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长春高新区:布局产业链 打造创新高地

长春高新区:布局产业链 打造创新高地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和讯新闻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4-12-25 10:00:55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系列重大增长战略,加大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新一轮的增长竞赛中,我国更需要在创新能力上实现质的突破。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主力军,国家高新区与世界其他科技园区一样,都在加快占领创新高地。

  2009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长吉图区域的核心区,长春高新(000661,股吧)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春高新区)客观地审视区情,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规划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进长春高新区,分别从产业结构、科技平台、企业孵化和自主创新方面,探寻长春高新区在新一轮振兴中的布局发展战略。

  2009年,长春高新区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规划指出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为宗旨,打造长春市产业升级主导区、吉林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亚高新技术合作区,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实施以来,长春高新区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宗旨,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不断提升区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金融服务能力、人才支撑能力。

  长春市副市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亚明在谈到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时强调,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长春高新区发展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产学研有机结合,成为具有强大科技带动、辐射、引领作用的区域创新中枢。

  资料显示,2013年,长春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实现4251亿元,同比增长17.4%;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28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业总产值实现3966亿元,同比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亿元,同比增长21.7%。

  在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排名中,长春高新区由2008年的第20位上升到第16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由24位上升到第4位,已经进入“全国先进国家高新区”的前列。

  长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上成绩和长春在战略部署上,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内生动力,以创新求“变”、以创新求“兴”有很大关系。近几年发展的事实表明,随着一个个高科技创新项目的谋划落位,长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清晰。

  优化结构

  提升发展硬实力

  长春高新区在国家实施“东北振兴”、“长吉图开发开放”等战略的机遇下,一直秉承着科学布局,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战略。长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优化产业布局上,高新区根据南区、北区、长德新区的资源禀赋、现实状况和产业基础,按照各区位的特点及优势,布局区域内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了区域联动发展的格局。

  长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具体介绍到,高新区南区依托汽车零部件产业及服务业的良好优势,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北区拥有光机所、应化所等众多研发机构,围绕打造生物医药、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和长东北科技创新高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长德新区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和健康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

  总之,三个分区着眼于实现一盘棋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主导产业向集群式、园区化转型。在高新区总体发展方面,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到371户,成为吉林省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密集区,汽车电子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到108户,修正药业、金赛药业等一批企业成长为“小巨人”企业;光电子企业发展到99户,着力打造立足东北、辐射东北亚的千亿级LED产业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发展到118户,形成以中科英华(600110,股吧)、天威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

  当前,长春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生物与医药、光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日趋完整,区域活力日益彰显、迸发。

  科技平台

  点燃发展强引擎

  “长春是一个适合搞科研的城市。”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庆车舟向记者谈了他入驻高新区以来的感受,他说,长春没有大城市的浮躁,且高校云集,科研院所众多,很适合搞科技研发。此外,政府对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充足的人才供应、稳定的研发环境、优惠的产业政策,让他选定长春高新区来发展企业。经过在高新区几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掌握了核心科技,并成为全国最大的水凝胶专业生产企业。走进高新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利的研发环境让入驻的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着眼于打造“带动长东北、辐射长吉图、面向东北亚”的区域创新平台,早在2009年,长春高新区就联合“一院四所四校”即中科院长春分院、光机所、应化所、地理所、生物制品所、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理工、长春工大,建设了“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联合打造长东北核心区科技创新综合体。

  据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占地7平方公里,总投资172亿元,分为产业孵化区、科研教育区、商住配套区三个功能分区。建设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主要目的是通过集约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把长春的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其成为引导和带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自主创新核心区、产业发展引导区。

  “比如你是做生态农业的,那么,高新区就有一个专业的生态农业技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研发单位和战略投资者都联合起来,研发实力也就大大提高了。”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了五大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光电子专业技术平台、新材料专业技术平台、生态农业专业技术平台、生物医药专业技术平台和新能源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此外,光电子、新材料等平台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创新中心建设成果出现、创新功能日益完善,政务、金融、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并发挥作用。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创新中心是长春高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创新中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长吉图自主创新核心区、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东北亚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目前,长春高新区已与中关村(000931,股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创建吉林省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下一步发展规划;中科院长春院的光电子、新材料等创新集群已经启动;在高新区成立的吉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科院合作创新集群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

  孵化服务

  激发创业高浪潮

  在长春高新区,记者见到了迈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泽义。从最初高新区管委会免费提供给他200平方米的厂房,到后来以成本价转让给迈达4500平方米的新建厂房,再到诸如贷款担保、筹措无息借款等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解决,王泽义不觉感慨,“每到关键时刻,都能得到高新区管委会的有力扶持。例如厂房,说让我先用着,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再给,这是多好的扶持。”

  长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孵化器不但可以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提供工商注册、企业管理指导等软件服务,还能提供包括市场资源、技术资源、政府资源等在内的资源支持。有了硬件、软件和资源三大支持,高新区成了初创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摇篮,孵化新企业变成了高新区的寻常之事。

  在全力推动孵化事业发展上,高新区坚持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期、成长期的不同特点,采取引进投资主体、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探索“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各级各类孵化器。

