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门关键字: 创新 国有企业 企联 企联活动 企业 四川省
四川企联网新闻中心 > 各地新闻 > 四川新闻 > >> 四川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收入率先 生态促进

四川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收入率先 生态促进

编辑:企联编辑来源:互联网评论数:0发布时间:2013-05-06 17:10:32

跨越式发展基础:

“经济发展是硬道理”

四川民族地区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78年,经济总量仅有13.17亿元,到1994年,16年的时间GDP过百亿(110.7亿元),年均增长7.0%;到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GDP年均增长12.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

2008年,虽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增速回落(比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低5.5个百分点),但灾后迅速恢复,2010年四川民族地区GDP迈上千亿台阶,2012年达到1587.5亿元。

经济发展的同时,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人均收入不断翻新。2012年,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34元,比上年增长18.0%,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3元,增长14.8%,增速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

尽管在经济前进的背后还有需正视的发展问题,但30年的发展事实表明,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直稳中前行,而这正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跨越式发展测算:

“2020年,人均GDP需达6万元以上”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按照“十一五”以来的7年(2006~2012年)民族地区GDP年均增长13.8%的速度测算,到2020年,四川民族地区GDP将超过5000亿元(当年价格),人均GDP将突破6万元。

目标测算:民族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需高全国7.4个百分点

按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测算,未来四年(2013~2016年)民族地区GDP年均实际增速需达12.2%(名义增速15.1%,考虑2.6%的物价涨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1%以上,才可实现这一目标。

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测算,未来8年(2013~2020年),民族地区GDP年均实际增速需达14.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需达9.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需达10.0%百分点以上。

测算结果表明,要实现“到2020年全国实现GDP及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四川民族地区人均GDP等三项指标赶上当年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目标,未来8年(2013~2020年),四川民族地区人均GDP年均实际增速需比全国高7.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全国高2.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

跨越式发展路径:

“收入率先跨越、生态友好跨越”

实现农牧民收入率先跨越

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和地理状况决定了其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现象长期存在。从测算结果看,民族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要比全国高7.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1个点才能基本实现2020年追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实现难度较大。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主线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发展质量,而发展质量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从民族地区收入水平看,“与全省差距相对较小、比全省增长速度快”的特点突出,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水平的目标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在跨越式发展路径选择上,民族地区可不必照搬“经济增长带动收入提高”的发展模式,而是走“民富”道路,采取多途径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以收入率先提升作为跨越式发展的主线。

从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构成分析,农民收入以家庭性经营收入为主,占到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民族地区劳务输出较少,工资性收入约占农民收入的20%多,转移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不足10%。因此,要增加民族地区收入,需从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入手,因地制宜发挥民族地区草场、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对传统畜牧业的产品开发,同时搞活畜产品商品流通市场,打开市场交易的通路。

以“生态建设”作为跨越式发展亮点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粗放式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压力越来越严重。而民族地区由于生态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同时开发时间短、产业规模小,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较小,反而具有生态建设的天然优势和先发优势。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四川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在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这为四川民族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强大政策保障。

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通过重点开发旅游产业,形成“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良性循环,打造美丽中国的“生态后花园”,才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精髓所在。

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

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构建民族地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刻不容缓。

按民族地区交通现状来看,需依托区位特点,打造南向、西向出川通道,形成川滇、川藏通路;配合城镇体系建设,集中资金建设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公路交通网络,形成州到州高速公路、州到县和县到县干线等级公路网络体系,同时加快推进航空、铁路、水运综合交通建设。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要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还需优先发展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相对较好的地区,在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基础上带动区域内其他地区发展。

目前四川民族地区已形成以三州首府为主的中心城市,今后还可加大力度推进“小城镇化”建设,推动大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点分布的生态聚居区。既可以吸纳一部分的劳动力就业,同时吸引周边居民居住、就医和求学,形成一定的人口密度和聚集效应。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对民族地区财政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在政策上也确立了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规划。民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发展机遇,再结合对自身发展合理的测算,民族地区将会完美转身,实现跨越式发展。(杨治刚 张利利)

活动预告更多>>
省企联动态更多>>
高层参考更多>>
财经观察更多>>
聚焦企业更多>>