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粉碎机送到田间,处理后的秸秆可以还田。 刘鑫 摄(资料图片)
呛人的烟味没了,蓝天白云明显增多——今年秸秆“禁烧季”,绵阳市民明显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变化。
今年绵阳交了一份禁烧秸秆的优秀“成绩单”——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绵阳秸秆禁烧主要督察区仅两处火点,秸秆综合处置利用率达96%,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00%,达到“优”的天数超过三分之一。
往年,焚烧秸秆总是屡禁不止,被群众戏称为“年年禁烧年年烧”。今年,这个难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6月中旬,记者走访了绵阳多个乡镇、部门进行调查。
决心大,多个部门联合执法
6月16日,记者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看到,在走廊里候诊的病人稀稀落落。说起这两三个月的就诊情况,科室负责人连称“来的呼吸道病人比往年少多了”。据介绍,往年的4月、5月,这里以老人和幼儿为主的病患挤满了走廊。
在走廊,记者碰到正在候诊的绵阳市民张兴才。“我是来做例行检查的。”老张说,因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老张曾是医院的常客,“只要烟雾一大,就要到医院报到”。他还记得去年5月“烽烟”四起的景象,当时焚烧秸秆造成烟雾弥漫,绵阳机场5个航班延误。
绵阳是农业大市,小春产生的秸秆高达140多万吨。虽然近两年禁烧力度很大,但由于点多面广,加之利用秸秆上缺少“出路”,收效并不明显,陷入了“年年禁烧年年烧”的怪圈。
今年为何情况不同了?在绵阳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薛凛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最基本的民生。”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今年4月15日召开了秸秆禁烧工作会,除了公安、农业这些“老面孔”外,城管、目督办,甚至宣传部、监察局都来人参会。会上,绵阳市提前半个月对小春秸秆禁烧作出部署,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层层签订“军令状”。
在4月25日召开的专题会上,全市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全市成立8个巡查小组,昼夜不间断进行拉网式巡查。首次启动秸秆禁烧航空监测,每当夜幕降临,高空上锐利的“鹰眼”就开始仔细搜索地面火点。“以前主要是环保部门在抓,现在是多个部门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多管齐下。”薛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