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最大红利,城镇化是最大潜力。李克强对新型城镇化的强调之多,如他对改革的强调。 有媒体梳理发现,仅过去的一年,李克强在多个公开场合以多种形式阐述“城镇化”相关观点达十几次之多。 中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浪潮,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与发达国家80%的水平相较还有很大空间。与国内工业化进展相较,城镇化滞后也是多年不争的事实。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新引擎。“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要把这个潜力发挥出来,还要靠改革。”李克强在2012年12月一次调研工作座谈会上如是说。
本次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谈到,要把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 目前刚刚超过50%的城镇化率,包括了2亿多并未完全享受城镇化待遇的农民工在内,舆论有“半城镇化”之说。过去多地不乏“造城”运动、农民“被上楼”现象,城镇化进程遭受公平拷问。 2013年1月,李克强在一次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他说,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2012年11月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李克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