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黄浦江上的数千头死猪,就像6年前泛滥在太湖上的无边蓝藻,向人们提出大大的问号:长三角地区如何率先打破行政边界,开展区域环境合作?2009年初,沪苏浙环保部门曾签署《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协议》,推进长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进程。一纸协议却未避免区域环境污染事件的再次发生,建立长三角区域环境合作的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环保难题源于“画地为牢” 环境问题无地界,履行环境管理职能的政府却有辖区之分,造成了环境保护“画地为牢”的现实困境。“现行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只要求本地政府对本地环境负责,很容易形成‘只扫门前雪’的现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分析,这是导致“跨界污染”久拖不决、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中国环境科学院的研究证明,长三角酸雨污染有“令人吃惊”的关联。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在跨行政边界治理和改善环境方面,发达地区应承担更多责任,长三角地区理应带头行动。
环太湖联动机制值得借鉴 2007年夏天,太湖蓝藻暴发,无锡发生饮用水危机。环太湖地区河网相连,一市一地无法独立解决,需区域统筹联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环太湖地区建立全国首个污染防治联防联治机制、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事件处理协同机制。 莱茵河的治理经验也值得长三角借鉴。沿河9个国家通过“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紧密协作。以水质监测为核心,上下游各成员国共同形成决议并制定配套法律,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
绿色长三角还需深层合作 2009年签署的长三角环保工作合作协议,涉及6项内容:提高区域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创新区域环境经济政策;重点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健全区域环境监管与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区域环境信息共享与发布制度。 在区域合作保障机制方面,沪苏浙每半年开一次会,定期研究区域环保合作的重大事项。 江苏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长三角开展区域环境合作不乏基础,早在2002年初,浙江嘉兴就与江苏苏州建立了边界水污染防治制度和水环境信息通报机制。然而,共建绿色长三角的过程中,仅靠一纸协议不够,关键是统筹落实,要求各地在环保方面必须通盘考虑,保持一致步伐,才能推动污染联防联控向深层次开展,真正建立起区域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