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国内新闻 > >> 评论:巡视组查出腐败,关键是落实“秋后算...

评论:巡视组查出腐败,关键是落实“秋后算账”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9-30 12:18:36
  日前,中央10个巡视组全部“晒”出了自己的“账单”,9个被巡查单位存在腐败问题。这正说明社会转型期,腐败多发易发仍然是常态,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容不得半点掉以轻心。

  此轮巡视,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的第一次巡视,从巡视组“晒”出的账单来看,这次巡视充分体现出直面问题的勇气、动真碰硬的担当。湖北,“个别领导干部以权谋私”;重庆,“‘苍蝇’式腐败问题比较突出”;贵州,“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出让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批评不再抽象、问题不再概括、指认不再笼统,不再谈成绩实、谈问题虚,难怪群众这样评价此次巡视:“中央巡视组下来抓‘老虎’”。

  然而,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巡视组接受群众投诉也好,主动调查也好,发现问题的根本目的还是解决问题。方此之时,巡视组满载而归,一些地方的问题昭然若揭,但是巡视之责不应停留于发现问题而止步不前。“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如果巡视之后对问题安之若素,调查之后对弊病视若无睹,那么巡视力度再大,对遏制腐败、解决问题又有何实际作用?尽管巡视组“晒”出的每份账单都会写上“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转中纪委、中组部处理”,但群众最盼的仍是把解决问题落到实处,最怕的还是把问题束之高阁。

  放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审视此次巡视,其意义不仅在于对被巡查单位的正风肃纪,更是为巡视制度自身的完善试水探路。中央设置巡视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割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利害关系,破解“同体监督”的问题,突破“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可以说是纪检监察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从中央巡视制度设立,迄今已有10年,这项制度本身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说,从利益关系上,如何避免巡视组与被巡查单位产生新的利害关系?从空间布局上,巡视制度如何延伸到更基层的政府组织?从时间周期上,巡视制度如何确立巡视的频次和时长?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unction(){ var array = new Array(["ydtj","5"],["zhengwenbbs","21"],["zhengwenph","22"],["zhengwenpic","23"],["zhengwenvideo","24"],["zwgjcbq","52"]); for(var i=0;i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