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完工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完工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9-30 12:18:44

世界上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湍河渡槽工程主体部分昨日竣工。

  明年秋天,北京市民就将喝上千里之外丹江口水库的优质饮用水。这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从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一路开挖明渠引至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按照计划,整个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将在今年年底竣工。目前,工程进展如何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工程水源地河南南阳,分别走访了湍河渡槽、陶岔渠首等工地。昨天上午10时,随着最后一榀(pǐn)槽身浇筑完成,湍河渡槽主体工程正式完工。这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开工最晚的大型建筑物之一,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与此同时,陶岔渠首枢纽主体工程也基本完工。这个“水龙头”已经通过验收,达到蓄水条件。

  地点1

  湍河渡槽工程

  “最难的工程,拿下了”

  “小庞,最后一榀槽身浇筑完成了!”昨天上午10时许,湍河渡槽工地上,承包方现场负责人陈谋建笑着给庞文占打去了电话,第一时间通告这个好消息。庞文占是北京人。两年前,他从家乡来到了河南南阳邓州市小王营到冀寨之间的湍河工地,成为一名技术指导人员。不久前,因为工作需要,他又被调到了河北另一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工地。

  对于庞文占来说,亲身参与南水北调这项给家乡送水的世纪工程,他有着说不出的自豪。何况他参与的湍河渡槽工程是干线控制性工程,更是整个工程中最难的部分。这个工程之所以难,是因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它的内径、单跨跨度、流量都创世界首例。

  为了保障工期和施工质量,包括庞文占在内的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完成了造槽机设备技术革新21项,优化解决了施工技术难题7项。他们的努力不仅保障了造槽机安全生产和槽体施工质量稳定上升,更是使得单榀槽身施工周期从原定的50天缩短至35天以内。

  记者看到,工地悬挂的条幅上印着“大干一百天”几个大字。承包方负责人陈谋建说,这么难的工程能这么顺利地完成,离不开所有工作人员的拼搏。刚刚度过的中秋节,大家都奋战在岗位上,为的就是争取早日完工。

  地点2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

  “水龙头,达到蓄水条件了”

  9月27日下午,记者一路颠簸后,来到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雄伟的大坝闸口。大坝下方渠底只剩下约200米长护坡,正在抓紧施工中。

  据了解,由于湖北丹江口市与河南南阳市共守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行的是坝渠分离设计。176米蓄水大坝修建在丹江口市,而水闸则建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因此,陶岔这个小村庄有了“渠首”的别名。这里也是接通丹江口水库和千米输水长渠的“水龙头”。

  工程监理副总监林峰说,渠首枢纽工程自2010年3月开工以来,克服了陶岔电灌站复建工程交叉施工、南阳引丹灌区引水灌溉等诸多难点。在今年8月,工程主体部分已提前完工,并通过国家验收,达到了蓄水条件。这为今年秋季主汛期后丹江口水库试蓄水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明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提供了前提保障。

  另据了解,目前整个南水北调南阳段总干渠开挖基本成型,全面进入渠道衬砌阶段。

  特写

  独臂老人李进群

  义务守护渠首43年

  采访中,一名独臂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叫李进群,今年63岁,是本地人。

  1970年,李进群在丹江口水库建设中被钢线绳绞断了右臂。从此,他不能再干重体力劳动,于是自愿当起了渠首的环保志愿者。

  每天,李进群都会在渠首大堤上来回走动,只要发现垃圾,他就会捡起来; 哪里的土路坏了,他都会补一补;公厕脏了,他会主动帮着打扫;春天来了,他还会在堤岸上种些树苗……李进群做这些事都是自愿的,从不要报酬。他说自己在水库住了大半辈子,对水库有感情,“这么清的水,不能让它脏了!”

  李进群身上穿着一件褪色的T恤,上面已经出现了两个洞。尽管如此,他自豪地说,他的儿子在北京打工,5年前,他还去过北京的颐和园。他知道明年这里的水将被送到颐和园,然后再被送入北京的千家万户:“到时候,儿子和你们都能喝上这么好的水喽!”(记者王琼   胡铁湘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unction(){ var array = new Array(["ydtj","5"],["zhengwenbbs","21"],["zhengwenph","22"],["zhengwenpic","23"],["zhengwenvideo","24"],["zwgjcbq","52"]); for(var i=0;i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