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总结“生态移民”经验 打造统筹城乡配套改...

总结“生态移民”经验 打造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升级版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7-22 10:22:21

黄新初在龙泉驿区调研时强调
总结推广“生态移民”经验 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

【核心提要】

我市龙泉山脉、龙门山脉地区要总结推广龙泉驿区“生态移民”经验,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有序引导农民下山进城,同步完善山区生态环境,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发展现代农业,最大限度将城市发展成果反哺农村、农业、农民,让农民利益最大化,从根本上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防灾避险、生态保护、富民安民的综合效益,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实践中,要注意把握这样几个关键:一是坚持“三视三问”,尊重群众意愿;二是“动地、动房、动人”相结合,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三充分、两巩固、一持续”。

成都要肩负起“首位城市”的发展责任,继续保持“领先发展”的强劲态势,为全省经济“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食品加工业为代表的民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努力打造成都经济升级版。

7月1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在龙泉驿区调研时强调,龙泉山脉、龙门山脉作为我市重要生态屏障,地质较为脆弱,发展相对滞后,既是防灾避灾重点区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区域。“两龙”地区要牢固树立“防灾救灾,以防为主”观念,总结推广龙泉驿区“生态移民”经验,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有序引导农民下山进城,同步完善山区生态环境,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发展现代农业,最大限度将城市发展成果反哺农村、农业、农民,让农民利益最大化,从根本上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防灾避险、生态保护、富民安民的综合效益。

万兴乡大兰村位于龙泉山脉深处,总人口468户,1646人。长期存在用水、行路、上学、就医、增收、避险等困难。尤其进入汛期,该村平均降雨量最高曾达500余毫米,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为彻底避让自然灾害,龙泉驿区充分发挥农民自主作用,引入市场资金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对该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让山区农民进城居住,人均免费拥有35平方米城镇住房、统筹配置10平方米商铺,并被纳入城镇社保范畴,同时将宅基地拆除还耕,山坡地退果还林,全面恢复自然生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实现了充分就业、充分安居、充分保障,从根本上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目前,龙泉驿区已完成大兰村等6个村、1.96万人移民进城,目标是帮助山区40个村、6.44万农民实现“生态移民”。

“项目资金怎样解决的?”“下山农民怎样安置的?”“老百姓都愿意吗?”“相关保障是否跟得上?”在大兰村实地考察时,黄新初关切地询问了“生态移民”的具体操作情况。随后,他又来到西河镇滨西社区“生态移民”安置点,这个点将安置茶店镇胜利村707户村民。据胜利村支部书记讲,全村所有农户自愿申请“生态移民”,都盼着通过这个好政策,早日实现下山进城,过上更好生活。听后,黄新初高兴地说,大家都愿意、满意就好,今天我们就是带着如何治理山区地质灾害、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课题,专程来向基层群众学习做法、汲取经验的,看到大家“迁得出、稳得下、富得起来”,人均收入是移民前的3倍,我们既替大家高兴,也就放心了!

黄新初指出,龙泉驿区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的“生态移民”工程,为全市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努力打造统筹城乡升级版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示范。龙泉山脉、龙门山脉作为我市重要生态屏障,地质较为脆弱,发展相对滞后,既是防灾避灾重点区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区域。“两龙”地区要充分借鉴“生态移民”的成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创新思路、增添举措,推动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实践中,要注意把握这样几个关键:

一是坚持“三视三问”,尊重群众意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求我们视群众为亲人,善于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善于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善于问效于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做到“干不干、问需于民,怎么干、问计于民,干得好不好、问效于民”,绝不允许出现违背群众意愿,“赶农民上楼”“赶农民进城”的事情。

二是“动地、动房、动人”相结合,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生态移民”工程采取“动地、动房、动人”三结合方式,“动人”是关键,这不仅立足长远,实现了山区农民的防灾避险,更激活了山区农村土地资源价值,调动了市场主体积极性,实现了农民多渠道增收,从根本上转变了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三充分、两巩固、一持续”。农民进城后,近忧就业与居住,远虑发展与保障。“生态移民”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解决好进城农民的“近忧”与“远虑”,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生态移民”工程推进的全过程看,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吸引社会资金发展现代农业,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有利于巩固集体经济基础;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服务体系,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山区农民从心理上、技能上和文明习惯上进城,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安居和充分保障,较好巩固基层政权;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宅基地拆除还耕、山坡地退果还林,恢复自然生态,降低灾害发生可能,“生态上山、农民进城”,有利于增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后,黄新初还来到一汽大众成都发动机厂、成都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了解上半年工业发展情况。一汽大众成都发动机厂,按德国大众集团最新的“完美工厂标准”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主要生产国内首款达到欧5排放标准的EA211系列发动机。富维江森主要生产座椅、仪表板、门板等汽车内饰产品,是一汽大众成都指定核心供应商。参观中,黄新初希望企业将更多高端技术和产品布局成都,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完善的配套,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生产、生活、政务服务,实现企业发展和城市进步双赢。

黄新初强调,成都要肩负起“首位城市”的发展责任,继续保持“领先发展”的强劲态势,为全省经济“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当前我市正处于主汛期,下半年经济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在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要着眼未来、抢抓先机,有预见性地做大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抓紧培育和引进一批代表未来方向、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板块,大力发展以食品加工业为代表的民生产业,加快推动我市产业结构重大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努力打造成都经济升级版。

市领导黄建发、谢瑞武、苟正礼、黄平,市长助理陈争鸣参加调研。(成都日报记者 张魁勇 摄影 王熙维)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