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刘双双)“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是真正的美丽株洲。安居,应该是有房住,而且住得安心、安全;乐业,应该是有一份好的工作,而且生活快乐且有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株洲市市长王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此描述自己心中的美丽株洲,“这是老百姓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追求。”
地处中国中部腹地湖南省东部的株洲,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的八大工业基地之一。然而,一大批重化工冶炼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株洲留下了重金属污染的沉重历史包袱。 “这是株洲经济的特点,也是株洲经济转型发展的难点。”王群介绍,2007年12月14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正式获批为国家“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清思路的株洲明确了“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开始大胆“破冰”,先行先试。 转型,株洲从“减法”做起。“宁可牺牲GDP,也要青山绿水。”王群说,从2008年起,一批污染严重、产能落后的小企业,从株洲的工业版图上悄然消失,同步做好了员工安置、转岗的工作。随着株洲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曾经“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也被摘掉,换来的是让株洲颇为自豪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2年,株洲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344天。 升级,株洲用心做好“加法”。王群表示,为退出重工业,株洲提出加快建成“四城三基地”,即轨道科技城、航空城、汽车城、服饰城和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和健康食品产业基地,重新布局产业规划。 在王群看来,“两型社会”建设与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致的。株洲搭乘“两型社会”建设的先锋车提前探路,并积累了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无论是从财税、金融、环保、土地等政策方面的改革,还是在城乡统筹、城市管理、示范创建等领域的突破,株洲都表现出“先驱者”的姿态:探索形成“运作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在全国刮起了一场“城管风暴”;株洲攸县城乡同治经验全国推广;绿色信贷、排污权交易在全省率先铺开。 王群向记者介绍,绿色交通、低碳出行是株洲“两型”的一大亮点。在株洲,城区公交车全部换成了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成为中国首个实现城市公交电动化的城市;黄绿相间的公共自行车是株洲街头流动的风景,这里建成湖南首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被住建部列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试点城市”。 从黑乎乎、灰蒙蒙的污染城市到天蓝、水清的工业新城,从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到抢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株洲正努力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我也很喜欢去湘江风光带散步。有一次,我和妻子在江边散步和市民聊天,没想到第二天网友就把照片传到网上了。”王群笑着说,作为一市之长,看到市民的生活很惬意,我也感到很开心。“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是我们的成就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