职业特权现象;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务部门的党员干部中,存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行业特权思想。无论哪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对党风政风、党群关系、社会风气的危害都很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特权现象之一,就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这种家族腐败现象,历来是导致政权更迭的重要原因。俄罗斯社会政治研究所所长格·瓦·奥希波夫曾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同志说:“党的领导层首先想的是把自己的儿孙辈安排好,把自己的家庭安排好,苏共的蜕化变质和最终解体,实际上是在家庭这个最基础的层面就发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采取切实措施冲击和消除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回应,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的回归。 总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取信于民,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力度,以人民的评价来改进工作,达到让人民满意的目标。当然,有些问题沉疴已久,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给希望一点时间”,“给理想一点时间”,既要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已取得的显著成效,也要做好与消极腐败现象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黄苇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