  目前,长春高新区拥有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吉大科技园、中俄科技园、北湖科技园等多个孵化园区。全区新建、在建孵化基地19个,全部建成后孵化总面积将突破300万平方米,可孵化企业4000户以上。

  在长春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由北科建集团建设的长春北湖科技园。园区招商负责人王强介绍,根据规划,北湖科技园项目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预计将于2017年前完成全部开发建设任务。园区正式投入运营后,预计将吸引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年产值达150亿元、税收15亿元,并直接创造2万个以上中高端人才就业机会。

  问及项目的进展情况,王强说,目前,一期13万平方米建设已基本完成,吉林省创新综合体落户园区,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入驻。

  园区相关负责人说,入驻园区的企业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享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国务院长吉图战略规划政策等,此外,还享受高新区相关优惠政策,如科技园向企业提供房租、税收、知识产权、技术创新、企业研发、人才吸引等多方面优惠鼓励政策。“目前,对于经认定的入园企业、科研机构,将给予房租补贴(三年免租,二年减半)等多项优惠政策。”

  当前,拥有一批“特色的、前瞻性”产业的北湖科技园以生物产业、先进材料、电子信息为重点产业,正在建设成为集基础研发、科技孵化、创新加速和总部办公为一体的国际高端科技创新集群。

  自主创新

  促进企业快提升

  如果说“孵化”基地建设为长春高新区的创新铸造出脊梁、筋骨,那么多策并举激发起的全民创新热潮,就是为创新增添了血肉和灵魂。多年来,长春高新区培育了金赛药业、百克药业、希达电子等一批国内知名的优秀高科技企业,聚拢了一大批海内外高端人才。新一轮发展以来,高新区涌现出希迈气象、科英激光、博讯生物等一批坚持自主创新的“小巨人”企业,成为长春未来的“希望之星”。

  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后,长春高新区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0多个政策,涉及鼓励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累计120多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例如,建设长春高新科技大市场就是长春高新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大市场自2012年8月成立以来,依托园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多媒体显示屏、成果展示平台、网络服务平台,共展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等信息1000多项,成功展示高水平科技成果300多项,初步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商品化相互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

  目前,全区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1户,占全市52%、全省30%;有5户企业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5户企业列入“长春市百强创新企业”。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4.5%,比2008年提高2.5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突破500项,五年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244项,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0个,国家驰名商标14项。在长春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公布的2013年长春市科学技术奖项的评审结果中,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全部由长春高新区内企业获得,高新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明显增强。

  科技金融

  聚集财富共融合

  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长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一直是长春高新区管委会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介绍,围绕建设长吉图区域科技与金融结合服务示范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成立了全省首家科技银行和科技担保公司。目前,全区聚集各类金融服务机构100余家,其中股权投资机构48家,注册资金超过60亿元,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组合式的融资方案,形成了“信贷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的“梯形融资模式”,为科技企业争取信贷和股权融资突破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长春市科技局、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与省捷诚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长春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探索出了一条由政府整合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途径。

  长春市科技局副局长孟繁军介绍,从今年7月到11月末,长春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成立的全省第一家专业化科技支行,即长春农商高新科技支行,已放贷科技企业26户、总额度2.32亿元;创建的全省第一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信用贷款100笔,总额度达18380万元;创建的全省第一家科技担保公司,已为15户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信用担保,另有10户科技企业的信用担保正在办理。

  在培育中小企业上市方面,长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目前,全区储备拟上市或挂牌新三板企业45家,具备申报条件的25家,迪瑞医疗(300396,股吧)实现创业板上市,差旅天下、希迈气象成为全国首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预计到年底将有1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新三板挂牌交易。

  日益活跃的金融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科英激光、北方化工等一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以生物医药板块为主的长春高新股份一度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有效带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人才特区

  打造智慧新高地

  12月15日,就在采访当天,记者看到了高新区刚刚公布的第四批“长白慧谷”英才计划拟资助的人才和项目,此次新入选的海外高端领军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共计22人,高新区给予资助430万元。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长春在东北率先启动了“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了《长春高新区“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实施办法》。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入区创新创业,高新区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进行专项扶持,并对入选“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的人才给予资金扶持。

  “我们希望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更多的科技企业、项目落户高新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特殊政策的扶持下,近几年,高新区共引进“长白慧谷”英才计划高端人才54人,共给予资金扶持1600多万元,领办创办科技企业19户,落位科技类项目44个,力争把高新区打造成带动“长东北”、引领“长吉图”、辐射东北亚的“人才特区”。

  在对人才的重视上,孙亚明认为:“要让人才不仅在经济上得实惠,更要在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通过物质与精神上的双层奖励,集聚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力军。”

  据了解,围绕推动科技创新,长春高新区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以来,累计出台相关政策70多个,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仅2013年全区研发经费支出高达87.07亿元,其中区财政科技投入达2.67亿元。

  审视当下,高新区以创新求“变”、以创新求“兴”,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谈及未来,长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高新区将以核心技术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龙头,与世界高技术产业链条高位衔接,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打造成为一个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知识经济高地,东北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创新高地。

相关热词搜索: 长春高新区高地产业链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