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曾培炎: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可能不会成为常态

曾培炎: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可能不会成为常态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3-03 03:04:30
  中新网3月1日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1日在台北与台湾工商界交流时表示,中国大陆全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望实现8%左右。今后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可能不会成为常态,但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经济增速保持在7%~8%的水平上是完全可能的。

  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曾培炎指出,2012年四季度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下降的势头,全年保持了7.8%的增长,可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拐点。展望今年,国际经济还在缓慢复苏,出口形势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居民消费具有较大刚性,需要有个过程培育,短期内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如此看来,适度投资增长对于经济的拉动仍然十分重要。

  曾培炎表示,今年宏观调控需要兼顾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物价稳定,注意防范经济风险。在具体政策措施上,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力度估计会有所增大,主要是增加财政支出和结构性减税,货币供应量增速大体保持在去年的水平上。

  曾培炎指出,大陆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曾培炎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了“新阶段”:

  第一个是“增速换档”。今后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可能不会成为常态,经济增长率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大陆经济增速保持在7%~8%的水平上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是一个比以前质量高、效益好的增长。

  第二个是“结构转型”。目前,大陆经济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为50%左右,服务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不足45%,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明显,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反映出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四个方面存在的不平衡。现在已经到了着力解决这个不平衡的时候,调整的方向是:产业结构“由重到轻”,改变过于依靠工业拉动的格局,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需求结构“由外到内”,降低对外需的依赖,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地区结构“由东到西”,在东部率先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中西部发展;收入分配差距“由大到小”,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培育和扩大中产阶级。

  第三个是“创新驱动”。大陆经济总体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究其原因,经济增长贡献中,一般物的要素投入接近七成,知识、技术等只有三成左右,而发达经济体的比例正好相反。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大陆已经到了应当更多依靠提高效率、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阶段。

  第四个是“民生为本”。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往往也是社会各种矛盾显现的时期。同时,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陆民众在追求幸福与个人发展方面也有了更多新的要求、新的期待。因此,改善民生就成为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同时,改善民生需要大量投入和配套改革,是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为此,大陆未来将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公用事业投入,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服务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力度,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和生态环保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鼓励民营资本和台港澳资本进入到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曾培炎表示,要顺利实现“增速换档、结构转型、创新驱动、民生为本”,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宏观调控“两只手”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必须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推动税制由以间接税为主逐步向直接税为主转变,加快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